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在苏州过年
高久进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26年前我到苏州结婚时,岳父家的条件在当地不算好,准确地说条件很差。

因为那时候苏州农村的风俗是:家里只有一个女儿的会“招女婿”上门。大部分人家除了考虑亲戚交流不便的因素外,对外地人都还有点偏见,印象中外地人素质不高、容易惹事。因此,如果一个外地人不足够优秀的话,一般人家也不会要你,当然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也不会要你。换句话说,只有家庭条件差的人家才会找一个外地女婿。我文化不高,也不懂技术,那时候岳父能接受外地女婿,充分说明家里条件不好。不过人都好面子,即使条件不好,操办酒席的话,也会为了“面子”准备一些比较高档的小菜,岳父也不例外。

我和妻子的婚礼是在大年初四举办的,有很多高档菜。陕西老家的哥哥专程来苏州参加了我的婚礼,参加完婚礼后哥哥对别的菜没有什么印象,唯独记住了酒席上的“酱蹄髈”,说是新颖、味美、不油腻。其实哥哥并不知道蹄髈在苏州的庞大作用——婚宴上吃,女婿第一次上门吃,孩子满月酒吃……总之,凡是有酒宴就有蹄髈。哪怕满桌的山珍海味,但如果没有蹄髈,这场酒宴则显得不够完美。无疑,蹄髈是苏州特有的符号,也是餐桌上一道亮丽的、特殊的风景。


作者婚礼


至今我都不知道蹄髈怎么会成为苏州餐桌上特有的符号。我问过本地人,他们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无论怎样都想不明白原本是猪身上普普通通的一块肉怎么就那么受人青睐?怎么都不明白这样一块普普通通的肉经过酱油、香料浸渍、晾晒后便能成为苏州的一种美食文化?因为请客吃饭、亲友团聚都要有蹄髈,过年时也必须要有蹄髈,所以我认为蹄髈不仅仅代表着美满、幸福以及主人的热情好客,更体现的是苏州的“年味”。



有人说, 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总觉得过年“没劲”“没意思”。其实年味一直没淡,亲情、团圆、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与感觉一直都在,只不过年龄小点的人不太注重像长辈那样过年的形式。苏州的年味从农历的10月份就开始了。那些家庭主妇会早早买来蹄髈、鸡、鸭、鱼等,或制成酱味、或制成咸味。苏州人饮食清淡,餐桌上很少看到麻辣色、酱烧色这种重口味的菜肴,唯独对“酱”色情有独钟。于是早早就准备好酱蹄髈、酱肉、酱鸭等,这种色彩把村镇的庭院和阳台衬托得喜庆鲜亮,一步一步走向过年的餐桌。




过年免不了请客吃饭,不过我特别喜欢苏州人家的请客方式。苏州人请客会打个电话让所有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大吃大喝”一顿;我们老家是准备好酒菜等待亲戚亲自上门。陕西那里叫拜年,有礼貌的客人会带上烟酒茶叶等礼品登门拜年,主人出于礼貌就得招待客人吃顿饭。有趣的是陕西人把正月十五之前都叫过年,所以亲戚在正月十五之前上门拜年都符合礼仪。正因为过年的时间很长,小时候我就喜欢过年,理由就是可以“沾”客人的“光”吃点平时吃不到的小菜。等到正月十五一过,家里的美食也就没了,然后该放牛的放牛,该挖地的挖地,生活恢复了原样。



不过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比较幸运、比较明智的人,庆幸自己能在辗转很多城市之后在苏州“扎了根”。苏州是一座充满爱和温情的城市,美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不说像苏州采芝斋、黄天源、稻香村等“中华老字号”的美味诱惑,也不用和松鼠桂鱼、叫花鸡、太湖莼菜汤等招牌菜比较,那些酱蹄髈、酱肉、酱鸭等色彩都会给人带来一种遐想的余地和欢喜。





今年春节前,姐夫打电话说服我回老家过年。尽管我真的想回去,但想到疫情还很严重,想到来来去去坐车的折腾,我就取消了回老家的念头。对我来说,我和老家的距离仅仅只是打个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而已,便捷的通讯会瞬间拉近我和亲人的距离,所以不管在哪里过年都一样。当然,我的老家亲人也都知道,在苏州过年其实和老家过年一样,不仅有酱蹄髈、酱肉、酱鸭,还有春卷、汤圆、桂花糖年糕等等美食,同样还有采办年货的欣喜、走亲访友的和谐、一家人吃年夜饭的团圆、满满一家人满屋子的欢笑……






END





◆ 责 编:沈   瑶

◆ 美 编:王丽媛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高久进、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示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往期推荐:





兔年说兔


冬日里的暖食——黎里两碗羊肉面


馄饨的情意


团子飘香廿四夜


忆儿时过年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