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庙港“百步街”

“吴江通”连续五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QQ图片20210805165838.gif


说起庙港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设施,现在的为老服务中心是以前庙港卫生院所在地,这是我们儿时特别惧怕的一个地方。不过这条街,却是庙港最繁华的街,因为街很短,据说一百步就能走完,所以被戏称为“百步街”。当然,“百步街”短归短,却是庙港当时的金融、娱乐、贸易、医疗、通信中心,因为庙港的银行、书店、医院、剧院、邮局、菜场、大商店、小商品摊子都聚集在此。


1、儿时的医院,现改造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宋莎莎 拍摄).jpg

▲儿时的医院(现改造成七都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2、原“百步街”全景:左侧是原来的邮局、银行,右侧是原来的菜场和小店(宋莎莎 拍摄).jpg

▲原“百步街”全景(左侧是原来的邮局、银行,右侧是原来的菜场和小店)


“百步街”最西头是影剧院。小时候跟父母去看电影一般都是晚上,爸妈会给我带上零食、水和一条毯子。那时候影院里没有现在那么“冻人”,带毯子只是因为每次我都会睡着,抱我回家的路上得给我盖上挡风。有印象的是1987年的《红高粱》,长大后再看,发现对电影内容毫无印象,只记得当年传唱大江南北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的《方世玉》,那时候看李连杰,追星的心有了一点点萌芽。


3、电影《红高梁》剧照.jpg

▲电影《红高梁》剧照


4、1993年《方世玉》剧照.jpeg

▲1993年《方世玉》剧照


上小学时去影剧院次数很多,六一儿童节都要到那上台表演。读二年级时,我们班表演的《蓝精灵》,至今有些动作还能记起。我也时常跟朋友调侃,庙港撤乡建镇我还出过力:当年有一群小学生拿着塑料花列队站在影剧院的台阶上,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领头的那个就是我。暑假的时候,学校也会发电影券,约上小伙伴,带上零食,一起来完成那个年代暑期教育的打卡任务,看的都是当年热门的片子,有《邋遢大王历险记》《三毛从军记》等等。


小时候总是好奇,为啥剧院里背后高高的小窗子里射出的光线就能变成这么有趣的影片。那时候,除了公交车售票员,影剧院的检票员也是我向往的职业之一。


5、动画片《邋遢大王历险记》.jpg

▲动画片《邋遢大王历险记》


6、《三毛从军记》剧照.jpg

▲《三毛从军记》剧照


影剧院再往西,就是一所神秘的老宅子。老宅子黛瓦倒有,只是墙也是黛色的了。一直很好奇,一直到初中,有朋友借住在那里,我才有幸进去过一次。只记得在昏黄的灯光中,有一道很窄的木楼梯,走上去嘎吱作响。老宅用她的山墙正对着整条“百步街”,看着她的兴衰变迁。


7、“百步街”最西头的老房子(宋莎莎 拍摄).jpg


8、“百步街”最西头的老房子(宋莎莎 拍摄)_编辑.jpg

▲“百步街”最西头的老房子


影剧院东边、狮子桥西,是庙港当时最大一家的商店,里面布啊、零拷的香粉啊、各色布鞋塑料凉鞋啊一应俱全。这是妈妈们喜欢的地方。当然,妈妈们更喜欢百步街上另一个“购物天堂”——小摊。“百步街”靠东侧是邮局和银行,对面是菜场。菜场门朝北开着,就留着大门那个通道,旁边全是各种摊子。我怀疑刚开始摊子是临时的,因为每家都是拿个钢丝床摊开展示商品,但是摆摊的人多了,就变成固定的了,后来顶上统一封上了油布,风雨无阻。那时不提违建,也没有店外经营之类的说法,倒是让一小部分人靠着小摊赚下了生活的一小桶金。有个比较有名的摊主是个外乡人,他摊子上主要卖各式各样的布和一些妈妈们需要的零碎。他这里的商品不如商店的高档,但是实惠。他真名叫啥没人知道,只听到妈妈们每次跟他讨价还价,都亲热地唤他“鸭子”。“鸭子,这块的确良,格子的啊有?”“鸭子,你下次多进点牢扎的裤料。”“鸭子,你这个给我零头抹掉。”回到家聊天,妈妈们又叫他诨名了,“这个北人鸭子上次给我的布,花头倒蛮好,就是料作不好,容易撕缝。”“对哦,看倒是好看的,还那么贵呢,这个北人鸭子真的是。”说归说,下次仍是去他摊上买。


9、狮子桥老照片(孙兴泉 拍摄)_副本.jpg

▲狮子桥老照片


11、“百步街”上的小摊.jpg

▲“百步街”上的小摊


10、“百步街”上的狮子桥(宋莎莎 拍摄)_编辑_副本.gif

▲“百步街”上的狮子桥


这里也有馄饨摊。锅就支在路边,中间摆张折叠桌,几把油乎乎的方板凳。摊上总共两个人,一个专管做馄饨,一个专管收钱、抹桌子、煮馄饨。做馄饨的手速飞快,据说做小馄饨那是“沾得到沾点葱,沾不到沾个空”。不管怎样,馄饨还是好吃的,尤其滴上一点点平望辣火酱。


12、馄饨摊_编辑.jpg

▲馄饨摊


幼儿园放学,爸爸推着的自行车上前杠坐俩,书报架上坐一个,载着我们表的堂的姐妹几个,总要路过这一片。这时候旁边三轮车上做的海棠糕、梅花糕、萝卜丝饼、汤罗饼之类就大放“香味”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爱甜爱咸的各选自己喜欢的吃,当作“腰餐”了。


13、海棠糕.jpg

▲海棠糕


14、萝卜丝饼.jpg

▲萝卜丝饼


菜场往西,是一家两位老人守着的小店。店堂门很高,要走上好几个台阶才能够到。店很小,只够放一个玻璃柜台。这家小店有几样商品最有名,首先是一排排玻璃杯里盛着的荷兰水。每个杯子上面都盖了玻璃片,有人要喝,递了钱去,就把玻璃片揭了一饮而尽。儿时的我总觉得这很像神秘药水,好奇,却一次也没敢尝试。一个是丁香萝卜干,是一种甜甜咸咸的长条萝卜干。其实吃着有点臭臭的,只是不知道为啥要给它取这样一个香味扑鼻的名字。最吸引我的是他家卖的酸梅粉,袋子很小,更可爱的是里面还有一把蜡制的袖珍小勺。酸梅粉是淡棕黄色的粉末,小勺舀了放在舌尖,酸酸甜甜,一会儿就化了。


16、酸梅粉.jpg

▲酸梅粉


“百步街”很短,生活很长。现在几乎找不出当年这些店的影子了。那时候的我没有可以随时拍照的手机,好在现在的我还能凭着记忆记录下一些当时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ertert


责任编辑:王秋蕾、梅雪芬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奚璐、宋莎莎、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字,另附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640.webp.jpg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同样是下乡的吴江知青,为什么他们过了段军营般的生活?

2、你知道吴江尚存的清朝“禁赌碑” 吗?

3、黎里柳亚子为何对同里《顾氏族谱》满腔热情?

4、西横头的“老古话”,精彩!

5、“江苏省百件红色珍档”评选结果出炉, 吴江2件入选!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