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慎终追远,见证人生终点的吴江殡仪馆
一一言之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慎终追远,见证人生

终点的吴江殡仪馆




殡仪馆是一个被人忌讳的名字。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殡仪馆也是每个人最后的驿站。


▲传统土葬


上世纪60年代起,国家实行殡葬改革,这是一件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1966年9月,民政部门在平望筹建吴江县火化场,这消息无疑是水珠滴进了油锅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千百年来,人们都习惯了“入土为安,重殓厚葬”的传统习俗,此举让不少人恐慌起来,有些老年人更是想不通。社会上也有的吐槽:“政府怎么把好事都放在了平望,平望的风水都被毁了。”


选在平望是有理由的。平望是全县的地理中心,火化场放在这里,水陆交通方便。火化场选址在今524国道南面,原苏嘉铁路车站的旧址上。烟囱建造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他们有自己高超独门手艺,不用搭脚手架,匠人在烟囱里面一米米砌高,要保持二百多米的烟囱垂直那真是高手。高耸的烟囱成了平望标志性建筑。


1968年6月29日平望火化场正式启用,牌子是文化站钱水生站长帮助刻写的。当时规模不大,就是两个焚烧炉,两间接待房,几间宿舍。第一任场长范水林,原在平望新华书店任经理,那时我们就认识。他是团级转业干部,起初他不想去,但火化场属民政局管理的事业单位,特殊行业工资高,再说干部也得服从安排。


社会的世俗偏见,工作的单调枯燥,加之内心的恐惧,火化场不大好招工。当初的两名员工小袁和小朱是从孤儿院招来的,人都很好,他们不怕脏不怕累,都很敬业。不大交朋友,不串门,从不与人握手。除了一名当地的驾驶员,还有一名美女化妆师,是苏州插队到平望的知青,她是如何消除恐惧心理,面对那些工丧、车祸的人修复化妆。我至今想象不出内心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承受力。








1969年起,为了推动火化,政府明确要求共产党员、干部家属必须带头将亲属的遗体火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的阻力,逐渐被群众所接受。


火化炉第一个焚烧的是一个李姓强奸犯,50多岁,在平望影剧院开完公审大会,枪毙在平望大桥边,不少人都去看现场。


▲纸钱飞舞


自从有了火化场,镇上变得更加拥挤嘈杂,每天送葬的船只,停满了螽斯港狭窄的河道,当地习俗一般停尸三天,特殊情况有五天。从医院出来的直接送火葬场。告别仪式一般也在那里举行。刺眼的花圈,悲伤的哀乐,飞舞的黄纸,禁不住让人也伤悲。长期以来周围居民的宽容和忍耐也让人感动。当时平望童装厂就在火化场隔壁,在那里上班的钱娟娟深有体会,每天总要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踩在满地的黄铜纸上,起初心理总是怪怪的,心情也不好。时间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大家心里还是很忌讳,都不叫它火葬场,叫“103”(当初的电话号码),或叫“高烟囱”。每天面对冒着白烟高烟囱的平望人,对于生命有了一份更深的理解。


平望有了火化场之后,事情也多起来。去火化场要过“524”国道,那时车辆不多,但还是会经常堵塞,出过不少交通事故。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公判大会特别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听到要枪毙人,都像打了鸡血针那样兴奋激动。有一天据说要枪毙五个人,有摩托的早早地等候在经过的路口,也许人太多,临时改变了执行地点,他们马上调转车头追赶,势不可挡的人潮车流如滚滚洪水,车速太快的摩托一头撞上了大卡车的后尾,一个年轻的生命当场就没了。


1985年3月,吴江火化场更名为吴江县殡仪馆,是年,有工作人员11人,建筑面积1952平方米,燃煤燃烧炉4台,设置了礼堂、遗体告别室、休息室、骨灰寄存楼。1992年5月,吴江县殡仪馆更名为吴江市殡仪馆。







▲吴江区殡仪馆大门(一一言之提供)


1997年10月12日,吴江市殡仪馆新建工程动工,搬出了镇区,选址在今平望镇梅堰社区北侧一个独脚圩上(在平望到横扇公路的中间)。新殡仪馆1998年12月竣工,1999年3月5日启用,总投资超4000万元。新殡仪馆为仿古建筑,飞檐翘角,有三座重檐,屋面采用桔红色玻璃瓦,镂空脊和花如意,庄严优美。主体建筑长122米,大厅(千秋堂)高23米。火化炉和拣灰炉均配备了除尘装置,基本上消除了遗体火化时产生的废气对大气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如今殡仪馆的招工要求很高,属事业编制,要求本科学历以上。科技发达的今天,电脑、机器操作代替了不少人工操作,现在车间整洁干净,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还有不少高学历女性。如今吴江区殡仪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殡仪馆,属于江苏第三家、全国第十九家。


▲清明祭扫


殡葬的普及,殡葬理念的改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相信不久的将来树葬、海葬、冰葬也会普及。“化作春泥更护花”,多留一份土地,就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李星雨

◆ 美 编:朱宇婷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一一言之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和《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充分挖掘吴江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吴江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吴江通”微信公众号从即日起面向全社会开展“追忆身边的红色党史”专题征稿活动。

征稿要求:

1.主题:紧紧围绕发生在吴江地域内的革命故事、人物、文物、遗址遗迹等,要求史实准确,观点鲜明,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2.文体为纪事、故事,字数要求2000至6000字以内;

3.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0月1日;

4.选题参考吴江区红色文化资源已统计点位(选中下方网址搜一搜即可查看):

 https://kdocs.cn/l/cnSUtfJqMke1?f=301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szwjdaj@163.com,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概不录用)。照片采用jpg格式,每张配以文字说明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费巩:一灯一亭,流芳百世

2、双塔桥

3、我和春天有个约定

4、吴江那些记忆中的汽车站

5、农场学军记事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