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做客人
王静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辰龙迎春

恭贺新年


· 辞旧癸卯年,迎新甲辰年 ·


在江南水乡,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间你来我往的风俗,称之为“做客人”。通过“做客人”,可以联络感情,增进情谊,增添年味。从大年初二开始,可以“做客人”做到正月半。


“做客人”


父母那一辈“做客人”有规有矩,七大姑八大姨,老亲新亲,只要健在,统统都要走到,轮番“轰炸”,一个也不能漏。“做客人”不能成为不速之客,不请自来很唐突,令人措手不及,尴尬不已。留吃饭和不留吃饭都不妥。留吧,没有准备好饭菜;不留吧,说不过去。真是左右为难!“做客人”,都由请客的人家事先发出邀请,有备而来,双方才皆大欢喜。


作为礼仪之邦,做客人自不能两手空空。“诈人包”(注:吴江方言,大礼包的意思)是标准的伴手礼,在村里小店购得。当然,年前农活少了,大家的购物场所不局限于此,纷纷约好,一道“上街浪”置办年货。老老小小,男男女女,一群人,有十几个,走公路前往。一路上说说笑笑,望望“野景”,不知不觉,个把钟头很快过去,镇上就到了。“诈人包”里“内容”比较单一,无非雪饺(注:一种裹满糖霜的点心)、枣子、柿坨、饼干和酥糖,按斤两称重结算后,用粗糙的厚纸包装,上面覆盖一小片红纸头,年味滋生。这些都是小孩子的心心念念之物,但要留着“做客人”用,不能随便拆开偷吃。要不然,就会“吃生活”(注:吴江方言,挨打,这里特指被长辈肢体训斥教育)。来而不往非礼也,相互走动后,兜兜转转 ,最终“诈人包”很有可能神奇般回到原点,小孩子们欣喜若狂,如愿以偿。


置办年货


“诈人包”


雪饺、柿坨和酥糖


“做客人”一般先走近亲,如父母的兄弟姐妹,再奔赴远亲,像外婆外公和爷爷奶奶的兄弟姐妹。到了亲眷家里,主家嘘寒问暖的同时,必奉上一杯“饭糍干茶”(注:吴江特色茶饮,糯米制成),喝了一直甜到心坎里。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家庭,也会拿出少量瓜子招待。对于男性客人,男主人掏出香烟敬上,年味就在这吞云吐雾中弥散。


“饭糍干茶”


吃饭时,一张八仙桌上会摆五六只菜碗,年三十就已“端正好”(注:吴江方言,“准备好”的意思)。通常,“做客人”会用两碗萝卜烧肉来招待,肉自然只是陪衬,还有两碗“嗦粉”和一条鱼。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菜肴,平时都过得捉襟见肘。开吃时,大家基本就吃些蔬菜,主家自己不夹荤菜吃,那是客人的专属。但客人并不会“穷心穷活、冒冒失失”去夹,除非主家亲自把荤菜夹碗里,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一吃为快。所以,那时的“做客人”,吃饭时都缩手缩筷,充其量只是“挡挡只饭碗”(注:吴江方言,拿副碗筷随便吃几口饭), 这其实是懂分寸、守规矩的体现。等客人一走,主家仍舍不得吃,后面还有客人来。同一道菜,别的碗里有多余,就挪过来填充。无多余,重新用筷子整一整,看起来又像一整碗。如果鱼被蚕食了一小块,翻个身,乍一看,又“完卵”了。这些荤菜,拿出来基本是用来做做规矩,像道具一样,搬进搬出,一直搬到正月半,才光荣完成使命。


八仙桌上摆好的菜碗


萝卜烧肉


过去的“做客人”,多少有点穷开心的意味。但大家都各自体谅对方的难处,顾及颜面却又丝毫不减浓浓亲情。


到我们这一辈人小时候“做客人”,必定穿新衣新鞋出门。“诈人包”仍占据一定市场,但逐渐被各种诸如旺旺雪饼等大礼包替代,商品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眼花缭乱。


穿新衣新鞋出门


父母的兄弟姐妹不少,一“做客人”,就拖儿带女,一窝蜂涌进一家。主家仍会泡上传统特色的“饭糍干茶”,拿出瓜子,花生,粒头糖和糕饼招待大家。大伙碰一起,家长里短,有攀谈不完的话题。看主家忙得晕头转向,七荤八素,客人不会端着架子袖手旁观,尤其妇女会主动去灶膛添个柴,烧个火,洗个菜,杀个鸡,搭把手。八仙桌上已满足不了人流量,架起了圆台面,凳子不够,就跟隔壁人家借,再摆上老酒,香烟,饮料。大人纷纷上桌入座,小孩子通常不上台面,端饭碗吃。围着桌子转一圈,踮脚伸脖子,眼眸子骨碌碌,点兵点将,堂而皇之叫大人夹自己最喜欢吃的菜。当然孩子们也随时准备与虎视眈眈的狗子,假装闲庭信步的大公鸡、老母鸡斗智斗勇。主家通常不同时与客人一起吃,即便一起吃,也主要忙夹菜、倒酒的活。客人开吃时,他们还会接连不断,新鲜出炉各种菜肴。端上来时,顺便收走空盘,笑眯眯嘱咐一句:“没有菜,大家慢慢吃啊!”明明摆了一台子丰盛菜肴,还说没有菜!这句“没有菜”,通常都是谦虚说法,这是江南水乡人民骨子里的美德。等大家酒足饭饱,连连打嗝时,主家连忙泡上一杯茶叶茶,消消食。又取出瓜子,大家连忙摆手。这就是过年的节奏。此时,马不停蹄,忙活了半天的主家,终于停歇下来,望着满桌残羹剩饭,松了一口气,坐下来定定心心,细嚼慢咽。


招待客人的瓜子、糖果


客人上桌入座


去近段的亲戚家“做客人”,吃顿饭就回家了,不像一本正经去做客人。去稍远些的亲戚家,才纯粹,一门心思、笃笃定定呆一整天。年纪大点的,还会被邀请留下来过夜,跟老姐妹唠唠嗑,解解寂寞。这样子的“做客人”,通常是走路去,或伙同其他亲眷带上糕点一起摇橹船去。冬天的河面,清冷寂静,船在河浜里缓缓前行,会有野鸭子(鸊鷉),随着竹篙子的节奏,“扑通扑通”钻进枯黄的蒿草里。到了亲戚家,依然吃吃喝喝,拉拉家常,谈天说地。小孩子更关注有没有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伙伴,容易混熟,形成联盟,也容易烽烟四起,战火不断。


摇橹船走亲戚


我们外出“做客人”,同样也有人前来“做客人”。尤其常年在外,平日里难得相见的亲人,趁过年时,定会排除万难,越过千山万水,风尘仆仆,回来团聚。小时候,特别盼望“平望镇爷爷”一家来“做客人”,他是爷爷的亲弟弟,在粮库工作,父母一辈都尊称他阿叔。过年时,阿叔乘航船到村里,总会分享乡下吃不到的稀罕味道,分送各家,不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 。“平望镇爷爷”从前家徒四壁,一穷二白,赤脚出去闯天下,终有所得。时常牵记家乡的兄弟姐妹,过年时叙叙旧,这里有他难以割舍的亲情。他从不嫌弃更多扮演“揩油角色”的穷亲戚。在大家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从不袖手旁观,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大家遇事左右摇摆,难以作出抉择时,他像个大家族里的掌门人,拍拍胸脯,大手一挥,当机立断。后来,乡下条件逐渐好转,各自盖起了大楼房。“平望镇爷爷”会小住几天,说乡下空气清新,吃的蔬菜绿色环保。回去时,大家让他捎上家里养的鸡鸭鹅等土特产,他总是摆摆手:“你们留着自己吃!”


新年腌制的腊味


这种自家兄弟姐妹或老朋友之间聚一聚的“做客人”,做的都是知根知底的老客人。还有一种客人,指刚上门的新媳妇或新女婿,称为“新客人”。作为主家,请新客人不能掉以轻心。食材准备上,有所讲究,至少不能寒酸,千方百计要为自家人的一方挣个面子,日后说话好有底气。另外,这样的宴请,缺啥都万万不能缺猪蹄子,这是新客人到场的必备菜肴。如果蹄子不上场,不仅失礼,还说明不认可,不接受,容易引起误会和矛盾,好心办成坏事。请这样的客人吃饭,俗称“请吃蹄子”。蹄子是一定要请吃的,这是任务,要不然始终过不了人情关。


猪蹄子


另外一种新客人,专指满月后的娃。第一次抛头露面,主家为表欢迎,三步并两步,奔进厨房,用手指沾“一咩咩”(注:吴江方言,很少的意思)红糖或白糖,抹娃嘴唇上。娃条件反射,舔舔,体会初来乍到的甜蜜。紧接着,掏出红包,塞娃“抱裙”里。娃回家后过几天,主家专门呈上一提篮“小客人团子”和“诈人包”,仪式才正式宣告结束。


小孩“做客人”收红包


事实上,请老客人也好,新客人也罢,均是件繁琐和费劲的事,光准备各种食材就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来几个人,要搭配好几个菜。荤菜素菜也要协调得当,荤菜太多,难以下饭,素菜太多,会被认为小气抠门。难得请客,大家都会竭尽全力。事实上,虽忙碌,却愉快。


这两种“做客人”,是过年的“主旋律”。也有比较特殊的,比如结婚人家办喜事,那可是喜上加喜,喜气连连。这时候的全家出动,叫“吃酒水”,实则还是“做客人”。做这样的客人,大伙必定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办酒席的人家,兴师动众,排场很大。请来村里的土厨师助阵。在自家场门前搭起渤倒厅,一摆就是几大桌。主家还是要忙里忙外,招待客人,指挥场面。客人,理所当然,无需动手,只管带好肚皮,吃好便是。但如果是娘舅辈分,则需要准备好一栲栳一栲栳的奘糕、粽子、团子等,堆得像个金字塔。寓意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平日里再不像腔的娘舅,都会行使特权,风风光光坐到主桌位上,光鲜一番。


“吃酒水”


奘糕


过去都时兴深入亲朋好友家里“做客人”,集亲情和友情于一体,做得有滋有味,充满温情。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做客人”正以多元的方式呈现。比如一个微信,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上酒店撮一顿。简简单单,便便当当,让大家从繁忙中解脱出来。针对天南海北,一时无法到场的主儿,还可以视个频,来个云聚餐......


亲朋好友酒店聚餐


但愿行走在快节奏里的人们,继续传承千百年来的优良习俗,将“做客人”进行到底 。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思言

◆ 美 编:王青青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话说吴江春联

2、独具“酱”心,回味悠长

3、乡间年味浓——过年的三次“请客”仪式

4、寻访古龙庵

5、百廿名校,胡颓子树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