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外婆的糕点


热烈祝贺“吴江通”夺得2016年

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冠军



撑 腰 糕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蒸糕做馒头。每逢阴历二月初头,靠近江浙一带的农村家家都有氽撑腰糕的习俗。每到这时,大地回暖,阳气上升,外婆常说,春节过去了,正月也过去了,日脚头要长了,该吃撑腰糕了,这一年就开始忙起来喽。


二月二,人们度过了欢庆的新春时节,进入“春分”时节,日长夜短,经过一个冬天的修养生息之后,农村进入了春耕备耕阶段,一年的劳作由此开始。由于农活繁重杂多,此时农家就会做些米糕,带到田头食用,这样干活时能不觉饥饿,可以撑起腰板精神抖擞地干活。


在农村,有一幅挺括的腰板,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尤为重要,莳秧坂田,肩挑桑叶担,开沟播麦种,摇船罱河泥。乡下人一年四季在田地里劳作,难免不了腰酸背痛。据说吃了撑腰糕,来年就不会腰酸背痛,就是乡下干活的好把式。


每到了桃红柳绿的季节,村边的河水泛青,天色开始明朗,田头的野草钻出地面了,又是家乡氽撑腰糕的时候了。


二月二日春正饶,

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援柴火凭身健,

莫惜终年筋骨劳。


这天一早,主妇们忙开了,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荡着甜丝丝的米糕香味儿,这香味儿弥漫着村庄,弥漫着田野,浸透着我的心田。这天早上,不用外婆喊起床,隔夜就惦记着吃糕的我早早的醒来,一骨碌爬起来,跑到灶屋间看外婆氽撑腰糕。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撑腰糕



糕是现成的,不用磨粉揉团做起来,春节过后,家家户户总会保留着吃剩的几块年糕,外婆隔夜就将年糕浸泡在水里了,这过年时就做好的已留存了个把月的年糕硬邦邦的,浸泡之后才能重新变软。外婆小心地将大大的一长块年糕切成一小条一小条的长条状细糕,再用手揿揿扁后,一条条整齐地摆在烧烫的油锅中,反复翻身氽煎,一阵“哧哩呱啦阵”之后,直至两面金黄。此时油氽后的年糕表面还冒着一个个小泡,然后赶紧加红糖水煮。只煮一会儿时间,糕就煮熟了,外婆把一条条滚满了红糖汁的糕,盛到我们早已准备好的小碗里。


这个时候,那溢出的香味常常勾得我们这群小屁虫口水直流。小心翼翼地端着碗,金黄的撑腰糕静静地躺在红色的糖水中,浑身乌黑油亮,滑溜溜的,糯糯的,胖胖的,煞是可爱。那油亮亮的暗红色和散发出的丝丝香甜味,常使我们顾不得烫就一口咬下去。哈,真是又香又甜又脆又糯,远比那淡而无味的年糕美味一百倍。馋极了的我们常常把糕吃完还意犹未尽,连留在碗里的那点红糖卤汁也舔干净,味道真是好极了。外婆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常说,多吃点,腰板硬了,一辈子活得堂堂正正,在外就没人敢欺负咱了。呵呵,在外婆殷切的爱心下,我们这群不耕田劳作的小孩子,居然也有了吃撑腰糕冠冕堂皇的理由呢!


“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小时候,真信了外婆的话,看着外婆腰板硬朗,走起路来地面都会震动,常想,也许是撑腰糕在起作用吧!


长大后,在外地工作,外婆早已不在,每到“二月二”这天,便没有机会尝到外婆亲自制作的“撑腰糕”。当地乐家福的糕点很有名气,那天,我常会去那里买块撑腰糕来尝尝,其实只是一块过年时吃的桂花糖年糕而已,而重阳节又变身为重阳糕,根本没有撑腰糕的特征。既没有放入油中氽过,也品尝不到儿时那满嘴糖汁与糕香的诱人味道!“撑腰糕”就像一道温馨的甜品,永远只能停留在童年的记忆深处。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后,农民种田基本不再依靠那幅结实有力的“腰板”了,“撑腰糕”这一风俗,似乎也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但关于“撑腰糕”的美好回忆却永远无法抹去,真想再尝尝孩提时代那外婆的味道!




N
清 明 粽 子


我们这一带有个风俗,每到清明前后,此时正值阳春,粉红的桃花初绽,耀眼的菜花正艳,万物焕发着勃勃生机,农家妇女便开始准备包裹粽子。淘米、晾米、洗粽叶、备馅料……一切准备有序,邀来邻家大婶,三三两两,在说笑之间,手上便“诞生”出了一只只小巧玲珑的粽子:尖脚粽、斧头粽、三角粽,肉馅的、豆沙馅的、蜜枣馅的,什么都有!看着轻松,其实包粽子是巧活儿,不学个一阵子是很难包出一个个漂亮匀称的粽子来的!然后,主妇再熬上一个夜晚,间断性地给粽子翻身,往灶内添火,待天明时,一只只香气扑鼻的粽子便在竹笼内蒸熟出炉了!因此,别看这小小的粽子,也是技术活加上苦活经过一道道复杂的程序才能尝得上的!



8..jpg

包粽子



每到清明临近,外婆就会带领舅妈们开始准备包粽子了。因是有着二三十人口的大家庭,包粽子可是项大工程了,精心挑选好几捆又宽又长的粽叶,浸泡青绿的粽叶和包裹粽子的稻草绳,还要准备一大桶的糯米、几十斤的肉、赤豆、枣子等,另外还有几壶酱油。裹粽子时,一大家子的女人们要忙上一天的时光,再加上煮这上百只粽子,几只铁锅同时开工,也要花上整整一晚的时间才行,这对人的耐心与体力是个考验,而坚持到最后的往往是外婆。



9.jpg

已包好的粽子



这样辛苦熬夜是最苦的差事,但外婆总是干得乐呵呵的,看着一个个鼓鼓囊囊的三角粽,闻着满锅的粽香四溢,很有成就感的外婆还在手脚不停忙碌着:她将一只只粽子串联起来,四个一串,各种馅料会系上不同颜色的丝线,分门别类,以便我们区分自己最爱的口味。然后身材臃肿的外婆会爬上矮脚凳,将一串串的粽子小心翼翼地一一挂在厨房间的竹竿上。每到此时,只要一抬头,感觉厨房间天花板上满满的,全挂上了一串串诱人的粽子,窗外阵阵油菜花香掺和着满屋的粽子香味,让我们觉得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来临了。



11粽子.jpg

一串串刚烧好的粽子



吃粽子那可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每次放学回来,就可以吃那念书时心心牵挂的粽子了!我们要吃什么馅料的,外婆就会给我们用竹竿挑下,只是最里面的几串最为神圣,若清明不过掉是永远不会让我们碰一碰的,外婆说那是清明祭祖用的,谁也不能打它们的主意。



10.jpg

挂在房梁上的一串串粽子



我可不关心这个,最爱吃肉粽,最好里面还能有块小小的肥肉镶嵌在精肉中,这样的肉粽肥溜溜的,好吃!因此我关心的是要记住肉粽系上的哪种颜色的丝线。外婆也知道我这个癖好,每次吃粽子,她总会挑上大大的肉粽给我吃,她甚至知道哪几个粽子肉馅又大又油,每次咬着那香味四溢满嘴油水的粽子,滑腻腻、糯滋滋的,伴着粽叶那迷人的清香,那滋味真叫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到现在还记得每到吃粽子时节,我常会一连吃上好几个才过瘾,最终饱得连晚饭也索性不吃了。而外婆呢,从并不责怪我,常在一旁满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有时还笑着骂我“馋姑娘”!现在我也有了孩子,我才体会到看着孩子吃得香喷喷的样子,作为外婆是一种最美的享受!


如今,粽子已是产业化商业化了,街上到处可买到各种各样的粽子,但肉质硬邦邦的如嚼干柴,糯米呢也缺少了童年时的那种滑溜溜的细腻感,这些价格不菲的粽子跟外婆亲手裹的就是不一样!我常常怀念外婆化了很多心血而裹成的那香糯可口的粽子,我总不由感叹外婆怜爱子女的那份情怀!外婆在包粽子的同时,也揉进了一颗慈爱之心,将她的千般牵挂万般柔情都一股脑儿地裹在这小小的粽子里头了!——这粽子上捆得密密匝匝的丝线,不正绕出了一段长长的爱的情丝吗?




冬 至 团 子


小时候,在我们看来,外婆的百宝箱可多了,她卧室床头的静静卧着的那口大大的石灰缸是我们觊觎垂涎的对象;她整天忙碌在灶屋间,屋顶上那一根竹竿上总会挂着各式各样的好吃东西,尤其是高高在上挂在竹竿上的那个小小的竹篮子里,老家的人管它叫筲箕,也惹得我们这群小孩就像望着腥味却吃不到的馋猫一样,眼巴巴地巴望着、惦记着、咽着口水。


老家在太湖边,四时八节,隔湖小岛中的东、西山果农,会摇船过来贩卖自家果园里种着的应时鲜果。春天枇杷、桃子,夏天香瓜、番茄,秋天梨子、橘子,一筐一筐堆珠砌玉一样罗列在太湖边,于是外婆的筲箕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爽脆鲜甜的水果。



7.团子.jpg

刚蒸好的团子



到了冬天,外婆的那个筲箕里更多的就是她自己做的团子、圆子、糕之类的东西。我们老家一带,将大而有馅料的称为团子,小而实心的称为圆子,长条形的一般称为糕,我最爱吃的是团子,特别是冬至团子,那可是各种花色各种馅料的团子都有得吃。历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而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外婆总是要做冬至团子的。平时外婆偶尔也会做几个团子给我们解馋,但从没有像冬至那么隆重那么上心的。



18.jpg

冬至团子



每临近冬至,外婆早早地做好准备,几天前就开始用磨盘磨糯米粉和江米粉了,同时忙着准备各种青料、红料、黄料。外婆早早地洗干净了几个大大的粉桶,这个很有讲究,乡下的粉桶一般都是新嫁娘的嫁妆,所以都用红漆鎏金装扮鲜艳而漂亮,平时不用时会小心地放在床顶上,千万不能用来当洗脚桶,外婆很忌讳这个,人吃进嘴里的东西怎么能跟污垢的臭脚丫相提并论呢!


做团子那天,自然喊了七姑八婆舅妈婶婶们来帮忙,一屋子的人,热闹得很,这个时候我们小孩子最开心了,有时也会嚷着要做做团子,外婆常嫌我们的小手脏,不让我们碰一碰这白白糯糯的米粉。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做团子



做团子得各有各的分工,男女老少都有份儿。力气大的专门揉粉团,那是个力气活儿,水的多少很有讲究,一定要揉得不软不硬才正好,往往一个粉团揉下来,折腾得腰酸背痛满头大汗。手不够灵巧的,则是掐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团底,大小要均等,掐大了做出的团子就大,显得笨头笨脑不好看;掐小了,做出得团子就太小,显得主人家小气。最难做的当然是做出一个个圆嘟嘟的漂亮团子了:将掐好的小粉团底放在手心里搓,搓圆后,用两个大拇指戳进去,挖出一个小坑来,紧接着用余下的八个指头在外面小心地旋转着、揉捏着,打磨光滑,直至呈碗状。这“碗”越薄越好,这样馅料才能放得多,但太薄了又会穿掉,馅料就会漏出来,这是个技术活儿,需拿捏得当。然后左手托着,在“碗”中放入相应的馅料,右手将边缘慢慢捏拢,轻轻压扁,放在粽叶上,一个团子就算完工了!



6.jpg

刚做好的团子,还未上锅蒸



儿时常听外婆念叨,一笼点心好不好,三分在火功!做好“火头军”也十分不易,烧火时它不同于煮粽子,既不能烧急火,靠“一哄头”发;又不能烧“文火”,否则温度上不去;要烧“满火”,使灶膛内发火面、受热面都十分均匀,烧出的团子就不会粘牙。而我们小孩子最高兴干的活是“点红”,等热气腾腾的团子出炉,一一摊开放在竹匾里,我们便用筷子头醮上洋红染料,分别在团子上点一点、两点、三点、四点,用以区分不同的馅。这些漂漂亮亮的团子里都镶嵌了芝麻、桔子皮、豆沙、肉末等各种各样的馅,有豆沙猪油馅,萝卜丝青葱馅,有白菜肉馅,有香菇青菜馅,还有咸菜豆腐干馅等,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独特滋味,回味无穷,口齿留香。



19团子冬至.jpg

用千年红花来装点的团子



有时为了好看,外婆常会让我们呢用晒干的千年红花来点红,一点就是一朵花的形状,圆滚滚的团子上顶着一朵鲜红的花,那真是好看!花花绿绿的团子还有各种颜色呢,红团子是用苋菜汁拌上糯米粉,绿团子用丝瓜叶制成的“绿绒”,而黄团子是拌上了胡萝卜或南瓜泥,就地取材,巧妙利用,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可谓原汁原味的绿色生态团子呢!




N
摊 面 麸


几碗白粥、一罐凉茶、一碟萝卜干,简简单单的几样并排放在竹篮中,上面用一块湿毛巾盖着,然后由我们这些小孩儿小心翼翼地拎到到田间地头给大人们吃“四餐头”,夏天农忙期间,日头又长,大人们在庄稼田里挥汗如雨,干了一下午的活,需要补充水分与食物,以增强体力,老家人亲切地将其称为早中晚三顿主餐之外的第四顿,所以叫“四餐头”,只为点点饥而已。外婆总会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准备好这顿简单的“四餐头”,唤我们几个轮流去送,而这活儿我一般不愿干。


13面麸.jpg


“四餐头”



说实话,即使对我这样常年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的小孩来说,这也是一个毫无趣味且高难度的技术活儿。


就说这几碗粥吧,清汤寡水,揭开毛巾,“天光云影共徘徊”,淡而无味;这凉茶吧,就飘着几张大红茶叶,时间一长,黑乎乎的,远不如外婆招待客人时的熏豆茶好喝;这一小碟萝卜干呢,干得毫无一点水灵灵的感觉,干瘪的一条条,咬一口又硬又韧,嚼之无味。这几样吃食对于我来说,毫无吸引力。


要命的是,从家里到田头也就几百米远的路吧,但这几个碗并排摆放在篮底,上面又没有盖子,一路走来,叮叮当当,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再说田间那狭窄细小高低不平的田垄,走在上面就像杂技团里走钢丝,身体必须保持平衡,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或是打个小小的趔趄,打翻一碗粥或是一碗茶,那是要挨大人骂的。到如今,对于端个热茶热汤的我总是心存忌讳,也许是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产生了心理阴影吧!



12.jpg

面麸



对于这样无趣无味吃力的苦差事,也有例外,我们几个小孩也有抢着送“四餐头”的时候,这就奇怪了吧?呵呵,碰上个什么“双抢”,农忙有时实在忙不过来时,会喊些亲戚好友来帮忙,那时好客的外婆心里过意不去,就会多准备几样“四餐头”招待帮忙的亲友。篮里就会多了几个剖开的咸鸭蛋,红红的蛋黄还留着油,蛋白白如凝脂,单是颜色也就够诱人的。更妙的是,此时的篮里常会有一种可口喷香的点心——面麸,金黄的面皮微微翘开,薄得快透明得犹如蝉翼,每一片摊在白瓷盘里,实在是好看;上面撒着星星点点的葱花,散发着葱香与油香,一路拎着走在田间,对我的鼻子来说,实在是一种享受。


外婆摊面麸也是远近闻名的高手,只五分钟左右的功夫,铲子在她手里一番麻利的挥舞,一张张面麸就出锅了。她摊出来的面麸,皮薄肉嫩,外层的面皮香脆无比,咬上去嘎嘣脆;里面的面粉呢,细腻糯嫩,含在嘴里就融化了。


长大后,每次去饭店吃那道“印度飞饼”的点心,或在早饭摊前看到“鸡蛋饼”,就会想起外婆的摊面麸,但总感觉过于油腻,缺少那种绵长细腻的味道。后来在家里,也曾尝试过几次,回忆童年时外婆摊面麸的样子,从超市里买些面粉加水使劲搅拌,打开油锅摊面麸,但铲子在我手里总不听使唤,怎么也摊不开来,以至于面粉总是厚厚的一坨坨,零零碎碎的,不是焦了就是成了面疙瘩,要摊出薄如蝉翼的一张完整的面麸来,实在还练不出外婆这样的功力!


想想那时,每次摊好面麸,我们都会抢着吵着要吃,但总是人多食少,外婆说,多劳者多得,谁去趟田间给客人送“四餐头”,谁就能多吃一片面麸。每到这时,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我们这群小馋虫都在心里打着如意算盘呢!辛苦这一趟,那可是好处多多呢,不仅在家里能从外婆手里多分到一块,到了田头,大人看着你馋涎欲滴的样子,也总会掐下一个角作为“跑腿”的赏赐;有时运气好点,客人如果还能吃剩一块留在篮中,那可百分百全是你的“战利品”了,回来的路上尽可以心中大喜口中大快朵颐,这天上掉馅饼的情景实在是终生难忘!



作者简介:



孙慧芳_副本1.jpg


孙惠芳七十年代人,吴江平望实小副校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从小喝太湖水长大,长大在大运河畔安身,吴江的温风软水熏陶着她,她爱吴江的风土人情,也要用文字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


本文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孙惠芳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弹词名家钱醉仙的黎里情

2、盛家厍杂谈

3、太湖排铳打野鸭

4、圆通寺内有雷击劈不死的“十样景”

5、沈庄漾——我的儿时梦

求点赞?!转发更感谢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