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这位摄影家曾是“蜂蜜客人”

“吴江通”连续五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QQ图片20210805165838.gif




1968年的春节后,晚上生产队里开大会选一名养蜂员,到会35名社员全票通过选我为生产队里养蜂员,我当时不到20岁,之前在生产队务农。生产队里一共有50箱蜜蜂,规定一名养蜂员负责25箱蜜蜂,在我之前先做养蜂员的钮富根,是一名退伍军人,养蜂经验丰富,他成了我的养蜂师傅,从此我走上了一年的养蜂之路。生产队里规定师傅每月补助10块钱的生活补贴,我这个刚入门的徒弟补贴8块钱。一年的劳动工分到年底结算,按生产队里第二名总工分计算。


021-忙碌的养蜂人.jpg

忙碌的养蜂人


我们养的是中蜂(中华蜜蜂),产量低一年产蜜糖60斤左右,但费用省,一年四季只要跑江浙两省就可以了。意蜂(意大利蜂)产量高一年产蜜糖180斤左右还有相当可观的蜂王浆,但费用高,一年四季要跑8个省,冬天要到海南岛,夏天要到黑龙江。意蜂怕冷又怕热,所以江浙一带都养中蜂。


中华蜜蜂.jpg

中华蜜蜂


蜂皇浆1.jpg

蜂王浆


我接手养蜂时正值春季,农田里都是油菜花和花草(紫云英),由于当时我们卫星大队(现杏花村)每个生产队都养蜂,油菜花和花草显得不够用,我们就搬到桃源公社的西片广福大队。他们那里不养蜂,广福大队当时的邱书记非常欢迎我们去,他也知道蜜蜂来来回回一采蜜,相当于帮助庄稼授粉,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当时村民称我们养蜂人为“蜜蜂客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在广福大队忙乎了半个月,睛天的话每天下午摇蜜糖,第二天上午将上一天摇的蜜糖送到桃源供销社去卖。每个蜂场有一只测量蜜糖的容器,浓度在37度以上供销社才能收购,如果低于37度只有放到铁锅里烧,让水份蒸发掉。高于37度时为了提高产量,往里加开水测到37度为止,只能加开水,如果加冷水蜜糖要坏掉的。


996036b66c6552828f893c4ddef4fde.jpg

养蜂


摇蜜糖_编辑.jpg

摇蜜糖


有一天天空乌云密布,即将下大雨。一位社员戴着草帽在蜜蜂箱前面经过,群蜂叮他,他摘下草帽拍打结果引来更多蜜蜂叮咬他,跑到我们蜂场时一看头发根里全是蜜蜂,第二天脑袋肿得像个大冬瓜,送他一斤蜜糖才了事。蜜蜂的习性睛天不叮人,阴雨天千万不要在蜜蜂箱子门前过,说不定被蜜蜂叮咬。


dcbfc8954cb1d8e02309c524ecd2d55_编辑.jpg

蜜蜂箱


等油菜花和花草的花期快要结束时,就要搬到浙江桐乡县梧桐镇。那里的乌桕树花就要开了,但乌桕树不是很多,蜜蜂采的蜜只能养活自己,所以比较轻松,每天早上需要巡视一遍,防止蛤蚂蹲在蜜蜂箱出口处等吃飞出来的蜜蜂,有时去的晚一点,蛤蚂肚子吃得圆圆的。


乌桕树花蜜蜂_副本.jpg

蜜蜂在乌桕树花上采蜜


夏天刚过就迎来了棉花盛开季节,我们卫星大队共有14个生产队,每个队有1个蜂场,大队里委托8队养蜂员周文高组织和协调14个蜂场的具体工作。14个蜂场一起搬往浙江海盐棉花盛开的地方,记得我们九队蜂场在海盐城郊大队,棉花花期也将近一个月。蜜蜂采集棉花糖也基本做到自采自足,所以也就没有棉花蜜糖。我在海盐一个月抽空学会了骑自行车,自行车是租来的,当时靠微薄的工分生产队里分红是买不起自行车的,那时记得上海永久牌自行车130多块,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123.jpg

蜜蜂在棉花丛中采蜜 


转眼棉花花期己过,我们又转场到了吴县的东山,蜜蜂箱放在东太湖水塘边上,叫蜜蜂专门采集水草花为过冬做准备,靠水草花养不活蜜蜂,还要添加一些人造蜜糖喂它们。我们九队和十一队两场蜂放在一起,生产队里专门安排一条船,我们4名养蜂人在船上生活,主要是东太湖水塘离岸上人家很远,而且都是一个小岛一个小岛式的,只有靠船最方便。有一天西北风刮得呼呼叫,由于是大冬天比较冷我们4个人躲在船仓里取暖。大约刮了半个小时后,有人说听人讲刮西北风,西太湖的水会往东太湖涨,而且说会涨很高,我们听完准备出去看看,刚钻出船仓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靠近船头前面十一队的蜜蜂箱都浮起来了东倒西歪,湖水足足涨上来一米多!那时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跳到水里两人一组把蜜蜂箱抬起来往高处放,太湖水从蜜蜂箱的出口喷了出来。十一队养蜂员沈三娜哭起来,嘴里一个劲地说我怎么向生产队里交待啊!然后跑到我们九队蜂场一看还好,箱子淹掉三分之一没有浮起来,蜜蜂都爬到箱盖上面了,损失不大。而十一队蜂场放得地方比较低,所以淹得最厉害,蜂淹死不少,最后只能两箱并一箱。


664d41d3a94098cdd73294fb7899a3f.jpg

排列整齐的蜜蜂箱


东山.jpg

东山


最难忘的是,我们一行七八个人摇着一只2.5吨水泥船从东山出发回吴江进七都溇港,出发之前还专门咨询当地渔民今天是否有大风,如果达到三四级风就不能开船了,因为太湖里风大浪大小水泥船吃不消的。当地渔民讲今天没有大风,于是我们就撑杆启船了,靠船上一支橹,摇啊摇,18公里水路大约摇到一半,雾来了接着风也来了,而且风越刮越大,我们的小水泥船左右摇晃也分不清东西南北,船仓里涌进来不少水。我们一看这架势今天要淹死在太湖里了,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个都非常紧张。这时也看不到其他大船驶过,我们蜂场负责人周文高还带着儿子在船里,一个劲地说我死就死了,把儿子拖着一起死,家里没有后代了,让他娘儿怎么活啊。风越来越大,眼看船要扛不住了,这时左前方驶过来一只四道帆的大渔船,我们七八个人一起喊救命,对方船老大喊了一句,眼看大渔船就要到我们眼前,但大船一驶而过,我们已经顾不了骂他见死不救。不一会前面又驶过一艘太湖大渔船,有四五道风帆,我们一起大喊救命,大渔船终于降下风帆向我们靠拢,抛下一根绳索拉着我们小水泥船向七都溇港驶去。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他们要了80块钱拖船费,那时我们想他们要多少都不会讨价还价的,是他们救了我们的命。到了七都溇港,一上岸赶上吃中午饭,我们七八个人大吃一顿:今天捡了一条命,真是死里逃生。


1、七都双塔桥.JPG

七都溇港


太湖的早晨12z_副本.jpg

太湖渔船


冬天到了,蜂场转移到了洞庭西山,西山枇杷树比东山多,正在等待枇杷树花开时,这时迎来了冬季征兵运动,我得到消息后从洞庭西山回到桃源家中报名参军,经体检政审合格被批准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此结束了我的一年养蜂生活。


洞庭西山`.jpg

西山


枇杷树花开.jpg

枇杷树花开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ertert


责任编辑:王秋蕾、吴英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钮泉娜、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字,另附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640.webp.jpg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庙港“百步街”

2、太湖蓬莱处,人仙不二居

3、平望传统土特产与大运河文化

4、盛泽一棵古树之死竟然和白求恩有关?还惊动了一机场?

5、同样是下乡的吴江知青,为什么他们过了段军营般的生活?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