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同里畜牧兽医站及赤脚兽医的往事
姚洪玺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支持,我的动力!




鱼米之乡的同里镇,不仅水产资源丰富,家畜、家禽畜牧养殖也很发达。


 畜牧养殖(姚洪玺提供)


家住同里世纪家园的朱火勤老人就曾从事畜牧养殖工作,他出生在叶泽湖对岸的双庙村。1967年,初中毕业,算得上那时候村里的文化人了。一毕业,大队就安排他当上了小队会计,由于工作踏实能干,两年后大队又提拔他为生产队队长。

老朱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艰苦难忘的大集体时期,为了稻田积肥,队里搞一些副业”。所谓副业,主要是养猪、养鸡、养鸭、养兔。初期,社员家里是不能养猪的,鸡鸭也是限量养殖。他所在的杜家浜有七八十户,分为三个生产队,他执管三队,管理二十来户人家。


生产大队养牛




三队的饲养场设在双庙港的口门上,养殖猪和牛。猪是本地的土种猪,品种有太湖猪、梅山猪(昆山、太仓)、枫泾猪(吴县)等,饲养场的四五头母猪配种后可以生产许多小猪,猪圈里养不下了,就会出售一些。牛大部分时间是要放牧的,只有休息了才会关进牛棚。看牛(放牛)是孩子们的活,每天早晨他们把牛牵出牛棚,去河边的草滩上吃草,等它吃饱了,赶到水里洗个澡再牵回牛棚完事。放牛的小孩队里会给他记上工分,算在他大人头上。农忙时节,牛基本上是不放牧的,饲养员要在它的食槽里添加草料,让牛吃饱休息好,耕田才有力。


生产大队养猪




在现代机械化农具入驻农村以前,牛是最为重要的帮手。犁田、踏耙以及水车抽水浇灌等全得靠牛。而靠青草、糠麸投喂的猪,至少要养八九个月才能出售,队里即使亏本也要饲养,因为猪排泄的粪便是最好的农家肥。

饲养员负责猪牛的“一日三餐”以及清理粪便。猪,吃饱了就睡,如果把它饿着了,它就会昂起头来嚎叫,吵得人不得安宁,要是投喂多了,它就专挑好的吃,吃剩了的饲料连同粪便一起打扫干净,否则猪容易生病。饲养员是脱产的,那年头脱产与实打实的务农差别大着呢。一边是队长的哨子一吹,就得带上农具去田间地头干农活,一到夏收夏种的“水黄梅”,牛吃苦了,社员也不省力。这期间,社员们从翻耕、灌水、耙田到插秧,整天滚在泥水里忙个不休,即使戴上草帽,身上仍会晒脱一层皮。金秋季节,稻子成熟,稻黄梅到了,社员们又得去稻田里开镰割稻、收稻、挑稻、脱粒、晒谷等,干一连串的农活,直到稻谷粜出分粮到户,一年才算忙到头,而饲养员只须管好那几头牲畜就行了。

除饲养员之外,兽医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镇兽医站工作的兽医是乡多种经营服务公司(简称多服公司)旗下的编内人员,而乡下的则是“赤脚兽医”。“赤脚兽医”也是脱产的。据老朱说:“双庙村最早的‘赤脚兽医’是孙家浜的阿昆,以后便是吴兴华,吴转编后由他老婆接着做” 。

笔者的姐夫曹振广曾经也是一名“赤脚兽医”,他们家在云梨桥西的东升大队。在他做兽医的那些年,他们家的墙上时常挂着一个有红“十”字的小药箱;药箱内有体温计、针管、针头、镊子、刀具、酒精、药棉球等,常备药有青霉素、链霉素、黄连素、磺胺嘧啶钠、维生素、阿托品等。动物听不懂人话,也不会向人叙述病情,相反它会抗拒治疗,看见生人进来,它便警惕地注视着,时刻准备逃跑。为了逮住它,常常会溅人一身泥水。我姐夫说“如果怕脏,是做不成兽医的”。


“赤脚兽医”的药箱(姚洪玺提供)



阉猪是每个兽医必须掌握的技术活。一般小猪断奶后再养上几天等长膘了,兽医就背着药箱去做手术。阉猪那天最好不给小猪喂食,要是让它吃饱了,它的肚子鼓起来,做手术就比较困难。阉猪是不上麻药的,兽医一把抓住它的耳朵,把它揪出脏兮兮的猪圈,一手拽住它的腿转手用脚踏住,另一只脚踩着它的脑袋,人蹲坐在矮凳子上。这时候小猪就会疼得哇哇大叫。阉猪时,兽医麻利地将刀对准捏起的睾丸,轻轻划两下,伴随凄惨的哀嚎,两个像去了外壳的肉蛋就落在了事先准备好的盆里,然后在小猪的阉割处涂上一把消炎粉,抬起脚把它放回猪圈,小猪就能立即站直身子,在猪圈里来回奔跑。


?猪(阉割)(姚洪玺提供)




阉母猪用的是一把呈三角形的刀,其头部有半个鸭蛋大小,刀的顶尖和两边是锋利的刃口,用来划开猪的皮肤,后面有个手指长的柄,末端带个弯钩,用它钩出猪肚里的花花肠子。白刀子下去,血往外直冒,有时猪的肠子露出一大堆,血淋淋的,兽医便小心翼翼地从中翻出缠在里面的花肠,把花肠切掉,再把肠子弄进去,在它的伤口处抹上消炎粉把它放回猪圈完事。


?母猪(姚洪玺提供)




不熟练的兽医也会发生“医疗事故”。如果在阉割母猪的时候,花肠没割清,日后就养成了“选花猪”。那猪养成后有一股膻味,即使降价了,也是卖不掉的。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到了年底,猪也养肥了,队长安排人把它杀了分发给大家过年。

同里镇以北的九里湖,曾经有一个苗圃场,它是由同里多服公司设立的。那时多服公司拥有多个经济实体,其中有林果、蚕桑、同里食品厂、同里糠麸站、同里水产场、同里苗圃场等。最早的多服公司的主任叫吴四龙,朱冬生、陈福荣、陈兴振等先后担任过苗圃场场长。1979年3月,李敬根农大毕业后安排到苗圃场担任技术员,老李说:“苗圃场有七八十间猪棚,专门培养小猪”。

本地猪“个体小,生长慢,肉质好”,四个多月就能繁殖一次,一胎生产十七八头;而外地猪“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差”,七八个月才能繁殖一次,一胎生产只有七八头小猪。那时候引进的品种有短鼻翘嘴巴的“约克猪”、黄毛“杜洛克”,还有体形长,比正常猪多一对肋骨的“长白猪”。这些猪膘肥体壮,可养到三至五百斤甚至上千斤。苗圃场把小猪出售给农户,农户养成后交到(出售)食品公司,食品公司则把大猪远销东北以及福建沿海等。李敬根在苗圃场工作两年,在乡副办工作三年,1983年调进同里兽医站并于同年进编。


长白猪和杜洛克猪




那时政府对畜牧兽医站实行“财政贴一半,自己挣一半”的考核指标,有时因为挣得少,即便是编内成员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每到冬季农村就会发生“鸭瘟、鸡瘟”(禽流感),如果不打疫苗就会瘟光。为了增收,他们时常下乡服务,鸡鸭出壳一周后滴鼻防疫,“鸭瘟、鹅瘟”用生理盐水稀释冻干疫苗然后注射在鹅鸭的胸肌上,一个鹅棚往往有千把只鹅。老鹅碰到生人会用嘴巴夹人,用翅膀扑打,稍不留意就会被它夹得淤青,打疫苗时,村里安排一帮人相帮捉鹅,一天忙下来真的够呛。



现代“赤脚兽医”



农村赤脚兽医除了拿工分,出诊费也归他个人所有。最早一只猪的出诊费五毛,后来一元,再后来涨至五元,一个村千余头猪算下来不是一个小数目。

同里畜牧兽医站除了畜牧防疫还会派出兽医到同里屠宰场负责对生猪进行检疫。生猪屠宰前要检查有无“人牲共患”的口蹄疫、猪丹毒等,用试纸检测瘦肉精(产尿样后试纸检测);屠宰后检查猪的乳房周围有无传染性水泡等。

同里畜牧兽医站最早在同里世纪家园的西南角,1992年在镇西的西字圩征三亩多地搬迁到南大港,直到现在,已改名为“同里动物防疫站”。

随着养猪业的减少,曾经为同里畜牧养殖业作出贡献的赤脚兽医全都转行。


END


 责 编:朱梦亭

◆ 美 编:王丽媛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作者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往期推荐:





话说茨菇


《繁花》作者金宇澄之父到老都念叨的儿时玩伴


心中的码头


分湖三枝梅


北浜陈事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