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追忆王师夷

“吴江通”连续三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2019年10月25日晚,我突然接到王师夷的妻子迟秀珍的电话,她带着哭腔说:王师夷去世了!一大早王师夷从床坐起来,人还没有离开床,只听到轻轻咳两声,人就倒在床上没了心跳和呼吸,后经抢救还是无效。

那天是星期五,我正好有约参加两个协会的外出活动,脱不开身,就对迟秀珍说:“阿姨,节哀!我过几天来看你!”。

11月6日,我与迟秀珍约好下午到她家去。此时我所熟识的王师夷已成一帧照片,挂在墙上,时年他82岁。


1王师夷遗像.jpg

王师夷遗像



我与王师夷的认识是在1997年的下半年,我从当时的市机关被借调到同里,帮助撰写同里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去的时候安排我与王师夷一个办公室,这样就有幸认识了他。


2古镇同里.jpg

古镇同里


时间长了感觉王师夷性格内向,做事很认真、仔细,且不善张扬。有一次,他写了几篇当地的文物文章,让我帮助看看。我看后,递给他一个苏州杂志社的地址,说:可以投稿苏州杂志。不久他回答我,文章苏州杂志采用了。我见他脸上很淡然,没有当地作者能在此杂志上发文章后的那种欣喜若狂神情,后来他又续发了一篇。


3王师夷在书房.jpg

王师夷在书房


王师夷对同里的文化现象很有研究,我从他身上也学到很多东西。我曾好奇问过他身世,他则简单地回答我,他出生在同里,读书出去,在东北工作,后来回老家来了。


要不是这次迟秀珍对我说起王师夷的个人经历,我真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处还隐藏着难言的悲情。他祖父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律师,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解放后父亲曾担任过上海天山中学的校领导,在反右斗争中上辈人遭受了很大的冲击,后来父母双双跳黄浦江自尽。那时王师夷正在西北航空学院读书,父母去世后王师夷痛哭了一场,许是眼泪哭“干”了,此后一生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不会大喜大悲地流“泪”。因为父母的原因,王师夷工作安排受到影响,后来到东北某大学教书,7年后调到吉林长春仪表厂。那时他将自己仅有的四、五十元工资收入中分出一部分,资助在上海还没有生活能力的弟妹。文革后,其弟妹也都考取了大学,他们对这位哥哥当年的资助始终不忘。


4吉林雾凇.jpg

吉林雾凇


结婚后,王师夷视妻子迟秀珍的父母如自己的父母,关系十分融洽。迟秀珍的每次生日都由他惦记着,还不忘买点小礼物来表示,有时迟秀珍身体不好,他也极尽照顾。这位外表看似缺少激情的人,对待亲友都很热情周到。当迟秀珍的父母去世后,他才向迟秀珍提出想回老家。


5王师夷与妻子迟秀珍在一起.jpg

王师夷与妻子迟秀珍在一起


回到老家,他有机会进入机关工作,但他铁了心就想当名普通的工程师,被安排在同里吴江电器厂工作,闲暇时和退休后就研究起他的同里文化。


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一波三折,后来说是不申报了,我又回到原机关;2000年下半年,又说要申报了,又把我借调到同里。这时的办公室就剩我一人了,问一下王师夷哪里去了?回答是调到珍珠塔景点办公室。我打他电话,他说:“你过来看看这里。”


6-1珍珠塔景点_副本.jpg

珍珠塔景点


6-3放大18倍的珍珠塔模型_副本.jpg

放大18倍的珍珠塔模型


6-3珍珠塔故事.jpg

珍珠塔故事


这样在珍珠塔景点的恢复过程中,我去了几次,第一次去时,还是同里吴江电器厂的原貌,他领我看看珍珠塔景点仅存的旧建筑,如那幢破旧的“小姐楼”,讲了将要恢复的设想。后来我再去时都在恢复过程中了。


7王师夷在同里退思园.jpg

王师夷在同里退思园


在这期间,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珍贵的清嘉庆十六年周之桢的《同里志》,已经十分破旧,为了抢救它,我向当时的镇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我请王师夷出马,在空余时间帮助做校对工作,他的工作真的做得很仔细,真是让人放心,我则一边做电脑编辑和配文,一边联系出版。我因为算是工作时间,而王师夷没有此“义务”,所以我为他争取到一点点报酬,给与不给,多多少少,他从不发句话,不像他干活这么在意那么言多!


8-1.jpg
8-2点校本《同里志》.jpg

点校本《同里志》


这期间我通过王师夷认识了他的表兄王稼冬。文化名人王稼冬我早就慕名,借此机会,我随王师夷去王稼冬家好几次,那时王稼冬已经中风,走路不方便,思维虽然清晰,但口齿已经表达不清。


到了王稼冬的家,就像走进一间民间博物馆,他所居住的房屋,就是原清朝太湖水利同知衙门的一部分,虽然年久失修,但其门窗依稀还见当年的风采。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王稼冬首先拄着拐杖领我到他家院前的一棵树下,指给我看,这里生出一只很大野生灵芝,说是“吉祥”降临!


9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_副本.jpg

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


那天他很兴奋,虽然行动不便,居然靠着王师夷的帮助,带我上了他的阁楼,那座缺板少材的阁楼摇摇欲坠,王师夷说这里贮藏了王稼冬几十年来收集的宝贝,楼上有几只大的竹筐,里面是用不同的纸张严严实实地包裹着的东西,就像现在的人精心包裹着易烂的水果,王师夷说这就是宝贝,他细心地打开纸包,原来是一块块一片片普通的石头。要是在别处看到,我一定会怀疑主人的脑子进水了!但经过王师夷解释,我了解到这些都是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残片,有石犁、石镰、石纺轮等等,我由衷地敬佩起王稼冬所做的工作!



10-1调查报告.jpg

调查报告

10-2石器图.jpg

石器图


王稼冬从19岁开始,就经常去同里的九里湖一带采集石块,王稼冬还给我看他1966年写的《同里九里湖一带新石器遗址的考证》,因为年久又是圆珠笔撰写,字迹已经模糊难辨,好在他人还在,我可以随时问懂他语言的王师夷。当时我意识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现在不抓住,今后再想得到,犹如海底捞针了。所以我和王师夷商量一下,决定不用书号帮助他以最少钱先抢救出版,当时王稼冬也同意他出一点钱。然后我与印刷厂讨价还价,因为是老生意,最后争取到一千元出书费,书册随他们给几百本,印刷厂说还从来没有这样低价出过书。我再帮他打印、编排,请王师夷和王介荣帮助校对,再请熟人设计封面,大家都是尽义务相助,只想为同里古镇留下点前辈已经得来不容易的文化成果。当我把打算和预算告诉王稼冬时,王稼冬反悔了,后来我想想自己也真晕,脑袋缺了根筋似的,我怎么能让一位中风的老文化人再拿出钱来出书!但我又不想失去这次千载难逢机遇,我把这事上报给镇领导,在镇领导处得到了一千元的资助,王稼冬著的《同里故土文化杂说》很快出版了;然而,王稼冬不久也走了。我后来手里仅留的10余本书,也被一抢而空。


11-1王稼冬著《同里故土文化杂说》.jpg
11-2.jpg

王稼冬著《同里故土文化杂说》


古镇的申报,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流产”了。但认识王师夷,我还是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在迟秀珍那里,我又发现这位理科出身的王师夷,不仅他的学生都说他教书教得好,竟然在文科上也有所建树,由他校对、注解、收集整理的同里文化书集共有7本。他虽然最后没给家人留下一句话,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他的劳动果实。


12王师夷校对、注解、收集整理的同里文化书集.jpg

王师夷校对、注解、收集整理的同里文化书集



......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责任编辑:钱晓燕、吴英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徐宏慧、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出梅堰

2、“贻谷堂”与司浜张账房

3、孵小鸡

4、大运河吴江段留下哪些重量级宝贝?

5、东太湖斫茭草、划茭杆

我就知道你“在看”??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