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咏吴江 >> 近现代 >> 圆明禅寺

圆明禅寺

2024/4/17 3:10:31    作者:  沈云作,沈莹宝注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3


作品原文

精蓝曾驻吕山人,

来访青邱诗句新。

妙偈惟余小八景,

一般风雅渺前尘。

 

作品释义

精蓝:即佛寺僧舍。

 

背景拓展

圆明禅寺,又名白马寺,在红梨湖(桥北荡)之西南(今红梨园之南侧)

寺原在车溪桥旁,宋乾德(963968)中僧月觉建,正统初年(1436)由住持僧祚移建于此,经明、清两代多次修建,始成恢宏气象。

圆明寺的大殿之左,有一座方形三层建筑,名仞利天宫,其第三层为钟楼,悬一口大钟,据说浇铸之时熔人了众多善男信女捐赠的金银首饰,故而钟声激越悠扬。“万籁俱寂时,铿然一匿声,声越麻溪、平望、黄家溪、王江泾”,于是“圆明晓钟”成为“盛湖八景"之一。

明崇祯二年(1629),在圆明寺的东侧建起了东旸桥,又名白马桥,俗称圆明寺桥,桥下有一泉,名白马泉,红梨湖也由此桥而得名桥北荡。

圆明寺一带有湖,有桥,有泉,有寺,有钟声,风景优美,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重,明初文学家、“吴中四杰”之一的高启曾多次来此冶游,留下诸多诗篇。

明代吕山人曾居于寺中读书,好友高青邱来访,两人诗词唱和,传为美谈。清代诗人阮清、计殡、龚继稚等人还在此结诗社,风雅乡里。

释行正曾作《圆明寺小八景》诗八首,盛赞寺内寺外之景色,此八景是:龙桥待月、古木归鸦、洞庭远翠、葮岸归僧、深芦钓艇、午市鸡鸣、别浦归帆、古院钟声。

寺内大钟于1941年被日军掠走,圆明禅寺随之被毁,如今旧匿址上已成为民居。

 

作者简介

    沈云,1864-1921,字秋凡,原籍浙江秀水(今嘉兴),生于盛泽。沈氏系王江泾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居盛泽。沈云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曾先后受聘为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的教师。沈云还是南社的早期社员。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