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越纵览 >> 上海记忆 >> 历史记忆 >> 老上海记忆:老黄浦

老上海记忆:老黄浦

2024/1/15 3:36:26    作者:  食砚无田 来源:  新浪博客    【字 号:  】   点击量:14086

   

    老黄浦1:黄浦江,南宋名“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淀山湖,流经十一区,至北部吴淞口注入长江,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1945年建区时,以境东河名命名为“黄浦区”并沿用至今。图为1992年版地图。老黄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为黄浦、吴淞两江交汇处,地跨浦西、浦东(从附图中可见黄浦在浦东地区的面貌,老地图供收藏)。东和杨浦区、川沙县接壤,西与静安区交界,南同卢湾、南市区毗邻,北以吴淞江(苏州河)为界与闸北、虹口区相望。全区面积21.07平方公里(含水上面积1.76平方公里)。

   

   

   

老黄浦2:外滩建筑群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18431895年为第一阶段,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18951919年为第二阶段,保存至今的有10幢,如汇中饭店。19201937年为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外滩,怡和、汇丰、江海关、沙逊等11幢建筑又翻建成高楼大厦。新建筑特点是体量大,8层以上高层几占一半。建筑形式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许多建筑气派豪华,装饰富丽堂皇,设施更趋完善,出现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的建筑(汇丰银行),已基本形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

   

   

   

老黄浦3:区境是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发祥地。年代较久、具有代表性的里弄,公认是同治十一年建造的兴仁里(1980年拆除)。19191935年,是新式石库门房屋的盛行时期。境内较有代表性的有厦门路尊德里、福州路会乐里等。图为会乐里。

   

   

   

老黄浦4: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的花园弄(Park Lane),1854年延筑至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正式定名为南京路。19083月,通行有轨电车。1945年租界被废除,民国政府统一将南京路更名为南京东路。据《上海租界志》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正式收回上海租界主权,前后经历了一百年。但收回治外法权的斗争历程从1928年就开始了,前期因各种原因收效甚微,一直拖至1945年才正式取消租界。

   

   

   

老黄浦4(1):而静安寺路则更名为南京西路。1953年南京东路拆除有轨电车轨道,而改铺混凝土路面。20世纪初,大马路沿路陆续有英资开设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今连卡佛)和汇司公司,合称为前四大公司或老四大公司;而侨资开设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则合称后四大公司。此外还有协大祥、老介福、亨达利、恒源祥、张小泉等专业特色店铺。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繁华的马路。2000年起,南京东路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建造了南京路步行街。

   

   

   

老黄浦4(2):南京路在开路奠基时是一条弹格路,1906年,公共租界有轨电车工程开工,决定从外滩穿过南京路到静安寺开辟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对南京路路面重新翻建,铺成一条“红木马路”(亦称柚木马路,实际为铁梨木)。马路从江西路(今江西中路)西首抛球场铺起,一直铺到泥城浜东面(今市百一店门前),共铺400万块进口“红木”,花白银60万两,相当于今天币值2个亿以上(今天铁梨木的价格可能还要高)。这条路的铺张豪华可见一斑,也算是世界公路史上独一无二的。而出此巨资铺设这条马路的正是英籍犹太人欧·爱司·哈同。图为正在铺设红木马路。

   

   

   


       

老黄浦5: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改善交通秩序,人车各行其道,上海各区兴造人行天桥。1982年,在延安东路外滩建造上海第一座人行天桥。桥位于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交会处,邻近轮渡口,高峰时每小时人流量约5万人次,机动车流量约1500辆次。


   

   

   

老黄浦6:江阴路花鸟市场,东起黄陂路、西至重庆北路。初始自发形成,19799月正式成立江阴路花鸟市场。1992年起,每年举办花卉节,吸引大量中外消费者。20019月,江阴路花鸟市场易地开张,新址在黄家阙路1828号。

   

   

   

老黄浦7: 1930年3月26 ,由南怡怡公司大股东何挺然创办,范文照设计的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开张之喜,首映美国歌舞片《百老汇》。1950年,戏院更名为北京大戏院。19599月,经过整修,正式更名为上海音乐厅。2002年,平移并修缮之。

   

   

   

老黄浦8:八一三抗战时期,中日空军曾在外滩一带交战(图一)。敌我双方在虹口、杨浦一带激战,约有四五百日军被打得慌不择路逃至外白渡桥,向守卫租界的英军投降(图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外滩公园成了日本军营,音乐亭改为碉堡(图三)。日军侵华事实以图为证。

   

   

   

老黄浦9: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公园的城市。黄浦公园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是上海最早的城市公园,位于外白渡桥南堍东侧,东临黄浦江、南接外滩绿带,西沿中山东一路,北濒吴淞江(苏州河)。占地30.47亩(2.03万平方米)。公园原名Pub1ic Park,译为公共花园,曾名外滩公园,俗称外摆渡公园、大桥公园。1945年,改称春申公园,次年1月改名黄浦公园迄今。最初在园中部草坪上建造了一木结构音乐亭,并安装6盏煤气灯。1890年春,拆除旧音乐亭,新建一座六角形钢结构音乐亭,亭的基座用石头砌成,两边有梯级,四周围以铁链。每到夏夜,有军乐队演奏铜管乐。沿江悬链式铁索栏杆,入口处建小型喷泉。20世纪30年代,曾进行一次改建,种有7000棵郁金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公园成了日本军营,音乐亭改为碉堡(图四),满目疮痍。图一:黄浦公园旧貌,右侧为音乐亭(改建的,图三);图二:最初建造的木结构音乐亭。解放后,公园几经修茸。南部以花坛为主,北部以草坪为主,园中央有广玉兰、香樟、银杏等古树和绿地。在音乐亭的遗址上建起望江亭(前篇微博对碉堡有误写,特更正)1991年,园景重新布局,以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和主雕、浮雕为公园的构图中心,纪念塔下设集散广场,保留原有的古树名木、水池及绿地。

   

   

   

老黄浦10:保安司徒庙(南京东路496号,近红庙弄今石潭弄口),俗称红庙、虹庙,始建于1573年-1620年期间,原为佛寺,主奉观音大士。1662年-1722年期间,庙产典卖予毗邻淞南张姓道士,改为道观。此后到1966年,住持均由张姓道士世传。该庙因内外墙刷成紫红色,俗称“红庙”或“虹庙”。1937年上海沦陷后,不少道观被封锁,唯独虹庙香火旺盛,势冠各佛、道寺庙、寺观之首。1946年,该庙重组庙董事会,由杜月笙、王晓籁任正、副董事长。文革期间,庙宇关闭,殿宇移作他用。1993年,上海市道教协会收回部分产权,房屋出租。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