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盛泽店铺
王仁龙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曾经的盛泽镇小店大都消隐,我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过它们,消磨过无数欢愉的时光,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丰富的回忆,让我的老年生活拥有了不一样的生活阅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年代,盛泽镇区的面积也就仅仅1平方千米而已。镇区中心就是当时盛泽最繁华的商业区,镇中央一条“市河”贯穿东西,连接起西白洋和东白洋,也把镇区划分为南岸和北岸。南岸的路面大多由碎石铺就而成,路面高低不平,也许是门面朝北的缘故,很少有店铺,大多数都是依河而居的居民住所。北岸路面开阔许多,由不太整齐的石板铺就,一座座朝南的门面里开了许多店铺,也是当时人们逛街购物的主要场所。“市河”上横卧着五座依次排列的石桥,它们分别为:东庙桥、龄家桥、登春桥、善嘉桥和开源桥(注:开源桥又称观音桥,但是盛泽人习惯称之为西庙桥),联通了南北街区,方便人们出行和购物。





▲盛泽市河老照片(20世纪70年代摄)



“老辰光”里的茶馆


当时人气最旺的店铺,要数东庙桥东南侧名为“得意楼”的茶馆。茶馆为木制结构,上下二层摆放着方桌,每个方桌配上4条长凳,全店可以容纳几十人同时喝茶,也是当时最为“闹满”(盛泽方言:热闹的意思)的场所。镇区周边的人们一早(四五点钟)就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泡上一壶茶,在长凳上坐上半天,与茶友互相交流,获取信息。茶馆在当时也是信息传送的主要平台,因为那时大多数农民不识字,口口相传成为了信息传递的渠道。茶馆里吞云吐雾的“老烟枪”甚多,往“老火灶”里猛添几把砻糠后,水开又溢出了雾气,整个茶馆烟雾缭绕,只能通过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揣摩判断落座人数。茶馆这样的场景一般要持续到早上七点多,人才会逐渐散去,因为大多数茶客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要开始一天的劳作了。




▲得意楼(摄于1966年)



“吃客”钟爱的糕点铺



东庙桥下有船只往来,所以东庙桥的桥面很高。从东庙桥北端穿过东庙门楼有一段斜坡,都是用“荔子石”铺设的,路面走起来很不舒服。幸亏那时很少有人穿皮鞋,不然很容易扭伤脚。东庙西墙紧挨着的,是当时北大街销售南北货和糕点的“同福”店铺。“同福”店铺门面为双开间,木制柜台镶嵌玻璃,里面陈列着面粉和米粉制作而成的各式糕点,当然这种食品是没有包装的,也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至于配料更是无从查起。但是购买后的包装,似乎要比现在用的塑料包装更有质感。春节时,人们要去走亲戚,就会来到“同福”店铺,用几毛钱并附上粮票(注:那时食品凡是与粮食搭边的都需要这种券),再买上一些儿童喜欢的饼干,营业员手脚麻利,用厚草纸包出有棱有角的长方形,再垫上一张方形红纸,用线绳一扎,一份经济实惠的礼品就递到你的手中,让人感觉满满的暖意和踏实。那时的营业员进入这个行业可都要拜师学艺,前三年拿的是学徒工资——拾叁元五毛。师门规矩多一些的,徒弟每年春节都要给师傅送上一份礼品,拜师送礼用以拉近感情,得到包装捆扎功夫真传。那时我还是孩提,对于店铺里的各种食品都垂涎欲滴,但是一年中也只有在春节才能品尝一


▲厚草纸包食品


▲吴江县上世纪七十年代粮票





酒香四溢的小酒馆



“同福”向西隔开几个门面,有一条名为“新开弄”的弄堂,相比于其他狭小的弄堂,这条弄堂就开阔许多,两辆三轮车交会也能顺利会车。那时,整条“新开弄”也是用“荔子石”铺成的,在弄堂南端西侧开着一爿名为“钟源馆”酒馆。酒馆装潢极为普通,一副日常的市井味道。“钟源馆”早上卖面,中午和晚上卖酒菜。在那时能上“钟源馆”吃饭,弄上几个“炒头”(注:盛泽方言,炒几个菜的意思)和一瓶“二两烧”(注:一种廉价白酒),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在昏黄的电灯下,喝上一口“二两烧”,夹上一筷刚炒出来还滋滋冒着油花的榨菜肉丝,食客心中那个美!我估计满足感要远远胜过如今在五星级宾馆品尝上等牛排。


▲北大街新开弄


“下馆子”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个“褒义词”,在一般老百姓心中只有那些“掼忒货”(注:盛泽方言,指没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才会“上馆子”喝酒。一般老百姓最多早上进去吃一碗“阳春面”(注:只有葱花和酱油作为汤头的面条),花上七分钱和二两粮票。即使这样吃碗光面也足足让人羡慕了,因为那时绝大多数人的早饭是泡饭咸菜。由于当是计划经济年代,我记得当时北大街也就只有这家像样点的饭馆,另外还有一家在花园街名为“松鹤楼”的饭馆,经营方式基本差不多。


阳春面

百年老店松鹤楼旧址


每年交公粮的季节里,中午上馆子吃饭的大多数是农民,他们一早摇船,满载着辛勤一年的收获,将谷物一筐筐搬进蚕花殿(注:即现在的先蚕祠)里的仓库。一般交割完公粮,就差不多到了中午时分,所以他们的中饭都会在镇上解决。当是农民没有粮票的,就会用布兜上几斤米来替代粮票(那时“钟源馆”“松鹤楼”都通行这种做法),炒上一盆榨菜肉丝,或是一盆猪肝,又或是一碗榨菜蛋花汤,买上一碗足一斤的米饭,美滋滋吃上一顿难得的珍馐。当然,偶尔有几个农民也会买上一瓶“二两烧”,喝得面红耳赤,兴高采烈地摇着木船回去,继续从事亘古不变的农事劳动,企盼来年丰收,再次光顾让人无比向往的饭馆。


▲现在的先蚕祠



专卖锅碗瓢盆的“缸盆店”



“下馆子”吃饭毕竟要比家中做饭花费多,在那个低薪年代,一般人家是绝对不会去饭店吃饭的。那时,盛泽好多家庭还是烧稻草来做饭的。做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铲锅灰,不然就会费柴火。但若是太用力了,不小心就会把锅弄出个洞来,锅也就报废了。那时,隔“钟源馆”几个门面距离,有爿“缸盆店”(注:盛泽方言,就是杂货店),专门经营锅碗瓢盆和各种缸器。在这里能买到各种铁锅,价格用现在的眼光衡量,一口锅还不及一支中华牌香烟的价格。尽管如此,弄破一口锅,还是会让家庭主妇心疼上好多天。百姓需要添置锅碗瓢盆都会在这里选购,店员的服务态度也没得说,假使你买上几个碗,店员甚至会殷勤地建议在碗底刻上姓氏。这种服务是免费的,在电动刻笔发明前,店员会用一把小锤和一根尖尖的铁棒,熟练地刻上姓氏。在那个年代,几乎家家都会在碗底刻姓氏,因为那时邻居间的交往很是亲近,家里烧了一点好吃的,就会用碗盛上一碗给邻居家送去,待邻居家吃完洗干净,把碗送回就不会弄错了。邻里之情就在这一碗碗美食中连接地无比亲密。“缸盆店”虽然没有装潢,门前也堆满了缸缸盆盆,但是经营也绝无后顾之忧,因为这都是生活必需品,这条街上也仅此一家杂货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杂货店





“白事”棺材店



登春桥北端西侧有一爿棺材店铺,经营性质是合作社形式。六七十年代还没有火葬之说,皆是土葬,棺材需求高。因为独此一家,盛泽再无分店,所以生意很是兴旺,店铺里很少见积压的产品。里面做棺材的木工师傅把持着长手柄斧头,一起一落,砍着一根根圆柱状杉木,他们要把圆木砍成厚厚的板材。粗壮的胳膊鼓起强健结实的肌肉,随着斧子起落一张一弛。空气中弥漫着杉木独有的香味,这种香味让人很难相信这么美好的木材将会用作棺材使用,生死对立统一,不消多久就难分彼此。完工的棺材一只只叠放在店堂后面。一旦有人腰间系上白腰带,脸上充满悲戚之情来购买棺材,专门接待客户的营业员就会安抚一番,与客户低声商谈,询问质量要求,给出价格,然后根据客户要求安排漆工漆油。客户条件好些的,为了面子,会在死者棺材正面刻上“福”或“寿”字样,用金粉描上,周边有饰花纹。棺材店是一口买卖,没有讨价回价,再加上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定价,所以在店里买东西没有还价之说。


▲登春桥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棺材店开在“闹满”的北大街,如果放在现今社会,人们一定会感觉突兀。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感觉不舒服。



“老底子”的百货商店



盛泽在当时是一个小镇,没有像如今那样发达的工业体系。居民需要购买一些工业品,条件好的会去上海购买。去上海需要住宿,开支大,一般老百姓无法承受,那么开在北新街的百货店就成了绝大多数百姓的购物首选。百货店坐落在北新街与花园街的交汇处,门面朝东,面积也就五六十平方米,里面经营着钟表等各种工业品。小镇居民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也不会挑剔,只要需要就会购买,至于样式质量根本不会顾及。那当然假冒伪劣产品也是不可能买到的,一切商品都由国家计划生产,配置供应。


▲花园街现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今日的盛泽欣欣向荣,再回味回味曾经经历过的旧时光,还是另有一番感受。


▲绸都盛泽新貌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思言

◆ 美 编:王青青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为提升“吴江通”公众号质量,形成刊稿的连续性,繁荣吴江史志文化园地,现面向社会征集重点专题稿件:

一、吴江道路街巷。吴江每个镇(街道)上都有着许多道路和巷子,承载了生活在周边人群的成长记忆。文章主题可以这些道路和巷子的人文和变迁为主。

二、吴江村落。吴江有各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在现代新农村建设中也是精彩纷呈。文章主题可以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为主。

三、吴江人物。现代从吴江走出去的人物众多,在各个领域作出了重要成绩。文章主题可以细致介绍这些人物的吴江成长经历、业务成就和牵记吴江的事例为主。

 

                           “吴江通”编辑部

                           2023年11月16日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家在桃源,运河边

2、庙港鱼虾蟹

3、从芦墟走出去的苏州中学名师——夏蕴文

4、圆明寺里的千年钟声

5、麻漾北岸的古村落:秋泽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