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黎里镇志 >> 卷七(党派社团)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卷七(党派社团)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2012/12/21 16:08:15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7385

黎里是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省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20年代,中共早期著名党员侯绍裘、张应春在黎里进行革命活动。与柳亚子合作,多次组织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示威游行等活动。

19274月以后,中共党员被迫不能进行公开活动,往往以某种社会职业为掩护秘密活动。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织在黎里地区发展党员60人,并于1946年春成立中共黎里支部,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掌握地下武装,瓦解敌人,打击敌人。19494月,击退胡伯龙匪部的进攻,使黎里于19495月初顺利地解放。

解放以来,黎里镇及区(公社、乡)党委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实现了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以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成立了黎里人民公社,此后调整国民经济。文化大革命初期,党组织陷于瘫痪。至1970年,才恢复党的活动。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地区党组织为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做了大量工作。80年代以来,地方党组织贯彻党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第一节 解放前的组织及活动

 

1924年,中共党员侯绍裘、姜长林等来黎里进行革命活动,并参加改组后的国民党的活动。1925年,张应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在黎里的中国共产党员不多,但在几次比较重大的革命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1925年举办夏令讲习会,中共党员侯绍裘、杨之华、沈雁冰、姜长林、刘重民等均为讲师,发表演说。在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上,侯绍裘发表演说《如何竟孙先生之功》。19241926年,侯绍裘、张应春、杨之华、傅缉光、姜长林等先后多次在《新黎里》报发表文章,宣传革命,传播马列主义。1925823日,侯绍裘、张应春当选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这一时期,张应春经常来黎里,登台演讲并开办暑假妇女学校。192638日,张应春在上海主编出版《吴江妇女》,其宗旨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推翻礼教,要求妇女和全人类的自由平等。”这一刊物在黎里有一定影响。19272月,原《新黎里》报主编、当时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黎里人毛啸岑也在上海由侯绍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常奔走于上海、黎里、吴江等地进行革命宣传,组织活动。

19273月,上海工人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喜讯传来,黎里镇在先锋营操场举行群众集会庆祝,大会开了三个小时之久。411日,张应春、侯绍裘均在南京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几天后被杀害于南京秦淮河。19288月,原中共苏州县委书记周学熙由中共党员傅缉光介绍来黎里小学任训育主任,进行秘密的革命宣传活动,时间约半年。1933年夏,共产党员赵乃源、陈孟豪等在黎里区任小学教师,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19341月调至苏北工作。

1938年秋,中国共产党情报部门(特科)派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简称“武抗”)人员到黎里开展活动,打算运用地方社会关系,对郝道生等部队争取改造,建立人民武装力量,上海党组织派遣丁秉成来吴江发展武装力量。19389月,丁秉成等20人由上海到黎里。一方面搞抗日宣传工作,收集情报。金大鹏等在黎里团结一些进步青年办起了宣传抗日的油印小报《真报》;另一方面派人打入郝道生部队做工作。1939年夏,“武抗”成员相继离黎里去严墓。

1940年,经夏明辉介绍,金佩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初,夏明辉在金佩扬帮助下,在黎里以“大同文具店”为掩护开展工作。金佩扬搜集“忠救军阮清源部队”的建制、人员、枪枝和活动情况。19435月,中共路南特委顾德欢派遣原青东区中队长徐友基(即徐久基,化名李复生)来黎里,亦以“大同文具店”为掩护开展工作。后到平望以“倪恒水果店”伙计为职业,开展地下党工作。

19416月,中共淀山湖工委书记诸敏(化名朱明之)来黎里领导松江西北部、吴江东部、青浦西部、昆山南部的地下党工作。10月,夏明辉在黎里发展了迮一祥(丁庠一)、张法林入党。11月,夏明辉离黎里去浙东游击纵队;上海党员张荣生(陈企周、王公立)由淀山湖工委派来黎里,以金佩扬烟摊为联络点,合做贩运生意为掩护,负责吴江地下党工作。

1942年,上海外县各级党组织坚持贯彻党中央关于“隐蔽骨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吴江党组织派党员张法林打入黎里区大队,了解凌应桢区大队的情况。10月,经金佩扬介绍,陈企周批准,发展沈明德入党。

19442月,中共浦东地委书记姜杰(原路西特委撤销,改设浦东地委,划归浙东区党委领导)派淀山湖中心县委书记陈振之、青东工委委员陆雪林和党员李毅到吴江,金佩扬亦从浙东调回,一起在黎里城隍庙桥堍,开设饴糖坊为掩护,领导芦墟、黎里、平望、北厍等地的地下党工作。陈振之为糖坊“老板”、陆雪林为“伙计”,李毅为“会计”,金佩扬当“跑街”;并组织一些人以贩运粮糟为掩护,开展松江北部地区及青西地区的地下党工作。10月,金佩扬派党员赵寿云、张仁敢、沈桂生多次去青东支队政治处汇报工作,带回《灯塔》《北辰》、《新华简讯》等进步刊物,扩大党的影响。

19453月,根据当时革命形势大发展的需要,地委于4月重新做了工作部署。金佩扬负责淀山湖西部地区的中共地下党工作,并任中共吴江县委负责人。11月,在地下党的直接领导下,党员丁铎、吴关龙出面,在黎里组织文艺团体“翳桑社”,出版《浅作》月刊。12月,沈小方(即肖方,淀山湖地区党的特派员,当时吴江属淀山湖地区党领导)接替金佩扬(金调任浦南特派员)来吴江负责地下党工作。党员迮一祥、丁铎在黎里塘桥上岸开设文具书报店,掩护沈小方到黎里开展工作。

1946年春,中共黎里支部成立,迮一祥任书记。同年4月,沈小方在书报店的活动逐渐引起国民党区党部书记钱大雄的注意,经沪淞工委委员陈伯亮批准,肖方、迮一祥于46日撤离黎里去青东。

19472月,国民党震泽区长龚积榴认为“翳桑社”期刊《浅作》是共产党宣传品,党员丁铎3月离开黎里,“翳桑社”不久宣告解散。“翳桑社”历时一年半,成员达六七十人,《浅作》出版了11期。“翳桑社”通过文艺活动,宣传革命,在黑暗笼罩的小镇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联系团结了不少进步青年,教育和启发了一批进步青年的觉悟,发展了地下党组织。6月,中共黎里支部重新建立,书记吴关龙,组织委员沈明德,宣传委员平静人。到1947年底止,党组织在黎里地区先后发展了平静人、凌坤元等41人入党。

19484月,张凡调往浙东,金佩扬从浦南调回;成立中共吴(江)嘉(兴)工委,书记金佩扬,委员金亮、沈如淙,金亮负责吴江工作,吴嘉工委的任务是在吴江、嘉兴地区农村筹组一股武装。1948年秋,吴关龙调芦墟任支部书记。黎里党支部由平静人任书记,沈明德、凌肇基为委员。在这段时间里,党组织积极开展对各地上层分子的工作,进行策反,金佩扬通过蔡章汉约国民党黎里区长沈法宪谈话,向他们约法三章,要他们搞好社会治安,为人民做好事;党员平静人、沈明德、凌肇基向区长沈法宪、乡长叶仲廖、杨继生等开展工作。通过地下党的工作,黎里党员控制了镇工商自卫队的力量。先后打入自卫队的党员有10余人。

解放前夕,金佩扬加速布置吴嘉工委所属党员做好工作,配合大军解放。当土匪胡伯龙部诈称共产党,企图“劫收”黎里镇时,中共黎里地下党支部立即作紧急布置。自卫队和短枪班巡逻布防,当时国民党黎里区长沈法宪、区大队长孙克勇及自卫队胡兆林也配合行动,抗击胡匪。在中共地下党的指挥下,击退了胡匪的进攻。既保住了黎里镇的武器、粮食、档案等,又保护了当地人民的安全;使全镇人民避免了浩劫。

1949430日,黎里支部负责人平静人偕周一非到吴江向金佩扬汇报工作,并带回一批布告和宣传品返黎里。53日,布告张贴在黎里大街上。次日,区大队全体成员,佩带红臂章起义,全镇商店挂红旗,黎里镇已在中共地下党控制下。

54日,人民解放军28军侦察营“丹阳支队”到达黎里。黎里地下党负责人到六里厍迎候,群众夹道欢迎。黎里解放。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一、黎里镇党员代表大会

1959年以前未召开过党员代表大会。1959年~1965年,黎里镇由人民公社管辖,这一阶段党员代表大会情况载入“黎里公社党员代表大会”条目。

196510月,黎里镇成为县属镇,恢复中共黎里镇委员会,属中共吴江县委员会领导。

中共黎里镇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70927日召开。应到代表73名,实到67名。大会总结了1969年以来“整党建党”情况,以及1968年以来“清理阶级队伍”情况;总结了1968年以来知识青年下放农村的成绩。选举张振海、秦福元、丁林法、钱本林、张永兴、张剑萍、钱兴生等7人为中共黎里镇委员会委员。

19837月,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新体制。

中共黎里镇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4118日召开。应到代表149名,其中工农42人,干部90人,文教卫生及科技工作者16名,其他3名,实到表代132人。大会总结了几年来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成绩,以及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成绩。要求作好准备,做好整党工作,继续清理“三种人”。大会选举汝留根、蔡勤杲、俞绍荣、施根林、何家荣、张忠明、左锡官、蔡锦高、江阿毛为中共黎里镇委员会委员;俞绍荣、张忠明、何家荣、陆荣生、徐海金为中共黎里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中共黎里镇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7722日召开。应到代表119人,其中工农25人,干部76人,文教卫生及科技工作者17人,其他1人,实到代表116人。大会总结了三年来在经济建设、“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文教卫生工作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成绩;并要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深入进行“双增双节”。强调重视农业生产。大会选举施根林、周留坤、俞绍荣、戴茂章、姚秉瑞、蔡锦高、王增寿、何家荣、左锡官、江阿毛、汝留坤为中共黎里镇第6届委员会委员。沈云林、陆荣生、何家荣、姚秉瑞、顾永铭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二、黎里公社党员代表大会

中共黎里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60123日召开。王玉昆、张振海、安群、吴华、仲保弟、陈根生、肖为民、凌坤元、袁国光、屠凤鸣、陶乃煜、倪阿海、王宝庭等人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共黎里公社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64412日召开。大会总结了学雷锋运动成果,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以来,重点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界限,要继续批判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要求干部、群众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选举张振海、安群、朱正明、陶乃煜、肖为民、毕玉明、倪阿海、冯永高、袁国光、屠凤鸣等10人为第2届委员会委员。中共黎里公社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70816日召开。大会听取了关于整党建党情况,清理阶级队伍成绩的报告。要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会选举朱正明、姚秉瑞、郑祖荫、金慕贤、张忠明、胡坤余、张福兴、蔡锦高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共黎里公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80428日召开。大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其中包括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统战政策等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讨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研究制订19801981年农副工生产规划,动员全社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打好四化第一仗,为建设繁荣富庶的黎里新农村而奋斗。选举汝留根、杨振贤、陈根生、金慕贤、张忠明、施根林、赵振奇、俞绍荣、姚秉瑞、蔡锦高、倪阿海、胡坤余、张福兴为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837月,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党员代表大会情况见黎里镇代表大会。

 

第三节 解放后区(公社、乡)党的组织机构

 

19495月至19555月为中共黎里区委员会。1949年辖1镇、3乡,1951年划为1镇、10乡,各乡镇各派指导员1名,均由上级任命。

19655月,黎里区与芦墟区合并为芦墟区,各乡建立的总支委员会,属中共芦墟区委员会领导。

19579月,撤区并乡,建立中共黎里乡委员会

195810月,成立黎里人民公社,实行社政合一体制,建立中共吴江县黎里人民公社委员会。

19592月至196510月,黎里镇与黎里公社合并为中共黎里公社委员会。

196510月,黎里镇划为县属镇,恢复中共黎里镇委员会,与黎里公社分开。

19665月至1969年,党的组织机构处于瘫痪状态,党的组织全部停止活动,直至1970年春开始整党建党,3月底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

19837月,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市镇及农村党组织均由中共黎里镇委员会领导。公社党委撤销。

 

建国后区、公社、乡历届党委负责人更迭表

第四节 解放后镇的党组织机构

 

黎里解放后,由中共黎里区党委派指导员负责黎里镇党支部工作。

1953年,黎里镇改为县属镇,建立中共黎里镇委员会,设教导员、副教导员。1955年改设书记、副书记。由中共吴江县委员会领导。

19592月,黎里镇与黎里公社合并,由中共黎里公社委员会领导,镇党委撤销。

196510月,镇、社分开,恢复中共黎里镇委员会,属中共吴江县委员会领导。

19666月以后,因“文化大革命”,党组织陷于瘫痪状态。1970927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镇党委重新组成。

19837月,黎里镇与黎里公社(乡)合并为黎里镇,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党组织合并为中共黎里镇委员会。

1988年底,黎里镇有党员1464人,党支部88个,其中农村支部27个,市镇机关企事业支部61个。

 

解放后黎里镇党委负责人更迭表

第五节 解放后党的建设

 

一、组织建设

解放初党支部仅5个(13乡及区机关各设党支部1个)。以后党组织日益壮大。至1971年农村及市镇共有党支部45个,党员569个。至1988年底,全镇党支部88个,其中机关及文教卫生单位11个,财税、金融、邮电、交通、农机单位7个,工商企业单位41个,街道1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个,农村党支部27个。党员1464名。

19711989年黎里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数统计表

党组织平时注意通过各项工作培养、考察建党对象。8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党员联系”活动。198749个党支部开展“联系户”工作,开展联系活动的党员854人。此外,为了加强薄弱支部力量,除了组织部门经常下基层外,每年有计划地调动35名干部返回基层,以加强基层领导力量。组织部门并注意培养中青年干部,培养后备力量,抓“第三梯队”建设,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19811988年通过本镇党校轮训党支部书记213人次,支部委员1431人次,一般党员447人次,后备干部23人次。除“文化革命”期间以外,党组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委会、支委会、支部大会、小组会、上党课每月至少1次。

二、思想建设

解放初直至“文化革命”前,以党的中心工作为主要宣传内容。60年代初,除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外,并着重宣传学习《毛泽东选集》,学雷锋做好事等新风尚。

1978年以后,着重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方式有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街头文艺宣传等。1981年又建成了黎里公社党校,宣传工作阵地更扩大了。19818月举办第一期党员干部培训班,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37月,公社党校改为中共黎里镇委党校。19854月,拨款34万元重建校舍,党校内同时设立成人教育中心和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机构。建校9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49期,学员7538人次。通过培训,有80人获得大专单科结业证书,20人进入中等专业学校深造,129人入党,120人提职,30多人担任村、厂领导。同时,还为一般党员进行了“党的基础知识”补课,为党员干部进行了经营管理知识等岗位培训。镇党校为全国创办较早的乡镇党校之一,1987年、1988年连续被评为市、县先进基层党校。《瞭望》、《党建》、《群众》、《党的生活》都先后介绍了黎里镇党校的办学情况。

80年代以来,党委宣传部门除利用原有橱窗、广播、黑板报以外还利用闭路电视宣传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宣传委员会议,印发宣传资料和党课教育资料。

三、作风建设

解放初期未设党的纪律检查机构。1955年以后,区、镇党委由1名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兼监察委员工作,直至1966年夏“文化革命”期间监察工作中止。1978年以后,公社及镇党委恢复监察委员工作。

 

中共黎里镇纪委主要负责人更迭表

19837月,建立中共黎里镇纪律检查委员会,设书记及纪检委员。纪委协助党委制定了“镇三套班子成员抓党风责任制”具体规定,并于1989年制订了“镇三套班子成员加强自身廉政建设的七项规定”,并积极参与了本镇21个单位和部门实行“两公开一监督”的廉政制度建设。

19877月,镇纪委被苏州市委评为先进纪检组织。

19701989年中共黎里党委查处案件情况表


第六节 解放后党领导下开展的主要工作

 

剿匪肃特:黎里解放后,区中队一个连及公安人员在工人纠察队配合下,追剿胡伯龙匪部。

土地改革:1949年冬,在县工作组领导下,实行了减租减息。1950年冬,在区党委领导下成立区土改工作委员会,依靠农民协会,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全区共没收土地4553707亩,征收土地146567亩。1951年秋颁发了土地证。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身作了主人。

镇压反革命:1950年冬至1951年,惩处地主、反革命分子。1953年取缔“一贯道”、“龙华会”。

抗美援朝:195010月,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全区300余青年报名要求参军,并踊跃捐献飞机、大炮、子弹支援前线。其中工人捐书1603册、子弹1540发、人民币551966万元(旧币),全区参军70余人。

“三反、五反”运动:19523月,县委派工作组进驻黎里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的学习;并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的学习。以后上级通知,县以下城镇停止进行。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19月,黎里区成立常年互助组5个,并迅速普遍成立。1952年冬,成立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黎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年初,成立黎明、新民、黎星、民丰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10月,黎里农村全部成立初级社。19559月,部分初级社合并成立高级社。至1956年初,初级社全部合并成立高级社。

19564月,黎里镇手工业分行业成立合作社。原有22个行业,按行业相近者合并,组成合作社。58月先后成立了14个合作社。

19564月,黎里镇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商业成立公私合营商店9个、公私合营剧场1个、冰厂1个,其余为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

工业方面,19564月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公私合营厂的有瓦厂、米厂、电厂,另有糖坊为合作形式。

整风反右;19565月底,开展整风运动,大鸣大放,贴大字报。68日以后至19585月,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反右斗争。在运动中地区干部及教师中有8人被错划成右派分子。1979年作了改正,落实了政策。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1958年,黎里人民公社成立。秋天开始,开展了“摆擂台”、“放卫星”等竞赛活动,各项生产指标越提越高,提出了“亩产超万斤”等口号,农村土地连片统一使用,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劳动时“大兵团作战”。10月份起,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在此期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左”倾错误影响本地区,国民经济发生困难。

1958年大跃进期间,黎里镇办起了红旗钢铁厂(后更名为黎里机械厂)、黎里石槽厂、纱罩厂、土药厂等。至1959年全镇职工人数593人,为以后工业的发展打下初步基础。

整风整社和调整国民经济:1960年冬,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左”的错误。农村按《农业六十条》规定,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坚持评工记分制,调整部分大队的规模,停办公共食堂,分配并补充社员自留地,且颁发社员自留地使用证。市镇及农村均纠正“一平二调”错误,并按政策退赔。市镇开始调整工商业布局,关停并转一部分在大跃进时期盲目办起来的工厂,1961年下半年又进行商店体制改革,调整商业网点,整顿市场,撤并重复机构。此后各行业经营情况及人民生活均逐步好转。

甄别:19629月,对在1958年以来被错误处理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根据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精神,实事求是地分别给予甄别、平反、恢复名誉。

精简下放:19611962年,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下放到农村,共下放职工320户,422人,其中76106人下放至外省市,244316人下放本镇(公社)农村。这期间,外省市下放至黎里地区农村6569人。1987年,129189人迁回本市镇,其余为下放外省市或于1987年以前已上迁。

学习雷锋:196335日,各报刊登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题词。以后,黎里也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直至“文化革命”。80年代后,又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黎里开展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贯彻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1964年下半年,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后十条”),开展以“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干部多吃、多占、贪污、挪用等,作了退赔处理。1965年,贯彻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文件精神。文化大革命:19666月,学校及各单位贴出大字报,批判“三家村”,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724日,中学教师集中吴江参加学习班,计103天。至11月初回黎里,又集中下乡劳动1个月。暑假后中学停课,8月起,学生及镇上群众成立“造反派”组织。12月起,中学绝大多数学生红卫兵组织及部分教师外出“长征”、“串联”。19673月后,开始“复课闹革命”。19672月开始,机关、学校等单位负责人多数“靠边站”,党政组织一度处于瘫痪状态。5月,解放军6307部队支左小分队进驻黎里。7月起,中学“红卫兵”形成两派,社会上少数群众卷入派性斗争。

19683月,实行“革命的大联合”,建立“三结合”的黎里镇革命委员会和黎里公社革命委员会。19685月,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1970年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1971年又开展深挖“五·一六”运动。

19689月以后,本镇大批知识青年下乡插队(1963年起已有知青下乡插队)。以后每年均有为数不多的知青下乡插队。1974年统计,在黎里农村的下放知识青年790人,其中苏州等城市下放的144人,以后197519761977年黎里市镇知识青年264人又下放农村。1979年以后,陆续按政策迁回市镇,安排了工作。1969年,小部分干部、教师下放农村,“文革”或“文革”结束后全部上调。197111月起开展“批林整风”运动,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行、《五七一工程纪要》。1974年起,江青反革命集团提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1975年夏又开展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6106日,党和政府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107日喜讯传来,黎里人民欣喜若狂。1020日在广场举行万人庆祝大会,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至此,“文化大革命”告终。

揭批“四人帮”罪行:1976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黎里镇及黎里公社干部、群众揭批了“四人帮”的罪行及其极“左”论点。以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进一步了提高认识。

落实政策: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黎里镇及公社党委成立了落实政策办公室,为错划的“右派”8人给予纠正,或恢复其原职原薪,或对年老体弱者安置退休,其中1人已死亡,亦给予纠正。对“文革”期间受审查被批判的干部群众,认真复查平反纠错797人。对改造好的四类分子(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267人摘掉政治“帽子”,给予国家公民与劳动者的权利和待遇。并为433名地富子女改定成份。对工商业者落实政策,由原定资本家中区别出小商小贩、工商业者,计42名。对房改中的209户落实政策,退房602间,共11万平方米,折赔款44万余元。

经济体制改革:19809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下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逐步加强并完善生产责任制。1980年冬季开始,先后实行过工、农、副业专业承包联产到劳,包工到组,定额到人,包产到组,联利计酬等。1983年全面实行了以统分结合,包干分配为内容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公社走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全面发展的路子。利用江南水乡有利条件,在大力抓农业的同时,发展林、牧、副、渔,使农业内部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农、工、副三业协调发展。1979年以后,乡镇工业迅猛发展。1988年产值223亿,为1979350万的64倍;固定资产1988年近8000万,为19795609万的142倍。1984年以后企业内部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1985年工业企业逐步实行厂长责任制,经济效益提高较快。企业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1988年有与苏、沪厂的联合,有本镇厂与厂间联合,有吸收外资等。

商业则实行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流通体制。至1988年个体经济有646户。市场日益繁荣。

政治体制改革:19837月,省政府批准黎里率先实行镇管村新体制,撤销黎里公社,市镇及农村均由黎里镇政府管辖。原农村各大队改为村。并且新组建经济联合委员会,负责协调农村各业生产。

建设精神文明;1981年黎里镇、公社开展以“五讲四美”(讲文明、讲道德、讲卫生、讲礼貌、讲秩序,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以大会、小型座谈会、广播、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19823月,开展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以后并评选“文明单位”。社会风气有好转。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