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跑乡剃头梳头娘

“吴江通”连续两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当今,城乡美发店、美容院林立,设施现代化,设计发型时尚,进门消费自然不菲,然而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曾经有跑乡剃头师傅及梳头娘,拿时髦的话来说,堪称上门服务的“美容师”。





跑乡剃头师傅 


timg (10).jpg

跑乡剃头师傅



跑乡剃头师傅,人们往往直呼“跑乡剃头”,其特点在“跑”,流动性强,一个村一个村走转来,穿梭于农舍田间,边走边喊:“阿有人要剃头?”村民若需剃头,便应声出户剃头。正因为要串村走户,跑乡剃头师傅工具为便于携带十分简单,手推剪、削发剪、木梳、剃须刀、肥皂、粉扑、毛巾、撇刀布、刨花缸等用一块白布包起来,挟在胳肢窝里游走四方待到剃头时,这块白布往顾客胸前一围,便可理发了。后来,他们把理发工具放入藤编拎包里,给人一种不太土气的感觉。



timg (14)_副本.jpg

剃头师傅的部分理发工具


webwxgetmsgimg (10).jpg
webwxgetmsgimg (9).jpg
webwxgetmsgimg (6).jpg
webwxgetmsgimg (4).jpg
webwxgetmsgimg (2).jpg

手推剪、削发剪、剃须刀、撇刀布、掸帚


webwxgetmsgimg (3)_副本.jpg

刨花缸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交通不像现在那样便捷发达,从集镇到农村的道路是泥泞的田塍村道,有的只是几根毛竹、木板搭成小桥,有时还需摆渡过河,自然村落小且分散,固而跑乡剃头行路艰难,一天走上几十里路是常事。他们的午饭也极为简便,或在杯子中放上饭菜,吃冷的,或捎上两只烧饼到农户家讨点开水一冲,便应付过去了。对他们下乡剃头,村民是十分欢迎的。当时农民在生产队里干活,不会特意走好多路上街剃头,而跑乡剃头收费低廉,一角钱可理一个头,剃头师傅又上门服务,迁就热情又随时随地可理发,甚至在歇工或午休时,他们往往在屋檐下、晒场上、树荫下,甚至竹园里,放上一条凳子,便可“享受”理发。洗头,冬天灶头上烧一些温水,夏天从河里、沟渠里舀上水来洗。不过,那个时候,农村还未通电,不能使用电轧剪,只能用手推剪。理平顶头时,用剪刀一刀一刀地剪平整,是很费时的,理一个头起码得花半小时。幸亏村民要求不高,不讲究发式什么的,只求头发剪得短一些,平整一些,面目一新就蛮满意了。



timg (5)_副本.gif

剃头师傅在工作



后来,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跑乡剃头纷纷到农村落户,生产大队把泥水、木作、理发等“五匠”组织起来,有的大队部内设一间小屋为理发店,跑乡剃头轮流着为社员服务,记工分,这样就不再跑乡了。由于大队理发收费低,仅一角五分一个,比起附近集镇的理发店便宜5分到一角,所以生意兴隆,在春节前往往门一开社员一窝蜂拥了进来,忙得不可开交。不过,此时“跑乡剃头”已经名不符实了。如今,有些老剃头师傅发挥余热,收取低廉的费用,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因而常常顾客盈门。以前,理发时还有掏耳朵、捉眼睛的服务项目,一时给人有一种舒服的感觉,但对人的健康造成一种伤害,掏耳朵容易引起中耳炎;用刀刮眼睛,令人痒痒的,容易带来眦疾,因而被取消了。



乡村理发店_副本.gif

理发店


timg.jpg

掏耳朵、捉眼睛工具


timg (2).jpg

掏耳朵



跑乡剃头有成年人,也有小青年。以前我家邻居有位中学生,能干,为减轻父母的负担,自学理发本领,利用星期天,游走村庄,给人理发。村民有的给1角钱,有的给米或鸡蛋。日积月累,解决了兄弟2人的学杂费,还能添上一些鞋服。



sdfd


梳头娘 


李守白 重彩人物画《梳头娘姨》.jpg

李守白的重彩人物画《梳头娘姨》


梳头娘,又叫做面妈妈,其服务对象是新娘及中老年妇女。旧社会有一种习俗,例如,在六月初六,常采一些槿树叶浸泡。槿树是一种灌木,农村中常用作篱笆,花色呈紫、红、白,其叶揉碎后沥出带有黏性的汁液,既能去污又使头发滑爽发亮,可谓天然的“洗发剂”。姑娘的脸上是不修的,梳的是辫子,故称黄毛丫头、黄花闺女。直到当新娘时,才请梳头娘来梳妆打扮一番,把辫子在脑后挽成发髻,用上钗,它便成为区别姑娘的标志。


timg (3).jpg

槿树


有一些爱美的富裕人家的中老年妇女,需要梳妆打扮一下时,也请梳头娘来做面。梳头娘身怀一手绞脸好手艺,又有一副好口才,串东家,走西家,揽上活儿,一边攀谈,一边做面,承接一个又一个活儿。她先让人端正地坐着,便细心地摆弄起来。她带的工具极少,无非是棉纱线、粉团及镊子。她先用鹅蛋粉往妇女脸上一扑,拿着镊子将一些“野眉毛”拔去,使眉毛细细的、弯弯的,眼睛显得大了许多,明亮得多。对于脸上细密的汗毛,全凭棉纱线来“收拾”了。她用两股一尺余长的棉纱线来“修理”了,缝衣线太细,麻线太粗,棉纱线正好。她先用牙齿咬住线的一端,左手拉住另一端,右手稍微捻一下,形成一个个线环,再用拇指和食指将线环撑开组成三角,便向汗毛绞去,轻轻一转一弹,动作干净利落地把汗毛拔下来。经她一番绞脸,脸色白亮,容光焕发。当时的中老年妇女后脑梳上发髻,额前留有留海。梳头娘把头发分绺扎好,缠绕一番,盘成螺形发髻,插上玉簪。再用粘粘的榆树刨花水,涂抹在头发上,不易干,因而头发发亮且不松散,可与当今的“摩丝”媲美,还是绿色的呢!这算得上是古老的“美容术”啊!当然,那时的贵妇人头上抹的不是刨花水和清水,而是桂花油、茉莉油之类的化妆品了,《红楼梦》里的王夫人诜:“卖油娘子水梳头”,与“卖肉儿郎啃骨头”一样,是一种阶级分化的现象。


梳头娘.jpg

梳头娘


绞脸_副本.gif

绞脸


斗转星移,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跑乡剃头梳头娘已远离人们的视线,但他们毕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民俗,至今还留在一些年长人们的记忆中。

END


本文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杨传泳、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外婆家的熏豆茶

2、千里相望,梵净山下这一年

3、白龙桥小学已经不在,而对它的记忆却不曾褪色

4、裁缝店旧事

5、打灶头

求点赞?!转发更感谢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