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黎里周赐福堂西侧一隅究竟租赁给了谁?终于解开了这个谜

黎里镇赐福堂是乾隆时期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一直由周氏后裔居住,但是在太平天国期间,赐福堂西南一隅来了个陶家。

华冠绘周元理骑马像


多年来,我们不断查找家谱及文字资料,寻访周、陶两族的后裔,最近又通过实地实物考察,终于理清了个中的来龙去脉。


1.赐福堂全景,西边四楼四底曾为陶家所有(作刊首).jpg

赐福堂全景,西四楼四底曾为陶家所有


赐福堂

赐福堂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民国11年( 1922),柳亚子典租了这座深宅大院的第四五两进,借用了前三进,1982年以柳亚子故居名义确定为江苏省重点文保单位,两年后,黎里镇文保所成立,对这一省保单位进行了多次保护维修,1987年5月成立柳亚子纪念馆,2006年5月以柳亚子旧居的名义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无论是作为省保单位,还是国保单位,赐福堂·柳亚子旧居,始终没有将第六进下房和前三进西侧一角予以有效保护。2010年5月,黎里古镇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成立,黎里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在古保会的支持下,为国保单位的整体保护作出了种种努力。2013年秋,我们黎里文保所终于接管了赐福堂的下房和西侧前三进建筑,并且进行了复原与维修。


5.2头条赐福堂.jpg

赐福堂


5.2赐福堂砖雕门楼.jpg

赐福堂砖雕门楼


赐福堂九楼九底下房西边的三楼三底,作为周家私有住宅,其余六楼六底,连同前五进,作为地主财产收归国有,这有案可稽,没有疑问。然而前三进西侧一隅,长期以来,疑点颇多。为了更好复原维修,这些疑点必须认真解决:一是这前三进西侧部分,是什么年月划分出去、封闭起来而自成一体的?二是第三进方砖的铺法为什么与其他各处截然不同?三是第二进按照老式作法应当是敞厅,怎么变成了鸳鸯厅?四是按照清代的营造法式,照老一辈口耳相传,第一进是平房,什么时候改建为楼房的?

我们查找历史资料,寻访知情人,联系了周、陶两家的后裔,终于逐渐明朗。原来,赐福堂的变迁,与太平天国,与陶氏族人移居黎里镇密切相关。现在整理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苏州,成立了苏福省,天王洪秀全命令慕王谭绍洸镇守姑苏。一天,慕王巡查来到黎里,他看中了周宅赐福堂,命令周家女眷以及僮仆搬到第六进下房居住,前五进他要改建成慕王行宫。同时,谭绍洸安排钟良玉驻守黎里地区,命令钟良玉在当地选择一批乡官,为太平天国征收赋税。太平军乡官分为六级,伍长、卒长、两司马、旅帅、师帅、军帅。钟良玉在黎里选拔了十多人,其中有个陶思博,刚从距黎里镇十多里的梓树下村移居镇上,他能说会道,精明干练,被授予军帅之职,总管黎里镇及周边乡村赋税的征收。陶家还有一个陶莘耕,也被征辟为乡官,当上了旅帅。

陶莘耕是陶思博的侄儿,身强力壮,喜爱习武,在梓树下一带,也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当上旅帅的第二年,陶莘耕参加了太平天国武秀才考试,一举考中,称为“猛士”。1861年冬天,他决意举家迁到黎里镇上居住,他看中了周赐福堂。赐福堂虽然已属慕王行宫,其实一年之中慕王也就来个一两次,每次住个一两天。陶莘耕通过伯父陶思博向钟良玉向谭绍洸提出请求,租借赐福堂前三进西侧一角的房子。得到慕王恩准后,他又暗中托人,同居住在第六进的周家老太太商量。在这非常时期,周太太为了一家的安全,不能开罪陶家,象征性地收了一点银子,赐福堂西侧就易周为陶了。陶莘耕当上旅帅,考上猛士,现在又有了自己的房子,真正春风得意。在赐福堂住了一年光景,陶莘耕计划整修房屋,他认为在外观上只要无损于赐福堂的整体,而内部则必须自成体系。于是,第一第二进的两个庭院东侧,砌起了高高的围墙,第三进后面的院子里,也增加了一道高墙,将庭院分隔成南北两个小天井。这样,陶家的一块空间分隔出来自成体系了。只在第三进东南留有一个对子门,打开此门,贯通赐福堂正厅的走廊,这是陶宅与赐福堂内部唯一相关联的通道。

接着,陶莘耕对三进住房进行了一番改造,为免举家搬迁之劳,他先改建第一进三间平屋,再第三进楼房,最后是第二进平厅。

第一进三间平屋,又浅又简陋,本是周家的杂物间。陶莘耕的改建最为简省,西边一间打一座灶头,作厨房;正中一间安上双扇大门,改为墙门间,雇一个鳏夫守门,东边一间就作看门人的居室。   

第二步改造第三进楼厅。原本周家这座楼厅,楼下是书厅,名景梳斋,楼上为客房,用来安置宾客。当时陶家落架大修,楼上照旧隔成三间卧室,陶莘耕夫妇与三个子女住两间,陶的老母与女仆用一间。楼下三大间书厅,陶还嫌不够宽阔,将12扇长窗移至檐口,把2.6米宽的长廊一并归进了书厅。改建中最大的动作是铺地的方砖,江南做官人家的私邸,方砖铺法颇有讲究,一般文官方砖是横平竖直地铺,武将家的方砖,则是菱形的铺法,或者叫作人字形的铺法。陶莘耕当时的职位是旅帅,前不久又中了武秀才,以后还将中武举人武进士,甚至武状元。因此,他下令方砖改铺为人字形。


QQ截图20161219093252.jpg

赐福堂西陶宅庭院及第三进景梳斋


赐福堂的第二进,七开间一座平厅,东头一间连同现在陶家西边的三间,都是不安门窗的敞厅,这里是来宾停放轿子的地方。当中三间有门有窗,还有屏风、茶几与桌椅,宾客来到赐福堂,递上名片或者报上姓名,求见周家老爷或太太,下人奉上香茶,请客人在此喝茶歇息,然后进内通报。因此,这第二进叫轿厅,也称茶厅。西边的三间轿厅,周家取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想珂轩”。当年周家人丁兴旺,将第三进景梳斋辟为家学,请了几个老秀才前来执教,第二进想珂轩与庭院,就是孩子们玩耍嬉戏的乐园。


图5-4.6 周元理手迹碑刻.JPG

周元理手迹碑刻

图5-4.5 周宫傅祠石碑_副本.jpg

周宫傅祠石碑


陶莘耕一家定居在此,其他都还好说,就是没有像样的会客厅。因此他决定将想珂轩改建成一对鸳鸯厅,以便在此气派地会见四方来宾。从开春以来,一步步的翻建,好几个月过去,转眼已是同治二年(1863)夏季,清军反攻节节胜利,“长毛”(清军对太平军士的称呼)溃不成军。六月十三日,想珂轩拆除了,鸳鸯厅的梁架刚刚做好,突然李鸿章攻克邻镇同里,次日再克吴江县城。看来,清军收复黎里已经迫在眼前了。匆忙之间,陶莘耕下令工匠支起鸳鸯厅梁架,叫泥瓦匠日夜赶工。可是工匠们都没有了心思,尤其不愿为“长毛”的乡官做工,一个个都滑脚溜走了。心急慌忙的陶莘耕,四出求人,说好话,出高价,好不容易找到了几个要钱不要命的工匠,总算将鸳鸯厅草草完工。什么装修,什么美化,都谈不上了,就连最想体现陶家武将威风的人字形方砖也没有改铺。清军收复黎里,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了,替“长毛”效劳的人能有好果子吃么?


3.赐福堂西陶宅鸳鸯厅.JPG赐福堂西陶宅鸳鸯厅


同年十月二十七日,清军收复苏州省城,十一月二十四日,清军进驻黎里。这段日子,陶莘耕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毫无办法地团团转。他与陶思博等人多次商量,认为自家有功于乡里,因为有他们这些乡官的存在,黎里百姓得到了保护,至少少受了惊吓,他们征收赋税,也比清朝官吏轻徭薄赋得多。还好,收复了吴江的清政府官员并没对乡官们开刀,也没有让他们吃什么官司,只是训诫一番,打入另册看管起来。因为陶莘耕同他的堂兄陶莘农,参加了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一个考上猛士,一个考上莠士(即秀才),所以吴江县教谕有令,从此以后,陶氏子孙不得参加清朝政府的科举考试。

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一向凭耕读传家的陶氏子孙无由晋身,他们只得转而经商,分别在黎里和芦墟开了好多爿南货店、衣装店、布店和酱园。

黎里有句老话,“七世修来街面屋”。陶莘耕一家读书做官的运道不通了,但是街面屋倒实实在在掌握在手里。第一进三开间面街临河,翻建一下不就是镇中心最为吃香的店面吗?黎里还有一句老话“一间店面三分福”,现在三间店面那不就是九分福了?难就难在如何使这三间屋子翻成店面,这是陶莘耕心心系念无法释怀的难事,要知道这第一进的主体建筑毕竟是周家的,周家世代为官,无意经商,如何是好?十多年后,黎里镇上沿街房屋几乎全都破墙开了店,就差赐福堂这七开间了。再说,这时的周氏家境已经衰落,十分需要经济的支撑。陶莘耕看到了改建的机遇,他亲自登门游说,真是时移势易,周家居然答应了改建。光绪二年春,周赐福堂第一进门厅七开间,全部改建成楼房,进深比原门厅至少增加了三分之一,门厅内,原大门抱鼓石的底座仍在,可以作证。陶莘耕真是个有心计的人,陶家第一进原本三开间,他却改建为四楼四底一幢楼房,在最西边增建一扇小门,还挤出了一条小小的陪弄。至此,赐福堂陶宅正式形成。  

陶莘耕从赐福堂内划分并改建了陶宅,本来想自立堂号,二三两进再各取一个雅致的斋名。可是自己被打入了另册,不敢再有什么举动。于是,第三进书厅仍旧沿用景梳斋之名,第二进的想珂轩,已经一分为二,那么就用“南想珂”与“北想珂”吧。

周家的四楼四底,租赁给人家开饭店,名“胜家馆”。胜家馆内部设施好,厨子手艺高,因而近悦远来,名闻遐迩。辛亥革命前一年,黎里农民暴动,著名的“吃倒胜家馆”事件就发生在这里。陶家的四楼四底,楼下一律统长的排门板,靠东两楼两底,陶莘耕自家开南货店,前有排门板,后有双扇对子门。平时由西边陪弄进出,一旦有红白喜事,或贵客临门,或大件家什进出,那么就敞开南货店排门板,打开对子门。西边的两楼两底,分别租赁给两户人家,开了布店与鞋帽店。

赐福堂陶宅,从陶莘耕起,传到第三代孙子陶玉,赐福堂传到周元理第六代孙周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整个豪宅除了第六进下房西边三楼三底安排给周家后裔,其他房屋,包括陶宅,全部收归国有。此后,又经过了60多年的风雨变迁,终于使这座国保单位成为完璧。


4.赐福堂西陶宅景梳斋及其菱形方砖.JPG

赐福堂西陶宅景梳斋及其菱形方砖


(此文汇集陶氏后裔陶福圻、陶銕、陶懿提供的《我的家庭》与口述资料,还有黎里胡道善、翁惠农等口述历史。)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