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黎里一块“社坛碑”告诉你乡规民约由此诞生

“吴江通”连续四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webwxgetmsgimg.jpg



黎里镇东圣堂,本名圣堂,后来又出现两座圣堂,为示区别,分别称南圣堂、北圣堂和东圣堂。蔡丙圻编纂的《黎里续志》卷之四《寺院》有记:“普济禅院,俗呼东圣堂,在镇发字圩,南宋时建,有宋秘阁修撰趙磻老像。明嘉靖三年,知县王纪奉巡抚陈案改为社坛,里中社长讲乡约于此,有《社坛碑记》,知县王纪立。国朝康熙初年,以尼易道。雍正间,里人重修。同治八年,里人汝鸣球募修。光绪十三年,僧妙镜重修。”


蔡续志说东圣堂设社坛在明嘉靖三年,根据现存社坛碑碑文释读,社坛设于嘉靖五年。


2、东圣堂门厅全景图.jpg

东圣堂门厅全景图


赵磻老是追随南宋王朝南迁人物,担任临安知府、权工部侍郞和秘阁修撰,57岁隐居黎里花园浜,在黎里他升村为乡,开挖市河、整顿市容,传播文化,成为黎里镇奠基人。


3、东圣堂赵磻老像(文革毁坏).jpg

东圣堂赵磻老像(文革毁坏)


220多年后,嘉靖五年(1526)江苏巡抚敦促吴江县知县王纪,确定东圣堂为里中社坛,定期宣讲乡规民约、祭拜社神,设立社学、社仓,明确镌刻石碑立于社坛。此石也称“教民风化碑”“社坛碑”。社坛碑在江南地区较为少见,对研究明代集镇的宗教信仰、民间教化、办学、备荒等等提供了历史依据。


4、嘉靖五年社坛碑及简介.jpg

嘉靖五年社坛碑及简介


现将碑文录如下:


吴江县二十三都东八图里社坛


5、吴江县二十三都东八图里社坛碑(拓片).jpg

吴江县二十三都东八图里社坛碑(拓片)


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为申明乡约,以敦风化事。抄蒙钦差总理粮储兼巡抚应天等处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案验,备仰本县遵照洪武礼制,每里建立里社坛场一所,就查本处淫祠、寺观修改为之,不必劳民伤财。仍行令各该里长,自嘉靖五年正月起,每遇春、秋二社,出买猪羊祭品,依式书写祭文,率领一里人户致祭于五土五谷之神,务在恭敬丰洁,用虔祀报。祭毕,就行会饮,并读抑强扶弱之辞,成礼而退。仍于本里内推选齿德俱尊者一人为约正,有德行一人副之。照依乡约事宜,置立簿籍二册,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乡社既定,然后立社学,设教读,以训蒙童;建社仓,积粟谷,以备凶荒。而古人教养之良法美意,悉于此乎寓矣。果能行之,则雨旸时若,五谷丰登,而赋税自充;礼让兴行,风俗淳美,而词讼自简。何待于刑罚,何劳于听断,而水旱盗贼亦何足以虑乎?此敦本尚实之政也。良有司者,自当加意举行,不劳催督。将领过乡约本数,建立过社坛处所,选举过约正副姓名,编造文册,另令径自申报,以凭查考。其举之有迟速,行之有勤惰,而有司之贤否于此见焉。定行分别劝惩,决不虚示。除遵奉行外,今将备蒙案验内事理,刻石立于本社,以为劝惩。


东圣堂位于何家浜村,仅次于梨花村为古代黎里第二大村。嘉靖五年,吴江县知县王纪遵奉巡抚陈案命令,在东八图里设社坛。


东圣堂社坛,每年立春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由里长撰写祭文,召集里人,供上祭品,主持春社与秋社祭典。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秋社报神,十月登场,报告社神丰收喜讯,答谢社神。里长请口齿伶俐的学子宣读祭文。社坛每年向县长领取两册簿籍,一册记载善举,一册记录恶行。由每年选举的年长德行的约正与约副两人,会同里长一起会议并作出记录,待等春、秋两社,向里人公布。同时,约正约副向里人宣讲乡规民约,主旨在于教化、告知、禁止、奖励和惩戒。


春秋两社,朝廷明令禁止僧道参与。社祭娱神,也为娱人,民众于社日自发竞技,演唱戏文,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杨万里《观社》诗可证:“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


14、杨万里像.jpg

杨万里像


由明入清,社坛江南市镇多数保留,坚持乡规民约的宣讲,活动更加频繁。对于清代市镇乡约,浙江德清县新市镇有记载,镇上有“乡约所”,每月朔、望这两日,镇民都要去听青年学子宣读乡规民约。


社坛祭社,黎里东八图里在东圣堂举行,厅堂条桌摆上丰富食品。祭祀礼成,每家留一人参加会饮,大部社酒、社肉、社饭、社面、社糕及水果等由各家分享。社肉,也称“福肉”,由专人分割。《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分肉十分公道,受到里人称赞一事,可见分社肉,那时是一件十分受人重视的事。南宋陆游有《社肉》一诗,内中有句:“醉归怀余肉,沾遗遍诸孙。”


12、社坛祭社(图片来自网络).jpg

社坛祭社


还有社饭,一碗碗盛好,盖上猪肉、鸡肉或鸭肉,再加葱、姜、盐、梅等佐料,就是后来的盖浇饭。黎里百姓都说饮社酒能耳聪目明,参加会饮者大多不醉不归。此风由来已久,且看唐王驾《社日》诗中的句子:“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3、王驾《社日》诗,点染乡村乐事,一幅太平景象.jpeg

王驾《社日》诗,点染乡村乐事,一幅太平景象


黎里东圣堂前三进建于南宋,祭祀赵磻老,元代和尚进驻,增建后三进楼房,嘉靖五年,后三进按照朝廷规定,创办社学。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下令各地建立社学,延请教师,规定15岁以下子弟,农闲时入学,可有延至20岁的,在学期间免去差役。教育内容主要有御制大诰、本朝律令、经史历算,以及冠、婚、丧、祭礼节等等。正统元年(1476)和弘治十七年(1504),两次强调各府、州、县建立社学,要求各级官吏,精选通晓经书、行宜谨厚者充任社学教师,政府免除教师徭役,要求社会尊重和礼敬,同时规定教师不得擅自向学生收取课金、鸡米、酒食。优秀者奖励,违规的开除。社学中品学兼优的学子,可以免试升入县、州、府学读书。不是社学的学生,不得升入县、州、府学。由于交通、邮路阻滞,直到嘉靖年间,黎里才正式在东圣堂建社坛,设社学。里中子弟免费入学,授课讲堂和教师生活起居分别设在东圣堂正殿后两进。


1、东圣堂正门.jpg

东圣堂正门


东圣堂社坛最后一进设社仓,储存粮食。社仓是旧时我国汉族储粮备荒的社会习俗。由南宋朱熹首创,粮食主要来于劝捐或募捐,丰存欠补。社仓储粮,一般春放秋收,收取两成利息。遇到灾荒,小欠则利息酌减,大饥则全免。当储粮达到原米10倍时,每石只收耗米3升,不再收取利息。东圣堂社仓,里人获益多多,自嘉靖五年起,直到明末,坚持了一百多年。


东圣堂设立社坛,由里长执行,呈报知县。每年向县里领取乡约,记录册数;选举约正约副,写清姓名履历;设立社学、建立社仓,这种种举措,撰写成文,勒石成碑,立于社坛,以备上方检查,民众监督。这就有了社坛碑。


东圣堂本来是地方名人纪念堂,明代又确立为社坛,属于黎里百姓共同瞻仰、集会场所,凡是需要里人知晓、遵守的条例乡约,全都公示于此。如大德三年《吴江州黎里普济院》碑,意在向里人公布东圣堂为和尚如乘进驻管理,公示周边田亩作为僧饭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苏州府严禁抗租碑》,官府借助社坛向民众宣扬禁止性、惩戒性的乡规。


6、江南苏州府严禁抗租碑拓片.jpg
7、苏州府严禁抗租碑说明.jpg

江南苏州府严禁抗租碑拓片、苏州府严禁抗租碑说明


还有一块黄杨木《官箴碑》,刻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起因是黎里陈家小子陈鸿文,在甘肃平番知县任上挪用官家银两,被大理寺公判斩立决,连累里中老家被抄。家乡父老深为感慨,抄得官员廉洁箴言36字:“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刻成黄杨木牌,悬挂在东圣堂门厅,警戒里中莘莘学子,日后身登科甲,必须清正廉明。《官箴碑》犹如一盏警示明灯,从此黎里走上仕途者,再没有一人作奸犯科。


8、官箴碑说明_副本.jpg

官箴碑说明


9、清乾隆二十三年官箴牌.jpg

清乾隆二十三年官箴牌


新中国成立,摒退佛道,1958年东圣堂办起公共食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切佛教设施与赵磻老塑像尽数被毁。1980年后,东圣堂是东三联街道办事处,1986年,黎里镇文物保护管理所认识到东圣堂的文物价值,将前三进立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着手保护,2014年升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整修东圣堂前三进,恢复后两进。第三进以赵磻老为主体进行文化陈列,让专家学者及游客认识这位古镇黎里的奠基人。第一进竖起三块石碑和黄杨木《官箴碑》,第二进左右厢楼,陈列黎里特殊风俗“中秋显宝”的内容。后面四五两进陈列江南农耕文化和民居生活各种设施,目前已向社会开放。


10、东圣堂主展厅(全景).png

东圣堂主展厅(全景)


11、主祭厅赵磻老铜像(重塑).jpg

主祭厅赵磻老铜像(重塑)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ertert


责任编辑:顾晓红、梅雪芬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字,另附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640.webp.jpg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在美国的吴江人

2、居然有这么多名人来游玩过吴江运河!

3、冬日暖阳,我们洗澡罗!

4、“嫦娥之父”叶培建与吴江人杨嘉墀的师生情

5、吴江桃花源村深处有梵音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