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我与竹笛的故事

“吴江通”连续两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我老家住在八坼镇航东街万安桥堍。桥边有条万安弄。我在家是老大,兄弟姐妹5个。小时候少言少语,不善言谈,内心一直希望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的呵护,于是就喜欢到弄里的街坊四邻去串门。



1、八坼万安桥.jpg

八坼万安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都停课闹革命。那时我小学刚毕业,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我的“竹笛故事”就此开始了。


夏天的傍晚,落日的余辉还斜斜地照在地面上,我就早早搬了只小板凳到万安弄去坐等着,那里隔三差五会有一场美妙动听的江南丝竹弹唱。


2、江南丝竹音乐会图片.jpg

江南丝竹音乐会


弄里有一位姓陆的阿哥,长我五六岁。他和他的一帮小兄弟吃好晚饭后会聚集在此,搬出二胡、板胡、扬琴、竹笛、阮、月琴、锁呐、三弦等民族乐器,摆开架式,一时间紫竹调、梅花三弄、喜洋洋、步步高、赛马、江湖水、扬鞭催马运粮忙等时兴的曲子响起来了,丝竹琴瑟,吹拉弹唱,美妙无比。我常凝眸聚神,拉长耳朵聆听,恐怕漏掉一个精彩的瞬间。二胡曲《赛马》最后用抖弓拉出马的嘶鸣声,我好长时间一直好奇地想这琴筒子里面怎么会发出马的叫声。唢呐在《百鸟朝凤》中模仿的百灵鸟、布谷鸟各种鸟鸣声,他们吹奏得惟妙惟肖,我是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如痴如醉,真想不到还有这样好听乐曲。


3、二胡曲《赛马》表演.jpg

二胡曲《赛马》表演


4、唢呐独奏《百鸟朝凤》.jpg

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还有一曲《赞歌》也深深印在我心里。我到苏州去治眼睛,结束后父亲带我到大光明电影院看歌舞片《东方红》。他们唱得和影片中的胡松华穿着蒙古族服装在天安门广场上放声高唱时不相上下,特别那几个“啊哈嘿”拖调,唱得舒畅悠扬真好听。他们有时拉京胡唱样板戏,李玉和的“提蓝小卖拾煤渣”“浑身是胆雄赳赳”,杨子荣的“共产党员”,郭建光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偶尔会唱上几句《空城计》“我站在城楼向前望,耳听得城外乱纷纷”等经典的京剧唱段,可能那时政治环境不允许唱。但是我总觉得他们唱京剧,没有那些民歌金曲好听,没京味,和收音机播放的相比,字不正腔不圆中气也不足。


5、二胡演奏专.jpg

二胡演奏专辑


6、京剧《空城计》舞台掠影.jpg

京剧《空城计》舞台掠影


我是小字辈,他们都是我的偶像,现在来说就是“粉丝”。我暗暗地想,我也要象他们一样,演奏乐器,让乐器发出动听的乐曲。贵的乐器买不起,竹笛在乐器中价格最便宜,我就悄悄地把积蓄起来的零花钱买了一支竹笛和一本竹笛演奏法的书,一共花了4毛多钱,开始自学啦。


7、竹笛.jpg

竹笛


刚学吹时,腮帮子酸得不得了,口水灌满了竹笛,气短气薄,吹出来的音是断断续续发飘的,音还不准走调,难听死了,挺烦人。家里弟弟妹妹一看我吹笛,都把耳朵捂起来,跑得远远的。于是我就早上吹,家里没有闹钟,只有一架老的时鸣钟,滴答滴答不知疲倦地走,只能按时敲钟,不能定点报时。好在我从小的生物钟就挺准的,心里有事,总会惦记在心,不会误时误事的,至今还是这样。天蒙蒙亮,天边出现鱼肚白就一骨碌早早爬起来了。老家的街对面是一块20平米左右空地,镇上的小河就在街的南边静静地流淌着。正好是我的练习之地。书架在小树的桠子里,摆开架势,照本宣科,认认真真地吹着练习曲。说来挺好笑,人小很幼稚,书也不大看得懂,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进步很慢,吹了大半年也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我也不泄劲,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摸索出一些门道来了,砍柴先磨刀。不着急上手吹笛,按着书上教法,先花一些时间练呼吸练运气,使运气自如,出气圆润。家里的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成了我的宝贝,没事就打开收音机找有没有电台播放笛子吹奏的曲子。从收音机中我知道了陆春龄是笛子演奏家。到会吹一些简单的歌曲了,胆子也大了,就到陆阿哥他们那里去,一本正经地向他们请教,他们瞧我这小和尚念经,像模像样的样子,都会认真点拨我几下。我在他们那里学会了“双吐”“三吐”这些有一定难度的吹奏技法,模仿他们的演奏技巧,进步不一样了,就如小孩子爬楼梯,一步一个台阶了。


8、笛子演奏家陆春龄.jpg

笛子演奏家陆春龄


文革中后期,我有幸加入了镇上的宣传队。宣传队里有来自苏州、江阴和本地的插队知青,都是青年才俊,一些知青中的佼佼者。近朱者赤。我在宣传队不仅学到了不少音乐方面的知识,学会了作曲,为去县城汇演的男声小组唱《四老汉学毛选》谱了曲。还从他们身上学会了思考,如何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9、插队知青生活照.jpg

插队知青生活照


10、文艺宣传队.jpg

文艺宣传队


这些精神财富在我后来的人生路上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文化站的屠站长也很看重我,苏州市青年京剧团来镇上演出时,屠站长还要求我去向团里的专业演员请教。在宣传队,我幸运地结识了一位姓张的苏插青。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又是见多识广,不愧是城市里来的。吹笛子很有功力,音色甜美清亮,我很佩服他。他送给我一支紫竹笛,还教我吹笛子方面技巧,纠正我一些不良的吹法。还让我早上到他住的公社影剧院的宿舍去练习。这支紫竹笛音色浑圆且清亮,我最喜欢了。宣传队交给我的一大盒套笛中,没一支比得上。时间长了,竹笛子裂缝了,我就用环氧树脂把它胶起来,用弦线紧紧地扎住。


11、作者心爱的竹笛_.jpg

作者心爱的竹笛


今年宣传队纪念成立45周年,大年初七宣传队各位好友相聚,又搬出了家什,多了大提琴打倍司,张哥吹笛为引领,一刹那,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飘荡起来,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奋发的特殊年代。


12、八坼公社中小学文艺宣传队老师学长合影_副本.jpg

八坼公社中小学文艺宣传队老师学长合影


有段子说,一个人一生除了亲人,还会遇上五人:高人、仙人、贵人、友人和情人。你如何把握,在人生路上就能如何发展。我1990年到吴江工作,家搬到了吴江。在松陵又搬了几次家,这把紫竹笛一直随我在一起。因为竹笛给我的启迪,不仅仅是音乐,还有更珍贵的是人生的一些哲理。竹笛就是仙人、高人,助我结识了一些贵人,得到好多友人的帮助。我十分珍爱它,套用一句广告语:竹笛恒久远,相伴到永远。



END


本文编辑:梅雪芬、朱梦亭、吴英

图片来源:汝建强、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收藏达人鲍金汉

2、有一种美食叫爸爸的味道

3、吴江方志:岁月如歌,一座城市的记忆

4、双脚,自行车,汽车,陪伴我度过了这些难忘的岁月……

5、平望酱肉,香咯!

求点赞?!转发更感谢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