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零用钱

“吴江通”连续两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小时候,因为母亲在平望上班,我就被寄养在外婆家生活,但是钞票和粮票母亲是要按月支付给外婆的。那时候,谁家里都没有宽裕的钱粮。


1当年的零钱以分计.jpg

当年的零钱以分计



每天吃过午饭,把碗一推,我就向外婆摊开了手掌。外婆摸出钱包,把一个五分的硬币放到了我的手心里。我拿了钱就往学校奔去。学校的门口摆了许多的小摊,有卖冰棍的,有摆小人书摊的,有卖各种零食茶水的。看得我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那么多摊贩之中,我最喜欢光顾老王家的摊头。老王大号王有财,苏北人,当年大概四十来岁。他平时说着一口道地的本地话,但是一骂起自己的儿子来,必然是满口的苏北话,一口一个“妈妈的!”



2红枣汤.jpg
3棒冰.jpg
4麦芽糖.jpg
5爆米花.jpg

红枣汤、棒冰、麦芽糖、爆米花



老王的摊头上,一年四季都有应景的买卖。春天卖枣子汤,夏天卖冰棍,秋天卖麦芽糖,冬天卖爆米花。他常年在学校门口做生意,挑一副柳条筐,筐上一头放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玻璃匣子,匣子里是各种各样的零食。当年流行的诸如酸梅粉、无花果、泡泡糖之类的玩意儿应有尽有。玻璃匣子上面,摆着一溜的小杯子,杯子上面罩一块玻璃片,杯子里头装的是枣子汤。


说起老王家的枣子汤,那真是一绝!小小的玻璃杯里是褐色的茶汤,漂浮着三四个枣子。这枣子煮得绵软而不酥烂,入口一抿就皮肉分离了,而那汤,是浓厚而香甜的,小孩子买了都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舍不得一下子喝完。有时候碰到老王心情好,还会多加半勺汤。



无花果丝
6无花果丝.jpg
酸梅粉
7酸梅粉.jpg




买一杯枣子汤是三分钱,无花果丝和酸梅粉大概是二分钱。喝过了枣子汤,再有一袋酸梅粉在手,就是一个美妙的午后了。


我喜欢光顾老王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王的服务非常周到,从来不因为我们是孩子就糊弄轻慢。我们一帮孩子围着他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王有财,给我一包酸梅粉!王有财,给我来杯枣子汤。王有财清脆地一一应答。有时候孩子们拥满了他的摊头,一叠声地叫他拿这个拿那个,王有财忙不过来了,就会说:“阿爹啊,等一歇歇,慢慢来啊!”我们一听笑翻了天!大家有意起哄使劲地喊他,故意让他多叫我们几声阿爹。


时间一长,大人们都知道了王有财叫孩子阿爹的事情。因为往往有大人牵着孩子的手走过王有财的摊头,那孩子突然扭头对王有财说:“叫我声阿爹!”王有财陪着笑脸说:“好的,好的,阿爹啊,今朝想吃点啥啊?”大人惊恐不已,呵斥孩子:“不可以这样没规矩。”王有财却说:“不要紧的,我们一家老小全靠这帮小爷养活,他怎么不是我的阿爹?”




8卖棒冰.jpg

卖棒冰



王有财长了一张紫红脸,脸上一对小眼睛,看人的时候,脸上常带着三分笑,一对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脸相很讨孩子喜欢,我们就是喜欢把零用钱交付到他的手里。等到我们放假,学校门口的生意就做不成了,王有财就背着棒冰箱子走街串户卖冰棍。


学校门口还有个白头发老太太的小人书摊头,看一本书是两分钱。这老太太有眼疾,看什么东西都要凑近了眯着眼。我们吃准了她这个毛病,常去蹭她的白书看。几个孩子挤挤挨挨坐在一排,一人租了一本小人书,飞快地看完了,乘老太太不备互相交换了看,这样我们每人只花了两分钱,却看到了三四本小人书,觉得就像是白赚了钱一样欣喜无比。值得一提的是,我至今看书速度还是特别快,就是当时练下的童子功。



9八十年代的小人书摊.jpg

20世纪80年代的小人书摊



外婆给的五分钱一个中午就花得一分不剩。傍晚放了学,离吃晚饭还很早,肚子却早已饿得咕咕叫,聪明的我就要给自己赚点零花钱了。舅舅在镇上的酱油店里上班,我放了学就直奔酱油店。到了店门口,我也不用说话,就往那黑乎乎散发着浓浓酱油味道的柜台边一站。舅舅如果一时没有看到,好心的同事看到了会帮忙替我招呼:你外甥来了呢。



10记忆里的酱油店_副本.jpg

记忆里的酱油店



舅舅是出了名的好脾气,看到我来了,什么也不用问,什么也不用说,直接摸出5分钱递给我。我拿了钱才叫他一声舅舅,然后转身就走。这5分钱,正好可以买一个梅花糕或者海棠糕。


现做的梅花糕和海棠糕,现在在各旅游景点还能看到,但早已不是从前的味道了。那时候的梅花糕和海棠糕真的是小孩子最喜欢的点心,好吃不算,制作过程近乎表演,摊头上永远围着一圈看热闹的孩子们。做这糕得有一个专用的模子,生铁铸就的圆圆饼铛,上面布满十来格的小孔,做糕人用个小刷子飞快地在每个孔里刷上一层油,浇上一层稀面糊,再填入馅料,上面再盖一层稀面糊,一块饼铛翻来覆去就如杂耍,糕快熟时,在上面洒一层红绿丝、瓜子仁、白糖。香味四溢,五颜六色,围观的孩子早已偷偷咽下不少口水。



11梅花糕1_副本.gif

梅花糕


13海棠糕1_副本.gif

海棠糕



舅舅的为人真是好,我天天向他要5分钱的事情,他从来没有在家里说起过。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人都不知道这回事。直到有一次舅舅的同事无意中向我外婆讲起。这孩子真能花钱啊!外婆摇摇头。我自此才不敢去和舅舅要钱。


升入初中以后,我突然懂事了起来,觉得再站在王有财的摊头边吃枣子汤实在有些不好看,于是就彻底中断了和王有财的业务往来。失去了我这样一个固定的大主顾,王有财惋惜不已。中学就在小学斜对面,我每天上学还是要走过王有财的摊头,他若看到我走过,必定会喊我,告诉我有新做的米花糖和芝麻糖,要不要买点尝尝。我当然一定会买上一包,藏在书包里带回家慢慢享用。



15米花糖1.jpg
15芝麻糖2.jpg

米花糖&芝麻糖



读了初中以后,我的零用钱涨到了每月5块,母亲在每个月的月初一次性给我,这是给我吃早饭用的。那时候一碗小馄饨才一毛五,大肉馒头6分钱一个,早餐自然是花不了这么多钱的。那时候一根冰棍的价格是5分钱,话梅、杨梅干也是5分钱一包,5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外婆有时候会偷偷塞给我2块钱,还有父亲、姨妈和舅舅们也会零散地给我几个钱,这样下来,我一个月的零用钱就有10多块。可是我还是感觉钱不够用。


那时候我迷上了看闲书,对吃的兴趣大部分转移到了书上面,大部分的零用钱都用来买书和租书了。还有一部分的开支是买一些明信片和明星照片贴纸。那时候的学校门口摆了好些地摊,专门卖这些东西。5分到一毛钱就可以买一张。那种豆腐干大小的明星照片,排在一张如今A4纸大小的纸头上,背面是不干胶,可以掀下来贴到任何地方。女孩子都喜欢买这些,每个人手里都积蓄了厚厚一大叠。



16贴纸3_副本_副本.gif

明星贴纸



除了这笔开销之外,我还办了一张镇上图书馆的借书卡,常到图书馆租书看。后来又订了《青年一代》《少年文艺》等几本杂志,这样一圈花销下来,我又是穷人了。


母亲不能每天回家,家里一应日用品都委托我买。她对我很放心,我从小买东西就精明。比如买话梅,我从来不买那种5分一包的,我要称一两。一斤话梅是9毛,一两就是9分。我比较过了,这9分一两的话梅要超过两包5分的量,这不就是省下了1分钱还多吃了话梅么。


镇上哪家店里卖的哪样东西最出色,我远比母亲内行。比如买酱鸭我会自己带个搪瓷杯子去,酱鸭买好再叫老板多舀两勺汤,这样我明天还可以吃到一碗酱鸭汤面。


父亲晚饭时喜欢喝点黄酒,我拎着酒瓶去弄堂口的小店替他拷酒。酒瓶给了店老板,我颠起脚尖看他拷酒,如果端子伸入酒甏中老远,我就大叫:不要这甏酒,重新开!老板笑骂我:这个小鬼,真格拎得清!乖乖地给我重新开原甏头酒。



17卖酒_副本.jpg

卖酒



拷酒的端子沉到底了,说明这酒甏里的酒也到底了。黄酒和别的酒不同,会有沉淀物,我们叫它酒脚,这种东西是便宜卖给主妇们做料酒烧菜用的。这家的老板不厚道,欺负我是个孩子,可不是打错了算盘!


时间一长,我家隔壁邻居都对我的能干交口称赞,我有了一个雅号:当家大小姐。我对此很是洋洋自得。



18当家大小姐(作者小时候).jpg

当家大小姐(作者小时候)



其实我主动愿意帮父母买东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借机揩油。母亲虽然是会计,这笔帐她却算不清。也许她是有意不和我算清,鼓励我更加起劲地为她跑腿当好买办,这也算是我的辛苦钱。


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到我参加工作自己赚钱之后。


我的第一份学徒工资是82元,祖母已经过世,我分出一半给了外婆。外婆激动不已,逢人就告诉,说我赚钱了,懂得孝敬她了。我拿了外婆那么多年的零用钱,至此才算到头了。我每个月发了工资必定要买点外婆喜欢的零食点心去孝敬她,一直到外婆过世。



19点心里有孝心.jpg

点心里有孝心



从此,我伸手要零用钱的日子宣告结束。



分割线


本文编辑:钱晓燕、吴英

图片来源:金华、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外婆家的熏豆茶

2、我的铁路情结

3、“糕粽团圆”,舌尖上的祝福

4、70多名知青50年后再聚江村

5、程开甲关心吴江档案方志事业

求点赞?!转发更感谢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