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悠悠“盛小”情 念念母校恩
姚军

“吴江通”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盛小”是“吴江县盛泽镇中心小学”的简称。在盛泽近现代教育史上几个发展阶段曾出现过几所叫“盛小”的学校,而本文所说的“盛小”,是指1957年8月由吴江县政府正式命名并宣布成立,直到1968年初结束使命的“吴江县盛泽镇中心小学”。



▲盛小总部校门




1957年8月,吴江县为发展盛泽镇教育事业,将原来镇上的西新街小学、仲家弄小学和纺织业工人子弟学校合并,成立盛泽镇中心小学。校址选在镇中心,由一个总部、两个分部和一个幼儿园组成。学校规模扩大,调入了镇上其他小学的优秀教师,并担负起全镇师资和辅导区工作。由此,盛泽镇小学教育事业出现了长达10年的兴旺景象。


▲盛小的高年级教室


▲盛小的大操场


盛小校长马世祺(1922-2015)是由县政府任命的,他是一位睿智儒雅的校长,具有那个时代谦谦君子的知识分子气质。他年轻时思想进步,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外围组织。他当校长期间曾无私地把剪刀弄自家的房子让出来做学校幼儿园。马校长不单是盛泽教育界的精英名人,还是吴江县政协常委。他呕心沥血,率先垂范,10年工夫把盛小办成了全镇6所小学之首,老百姓公认的最好的小学。


▲盛小校长马世祺


盛小副校长姚世庆(1914-1992),她的父亲姚俊先曾是仲家弄小学的校长。1937年盛泽被日军占领,学校只好停办。当姚父逃难回来,仲家弄小学已为一片废墟。姚父痛心疾首,决心重建校园继续办学,为复校四处奔走,积劳成疾。姚父辞世之际,姚世庆接过了重担,当起了校长,一直到盛小成立。她作为副校长,又是工会福利委员,创办了盛泽镇教育系统第一家教工托儿所,又办起了教工食堂,解决了全镇小学教师的后顾之忧。姚副校长是位民主人士,是吴江县政协委员,她经常夹着一个黑色的小皮包,东奔西忙,为师生们倾心忙碌。


▲盛小副校长姚世庆


盛小好,是因为盛小有一批老师非常好。我曾采访过年过九旬的陈文渊老师,她对我说:“盛小的老师都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刻苦钻研业务,满腔热情对待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那时候晚上常常要参加政治学习,尤其我们女教师,往往家里都有几个孩子,但大家都是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准时出席,从不迟到早退。盛小的老师们特别团结。那时学校分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教学组,但我们分组不分家,有事情大家一起帮着干。比如说,我们中年级有演出任务,要做红花,高年级演出要借服装、做道具,老师们都是齐心协力,一起帮着做好这些幕后工作。”


▲陈文渊老师



那时老师经常要家访,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陈老师说,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对孩子、对家长负责。我们从不把回家作业推给家长监督,都是老师自己认真批改。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有问题了,老师都是主动找他们谈话,努力帮助解决。有位小王同学家庭困难,每逢下雨就不来学校了。陈老师通过家访得知孩子没有雨鞋,陈老师就把自己家孩子穿的皮鞋送给了小王,从此雨天小王同学再也不缺课了。


那时老师的社会地位很高,社会声誉也好,老师们对自己要求也特别严格。盛小的教师子女没有一个申请免费的,哪怕是免一部分。大家十分硬气,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按时缴清子女的学费,这在我们盛泽镇教育界是令人敬佩的。那时我们盛小规定“教师子女不准进办公室吃茶”,不搞副业、不弄头巾纱,老师们都是自觉遵守,人人都是表率。1956年到1976年,20年不加工资,也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我们盛小的老师都是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给全镇其他学校的老师带了一个好头。陈老师说,人民教师就应该像个人民教师的样子。


时光流逝半个多世纪,但我们依旧记着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们:教导主任俞颖芬、副主任沈维民,班主任徐汝芳、杨芳、孙泽林、龚宁夫、高济民、陈永康、陈波明、陈文渊、蔡建民、朱福民、孟启明、陆世芬、戴顺林、姚掌珠、朱慧菊、沈云英、徐海英、周汝珍、吴凤英、沈维洁、陈加缪、徐南真、叶世镛、朱培坤、杨仲豪、翁粹玲、陶洁……还有体育老师朱志德,代课老师沈莹宝、张永杰、秦天乐、汪诚等等。让我们一起怀念这些曾经尽心培育过我们的老师,铭记他们的教育之恩。


▲徐汝芳老师


盛小努力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下午课后,有各种团队的活动等着大家:歌咏队、跳舞队、军乐队、红缨枪队、体育运动队……


▲孟启明老师编导的课本剧《狗又咬起来了》剧照


那时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师生参加夏收或秋收的劳动,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到郊区的农村去帮生产队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低年级时去捡麦穗或捡稻穗,中高年级时去掮农民捆好的麦子和稻子,掮到稻场上让农民伯伯脱粒。


▲农民在脱粒


那时我们没有多少回家作业,作业绝不会做到天黑,也不要家长签字。最开心的是学校包场到老戏馆看电影,同学们楼上楼下、开映前叽叽喳喳热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盛泽电影院(鲍金汉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到了春天,我们还要去远足。老师带着我们坐着轮船去嘉兴,到南湖烟雨楼,登上那艘著名的红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964年4月19日,学校组织师生去浙江嘉兴春游,大家在南湖烟雨楼前合影


我1957年上盛小幼儿园,1966年小学毕业,正好10个年头,它基本涵盖了盛小整个办学的历史。在这10年里,我们这些在盛小求过学的孩子,大约有2000名。


▲少先队60年盛小第一中队优秀集体留念


“盛小”是盛泽教育史中不可遗漏的一个篇章,也是我们这一代从盛小毕业的“盛小人”刻骨铭心、挥之不去、并引以为豪的少年求学史。


▲小学毕业50周年,原盛小66届甲、乙、丙班部分同学的聚会合影


我爱“盛小”。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   瑶

◆ 美 编:吴   英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姚   军、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吴江最早的英语教育家——任廷旭

2、不一样的零食——炒米粉

3、话说北厍

4、吴江县芦墟镇业余文工团的人与往事

5、见证2500多年历史的平望韭溪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