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盛泽镇志 >> 附  录

附  录

2013/1/17 16:37:15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9579

 

一、杂  录

 

沈万三与盛泽

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的籍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乾隆《盛湖志》称沈富为“里人”,可见他与盛泽关系之密切。元末明初,沈万三在盛泽建南胜坊、北胜坊,以兴市廛;设南书房、北书房,以居女眷;植红梨万树于湖滨,以点缀风景,其湖因此而得名,为红梨荡。他第九妾所居之处名九娘楼。前窑、下窑二村,是他置碗窑处。斜桥北堍有洗碗池、万三井等。沈富在盛泽的遗迹很多,他对盛泽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

睐娘与香木城

明末,盛泽曾有过一个名闻遐迩的藏书楼——香木城。楼主汤豹,累资亿万,收藏大量法帖名画。楼中,环室有十个香木制成的大书架,每架上有上百卷书画,并有雕以金饰图案的标记牌。因环室的香木书架犹如城墙一般,故称“香木城”。

汤豹之女叫睐娘,秉性聪明,到换牙的年龄,已能作花鸟小图。同时,工于刀扎,善于吟咏。她掌管镂金牌,照看香木城,其父呼她为“画奴”。因她远黛明眸,嫣然善睐,遂名为睐娘。乙酉年(1645)清兵至,睐娘取出香木城中的精品,随父母逃至北麻钮村避难,价值连城的香木城被清兵焚毁。三年后,父亲思乡情切,回盛泽镇修葺故庐,睐娘则居乡下姑母家。姑母与潘生私通,为睐娘所厌恶。姑母因此而怀恨在心,便私至睐父处说亲,将睐娘许配给潘生。洞房花烛夜,睐娘识得新郎竟是潘生,大呼“姑母误我”,痛哭不已。至夫家后,屡遭丈夫鞭笞。她愤不欲生,将平生所著《愁盐》一卷及所画花鸟粉本付之一炬,留一纸遗书,自缢于庭,年仅24岁。沈南一作《香木城歌》痛悼香木城及其主人睐娘。(据《觚賸》)

关于孙金彪的传说

太平天国时,里人为维持治安,筹设保卫局(称西局),由朱法度主持。朱本系流氓,骄横跋扈,曾一度击退太平军,自此更为嚣张,里绅畏之如虎。尤对富绅王永义家强行勒索。王不堪其扰,因另设东局以谋抵制,公推孙金彪出主其事。孙时年十六,膂力过人,且具胆识,其父生前在帮会中颇有潜力。孙得其父旧部“四毛”(四人都姓毛)之助,与西局对抗。但初时较弱,第一次与西局相斗,几乎全军覆没,金彪只身逃出。旋即在外得巢湖帮之助,重振声威。金彪骁勇善战,率“四毛”诸部及客军作第二次攻击。激战四昼夜,朱法度溃败,单身逃匿。孙遍搜不得,遂下令纵火烧搜,终在一老妇家大水缸内将朱捕获,并将其余党一并枭首示众,东港血流成河。(据沈鹏《我的回忆》)

苏曼殊游盛泽

南社诗人苏曼殊游历盛泽共有三次。第一次为民国元年(1912),应郑桐荪之约,与郑及南社社友朱少屏一起从安庆而来。曼殊和桐荪是安庆高等学校的同事,朝夕相谈,风雨对床。放寒假后他们先乘沪杭车至嘉兴,再从嘉兴乘民船至盛泽。船遇逆风,船夫上岸拉纤,曼殊趁兴亦去拉,不慎掉入水中,西装皮裘湿透。黎里柳亚子闻讯,预先在盛等候,相与欢聚数日。曼殊自盛回沪度岁时途经苏州,又从驴背上跌了下来。他戏称自己“几作跛足仙人矣”。柳亚子说:“拉纤下水,骑驴坠地,倒是一个巧对。”

翌年春,曼殊在盛泽居半月之久,与桐荪、沈燕谋同编《汉英辞典》。同年夏,曼殊偕燕谋复游盛泽,居约20天。他称赞舜湖“风景秀逸”。曼殊性嗜甜食,极喜盛泽的麦芽墖饼。在桐荪家中,为女眷画扇面数幅,皆为精品。他的组诗《吴门依易生韵》(易生即沈燕谋)描写的就是从苏州赴盛泽的情景,诗在盛泽写就。曼殊对红梨佳景十分眷恋,直至逝世前在上海广慈医院还致函柳亚子(这是他生前最后的信笺)说:“如果有痊可之一日者,必践尊约,赴红梨一探胜迹耳。”(据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

贿选省议员风波

民国10年(1921)初,盛泽镇进行省议员竞选。其间贿选活动猖獗,诸如虚报选民人数,组织丝织工人重复投票以致每人投至十数次,瞒过监视员私自添加候选人姓名等。这些舞弊行为成为令人厌恶的丑闻。是年7月,盛泽旅外学生归里,对此十分愤慨,并进行社会调查,推出沈邦俊、张德騵、沈宝钰等6人为代表,向有关人士当面提出警告。竞选的监视员张季琴于827日致函旅外学生会,披露了舞弊真相。初选当选人洪雄声、简寅生、陈次青、张观霞、沈可庄、唐昌年等14人对舞弊事实亦供认不讳。旅外学生会专门出版了《燃犀录》,指出:“选举本神圣事,今乃一变而为公然买卖,互相交易。劣绅土豪,引为进身之阶;审查表决,视为利禄之宗。是故为士大夫所不齿道而不屑闻也。”(据《燃犀录》)

汪鞠如革新受挫

民国12年(1923),汪永亨昌记绸庄主汪鞠如,为发展绸庄业务,推进练染工艺革新,发起组织华新整理公司。集资3000元,分30股,每股100元。房屋租赁登椿园茶室后埭,机器设备由上海运来,拟由汪寅生任经理,定于是年底或次年初开业。消息传出,绍兴籍人主持的练轴诸坊大为震惊,担忧如让该公司开业,必将有碍绍人生计。于是,他们组织力量,群起反对,并上书吴江县长,请求维持原有工业。县署令盛泽商会调停此事。商会会长沈鹏奉令,即会同绸业董事仲少梅,向各方人士竭力劝解。经协商,华新整理公司作出退让,决定停止开业。该公司全部生产资料由绍兴籍人出资购买,一切装修损失亦照数赔偿。风潮遂告平息。《新盛泽》报为此评论:“整理公司各股东体恤劳工,可称已达极点。尚望各坊工人,仍须随潮流所趋,力求改革,勿以此为制胜,墨守旧法,则恐不免有天演淘汰之一日也。”

惨无人道的虐婢案

民国11年(19224月,黄家溪人顾小弟为生活所迫,将其年仅8岁的女儿阿妹送至镇上柴行弄丝商吴老二家为婢,价26元,以12年为期。阿妹至吴家后,受尽虐待,动辄遭打骂。其父闻讯后,出面交涉,但吴以未满期限为由,将顾逐出。923,阿妹不慎打破了一只碗,又遭毒打。是日深夜,阿妹竟被痛殴毙命。翌日,顾小弟获讯后即报告警所,而吴老二夫妇已逃避在外。县署验尸时,只见阿妹遍体鳞伤,惨不忍睹。盛泽市议会因命案重大,在议员张定夫的提议下,通电吴江县知事,要求追究凶犯,但凶手已逃之夭夭,无法缉捕。

吴锦荣之女二宝,于民国6年(1917)至板箱弄程家当童养媳,更名程巧贞。过门后,受到程妻方氏的百般虐待。民国12年(192338,因程家失去马桶一只,婆婆方氏竟将巧贞大肆毒打,并威逼她吞服鸦片。巧贞于9日晨死亡。方氏平日烧香点烛,一副慈悲模样,而竟狠毒至此。此事引起盛泽民间及新闻界的极大愤慨,视为盛泽全体人民的耻辱。汪大千指出:“不能援助二宝的,是人格的破产,不能判决程案的,是法律的破产。”(据《吴江报》)

外国人来盛卖呢绒

盛泽镇鲜有外国人的踪迹。民国13年(1924)初,有数名俄国人来盛泽,寓于三新旅馆。他们到镇上的茶楼酒肆,终日兜售呢绒哔叽等物,因价格比店里的便宜,生意颇好。外国人来盛泽为罕见之事,故引起本地人的好奇心理(按:这些俄国人系十月革命后逃出的俄国贵族)。

绸领之争

民国12年(1923)冬至13年(1924)春,盛泽绸业界曾发生一次规模甚巨、影响甚大的绸领之争。按惯例,绸行向领户买货,每一银元扣去行佣(又名洋水)7厘,即绸行收到10元绸货,实按993分付清,俗称“九九三”。后绸行见领户向机户取佣金日增,每匹绸贷增至数角甚或一、二元,于是,绸行提出对领户的佣金亦应增加、并由盛泽商会呈报县府,加佣金5厘。民国12年(192312月,广庄帮宣布以“九八五”发庄,即买货10元,实兑9.85元。领户仲云翘、郎琴舟等获悉后,认为此举不合法,遂联络同业,共议反抗。绸业认为,增加佣金,业经省财政厅核准,并经县知事刘式撰公布,必须坚持。而领业认为商会违法,所以多次发电给省府,请求取消加佣金。一方朝天讨价,一方着地回价,各走极端,相持不下,几成罢市局面。开春后,传统的开庄日已过,却不见绸业开市消息。由此,丝业、钱业蒙受损失,实力有限的下县庄难以支撑,微本的领户宣告辍业。更有甚者,成千上万的机户售货被阻,困苦不堪。社会上谣言纷起,传说上万机工为生活所迫将铤而走险。经里中士绅苦劝,绸业才于旧历二月初七开庄,直接向机户收货。36日,刘知事莅盛,召集各业领袖,调解纠纷,但毫无成效。17日上午,领户数百人于关帝庙集会,会后群情激愤,蜂拥而至庄面。一时人声鼎沸,斗殴顿起,虽有军警劝阻,但人多手杂,汪永亨昌记庄主汪誾如被打得鲜血满面。商会沈鹏急电省府,18日,省财政厅蓝世勋、苏常道公署沈乃臧、县知事刘式譔均莅盛调解。20日,达成协议,现洋交易按“九八九”实兑,收绸按“九九三”付清。风潮始告平息。(据《吴江报》)

旅沪女工蒙灾记

民国13年(1924310日夜11时许,上海北四川路祥经丝织厂发生火灾,80余名女工被烧死,被烧伤致残者7人。183人幸而脱险。该厂为广东人所开,工人中十之八九是吴江人,而以盛泽区居多。火灾发生时,大门原来敞开着,2名工人已逃出大门,但守门的监工广东三姑们将逃出的工人逼回厂内,并将厂门锁上。火越烧越猛,女工纷纷合群脱逃,请求监工开锁,监工竟说:“钥匙已失落了!”此时有一名叫阿四的女工用斧子奋力劈开铁锁,女工们才先后逃离灾区。灾后,吴江同乡会会长钱慈念等募捐银洋1000余元,救济蒙灾女工。沪北公学冯明权成立蒙灾女工临时事务所组织救济。汪大千在盛泽东庙书厅负责善后事宜。汪写道,工厂的防火设施如此之差,“此次惨遭焚毙的女工,简直是资本家所杀死的!”(据《新盛泽》报)

女盗匪首胡奶奶

女匪首胡王氏,人称胡奶奶。民国14年(1925)探得盛泽塔头浜名医陆少南家资丰厚,遂派遣两匪佯称邀陆治病,待陆下船后即行“绑票”,扬言赎身金为银元2000。少南之子荣光在沪闻讯,急自沪返乡,备足银元至横[左土右扇]赎取,其父遂安。由此,胡奶奶盗名大震。其后,复在四亭子抢劫徐姓航船,获大宗货物。县署下令通缉,久未捉拿归案。后胡潜至嘉兴作案,为嘉兴县捕获,由吴江县提解质讯。民国15年(1926315日,胡奶奶被枪决于吴江东门外刑场。

吴江暨盛泽国民党人谴责北京卫队

民国15年(1926318日,北京段祺瑞执政府镇压爱国学生运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消息传出,引起吴江县国民党人的强烈愤慨,当时有电文如下:

中国国民党吴江县党部等公电

上海各报馆转广东政府暨全国民众鉴:

北京卫队屠杀爱国民众,尤复藉口赤化,饰人耳目,媚外祸国,夭怒人怨,噩耗传来,全民悲愤。深望凡吾党员,应与民众取一致态度,共同奋斗,打倒民贼,打倒帝国主义,不达目的,誓不干休!

中国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宣传部

工人部妇女部暨三区一分部四

分部有叩

霍乱病流行

民国15年(1926)夏,盛泽霍乱病流行。严重时每日死亡数十人,里人大恐。原来对西医不信任者,亦争先恐后请西医打防疫针。西医每天接待数百人,工作20小时以上。国药店痧药水抢售一空。里俗蚕沙、马粪可治疫,患霍乱者无论轻重,急饮蚕沙汤或马粪水,止呕止泻,颇奏奇效。有一施姓者,养马为生,出售自马粪,顿获大利。里中以为该病是疫鬼作祟所致,乃于812日、13日夜出瘟会,以驱疫鬼。肉店无人问津,只得停屠闭店。有骗子姚某等4人,伪称善治时疫,以南京鼓楼医院之名义,令2人执旗游行,招徕求诊者,被警所驱逐。由于死者相枕,棺材价格猛涨。此事对民众的生活影响极大。(据《新盛泽》报)

盛泽米业捣毁营税局

民国24年(1935729日,盛泽镇米业因对营税局及公安分局不满,清晨起全业统一罢市。罢市后,激起公愤,全镇各业六、七百人涌至公安分局门首,继又涌向营税局,并群起捣毁了该局。事件发生后,吴江县政府即呈报省财政厅。81日,财政厅委派委员陈梨邦前来处理该案。吴江县长、盛泽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晋省请求处分。(据《苏州明报》)

日军暴行录

日军侵占盛泽期间,暴行累累,劣迹昭著。兹将部分史实记录如下:

胡廷寀,盛泽人,苏州桃坞中学毕业,任澄溪乡小学校长。民国26年(19371119日,在该乡杨舍村与日军相遇,受辱不屈,被日军用刺刀刺死。

陆金生,盛泽人,以“六局”(杂役)维持生计。民国26年(1937)阴历十月十七日,他在山西会馆被日军抓去,日军将他推入东白漾中,再用枪扫射致死。

张翰臣,嘉兴县新塍镇人,澄溪小学教员。沦陷初,日军从王江泾沿麻溪至茅塔,上岸拉伕,抢夺民船。张被抓去摇船,因不会摇橹,被日军用篙子戳下河去,溺水而亡。

张葆纯,盛泽人。汉奸简汗青被杀后,日军大肆捕人,孙受牵累,被日军捕去后遭酷刑而死。抗战胜利后,其孙女榴生在鸭头浜为其建衣冠冢志哀。墓碑文云:“显考葆纯府君在抗战期内被敌惨杀骸骨难求谨瘗衣冠于侧。”

日军在金山湾登陆后,即用飞机轰炸。圆明寺被炸毁,两个农民被炸死。男女老少纷纷逃难。日机低飞盘旋,在人群头上飞掠而过。日军进镇后在善嘉桥一带焚烧民房。盛泽有许多青壮年被拉至南京做苦力,有的从此未归。日军用竹篱笆、长围墙设立关卡,称“检问所”,有西荡口、南新桥、火车站三处。其后,在盛泽两次大清乡。一次,将全镇男女老少驱赶至西新街白场,令人群排成单行,逐个检查,百姓被日晒一整天,多人遭捕;另一次在东白漾白场,人群被暴晒一天,不堪其苦。

日军还在盛泽掠夺文物和推行奴化教育。如红坊弄钮家的文物被洗劫一空。还强迫小学生学日语。观音弄小学有两个日本人充当教员,一名松浦年三郎,一名左左木。

沈鹏回忆日军暴行

自日人占领吾镇后,即以余宅为捕牢,抗日忠贞人士在此受酷刑而死者约有百余人以上。后改驻伪警察局,亦复相同情形。迨至余收还时,犹见墙壁血印垒垒(累累),可见日阀之惨毒残暴,令人发指。(据《我的回忆》)

仲文锦逸事

里人仲文锦女士,祖居马家弄,容貌艳丽,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学业优秀。民国32年(1943),文锦返里休养,深居简出,苦度年华。时里中子弟失学者多,柳家弄柳氏恳求文锦,为失学子弟授课,她遂出入于里巷之间。当时文锦尚待字闺中,一次她课毕归家,见弄堂暗角闪出一人,对她欲行轻薄,遭文锦严词谴责。原来此人是日本宪兵队翻译李奸。李遭文锦严拒后,顿生恶念,待她在柳家弄授课之际,怂恿日军持枪上楼。李奸用手枪逼迫她返家。文锦见士兵翻箱倒箧,知势不妙,便趁机摸到一张“良民证”,闪身自后门逃逸。及鹰犬察觉,已不见人影。文锦逃出后,迷失方向,一学生陪她至火车站,自嘉兴返抵上海。李奸不见文锦,心下懊恼,折回柳家弄,反诬柳母藏匿文锦,并派伪警察封锁弄口。文锦后随夫赴台湾,所著自传体回忆录《锦绣江南》述及此事。

《黑水乡》

《黑水乡》是一部以沦陷期间的盛泽为背景的长篇纪实小说。作者杜宇。

作品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繁复纷纭的社会生活、触目惊心的日军暴行与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生动地刻画了士绅、商贾、地痞、女伶、市民、乡人等群像。(据1947年《苏报》)

汉奸戚麻子

戚麻子,名茂松,又名顺宝,平望人。少时在沪习学理发,后随店主至日本,约居三年,遂通日语。回国后来盛泽与瞎子阿五、小雷生合伙开设理发店。沦陷后,投靠日军,充当翻译,曾任军职(详见“军事”卷)。戚为虎作伥,作恶多端,无所不用其极。抗战胜利前夕,自知血债累累,遂迁址蛰居。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三天下午,为国民党游击队所捕获,当场击毙。其首级被人割下后悬于目澜洲桥前大树上,是日傍晚,镇乡百姓扶老携幼前往观看,人心大快。

警察所长楼木丹渎职

抗战胜利后,楼木丹任盛泽警察所所长。楼上任后,劣迹甚多。他通过索贿等形式,每月贪污旅馆业款项25千元,壅业公会款项25千元,税收3万元,每月固定非法收入达法币100万元之巨,殊堪惊人。他利用这笔非法收入,在里中开赌场烟馆,大发横财。该所警士做他的帮手。他又开设四达烟纸店,资本百万元。民国34年(1945)底,他兜卖红票25万元,每个警士分摊500元。县通缉日伪盛泽区长施涤新,楼木丹向他索取黄金10两,将他放逃。楼发财后,购房子一幢,价200万元,并屡次在旅馆中宿娼。楼的劣迹被该所巡官李志建告发,民国35年(19462月,县警察局派员来盛密查,确证楼的渎职事实。同月,《江南日报》披露了此案。楼被解除所长职务。

西区救火会与驻盛军官队斗殴风波

民国37年(1948517日晚,盛泽西区救火会为募捐基金而演剧。一时人头挤挤,座无虚席。刚拉开帷幕,场内来了一批驻防盛泽的直属国防部交警总队军官。这些军官进场后,有的在寻找座位,有的站在台前观看,有的索性跳上台去到后台找凳。如此大煞风景,引起观众不满。有人呼喊,要求台上军官下来。全场哗然。救火会中有些会员年少气盛,见状大怒,跳上台去欲将军官拉下台去,由此发生扭打。场内军官聚作一团以应付越来越多的救火会会员,双方厮打渐趋激化,秩序大乱,只见双方的受伤者被抬出场外。军官王德义伤势严重,送往嘉兴抢救。翌日,苏州、同里、平望等地的驻防军官队闻讯,迅速纠集队伍开至盛泽,荷枪实弹,其势汹汹,剑拔弩张,扬言要踏平盛泽镇,为受伤军官报仇。盛泽公安分局得悉后,迅即会同盛泽区署调定此事。吴江县政府得报,亦派员赶赴盛泽平息事态。20日上午,地方与军官队互派代表谈判。地方代表有郑砚农(县政府)、周辰(县公安局局长)、洪昌宇(盛泽区长)、陈振铎(盛泽公安分局局长)、徐诚之、吕君豪(地方士绅)等,军官队代表有张仲骞(交警十三总队副总队长)、刘孟樑(国防部直属十一军官中队办公室上校主任)、唐禹龙、石承鼎、戴英蔚、李兆瀛(驻盛军官代表)等。谈判之始,秩序尚好,但军官队队员不断挤入会场,秩序渐乱。军官中有人以坐椅掷向谈判桌,有人提着手榴弹作抛掷之势。在这种紧张的情势下,地方代表一让再让,最后签署了一份屈辱的协议书。协议书称:限在一周内,地方当局缉获殴打王德义的凶手,送交司法机关究办;军官队中受伤人员的医药费完全由地方负责,直至伤愈为止;对受伤致残者治愈后赡养至55岁,一次付足赡养费白米200市担;对来宾(即外地来盛助战的军官队员280余名)凭签到簿付给每人100万至200万元,在盛期间的旅餐浴茶烟等费均由盛泽区署支付;军官中遗失之物均由区署赔偿;以盛泽救火会名义向军官队登报道歉,刊登的报纸有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四种,须连登3天,并将报纸分送各单位传阅;今后盛泽地方须保证驻军的人身安全;来宾离盛时,地方首长及代表至汽车站鸣炮欢送。至此,一场风波始告平息。陈振铎在写给县长周文的呈文中沮丧地称该协议书实在是“城下之盟”。

摊派名目繁多,百姓不堪负担

民国37年(1948)春,各种名目的摊派向盛泽居民压来,诸如征属安家费、保安兵费、慰劳军人布鞋费等,仅布鞋费一项,向盛泽区募集6800余双。居民不堪负担,怨声载道。盛泽区长洪昌宇于5月间发起向大户劝募,其文告云:“本署点金乏术,仰屋兴嗟,而层峰严令,又属万分紧急,惟有向身家稍裕诸君呼吁劝募,庶可度此难关。”(据《苏报》)

电影票价“三级跳高”

民国37年(1948626日,盛泽电影院座价由4万元涨至6万元;71日,由6万涨至8万;74日,再由8万涨至10万。8天之内涨价150%,居民戏称为“三级跳高”。

更有甚者,盛泽各业商店,自5月起对面值千元、二千元的法币,一律拒用(因票面过小)。一般苦力小贩,莫不惊恐失措。(据《苏报》)

惊人高利贷,三月涨十倍

民国37年(194878月间,盛泽粮食业流行一种高利贷,以米价计算。如向米行借贷,其款项数目按当日米价折合升合,秋收归还时,收升合之数,每月加利二成,5个月则须偿还一本一利;再折合当天米价,结算法币归还。洪福乡农民陈芝村,于4月初因有急需,向米行借洋3000万元,在82日归还时,须还3亿24百万元,利息之高令人瞠目。此风一开,各业争相仿效,四乡贫农,因惧利息高昂,从此借贷无门,坐以待毙。(据《苏报》)

杨永兴北货行主被拘押

民国37年(19488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盛泽地方当局遵照执行,市场各类货物均以819日的定价为标准,不得逾越。93日,有一“荣军”(即退役军人)在西荡口杨永兴北货行购买小虾米1斤,法币240方元,而按“8.19”限价仅为116万元,故起争执。此事被盛泽警察分局得悉,立即将该行主杨瑜亮及南货业公司理事长王馥荪带至局里,分局长陈振铎将杨拘押,并于4日解送吴江惩办。(据《苏报》)

8.19”限价声中的绸业

盛泽地方当局执行“8.19”限价政策,绸业界迭起波折。

民国37年(1948830日,盛泽纺绸市情紧俏,各类纺绸的价格均超出“8.19”限价。如205标准洋纺,19日最高价为法币4500万元(合金圆券16.3元),现开码为17.5元。且各行号互相抢购,大有青云直上之势。盛泽警察分局特紧急召集全镇各绸行负责人会议,严令不得超过“8.19”限价,并成立盛泽物价评议会实行监督,出动警士予以协助,如敢违反,定即严办。但绸业以“加市”、“加重”、“特加重”等名目为掩护,继续涨价,当局难以管制。

9月初,京沪等地客商云集盛泽,不惜以高价争相收购各类纺绸,市价在此推动之下超出“8.19一倍,如205加重标准洋纺,喊价高达34元,绸领及机户持货者兴高采烈,市场上一片热闹的喊价声。4日,分局长陈振铎闻讯大为震怒,亲率警士抽查帐册,内外客商见状一哄而散,各庄口顿时鸦雀无声。

在绸市萧条了十来天后,绸商以次充好,“明里不涨暗里涨”,如普通标准纺改为加重标准纺,由每匹28元涨至36元。为整顿绸市,改选丁趾祥为绸业公会理事长,研究复兴计划。但因营业不振,大都亏本,各丝织厂及家庭织机纷纷改织蚕丝呢及棉布。为购进棉纱原料,绸业利用单帮小贩,赴沪带运棉纺,于是盛泽小贩逐日赴沪者在千人以上。因原料涨价,机户只得偷工减料,以此影响销路。盛泽绸业,前景暗淡。(据《苏报》)

肉商罢屠

民国37年(19489月,盛泽鲜肉价格按地方当局规定,照“8.19”市价为标准。但赴苏北采购猪只,来源价格频频报涨。同时,屠宰税额于822日起增加一倍以上,当局限价鲜肉每斤52分出售,成本高于售价,每日亏蚀。于是,鲜肉业公会呈报县府请求提高售价,但未获准。全镇鲜肉业遂于922日起宣告停屠休业,市上鲜肉,顿告绝迹。后经疏导,由平望猪行购进猪只,乃于26日复市。(据《苏报》)

抢米风潮

8.19”限价之初,盛泽各业涨价,唯米业最稳,市民拍手称快。但好景不长,因邻镇平望等地米价上涨,近乡新稻均流向高价区,盛泽米源渐枯。至10月中旬,粮荒严重,各行号仅供应早市,每人限购2升,殷实之家纷至四乡采购大米,贫民惶惶不安。而米行为牟利不惜将存米偷运上海。下旬,购米更难,街谈巷议,群情激愤。盛泽各学校校长联袂赴县,陈诉教职员的窘境。舆论界惊呼,长此以往,不堪设想。

119,丝织工人至西荡口米行购米,米价突涨,而售数甚少。工人与米行发生争吵,要求区署解决民食问题。是日上午,工人拦获企图偷运出境的糙米25石,区长洪昌宇允许配售每个工人5斗。下午,区方悔约,仅供应每人5,引起群众不满。区署与米业公会协商,决定自10日起于东庙、西庙、茶亭三处设立公粜处,每处每日备粮15石,专售平民。但至10日晨,东庙公粜处未遵时出售,平民乃哄入抢米。于是米业公会会员麇集于县银行内,责问电织业工会理事长王祥康,欲痛殴之,王趁机逃走。电织工人闻讯,蜂拥而至县银行,解救王祥康,为首工人被米业会员以铁棒击断手指。于是激动公愤,引起大规模互殴。群众见状奔避,一时秩序大乱。贫民们在愤怒的驱使下,捣毁了宏昌、大成等米行,酿成抢米风潮。

嗣后,当局出动警察弹压。王祥康等5人到县投案,引咎请罪。电织业工会被勒令解散。工人尉桂荣、孟长生、钱福生及陈勋等4人被押解到县讯办。(据《苏报》)

按:据俞双人回忆,当时共产党地下组织深入工人群众,揭露地方当局及米业资本家不顾工人死活的罪恶,鼓动工人向国民党展开斗争。抢米风潮,有此背景。

洛阳中学迁至盛泽

民国37年(19481113日,河南洛阳国立中学流亡男女学生400余人在教务主任尚敬斋的率领下自苏州专轮抵盛,暂住关帝庙。19日,洛阳师范师生400余人由校长张正祜率领到达盛泽,暂住绸业公所。同日,山东烟台小学校长侯子明亦率领师生40余人由苏抵盛,暂住南大街兴成典当。这些师生生活十分困苦,盛泽市民纷纷出资捐助,师生感激不已。三校很快复课。(据《苏报》)

自卫队持枪强抢民女

19493月,盛泽乡第六保保长陆金保之子,见本乡苏玉峰的孙女兴宝颇有姿色,便央人去说亲。当说亲被拒绝后,陆金保便以保长势力,于16日晚间勾结自卫队中队长计永浩,率领自卫队员20余人,备配枪械,往王家湾将苏兴宝抢去,当夜即强迫成亲。(据《苏报》)

盛泽历来不开设轧油作坊

据里中耆老说,吴江县诸镇均设有轧油作坊(将油菜籽加工成菜油的作坊),唯盛泽独无。因盛泽需染整匹绸品,最后出水无法在缸里进行,一定要利用河湖,但绸品不能为油渍所沾,故盛泽自明末以来素不设轧油作坊(厂)。

丝绸业封建霸头掠影

民国期间,盛泽丝绸业中长期存在霸头盘剥压榨工人现象。一般技术工人月工资为30元,而扣除伙食费(至多为6元),实得仅为9元,其余均被霸头剥削去。学徒工以3年为期,3年中仅得伙食费、洗理费,没有工资,但学徒到资方结算工资时仍按30元发放,剩余部分为霸头所占。学徒满师后就业,须得霸头介绍,出人情费,否则失业。民国35年(1946),工人程芝芳为谋生请求加入工会,遭到拒绝。其后,他因私自到华纶厂工作,被霸头的爪牙引至快活林茶馆痛打一顿,程被迫点烛赔罪,离职而去。李福山、李松华在振华厂工作,因有违霸头旨意,松华被霸头帮凶打得呕血而死,李福山逃离盛泽。霸头邵成文,杭州人,拜某老板为老头子。民国20年(1931)前后,依仗势力,控制工人的就业权,自封为牵经、接头、扒头三个行业的总代表。工人沈瑞林病故后,邵即霸占其妻,沈妻怀孕后被逐至上海流浪。邵在里中劣迹昭著,建国初受到人民政府惩处。

丝绸走私活动

1956年盛泽丝绸业实行国家委托加工收购后,出现擅自购进国家加工原料及成品,将其偷运出去的违法行为。1957年初,走私行为较为严重。走私集团共有成员7人,这伙人从农村机户处高价收购加工原料,然后整批外销至苏沪。形势收紧后,他们利用摇小客船之便,把丝绸品隐藏于船内偷运出去。在上海的交易场所是三太、申江等小旅社,在苏州的交易场所是马耀记丝经店等处。据说该案于195745月间被侦破。

“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派

1966年秋,当各地城市出现红卫兵组织后,盛泽中学亦继之而起,建立了诸如井冈山兵团、中南海警卫团、“在险峰”战斗队、“风雷激”战斗队、六人小组等学生组织。这些分散的组织最终合并成两派对立的组织,即东方红兵团(多数派)与新盛中师(少数派)。两派又各自至社会上进行大串联,最终形成“二·一革命串联会”(简称“二·一革串会”)与“工人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两个对立的群众组织。两派曾发生多次武斗。1968年初,两派经大联合与“革命干部三结合”,建立盛泽镇革命委员会,两派头头均担任镇革命委员会领导职务。至此,两派组织基本瓦解。

十件实事

80年代以来,盛泽镇人民政府制定了在年初即确定该年应做“十年实事”的计划,并形成制度。这些实事均是全镇人民最关心、最急欲解决的事。几年来,通过办实事,盛泽镇的市政建设、公共设施、文教事业得到明显改观。如盛泽大街路面改建,新街拆迁,自来水厂、目澜洲公园扩建,及镇东、西贸易菜场、东方广场中心园圃、许多校舍和桥梁的建设等等,均纳入“十件实事”中。这一工作方法,使每年的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成果显著,提高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声望。

 

二、诗文辑录

 

又宿圆明寺早起

明·高启

客起灯前梦尚迷,满楼残月晓峰西。感知野寺非山店,只听钟声不听鸡。

目澜洲

明·沈周

目澜识是木兰洲,我梦时时一远游。今日问僧方证定,满家水竹似丹丘。

又为改名木兰洲

明·沈周

不到目澜洲,何堪为赋咏?开洲水中央,四面水如镜。忽然微风起,澜生水不静。僧作如是观,静业中大病。不若改木兰,字异音不夐。令人无多议,吾诗与印正。

登华严寺塔

明·周用

北极阑干近,凭高复怆神。此心暂狗马,终日戒风尘。白浪三江远,青烟万屋贫。怀人徒驻目,何处问迷津。

三元堂

明·王宠

白玉壶中羽景悬,寰居亦自有神仙。桑田碧海生愁思,谁解乘鸾向紫烟?

江城子·忆梦

明·柳如是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筭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按:此词选自《戊寅草》。陈寅恪认为,此词有可能为脱离陈之龙之后所作,亦可能为将脱离陈之龙之时所作。

盛湖古意

明·卜舜年

天源裂地维,谷风改天颜。片舟若枯蚌,巨浪如活山。颠播盛湖中,吾神清且闲。强如众人心,平陆起波澜。

盛  泽

明·周灿

吴越分歧处,青林接远村。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晨昏。

盛湖竹枝词

明·汤三俊

金家样旧称良,花色翻新更有强。灯火小窗人夜作,鬓鬖鬓影络丝娘。

送计孝廉东还吴江

清·朱彝尊

三年归计总蹉跎,日见轻舟下潞河。君去登高谁对酒?空林秋色异乡多。

送甫草入都

清·吴兆骞

载酒江亭问客程,东风惜别故人情。天边杨柳吹龙笛,日下云山饶凤城。花发御沟春驻马,月残宫树晓闻莺。侍中知有杨庄在,谁荐雄文似长卿。

雨中家居喜李山颜令子约山枉顾草堂

清·计东

远归暂喜卧江村,急雨连潮野外昏。方共老妻尝菊酒,最宜好友到蓬门。通家孔李情偏切,养子孙刘话并存。何日寒灰看夏热,阿翁鞭弭遇中原。

汤雨七画水歌

清·殳丹生

米公画山得山骨,五百年来纸犹湿。米公画山不画山,晴天雨天堆烟环。汤子画水亦如此,十日五日袖五指。忽然倒峡与奔流,写出澄江对窗几。画涛画雪兼画冰,低头听之声泠泠。古来多少餐霞客,误落尘中人不识。汤家水,米家山,只在虚无缥缈间。说与世人皆大笑,五百年来称二妙。

盛  湖

清·汪文柏

矮屋环湫市,洄流界叠塍。夜灯千匹练,秋雨半湖菱。击榜吴娃捷,评珠贾客能。辛勤终岁力,犹未足催征。

观卜孟硕先生画

清·王奂

山嵯峨,树模糊,天地无风水作波。小米是其弟,大米是其哥。身后身价重,世上犹珍旧画图,画图虽好有时败,姓名表表传不磨。先生有遗宅,住我年半百。依稀瘦宋当时迹,往往得看诗画册。笔墨区区沈若新,惆怅斯人不复获。

寄仲博山台州

清·沈曰富

天台四万八千丈,闻有真仙居上头。天际飞凫看益远,海滨佩犊愿应酬。稚川漫筑丹砂灶,坡老先开翠阜楼。三十六鳞江水阔,故人新拜醉乡侯。

新杭竹枝词

清·陈毓乾

新杭市接王江泾,新杭人家稀入城。有时千匹万匹练,却上江船汉口行。

郎住吴江妾秀州,问郎只说住桥头。桥南桥北分乡县,桥下长流终合流。

盛湖棹歌

清·宋贵

大估西来画舫行,杨花小妓笑相迎。日住销金窝子里,曾云此水似天秤。

季青诗思满汀洲,亥市辛街枕碧流。只道夜灯千匹练,谁知五色彩云浮?

青草滩杂诗

清·赵基

暑绢秋罗目易迷,争如荡北与溪西。天家不设机丝税,衣被中原到九氐。

按:赵基自注“暑绢秋罗荡北溪西俱绸名”。

黄溪竹枝词

清·史在柱

阿蛮小小已多姿,十岁能牵机上丝。漫揭轻裘上楼去,试看侬撷好花枝。

郎起金梭妾起花,丝丝朵朵著人夸。无端北客嫌轻去,贱煞吴绫等苧麻。

吴门依易生韵诗

苏曼殊

白水青山未尽思,人间天上两霏微。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

按:此为组诗之一,1913年春作于盛泽。诗中“僧”乃苏自指,易生及燕指沈燕谋。

盛湖竹枝词

沈秋凡

栋宇沈沈会馆多,承平商贾百千罗。自从旷劫重生后,鲁殿灵光余几何?

1918年)

八月十四夜,对月有怀佩宜

柳亚子

与子同林鸟,无端两地飞。怜余滞黄歇,念汝到红梨。月满终须缺,忧来不可医。新巢何日筑?安稳护双栖。(1919年)

哭苏曼殊

柳亚子

潇潇暮雨过吴门,一水红梨旧梦痕,无那落梅时节近,江城五月为招魂。(君曾客盛湖,寓余妇兄家累月,1918年。)

徐蔚南四十寿诗

柳亚子

四十明朝过,飞腾许汝贤。舜湖标异帜,沪市譔新编。一自虾夷乱,还从鄂渚旋。何当歼丑虏,把酒共陶然。(1939年)

谒振威将军春山钮公遗像

徐佩青

振威将军雄且武,平生浩气回疆吐。去今约略五十年,瞻拜依然神虎虎。忆昔将军未遇时,红羊劫堕哀流离。慨然仰慕长兴伯,使船如马成舟师。其中孙郎(孙金彪)最沈毅,风云叱咤多奇气。编练乡团卫里闾,讹言静息蜩蜩沸。当时文襄下浙西,闻名有意相提携。一朝整旅出关去,魂梦时时逐马蹄。侧闻嵩武军如火,西边经略张勤果。相约孙郎万里行,冰天雪窖餱粮裹。从此军中有盛名,天山戈壁尽随征。攻坚最是金积堡,危哉岌岌老湘营。振臂一呼齐助战,须臾易帜奇功成。功成饮至大帅喜,叙述勋名告天子。连年战绩谁最多,将军之名雀声起。叠晋崇阶圣泽隆,移营来镇山之东。表海雄风荡胸臆,烟台落日大旗红。无端拳祸倡山石,太息乘舆出西狩。和议成时事益非,飘然引疾云归岫。归来僦居舜水滨,葭莩谊托又比邻。酒酣偶述少年事,如见哈蒙百战身。可怜百战身无恙,爱国思君志赍丧。纵然哀荣旷典垂,至今父老犹悲怅。公之去兮今廿周,吁嗟国步水东流。庭花闪铄开红榴,瓣香同爇桂浆酬。述公之德长歌侑,灵旗拂拂降左右。功在旗常永不朽,千秋万岁如山寿。(19237月)

和朱心安

徐蘧轩

西风黄叶碧云天,剩有斜阳屋角妍。文稿秃吾三寸管,诗篇来尔八行笺。胸中块磊成痴语,眼底江山付泪涟。若个唤醒人世梦,非贤即圣亦神仙。(19237月)

河清歌(节选)

郑之蕃

老去何能忘世情,河清有日庆余生。深惭作赋无班笔,击壤兴歌替颂声。千载河灾从此绝,桑麻千里新田辟。河清不必俟千年,人寿几何莫再惜。新事频年喜报赓,新型大国一朝成。大哉社会主义映千古,日月光华永并明。(约作于1959年)

盛川题景记

明·卜梦熊

盛川去邑治六十里,西枕大湖,北环巨浸,南带横溪,东通西浙,四水际也。《禹贡》谓“厥田下下,厥土涂泥”是已。蛟龙水患间作,而村地曲僻,远城邑官道,兵燹不加,淫靡不入,争讼未起,宋元以来夙言安堵。我朝九有甸奄,民俗淳庞,市弗贰肆,狱无典犯,男耕女织,用享二簋,屠日不能毕一豚,标枝野鹿熙如矣。

成化初,具区陈先生聿起文运,吴南建帜。嗣有踵接,硕儒名辅周恭肃公史明古辈风采朝野,增秀川岳。济济洋洋,又如此矣。迨嘉隆间日繁,民齿声文过昔,黉宫蜚声,骚墨游咏。七贤祠以镇东土,三元堂以拱西湖,五桥以锁奔流。峙碧霞而旋目澜,走洞庭而飞白马。引苕霅之水以入两湖,属两湖之水以归大海。清流激湍,奇树晴沙,出没鼋鼍,起伏蛟蜃。洵盛湖大观哉!前人有竹堂、凌巷、渔湾、野渡、划船、晓钟、夕照、晴市八景分著,世异风殊,废举靡一。余不敢弦辙,存为羊饩。

若夫!民俗淳庞,浸浸变矣。屠沽盈市,博讼日兴。下人衣纨袴,游子挟娼饮。云水优俳,重为民蠹。兼以赋税之繁盈,官盐门摊之增益,民亦苦于不支。诗云:“涓涓不塞,流成江湖;两叶不去,将用斧柯。”还淳去害,所望于今之贤侯,后之君子。

万历甲申六月望前二日卜梦熊撰。

绿晓斋社叙(节选)

卜舜年

绿晓斋居松陵之盛湖,鸣禽游鱼,疏花拳石,予先子诗社酒社表于往昔。余最不肖,闵凶幼作,家运倾圮,堂构毁散,绿晓片室,仅存羊饩。向以昭苏,今以尘隘;向以诗酒,今以文艺。岂将云善继善述者耶?

按盛川属浙直界,地僻才寡,未可絮隆通大都,故比邻土著十又六人,而游寓遥借者十又一人。或壮或孩,或已效或未试,偶相飘聚,如萍如梗。琐琐凑积,如竹头木屑,要皆吐性灵,见道理,言人人殊,人言言异。各当旗一竿,鼓一架,以植彩三吴,动声四海,无庸庸观听也。

蛰 庵 记

计  东

予童子时,每日暮从家垫归,辄拥几一斗室中。父时时以馆谷留江城中。母夜纺织,课子篝灯读书。及予既婚,率以为常。父为手书二大字曰“蛰庵”,题一额赐予。甲午后,予游京师,吾妻以此室居。予妾永既迁江城,此室遂废。及复归,永移居近吾母,以此室与次儿,如予童子时,然敝陋非旧观矣。

辛亥冬杪,吾母不欲孙远塾,就家塾命孙昼夜拥炉读书其中。乃稍葺之,若暖阁者。予为寻索吾父手书蛰庵二字,则不可复得矣。追忆三十年前事,不禁黯然。因绎吾父之意,释蛰字之义,语次儿曰:“《易》曰:‘潜龙系辞曰龙蛇之蛰。’其义一也。若以龙蛇当阳气潜藏之候,必潜蛰为宜,如诗‘遵养时晦’之义,犹未深知《易》也。当可见可跃可飞之时,勋业塞天地,而至人之所为,退藏于密者,常寐然不动,此即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程子所谓‘千兵万马欤,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总归无事’,此潜蛰之至义也。学者不知其解,即文章若韩、欧阳,诗歌若李杜,勋业若李郭,皆小人之的,然而日亡者耳,非所以立天下之大本也。小子其深念之哉!”

作蛰庵记。

改亭文集序(节选)

宋  荦

改亭集者,亡友计君甫草所为古文辞也。君以能文章早负盛名,交游皆海内知名士。顺治丙申,客游中州,过予邑,交徐恭士。恭士予石友也,予亦因以定交。明年,君举于京尹,后四年江南奏销案起絓黜籍,遂绝仕宦。而君家故贫,母老势不能不饔飧于客,故自京师北走宣云,南历洺漳邢魏,东之济兖,所至虚馆设席,争以礼下之。故宗伯王文贞公与今相国宛平公父子间尤器重君,常欲荐君。会今上举博学鸿词科,天下材艺之士皆征诣阙,而君不幸先一年殁矣。此知君者所以为之歔欷涕洟而惜君之不遇也。

屈指君之殁且将廿年,恭士殁亦四五年,而予亦已衰老矣。今官君之乡,序君遗集,其能无车过腹痛之感也。夫君常谒吾乡汤潜庵,讲程朱之学,又从长洲汪钝翁讲欧曾之学,故论有原本。其文醇正和雅,已足自不朽于世,无待予言。故第追述畴昔知己戏笑之语以识予,愧云。

君名东,甫草其字,吴江人。子默,好学攻文章,能世其家。康熙癸酉三月。

盛湖志序

仲周霈

考王文恪、徐鲁庵二公郡邑志,吴江以镇名者四,盛泽不与焉。今盛泽独俨然以志闻,得毋近于诞与?非也。前此五十余年,我世父亦山公搜罗考订,早有成书;更前此六十年,曾叔祖怡静公手编之;更前此六十年,卜景川先生肇始之,志之由来久矣。

夫前人不能无待于后,后人不能不资于前。随时增损,理势固然,无足怪者。且盛泽固视天下之盛以为盛也。前明嘉靖年间,志称“居民百家,以绸绫为市”。厥后,叶志云“如一都会”,屈志云“诸镇第一”。迄今烟户稠叠,人文蔚起,科目相望,设分防,添汛弁,书院、义塾、社仓以次毕举,此岂适然之遭哉?惟我国家,圣圣相承,湛恩汪??,幅??之式廓,民物之繁昌,靡不超越前代,属当焕乎?有文之会薄海内外,寒暑衣被之所需与夫冠婚丧祭黼黻文章之所用,悉萃而取给于区区之一镇。入市交易,日逾万金,人情趋利如骛,摩肩侧颈奔走恐后,一岁中率以为常。诗曰:“矢其文德,洽此四国。”洵然!然则斯志之续也,固将发扬久道之成,歌咏太平之盛,俾观者得所考信,忠敬之心油然以生。岂仅为一镇志土风,兢兢于先世之手泽已哉!

抑读景川题景记,谆谆致意于还醇去害,以今例昔,不啻倍蓗过之。防微杜渐,所望于职司风教者。余之心视卜氏之心而加切已。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秋,仲周霈撰。

燃犀录序(节选)

燃犀录编辑既竟。沈子以示张子云从,张之见而笑日:“君等之虑诚善矣诚远矣,然亦足见其涉世未深,儒气未脱。何愚昧若是之甚耶!夫时异则俗变,境易则心渝。处今之世而犹欲执古之道以御今,吾见其难为矣。环视神州何莫不然。魑魅魍魉,备极奸险,有甚于此者,何止千万!区区癣疥,曷足为怪!君等之见何小也。选举本神圣事,今乃一变而为公然买卖,互相交易。劣绅土豪,引为进身之阶;审查表决,视为利禄之宗。是故为士大夫所不足道而亦不屑闻也。今君等乃闻之惟恐不详,道之惟恐不远,将发扬而光大之乎?抑将为后世法乎?且初选当选诸君,太半为桑梓父老而负一时之盛望者也。为桑梓计,为敬老计,固均不宜出此。云从尝侧闻于先君子曰:善医者当医之于未病,病则晚矣;善教者当教之于未恶,恶则难矣。今君等乃不能防之于未举,徒嚣嚣然于已选。小子何知,其如予何!呜呼,君等亦可已矣!”

沈子曰:唯唯,否否。君之言辩矣,虽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夫当呱呱坠地之时,智慧方萌,真灵未灭;及其年事已长,涉世已深,智慧真灵,与之俱灭。习之既久,视为当然。一般麻木不仁,与死为邻之社会,反从而附和之曰:某也能,某也智,反是则不曰其忠厚,即讥其无能。由是父诏其子,兄勉其弟,大好青年,惟此是趋。以斯而国,国何不亡。是故兴学二十余年而人才之凋零也。如故改革国体以来,国乱民贫也愈盛。自治本为地方谋福,今乃一变而为武人扩张野心之假面;选举本为代表民意,今乃而一变为政客强奸民意之利器。人为美名,我为祸阶;人为良法,我为乱源。国之欲治也难矣!而一般洁身自好、乐天知命之士,咸抱子之所谓不屑道不屑闻之旨。惟不屑道而不屑道之事愈盛,不屑闻而不屑闻之事愈炽。我之所以必欲道其不屑道闻其不屑闻者,盖欲冀其清夜问心,蟠然自改而已。孟子所谓余岂好辩哉,不得已也。政治腐败,市乡乃政府之模型,政府乃市乡之结晶。彼欲以政府改革市乡者,是何异于抱薪救火,以汤沃沸。诚知其本,人各治乡而已矣。夫桑梓之耻固不可暴;父老之望固不可毁,然则其隐忍而不言,养[外疒里邕]而不医,曷若以一得之见、一隅之闻据直书之而稍为愈乎?惟望之者殷,不无言之者激。区区私衷,或可邀邦人士之一谅乎!

同人等年少学浅,力薄能微,终年作客,不免隔阂。此后我江苏欲得善良之议会,神圣之议员,则请自下届始。各注意本乡之选举,勿使其营私舞弊,一以金钱为从违,而务达真正代表民意之目的。若是则同人等之素志或可达,而本书或足为里乘之一助。(1921年)

柳亚子致徐蘧轩函(1923年)

蘧轩先生:

百里以内的出版界,我所最佩服的,就是从前的“蚬江声”现在的“新周庄”了。自从贵报出版,突飞进步,一日千里,我觉得有一种声气应求之感。“新周庄”报社陈蕺人兄对我说:“我们应该联络起来。”这句话我很赞成,蘧轩先生!你也赞成吗?

我看见贵报上征求赞助员的启事,我极愿意帮你们的忙,现在寄上钞币十元,请你收到了,给我一封回信!

我有一件事要求你,就是寄一份报,送给周庄镇“新周庄”报社陈蕺人先生收,要按期寄去的,可以不可以?请你回复我,倘然要邮花,我可以补寄的。

蔚南先生是令兄吗?他们所办的“前进”半月刊,从七号起,有没有出版?现在出版到第几号了?望你告诉我!

七月三十一日夜亚子于黎里

敷衍社会和反抗社会

柳亚子

我和蘧轩是好朋友,不过我们两人性质却不同,蘧轩是温和的,渐进的,我是暴烈的,急进的,前天谈起办报的方法来,我们两人也各有各的主张,他主张敷衍社会,我主张反抗社会。虽然大本大原的地方,是一致的殊途同归,然而缓剂猛剂,手段却两样了。我想这种场合,很有研究的价值,现在把我的主张写在下面,质之蘧轩以为如何?

社会是盲目的,隋性的,越是高尚的理想,社会越不肯欢迎,越是恶劣的习惯,社会越不肯革除,这是一定的状态。蘧轩主张办报的人,应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心理。开先不能不敷衍他们,譬如把糖果骗小孩子一般,用水磨工夫,慢慢地引诱他们到正路上来,久而久之,自然入我彀中。所谓“只要工夫深,铁尺磨做针”,就是他的主张。不过我的主张却然而不然。我以为阴霾的天气,非雷霆霹雳,不足以振聋发瞆;沉重的疾病,非芒硝大黄,不足以回生起死。这种死血的社会,你要把和平手段来劝导他,一千年也不得成功。弄到后来,或者连自己也社会化起来。只有大吹大擂,拚命地开炮,做反抗社会的举动,使他们以惊怖唾骂中认识我们的面目,了解我们的主义。要知社会上能够惊怖我们,唾骂我们,已经是社会的进步,再加以猛烈的激刺,坚强的讨伐,不怕他们到底不投降到我们的麾下来。试看饮鸩酒的苏格拉底,终竟被呼为欧洲之古圣,钉十字架的耶稣,到如今还有人顶礼膜拜,可见势力的胜利是暂时的,主义的胜利是永久的,我们又何所惮而不直前奋斗呢?

讲起办报事业来,我们本不为营业性质而办报,并且掮了一个“新”字的招牌,当然要替新文化尽力宣传,不以办成一张消息灵通的地方报为满足。那末邻猫生子无关紧要的新闻,实在应该痛快的淘汰。假如销路不旺,人家不爱看,我想也没有什么要紧,因为我们为主义而办报,倘若主义不能扩张,就使报纸鬯销,也是无益,一定要看报的人,不为新闻广告而看报,单为主义而看报,那时候多销一张报便多收一个信徒,方才不辱没我们宣传的使命,并可以满足我们宣传的欲望了。

总而言之,敷衍社会,或者要得到迎合社会的恶果,而反抗社会,一定能够散布改造社会的好种子,蘧轩以为对吗?(19242月)

列宁死了!

徐蔚南

现代世界上第一个怪杰,列宁,已于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死于莫斯科附近的山中了。一月二十七日,俄人举行国葬列宁的一天,我很兴奋想把列宁的性格,行为,主义等等写出来,介绍给读者。但是想到去年《新盛泽》报识字运动号里,载有列宁的名言,尚有许多人以为列宁这个名字是前清已故的一个满人名字,如果我将他生平写了一大篇,岂不白费印刷工人的精力,吃力不讨好的事,真不犯做。然而我觉得我这种念头总是差的,至少应该写出下面的几句来:

列宁是俄国人。他是一个革命党,曾被放逐到西伯利亚。曾逃亡到外国,曾办革命党的报纸。一九一七年俄国的二月,俄人革命,将俄皇杀戮,但是不彻底。俄国的十月,列宁一跃而起,再行革命,革命成功,实行他的国家资本主义,建设劳农共和国。什么叫做国家资本主义呢,譬如,开设一个电灯厂,本来由地方的富翁拿出资本来开办的,富翁们因为要赚钱,对于工人,非常刻薄,所给工资,工人不够衣食。列宁以为这种情形不对,以为各种实业应由政府拿出资本来办理,对于工人,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使工人们得过平安的日子。他这种主张,靠他坚强不屈精神,竟在俄国完全实现,列宁对于世界上的平民,真是一颗最明亮的救星。世界上的人,凡知道列宁这个人的,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反对他的赞成他的,听着列宁逝世的消息无不惊叹说:“呀!列宁死了!”(作于19242月)

我之赛会观(节选)

徐蔚南

本区一年一度的童子会,现在又到了。我们趁这个时候,要对于通俗的赛会观,略欲加以纠正。近时颇有一知半解之徒,反对赛会,以为赛会乃迷信之一种,与科学相反,不合时宜;通俗的赛会观亦只从迷信一点出发。我所欲加以纠正者,即在此也。惟没有说到赛会之我观之前,我要预先声明的,就是我并不替迷信辩护。我觉得赛会除迷信之外,且有艺术的重大意味。要晓得艺术并不是智识阶级所能独创,艺术赏鉴的力量并非智识阶级所独具的;赛会这件事,出发点虽在迷信,但同时就是除开智识阶级以外的民众之艺术表现。即就本区童子会考察一考察,我们就可知道我所说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的。童子会的行列是这样:金锣丝竹队、拜香队、旗伞队、香亭、韦陀轿、观音轿、抬搁、龙船、高脚人等等。我们看这一行列,试问哪一种不是艺术的表现?其中常被世人所忽略的,且以为是最迷信的,最无聊的,如拜香队和香亭,就我见来,更却是艺术的。那拜香队是一队男女孩子,穿着一色的衣服,嘴里唱着最婉转和谐的赞辞,和着那手中悠扬的钟罄的声音:看到我们的眼里,多么的好看;听到我们的耳中,多么的好听!至于香亭呢,更显示精巧的艺术作品!铜的香炉和雕刻的香亭。童子会除了日间这样美丽的行列以外,夜间还有乡间农民摇一只船到市河里来对唱山歌。死读《桃花源记》、《春夜宴桃李园序》的书呆子,自然听不惯这种乡下人的歌曲,可是脱下了你的书呆子的面目,张起你的耳朵来,细细的听去,你就可欣赏这种“乡曲”的音节是何等和谐!词句是何等的率真!布局是何等的自然!再就文艺上来说话,诗经中的“风”,不就是乡曲吗?德国的“尼勃龙”、法国的“罗来歌”、英国的Beowulf,在世界文艺坛上认为宝玉的,不就是乡曲或民间传说吗?这样说来,我们大抵可以同意于赛会同时是艺术的表现罢。总言之,赛会的出发点是迷信,可是由迷信而归结到民众艺术之创造与欣赏,这是我深信的。(192591日)

渊渊室随笔

徐因时

涵秋(即李涵秋)作古,今世作者能为洋洋数十万言之章回小说者,当推包天笑、毕倚虹、程瞻庐、朱瘦菊、潄六山房、杨尘因诸人,而吾最佩天笑和瞻庐。一则如登瀛学士,雅步簪花;一则如淳子诙谐,风生四座,读之欣然忘食。至倚虹作《人间地狱》、瘦菊著《歇浦潮》,誉之者比之禹王铸鼎、温峤燃犀,吾则以为描写过甚,未奏警世劝人之功,先贻伤风败俗之戚,不足取也。顾遍瞻社会,欢迎此项作品者独多,留心世道人心者,诚不能无概也。

出版物固重内容,而印刷与编制,亦大有研究。我尝见有文字尚佳,而印刷模糊,编制陈腐,且字里行间,鲁鱼亥豕,俯视即是者,殊为可惜。近来印刷术稍有进步,编辑亦多悉读者心理,颇能变化其编制。此项草率之出版物,已不多觏。而尤以苏州某公司所印刷各小报为最佳。铅字清晰,花边新颖,错字亦甚少,颇能受读者欢迎。说者谓近时各地小报之发达,虽为大势所趋,而印刷之精良,亦能引起其出版热也。第不识编辑者果皆能翻陈出新,匠心独造耳!(选自19238月《晨光》)

发展盛泽绸工业的动机(节选)

徐蘧轩

虽然,盛地织绸的工人,本来没有知识程度,十年来几番的改良进步,有现在这样的成绩,已是很难能可贵的了——恐怕镇上别种的事业,没有比得过他的进步呢!并且他们善于仿效,像纺东缎(会绫充日本的缎)、仿东绸(五色架子绸等充日货销广东等)、华丝布(仿华丝葛)等,本轻利重,过于外货。这不是盛地的织工,实有伟大的能力,不过少见闻,少知识、少助力,总是步他们的后尘,真是可惜的事!倘然能够给他们些常识,实行工读主义,不知有怎样的大大的发展工业呢?这一件事,要希望责成平民教育促进部的热心者,把现在的绸工业,造成一个有发展的动机了。

并且我对于外来的工人,认为输入物质文明的种子,认为盛地工人良好的导师,认为发展盛地绸工业的无名功臣,所以很敬爱他们,很佩服他们,并没敢存一些反对的心。不过希望盛地的织工,要明白时势的潮流,要了解新生活的状态,努力革新,破除旧习,提起精神,把出品改良,发展到极进步罢了。

因此,想到工业和教育,是应该联合求进步的。盛镇的小实业家不少,大都能够添设新机,或设绸厂,广招工人,以发展绸的工业。盛地的教育家也不少,应怎样的提创设立工读学校,给工人补助知识呢?应该怎样的赶快的开办织工学校,以造就有知识的新工人呢?然而要知道,镇上的教育家,早已明白,不久就有这两种学校开办了。热心革新盛泽者,热心地方公益者,大家起来,拭目以注意发达绸工业的动机!(192311月)

中产阶级与国家之关系

邵力子

中产阶级系一国之中坚分子。无产阶级如上海码头之苦工,每日用尽精力仅得一二角之报酬,可谓苦至极矣。即国家覆亡,每日一二角之报酬,总可获得。故无产阶级是国际的,欲求其爱国,难矣。资本阶级以其拥有绝大资本,一方丰衣美食,浪费无度,一方以固有之资本,日事压榨,以生利息。资本阶级亦无爱国心。因国家即覆亡,彼依然可作富翁也。上海之犹太富翁不如是乎?一国之国运发展与否,实全恃中产阶级。何以故?中产阶级既不若无产阶级之无购买力(即无购买物品之力量),又不若资本阶级之浪费无度。无论英美日法,国货之销路可说完全是中产阶级。今日中国之中产阶级如何?中国之中产阶级破灭矣。如何破灭?盖我国中产阶级,竟效资本阶级之奢华,视国货若敝屣,以洋货为至宝。不观夫我国今日中产阶级之男女青年乎?盛泽、杭州等地之绸货,未尝不美观坚致也,然而以其中国货,弃之不用,宁愿以价高出国货数倍之纱布。日用起居,所需物品,无不以洋货为高贵,为漂亮,为时髦。甚至洋人制窗帘之纱,亦穿之身上,以炫新奇。此则均效资本阶级也。然而中产阶级之资产总是中庸,不能尽情浪费,于是努力想爬至资本阶级中去。如何爬法呢?就今日情势,均以做官为终南捷径。因此,凡报馆记者、学校教员之职业,均不屑一顾,只图做一议员或一知事,或做一总长。一旦官职到手,乃日事争利,即卖国亦所不惜。我国中产阶级既如此破灭矣,欲求国货之畅销,尚可得乎?国货既不能畅销,全国商场,自然全被洋货所侵占,经济势力,自然被洋人所掌握,国家自然日贫一日,日弱一日矣!危哉,今日中国中产阶级之破灭也!(1924824日)

春天里的“目澜洲”

松叶艳丽的春,潜进了目澜洲。

清草地上的嫩草,已经发绿,虬枝交横的老槐,生活好似努力起来,吐出新气味。

矮矮的冬青,严密的排植着,一行行的翠绿,显得异样的色调和谐。

剪裁成宝塔样的松树影里,夹杂着千枝万朵——苜蓿花、芸苔花、粉蝶花,绿釉釉的青葱,黄艳艳的豆花,以及各样的花,有紫有红,又白又香,烂漫地蓬松地开遍了满枝满地。

圆照堂,有的是瑰丽菜华的色彩,伟大普照的光明,阳光照炫了乳白的四壁。从这里边窗到那边窗角,小燕是时来时去,象琴上的键子一起一落着,他们的身子是苗条而修长的,黄鹂躲在茆亭上,试它的新声。蜜蜂儿,蝴蝶儿,打转在花丛中为尽它们的力量,唱起歌来,做起戏来。这是最神妙的春信。

四周是圆圆的小河,沿着河南,是一条长堤,中间架着几座朱栏板桥,堤之外,静穆的西白漾,远树是隐隐的,碧天是渺茫的。

堤的东角上,一球球的紫藤花,受满了春的施惠,笑涡散满了泥径。

堤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护住,密密层层,春风用他无形的翅膀,吹拂摇曳,“杨柳风轻”在幽悄地偷吻着,于是紫藤花也羞涩地低下了头。

湖水是澈底的澄清,浅滩露在水外,长条的水草,匀匀地长着。槐花香在水面浮飘,鱼群唼喋声在耳边挑逗。水波近处,嫩绿的芦苇,一丛丛簇立着,水凫从天空飞下,掠过了湖波,掠过芦苇,又不知飞向何处!

湖水收成了长流,袅袅地没入了远处林间,一带重树冥冥,秀色又在长林。白鹅,一群群从水苇里游泳出来,水波被红蹼拨成二条线,左右分开,在银波上向岸边游来,无数的软弱的波纹向左右展开,展开,展到湖边的小草里,展到湖边的石子上,展到湖边的泥里……

柳堤下,绿影里傍着个小小荷塘,荷塘紧依着柳堤,柳堤拥卧着荷塘,莲叶是枯瘦的,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

板桥边揽着几艘小艇,预备游人买船去玩,去玩那湖上的风流和岸边的秀丽。船身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去,望湖面远去。在静定的湖上,来梦想春光里的人生!那边有“圆明晓钟”,这边有“香波晚影”,前面是“分水古墩”,后面是“沉木胜迹”。一片一片的白浮云同那倾覆蓝色的苍天,映在水里。桨声游动湖波,和唱着“春之曲”,云淡风轻,吹绉一片春水,澄清的涟漪,绮罗重迭,悠悠然,船中人可以把思绪勾在云外!烟波画船,疑是走入了图画。

春天里的目澜洲,从大自然,取得了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应分取得我们的滋养!

春!艳丽的春,拥抱了目澜洲,但,春是永久的,眼看轻燕衔着春泥和花片而去,春之藏匿是欲缓和人们在他去后的思想的。

留春无计,且等候宏刚的夏天降临。荷塘里长满的是出水很高的荷叶,不象春天所见的枯瘦,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宛然一道凝碧的波痕,更见风致,象亭亭舞女的裙,袅娜地开出白的红的花,如碧天里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蒲塘清趣图,我们将歌咏夏天里的目澜洲吧!(《吴江文艺》19374月)

茅盾致王尔龄信(节选)

我是桐乡县乌镇人。乌镇是个大镇,清末分为两镇: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以后一直分开。据当时的分法,我为青镇人。解放后,又合并为一个,即名乌镇。盛泽离乌镇很近。

196457

按:茅盾于1925720上午应杨明暄等所邀,至盛演讲。讲题为“帝国主义者之侵略方式”,场中几无立足之地。茅盾详述帝国主义者如何以武力、经济、文化等方式侵略中国,对于教会及教会学校之黑幕,演讲时尤为痛切(据《新盛泽》报)。

柳如是别传(节录)

陈寅恪

当明之季年,吴江盛泽区区一隅之地,其声伎风流之盛,几可比拟于金陵板桥。夫金陵乃明之陪都,为南方政治之中心,士大夫所集萃,秦淮曲院诸姬,文采艺术超绝一时,记载流传,如余怀板桥杂记之类,即是例证。寅恪昔年尝论唐代科举进士词科与都会声伎之关系,列举孙启北里志及韩偓香奁集序等,以证实之。明季党社诸人中多文学名流。其与当时声妓之关系,亦有类似于唐代者。金陵固可比于长安,但盛泽何以亦与西京相拟?其故盖非因政治,而实由经济之关系有以致之。

吴江盛泽实为东南最精丝织品制造市易之所,京省外国商贾往来集会之处。且其地复是明季党社文人出产地,即江浙两省交界重要之市镇。吴江盛泽诸名姬,所以可比美于金陵秦淮者,殆由地方丝织品之经济性,亦更因当日党社名流之政治性,两者以相互助成之欤?

呤唎的盛泽之行

呤唎为英国海军军官,后弃戎从商,经营生丝贸易。1860年吴江为太平天国辖区,上海为清廷所控,辑里丝出口受阻。1860年初呤唎偕同另一名英国海军军官驾汽船到吴江境内收购辑里丝,两次途经盛泽。以下为呤唎的亲笔记载。

离开芦墟向内地前驶十二英里,到另一村庄去找生丝。……我们在到达目的地前,经过了很多村庄,全部繁荣兴旺,贸易发达,特别引我注意的是一个绕有围墙的大村庄盛泽,这里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商务中心,设有炮垒,防御严密,我们停下买办粮食,粮价极廉,我特别记住盛泽,因为我在这里吃到了中国最美味的松糕,这是一个很大的村庄,居房达五千户以上,商店鳞次栉比。我头次到这里的时候,中国人的各项消费品都极为充斥,可是,最近我回国时又路经此地,一切都可悲的改变了,清军已在邻近,居民逃避一空,除了少数几个比较大胆贪利的商人似乎决心把生意做到底外,商店都已纷纷关闭,街道沉寂无人来往;使我不禁想起了哥尔德史密斯的《没有人烟的村庄》的景象。(原载《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册第二章呤唎著王维周译)

E·罗契的盛泽之行

江海关四等A级帮办E·罗契(E·ROCHER)受命对苏浙各地的丝绸生产进行调查,于1880928启程,先后到苏州、无锡、宜兴、湖州、菱湖、双林、南浔、盛泽、嘉兴、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地考察,足迹遍及太湖之滨、杭嘉湖平原及钱塘江两岸。他在调查过程中访问了蚕农、织工、机织工场主及商人等,并向各地厘金机构,索取了较为可靠的统计资料。E·罗契的江南丝绸之行耗资纹银1000两,历时37天。于同年1227日撰写报告呈送江海关税务司杰姆斯·H·赫德(JAMES·H·HART)。后由海关总税务司署收入海关第二类题名为《丝绸》的特辑103号出版。以下为E·罗契之原述。

从南浔来到盛泽,我又重新进入江苏省。

盛泽虽然在人口及一般商业规模方面不如南浔,然而却是一个巨大的丝绸业制造中心。

盛泽丝绸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完全同于苏州。这里有许多规模巨大的商行,从四乡农民手中收购绸缎,农民卖掉绸匹后买回生丝再生产绸缎。织机总数接近8000台,集中在以镇为中心,半径为12.5公里的周围地区。丝绸产品的大部分是轻质的,主要由妇女们织造。一名好手(不论男女)织成一匹长45英尺(15.75米)的绸需用两天半时间,平均报酬为0.35美元;长16英尺(4.88米)一天完成,报酬为0.14美元。

盛泽丝织品的生产大致是稳定的,粗略估计,所有品种加在一起,每日生产约3千匹,以每匹重九两计,则全年产量为3000×300×916=506250司马斤(303750千克)。

准备工艺过程中的重量损失,苏州为35%;而盛泽为15%,则生丝消耗总量每年达582187司马近(349912千克)。盛泽的丝绸成品并非产于本地,有些来自平望,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嘉兴府。

再次跨越省界,到达嘉兴府。(原载《丝绸》198610月第46页,周德华译)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