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芦墟镇志 >> 第十三卷(文物古迹)第一章(村墅胜迹)

第十三卷(文物古迹)第一章(村墅胜迹)

2012/12/21 17:39:00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7083

十多年前出土面世的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镰刀、箭簇等是芦墟早期历史的遗物。刻着年月的东吴墓砖,印证了古老的传说:三国时已有望族居住。分湖的祖祖辈辈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诸多文人武将、乡绅义士、村老布衣、农妇才女、僧尼道人在此留下他们的业绩。更多的平民百姓为继承、丰富前人造就的文明胜迹捐资出力。比吴江建县还早200年的泗洲寺得以传世至今就是一例。由于芦墟“地当吴根越角,重湖浩渺,墟落星散”,古代水上交通要冲,且又远离县城,因此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盗匪出没之所。频繁的兵燹匪患,毁灭了许多先民智慧和辛劳的结晶,形成了芦墟历史名人和古迹多散布于周围村落的特点。近代,日本侵略军对芦墟的杀烧掠夺,更使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遭受空前劫难。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保护文化遗产,曾陆续发布保护文物的政策法规。土地改革中,芦墟地方政府收缴了部分书画古籍上缴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1955年7月,组织教师作了文物调查,报县政府。但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对文物认识不深、保护不够;生产建设中处理不当,发生损毁文物古迹的现象。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破坏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1984~1986年,县、乡、镇政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按县政府计划,组织了比较全面的文物普查和复查,申报了芦墟镇文物保护控制单位。县政府亦核准公布。首批文物保护控制单位是:杨公祠、泗洲寺、城隍庙戏楼、嘉泰桥、登云桥、观音桥、许氏跨街楼、沈氏跨街楼、陶氏节孝坊。镇政府确定的还有秋甸古银杏。政府拨款对古桥维修加固,在陶冶禅院旧址持续扩建分湖公园,1999年又在庄稼圩庙佛教活动点建大雄宝殿。

本着尽力反映芦墟古时风貌以及保存史料的宗旨,此卷循例将已湮灭的文物古迹一并记述。另有一些文物古迹,简要写入其他篇章中(见地图四——芦墟文物古迹分布示意图--见电子版地图四)。

 

第一章  村墅胜迹

 

第一节  伍子滩

现有史籍中,伍子滩地名始见于元杨维桢《游分湖记》首段:“朝出自武陵溪,过伍子滩二里许,北望见……西顾村也。”武陵溪即北芦墟市河。《分湖志》注:“大树下,即西顾里(村)”。太浦河开凿前,南北窑港西岸系一只圩,名是字圩。其南,与东杜圩之间有东西向的簖头港,沟通窑港与分湖,即今(2000年)芦墟中学围墙北,杨维桢等人的游船是经此簖头港进入分湖的。

1958年冬至1959年春开挖太浦河时,簖头港被堆土填塞;东口留下河浜,近年建造南窑港水闸才填没。因此,古时伍子滩的确切地点在今分湖公园土山下。当地流传的“点将台”则在分湖公园离岸不远的湖中,早已冲刷成“湖中浅滩”了。

有关芦墟的古诗文,每每提及伍子滩。明朝早期的隐士王庭润《胥滩古渡》诗云:“斜日胥滩吊子胥,英灵千古岂真无!云开山口如吞越,潮怒江心似恨吴。甲冷鱼鳞埋雪苇,带销龙气堕烟芜。三忠祠近须停棹,拟把椒浆奠一壶。”明朱嶔在《分湖八景诗序》中指出:“子胥渡吴处,适在湖滨,至今千余年间,潮头肃爽,犹有生气,命曰胥滩古渡。”清乾隆《分湖志》记载:“伍子滩在分湖东南石底荡口,相传子胥渡吴处。”按,石底荡即分湖公园外侧水域,因湖底有“太湖栏砌石”(参见《水村隐居和陶冶禅院》),故此处湖湾称“石底荡”。附近的簖头港即为“石底荡口”。《分湖小识》则认为“故老相传:子胥尝结水寨于此,以备越兵。语非无据”。分湖周围的历代方志多有类似记载。乾隆《吴江县志》记分湖西岸的两处地名:“鬼头潭——吴俘越兵,首级埋于此,故名”;“御儿滉——越伐吴,吴御于此”。嘉善县志上则有相传子胥开凿伍子塘、西塘又名胥塘的记述。

综观古人述著,分湖曾是吴越边界,湖滨曾经驻扎吴国水军是可信的。

 

第二节  北芦墟

“先有北芦墟,后有南芦墟”是当地流传的古语。据《分湖小识》:“梁太学博士顾野王(519~581年)子安饶安文卜居于此,遂有北顾里名;里前为武陵溪”。北顾里即北芦墟的古名。武陵溪是古代南北芦墟的市河,为芦墟塘的北段,在明清时期是魏塘(嘉善)至同里、苏州繁忙的商业水路。(见《明清江南市镇探微》第三章第四节)北芦墟的“中段里”为顾氏世居地。以后,顾氏子孙繁衍、散居,形成东顾村、西顾村。约在明朝中叶以后,陈思(城司)村几户顾姓人家“认祖归宗”移居北顾里浜北。顾氏为此在浜口建造了石板桥,名武陵桥,今仍在。因此,至今该村有“浜里顾姓从别处搬来”之说。明末,苏州解元杨廷枢曾为北芦墟顾氏族谱作序。

南宋时北顾里建造了梁式石桥,恰逢宁宗朝改元嘉泰(1201年),故桥名“嘉泰”。这是分湖地界历史记载最早的桥梁。

元代,北顾里相当兴旺。至正九年(1349年)春,乡绅顾逊招集会稽、金陵、云间(松江)、大梁(开封)、汝南(在河南)等地籍的文人学士乘坐主人的楼船“钓雪舫”,载酒具,携两歌妓,“荡舟武陵溪”,游分湖,访东林(北宋书院,在今无锡)。同游者用顾逊的“武陵溪上花如锦”之句分韵赋诗,并题刻在主人的书斋“苍雪轩”上。仅文学名家杨维桢一人就写了《游分湖记》和《游小基庵题壁诗》等10篇诗文。小基庵即北芦墟的东庵。《题壁诗》首句“东吴大姓称顾陆”,足见北顾里当时的声望。该村武陵溪西岸的太平庵亦是宋、元朝始建。两庵比芦墟的庵庙(泗洲寺除外)早建几百年。两庵遗址仍在。详见《小基庵和太平庵》一节。

北芦墟明朝时出了两名进士;至清初,有四人入仕。顾昺,字仲光,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授福建将乐知县,民为之立碑表德;后官至汝宁(今河南汝阳)知府;与同邑孙赓、陈策时称江南三才子。顾昺长孙顾大典,字道行,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万历二年(1574年)任刑部主事,后任南京兵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顾大典儿子顾庆恩(字世卿)博学能诗,尤工绘画,超过其父。天启三年(1623年)授云南澄江府通判。在石屏州有惠政。石屏人为他立祠东城外。顾昺另一曾孙顾御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官至工部员外郎。清乾隆十一至十二年(1746~1747年),北芦墟沈芳、沈刚中参与县志的编修,沈刚中并著《分湖志》。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顾、周、沈、倪等殷实诸姓发起将嘉泰桥改建成石拱桥,亦是芦墟第一座石拱桥,早于其他石拱桥约300年。当年的《重建嘉泰桥题名记》碑仍在,碑文首句“松陵距南五十里,有镇曰芦墟,梁太学博士顾野王子卜居于此,遂有北顾里名”。可见,明代芦墟市面的重心仍在北芦墟,由明入清,南芦墟才日益兴旺,北芦墟逐年衰落,但留下了不少历史陈迹。

史载:“北芦墟顾氏向有梅园,为游人栖息之所。”柳树芳描写顾氏梅园诗:“一条花径为谁开,饶有园林傍水隈。”北芦墟的河浜曲湾特别多,人称“九湾十三浜”;河浜周围荒废地基较多。多数河浜是村民为了停船和填高宅基地而开挖的。村东名“老坟”的地方多古墓。解放初毁掉几座。1967年夏天拆毁明万历年的古墓。该村出土的文物有:战国的青铜刀、宋代的瓷碗,完整的“韩瓶”;有古井遗址,井壁砖两端分别有榫头或卯眼,说明属宋代古井。

 

第三节  陈思村

三国时陈思已有望族居住。东吴孙权赤乌五年(242年),原籍余杭的邵氏定制墓砖,在此营建大墓。(详见本卷第四章第一节《三国邵氏墓砖》)

南宋时,顾氏、王氏两大族迁居陈思,村庄日盛。顾亨,吴郡人,被理宗皇帝(1225~1264年在位)尊称为睦静先生,征为秘书阁校书。顾亨上疏辞官,在乡里设义仓、办义学、辟义冢,赈济贫民。

因金兵南侵,王原杰的四世祖于北宋末年(1126~1127年),扈跸“靖康之难”的皇室,从北方南迁到陈思。王氏世代从儒。元朝至正甲申年(1344年),王原杰在乡试中名列前茅(省级科举考试称乡试)。正值兵荒马乱,未入仕途,仍在家乡塾馆教授学生。其子王思忠有文才武略,面对时局率义勇保家乡,拒绝吴王张士诚的招抚。明军到来时,王思忠劝说吴江知州杨彝归降明将徐达。徐达赐给王思忠封号、旗帜和印章,命他镇守吴江。他辞谢官职,回陈思,承祖业。

明初,村人胡廷庄,字有临,洪武(1368~1399年)中以人才被荐入仕,官至广东潮州知府。

清中叶以后,北厍柳氏支系等其他姓氏人口迁居陈思。至清末、民国时期,该村已成为芦墟最大的自然村,有集市、木行、油车坊等。历代在此设立“乡约所”、“乡公所”之类政权机构。抗战前期,国民党陈耀忠、阮清源等人的部队常驻扎在此。日军在陈思村大肆烧杀。

陈思村古迹较多。法华庵,在今村办公地、俗称庵基上。元至正年中期(约1350年前年)始建。明初洪武年僧妙净修缮扩建,并归属泗洲寺。万历年间(约1600年前后)僧智海重建。

崇祯末(1644年)又毁,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朱昌等人捐资重建,并捐赠僧人饭田若干亩。进士叶燮作记。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庵仍在,三进,面阔七间,前院有厢房,中厅开群众大会用,西偏房为农业中学。

城隍庙,原名昭灵庙,明《吴江志》有载。庙基在殷家池旁,即今学校西半部。

站船浜。穿心港有官方的水路驿站。元朝有亲王出家在金泽颐浩寺,封尉贡。去拜访求见者不绝,多在驿站停船问路。由此,该水路驿站称站船浜。

名人墓葬有:王氏两处古墓群,在北柳圩;明代著名戏曲家、光禄寺少卿沈璟墓在西柳圩。

清乾隆《分湖志》记载陈思古桥有锦里桥、万里桥、东明桥,前二桥早已毁坏。北县圩东,宽阔的河港里有一座倒塌的石板长桥,通向东南方向的“红庙头”,70年代干港时发现,1992年航空勘测时再次证实。疑即万里桥。

1985年,在法华庵以西,五组村民屋后旱地里发现两口古井,相距约50米,上层泥土覆盖约1米。

抗战胜利后,村名改写为“城司”。缘于传说古时筑过土城。

 

第四节  来秀里

来秀里在分湖西北滩。晚唐文学家陆龟蒙曾寓居此地。陆龟蒙自称天随子、甫里先生等。由此,陆氏后代和他人都称该地为甫里。元朝人记述来秀里陆氏的文章中有“季道为甫里贤子孙”、“甫里陆宣”等文句。明中叶袁黄撰写的叶重第墓志铭记载:“余庚辰年(1580年)得陆龟蒙遗址于分湖之滨,卜筑居之。”《湖隐外史》亦认定甫里即分湖边的来秀里。

南宋时,陆氏后裔陆大猷官至儒学提举。“时贾似道当国,大猷见国事日非,遂致仕归,营别墅于分湖之滨,极林泉之胜。”后经其子、元翰林典籍陆行直(季道)、其孙陆宣等人持续经营,陆氏产业富甲一方。其宅第“中有萃岩亭、嘉树堂、佚老堂、问芦处、翡翠巢、钓鱼所、半亩居、乐潜丈室”,还有家塾馆等。村郊遍植桃树、百岁棠,村北筑长堤、建长二十丈的板桥,长堤和板桥连接漾荡北岸的陆氏家庙——南陆庵。清乾隆十一年、嘉庆初、道光二十一年该庵三次重修,易名广阳庵。村“前有双漾。亦号武陵溪,环如明镜。时当春晓,绿柳垂丝碧桃花破,直是一幅辋川小景。”再往南,有“陆庙,(陆)天随故香火遗址也。在湖中别一小渚,不与岸接。云昔时周围四十亩,水日砰激徙去。今(明朝末)仅二三亩矣。”清代重建在稍北的荣字圩东南端,解放初仍在,人称“陆师庙”,疑为“陆祠庙”的变音。元中叶,陆行直还“筑别业于分湖东,为游观之所,名依绿轩”。

相传南宋末年,抗元名臣陆秀夫(1236~1279年)到此寻访陆天随遗址。故当地人称此桥为来秀桥,村名为来秀里。

元朝是分湖陆氏鼎盛时期。元季杨维桢等八名士遨游分湖,在来秀里畅玩半天。当年亭台、庵堂、海棠、绿堤、长桥俱在。明弘治《吴江志》载:“分湖陆氏在二十九都,元季富室也。国初,其家长号采芝者,悉以田产送沈万三家,资财散之亲族。”陆采芝是陆行直第二子,名祖恭,字子敬,采芝是其号(据柳亚子文)。明宣德六年至八年(1431~1433年),陆氏支脉陆坦在分湖南岸“构屋数十楹”,创建陆氏义塾和夫子庙。

明朝前期,来秀里开始衰落,陆氏家族散居分湖周围。民国9年(1920年)11月30日,柳亚子、陈去病等九人游分湖时,曾“维舟来秀桥,谒陆隐君祠,过南陆庵(广阳庙)寻卿卿墓,蔓草荒烟中,达桃园故址”。解放前后,长堤、古桥遂渐消失(参见后文)。

 

第五节  分湖八景

明朝成化(1465~1487年)年间,王庭润“隐分湖之滨,日以搜奇吊古为事”,就分湖沿岸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欣赏之余吟诗填词,得“分湖八景诗”。与之相交的“诗坛墨社,闻而歌之,动以成卷。”好友朱嵚为之作《分湖八景诗序》。朱嵚,福建邵武人,成化进士,曾任山东副使、右都副史等官职。分湖八景之说,传诵至今。可惜口碑多有异同。为反映明朝前期的芦墟风情,现引述朱嵚原文,将明代的分湖八景概述如下。

一、泗洲晓钟

“以湖东有泗洲,洲上有古寺。而钟声隐隐,逐苍茫而来也。命曰泗洲晓钟。”泗洲寺的来历,赵宽(457~1505年)则在其写的《泗洲寺重建大雄宝殿记》中说是佛教一位上乘大士名泗洲者所创建(按:上乘,似指大乘,佛教的流派之一)。朱嵚文章说明:古寺建在几乎四面环水的泗洲上,仅小圩东南角与兵字圩相连。似乎禅寺由地得名。直至解放后的几年里,泗洲寺前后殿仍悬挂着大铜钟、大铁钟。古刹钟声,洪亮悠扬,震撼信徒心灵,吸引古今游人。

二、巡楼更韵

“缘湖而(东)南,更漏分明滴铜龙。而御暴寇者有巡楼也。命曰巡楼更韵。”分湖巡检司在南栅建有瞭望台,伟然耸立;备有计时漏壶,值夜的军士既要巡逻防盗贼,又要打更报时辰。静夜时分,更柝声远,清脆悦耳,别有韵味。

三、柳溪月色

“棹乎柳溪,则满船明月。而浮光静影见毛发,使人欲乘风露而上下于宇宙之间。命曰柳溪月色。”柳溪是陶庄的古名,这里泛指分湖通往陶庄的溪流(分湖北岸的钱长浜等河港统称分溪)。夜晚行舟,皓月当空,波光粼粼,溪水清澈,毛发尽见,观赏水中倒影,月影浮动,随舟而行,诗人自我感觉仿佛上了天。

四、武陵渔歌

“武陵之上,渔歌互起,遏行云而送残阳,悠扬呕吼,入林梢犹有余响。命曰武陵渔歌。”北芦墟市河本名武陵溪,南接牛舌头湾两侧的鞋皮漾,北入三白荡。打渔人那响遏行云的山歌,此起彼落从早唱到晚。由此亦可见芦墟山歌源远流长,当地人民普遍爱唱。

五、蒲汀鸳浴

“文鸳浴于蒲汀,则两两出没于烟波间,烂斑可爱。命曰蒲汀鸳浴。”分湖近岸低平的小洲上,古时生长着香蒲,成双成对的鸳鸯栖息其间。现在香蒲和鸳鸯都消失了,野鸭也少见,有的是芦苇和茭草。

六、分泽龙潭

“湖中有龙窟,时岁大旱,则起作霖雨,以膏下土。命曰分泽龙潭。”又,分湖南岸浙境古时有“分泽庙”,“相传见白龙于此”。蛟龙霖雨是神话。以前分湖里有扬子鳄出没。扬子鳄,穴居池沼里,长约2米,背部有角质鳞,头部、背部外形似蛇似龙,前人误认为“大蛇”或“天龙”。蛇泽荡就由此得名。1966年,新南苗圃场就捕获过扬子鳄;1983年12月下旬,围垦蛇泽荡时发现扬子鳄洞穴和全副遗骸。“分泽龙潭”就是分湖东北的蛇泽荡,与分湖连通的短河道称蛇口。

七、陆氏桃源

“桃源本陆氏有。及元(及明朝)仕既往。陆亦丘墟,而桃源仅存。奇峰怪石,屏障左右,名卉修竹,映照流水。命曰陆氏桃源。”南宋、元时富绅陆大猷、陆行直父子在来秀里持续营建第宅别墅,“村郊遍植桃树”,陆氏园林遂成分湖一景。秀士村至今仍有“桃园”小地名。

八、胥滩古渡

“子胥渡吴处,适在湖滨,至今千余年间。潮头肃爽,犹有生气。命曰胥滩古渡”。按,今分湖公园土山下即是古人的胥滩古渡。可参阅前文《伍子滩》。清代沈刚中步王庭润《胥滩古渡》韵的和诗:“立马逢人问子胥,当年曾此过东吴。一江潮撼精灵在,两岸烟消怒气无。带洛王孙空绿草,剑留渔父化青蒲。临流欲作招魂赋,猎猎西风日又晡。”

朱嵚文章末了评价分湖在吴江县的地位:“松陵胜景在分湖”。王庭润、朱嵚以后,描写分湖的诗文数以百计,精彩之作不胜枚举。今录南社诗人沈昌直《忆分湖》诗八首之一:“侬家门外即分湖,十里湖光入画图。最爱芸台旧诗句:四围春水一芦墟。”柳亚子先生《感事呈毛主席》诗中的“分湖便是子陵滩”之句,更令分湖名声远播吴越之外。

 

第六节  中共地下党旧址

民国32年(1943年)1月,中国共产党淀山湖工作委员会在日伪盘踞的芦墟镇建立秘密领导机关。地点在东北街,原陆家弄口南,现陆家弄口北的20号。1988年前是照相馆,现在是工商银行储蓄所。当时由淀山湖工委委员金佩扬卖掉房子,出面开办汇丰五洋杂货商行,以批发香烟为主,兼卖豆饼等,所以简称汇丰烟纸店。中共淀山湖工委书记林岑(当时化名林大良,又名陈鹤年)、委员张荣生(陈企周)充任股东兼店员,住在店里。店员有倾向革命的潘留生、陈光华等。还有拉来装点门面的地方士绅挂名股东。工委机关以此为掩护,领导淀山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同年9月,因青(浦)东方面出了叛徒,组织上决定关店,工委机关转移浙东。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