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江村变迁 >> 《江村变迁》第二章 学者访江村,结累累硕果

《江村变迁》第二章 学者访江村,结累累硕果

2013/5/22 12:59:30    作者:  朱云云、姚富坤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814

第二章  学者访江村,结累累硕果

1939年,费孝通先生以“一访江村”为素材,写成《江村经济》一书,在英国出版后,在国外产生很大影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战争阻隔,以及建国后错误地取消了社会学等原因,国内很少有人知道《江村经济》这本书,更不会想到在江南水乡有一个普通的村庄——开弦弓村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重新恢复了社会学。费孝通先生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并于1981年10月作“三访江村”的社会调查,从此开弦弓村成为费孝通先生每年必访之地。他的学生们和国内众多学者相继来开弦弓访问和调研,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使开弦弓村成为“社会学界心中永远的圣地”[1]。我们仅将收集到的研究江村的专著、具有代表性的调研报告和相关研究的主要著作,按出版时间先后或原书论文的排列顺序,作简要介绍:

一、江村专著,记录变革的江村

《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作者沈关宝。

沈关宝,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参加费孝通先生为重建社会学在北京开办的社会学讲习班。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费孝通先生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从1981年起,沈关宝多次随费孝通先生参加访问开弦弓村的活动,对开弦弓村作实地调查,写出了他的博士论文:《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

该书以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重访江村》和《三访江村》等重要著作为基础,通过对村民的大量访谈和深入观察,重点记述了开弦弓村从传统农村经济向工业化的变迁中,工业与农业、分工与兼业、“以工补农”与“亦工亦农”等各种社会形态和相关情况。真实和生动地反应了乡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变迁的动力、条件、性质和意义。系统记录了开弦弓村这一农村社区的家庭婚姻和村民生活,是一本难得的社会学调研的力作和范文。

《江村自治——社会变迁中的基层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作者薛和。

薛和,1949年8月出生,江苏省句容市人,法学博士。现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该书以江村为个案,反映和探讨农民民主生活的政策研究。他在阅读和理解费孝通先生访问江村的大量资料基础上,先后七次访问江村,采用村民访谈、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等研究方法,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系统地描述了开弦弓村在社会变迁中的村民自治。

本书在肯定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改革”和“跨越”的同时,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目前村民自治中的若干矛盾和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同时,提出自己独到的创见。全书以社会学理论为基本的分析框架,引入一些经济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制度冲突和整合的形态和规律。从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同角度,提出“渐进式、多样性、开放型、规范化”的政策方案和建议。

《江村报告——一个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作者王淮冰。

王淮冰,1919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193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战地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经理。全国解放后,担任南京新华日报经理,江苏新华日报编委、秘书长。“文革”后,从事社会科学工作,担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陪同费先生访问江村的学者之一,十分熟悉开弦弓村和苏南农村的情况。

1989年,王淮冰离休后,至该书出版的14个年里,他坚持到江村“下马看花”,先后去了9次开弦弓村,累计在村里生活了51天。他以“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务实态度,通过脚踏实地的走访,写成《江村报告》一书。书中全面展示了世纪之交的开弦弓村从温饱到初步实现小康的变迁轨迹,为读者勾画了一幅在20世纪最后10年里,中国农村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画卷。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江村沧桑80年》,作者经过艰苦和耐心的搜集和整理,理清了江村变迁的脉络,记录了从1923年到2004年的80年间,有关江村的大事、要事。中篇《江村追踪》,汇集了作者所写的十二篇江村调查报告,其中有他对24户村民家庭,从经济来源、家庭人口、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记录,留下了一个普通的农村社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真实的历史脚印。下篇《江村随笔》,是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江村调查中的所见所闻,随想随写,实事求是,直抒胸臆的记录,是难得的发感慨、谈希望的精彩文字。

《费孝通与江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作者邱泽奇。

邱泽奇,费孝通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联合国WFP和IFAD项目评估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状况的变化》、《社会学是什么》、《中国大陆社会分化状况的变化》、《城市集体企业个案调查》等。

《费孝通与江村》一书全面展示了费孝通先生与江村之间的因缘,围绕费先生一生最为关注的“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这个主题,对开弦弓村手工业、副业、乡镇企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一个学者的“致用”之路与一个村庄的世纪变迁。

全书从太湖美丽的传说讲起,引出受国内外关注的水乡村庄开弦弓村。书中按时间顺序概述了费孝通先生“桑蚕为机”、“学问为缘”的“一访江村”;合作化时期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重访江村”;到改革开放后,对“草根工业”赞喻的跟踪调查。费先生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苏南农民的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农村真正的生产力蕴藏在农民中间。”

《江村经济七十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作者周拥平。

周拥平,1953年出生。他是费孝通先生的第二位博士研究生,曾于1986年参与费孝通对江村的第十一次访问,现为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2004年底,他受张荣华和费宗惠[2]的委托,接受了《江村经济七十年》的写作任务。

周拥平从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间,先后31次访问开弦弓村,在主要由本村年轻村民组成的课题组协助下,访问农户40多户,形成大量系统的访谈资料。他为了摸清在外地创业的村民情况,多次前往上海、南京、浙江濮院等地作相关的追踪调查。在他扎实的访谈基础上,充分掌握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素材,生动地记录了一位又一位纯朴善良、聪明勤劳的开弦弓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地位,在怎样地奋斗?他们在七十年风雨岁月中,又是如何走过来的?

全书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展示出开弦弓村社会变迁的生动画卷,具有很高的存史价值。村里仅有的航船人家、今日养蚕人、当代渔户、外来媳妇-纺织女工、老板-工人、厂长-老板-书记、学生-工人-老板都写得熠熠如生。对命运多舛的缫丝厂、鱼米之乡的农副业、市场魔力催生的织造业、互助与信用、父与子、贫与富、民与官等更有深入细致的描述。鱼米之乡、吴江与上海、陆路交通、老房子、小清河、蚕豆饭、本村人口与外来人口等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也都叙述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在“理性社会:面向未来的历史反思”一节中,饥饿与饥饿潜意识、社区与社会、社会理性与理性社会等方面,总结了江村变迁对人们的启示,写出了江村研究的意义,更是秉笔直书、入木三分的精彩之笔。

二、江村报告,重现历史的江村

在费孝通先生三访江村后的10多年里,上海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友梅,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刘豪兴,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沈关宝,曾任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博士惠海鸣等学者,曾多次对开弦弓村作深入的跟踪调查。他们按照费孝通先生“追踪观察这一极其生动过程,并力求如实记录下来,为历史留下脚印”的调查要求。经常居住在村民家中,观察和体验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他们在经过大量的访谈和查阅历史文件的基础上,写出了内容详实、分析细致的这一组报告,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开弦弓村1936年至1996年间的社会变迁,这是国内学者对费孝通教授三访江村以来,十分重要的一次跟踪调查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这一组论文共4篇,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发起举办纪念费孝通先生学术活动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载入由潘乃谷、马戎主编的《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一书。以下按原书顺序,逐篇介绍如下:

《解放前的江村经济与土地改革》,作者沈关宝。

本报告分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详实地介绍了解放前在江村居主导地位的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将土地权划分为“田底”和“田面”,拥有“田底”者持土地所有权,拥有“田面”者可耕作土地,使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得到实际分离。同时,土地分层制度又在实行中衍生出“大租田”、“小租田”、“转租田”、“高利贷”、“空头蚕”、“吃生米”等各种形态的具体制度。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出现了少数人占有大量“田底”的不在地主,他们自己不耕种土地,靠收租为生,成为有特权的望族。而多数村民只拥有少量“田面”,耕作交租,免强度日的局面。使江村经济不断衰落,绝大多数勤劳朴实的村民生活日益贫困。

报告第二部分介绍开弦弓村从解放到土地改革完成的主要经历和村民的生活。1949年4月,吴江解放,人民政府通过组织救灾、以工代赈、发放救济粮等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信任。通过减租整赋、宣传土改政策取得村民的拥护。按照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定,开弦弓村经历了调查研究、发动组织、划分阶级成份、没收和分配土地、土改调整等五个阶段,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扬眉吐气的村民堂而皇之地把写有自己姓名的木牌,插到原属地主的土地上,跨出了历史变迁的一大步。

《从土改到合作化的江村》,作者惠海鸣。

惠海鸣,费孝通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历任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苏州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江村研究所主任。写过《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江村印象记》等多篇关于开弦弓村的调研报告。

在他写的《从土改到合作化的江村》一文中,提到一个重要的史实:1957年,费孝通先生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支持下,重到江村作追踪调查。他在村里住了二十天,夜以继日地召开村民座谈会、个别访谈和实地观察。摸清了全村从“一访江村”以来的21年间的变化,看清了合作化后,由于片面强调发展农业,忽视了副业和工业,村民缺粮缺钱,实际收入降低的事实。在《新观察》上连载《重访江村》的著名文章,文中委婉和坦诚地指出合作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发展农村副业和乡村工业”的主张。

但是,在当时极左思潮抬头的时期里,费孝通的这些主张因与当时的政策相抵触,不但没有被接受,而且因此被打成右派。文章连载两期后戛然而止,调查资料在以后长期动乱的岁月里散失。有幸的是,当时调查组在离开吴江前,已将调查内容整理成文,并把其中一份打印稿留给吴江县人民政府。从此,这份宝贵的调查资料历经社会的风风雨雨,一直平静地存放在吴江县档案馆的案卷里。

作者以这部分直到费孝通先生三访江村后,才被惊喜地发现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详细介绍了开弦弓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合作化高潮为止的社会和经济情况,成为费孝通先生当年发表的《重访江村》上、下篇不可替代的重要补充。

《农工之间——江村副业60年的调查》,作者刘豪兴。

刘豪兴,福建信宜大坡村人,小时候放过牛,打过柴,对农村生活有深刻的体验。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农村社会学、费孝通研究等。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概论》(主编)、《农村社会学》(主编)、《人的社会化》(合著)、《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合著)、《以工兴镇》(合著)。发表费孝通学术思想论文10余篇。编印出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江村经济》、《志在富民》等多部名著。

1982年1月,刘豪兴教授参加费孝通“四访江村”的社会调查,第一次来到开弦弓村。在此后的20余年里,坚持对江村进行追踪考察,为系统研究江村的社会变迁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除了参加费孝通先生的江村调查活动外,还经常带领学生开展对开弦弓村的跟踪调查,成为村民家中的常客,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把开弦弓村比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农工之间”,是1987年费孝通先生交给刘豪兴教授的研究课题。费孝通在长期的江村研究中,对开弦弓村的副业给予极大的关注,这是他“志在富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为了完成费孝通先生交给他的任务,在1989年至1995年间,每年都到江村作关于副业和农民生活状况的观察和记录。

本文资料详实,分析透彻,全面深入地记述了开弦弓村副业和手工业在60年间(1936至1996)的变迁。在江村的调研中,作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村民特别是对熟悉情况的中老年村民的访谈,掌握了全村副业生产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情况和相关事件的经过和联系。同时,加强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查阅,摸清了开弦弓村蚕桑、畜牧、捕捞、养殖等副业,理发、木匠、泥水匠、白铁匠等传统手艺和手工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和几起几落的原因。

《江村家庭经济的组织与社会环境》,作者李友梅。

李友梅,巴黎政治研究院博士,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副校长。上世纪80年代初,她跟随费孝通先生在苏南农村实地调查。1988年,由费孝通先生推荐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巴黎政治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90年代中后期,在费孝通先生直接指导下,调查研究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中提出的农民问题。相关的专著有《费孝通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等。

家庭是社会和经济的基本单位,一家人共同生活、生产、消费和共同占有财产,被誉为社会的细胞。通过观察和研究家庭的变化展示社会变迁,是人类学、社会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自八十年代中期起,本报告作者在费孝通先生的亲自安排下,多次对开弦弓村开展实地调查。全文以大量被访问者的回忆和叙述,介绍该村(1936—1986年)家庭经济组织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探索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和农业、副业、工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农民家庭生活的影响,展示了乡村工业给传统农村经济带来的深层变化。

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封建剥削下的家”,介绍了1936年至1949年间,以农业、副业和贸易各占三分之一的农民传统家庭经济,在封建制度的剥削下,农民难以摆脱土地的束缚和生活贫困的处境。“土地重新分配后的家”,介绍了农民在土地改革中,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有了改善。“农村集体化过程中的家”,介绍了1953年秋收以后,在互助组基础上先后建立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进入合作化和粮食统购统销时期,农业社和人民公社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家”。副业和手工业衰落,农民家庭收入降低,并落入生活的最低谷三年困难时期。

“‘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家”,介绍了困难时期后,农村经济政策有了松动,农民分到了自留地和可以饲养少量家禽、家畜,农民家里有了余粮,饥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虽然城市里连年动乱,农村在总体上还是稳定的。“乡村工业发展和农业承包责任制后的家”,介绍了1980年,江村办起了丝织厂,至1985增加到7家工厂,农、副、工得到全面发展。五年中,村民人均收入每年以100元的速度上涨,农民富裕靠工业,成为普遍的事实。

三、江村之邻,研究拓展的江村

《江村→江镇——庙港发展的脚步》,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9月,吴江市政协编。

课题负责人钱一舟, 吴江黎里人,江苏行政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她是一位在经济社会学和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的年轻学者。本专著由她领衔,与十一位吴江籍作者在3年时间里共同完成,是费孝通先生家乡的年轻一代向“江村调查”六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本专著作为费孝通先生从1936年一访江村以来一系列研究的后续,被列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课题。

全文以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为范本,以农村变迁为研究方向,通过长期的实地观察和访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取得丰富的素材,做到理论与实际、广度与深度、一般与个案相结合。使研究成果不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项追踪研究,时间跨度大(从解放前至改变开放后);描述空间广,从“江村”(开弦弓村)扩大到“江镇”(庙港镇)。内容涉及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组织机制、人才教育等各个方面,展示和探索了江南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江村的故事》,群言出版社,2001年4月,作者王乾荣。

王乾荣,1947生,甘肃静宁人,法制日报特刊部主任。历任北京园林局技术员、教师,法制日报社编辑、记者、部主任、主任编辑。著有《法律不是无情物》、《奇怪的“流行预测病”》、《玫瑰色的新梦》、《时风刮过》、《醉眼朦胧》、《谎言的终结》等杂文随笔集。作品曾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编辑奖、全国法制好新闻奖、中国新闻编辑最高奖“韬奋奖”提名奖;所写《检察官和她的“试验田”》入选全国初中实验课本。

《江村的故事》不仅着重介绍了费孝通先生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开弦弓村,而且生动地描述了费先生家乡吴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众多小城镇。如费老出生地县城松陵镇、外婆家文化名镇同里镇、闻名遐迩的丝绸重镇盛泽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震泽镇、历史上人文荟萃的黎里镇等。在费孝通的一生中,始终把爱国、爱家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先后26次访江村,并从访问中不断收获学术硕果,这已成为中外社会学界难得的奇特现象。所以就是这片充满生机和温情的美丽的家乡土地,不仅养育了费孝通,而且成就了费孝通。

《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作者:刘豪兴(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冯月根(七都镇副镇长)。七都过去是穷乡僻壤,比相邻的庙港还穷,改革开放后,得力于乡镇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成为著名的“电缆之乡”。1992年七都撤乡建镇,2003年12月,七都、庙港两镇合并,庙港成为七都的社区,从此开弦弓村列属七都镇管辖。

1998年4月,刘豪兴教授随费孝通先生访问七都,该镇的巨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感这是给社会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1999年8月,他和另外两位老师利用暑假,组织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师生19人,按照费孝通先生四访江村时提出的“更上一层楼,从农村升一级,去调查研究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集镇。”开始对七都开展实地调查,这项研究前后跨越4个年头。

本专著生动描述了七都镇农业经济、城镇建设、农村政治组织、职业结构、家庭婚姻和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忠实地记录了1984年前还只是一个连公路都不通的传统的农业小乡镇,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发展成为太湖之滨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镇的变迁轨迹。因此,本课题是与江村研究密切相关的延伸研究,对认识苏南农村的变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诗为证:

四方学者访江村,

书为向导觅旧痕。

老厂不知何处是?

桑地农家倍感亲。



[1]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胡申生教授访问开弦弓村时的留言。

[2]张荣华和费宗惠为费孝通先生的女婿和女儿,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