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诗游吴江 品赏非遗
杨传泳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非遗日。今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旨在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吴江钟灵毓秀,物阜民丰,拥有灿烂的吴越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吴越文化以物质载体,十分珍贵。至今,吴江拥有各级非遗项目80多个,与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一起,厚植了文化底蕴,促进了相关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非遗项目的背后有着众多相关古诗词,使之笔下生辉。在芦墟,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吴歌传承于此,成为芦墟山歌。清代文学家芦墟人郭麐《水龙吟·吴歌》:“摩诃池上歌残,一声何处悠扬起。将连忽断,似无还有,月明风细,月子弯弯,花开缓缓,一般情思。算笛家不是,渔家不是,阿莫是,刘三妹?”描写了曼妙的吴歌,绵绵的情歌。新南社社员、北厍的张农在乘凉时,听到了歌声“两岸吴歌响遏云”,可见山歌嘹亮,流传极远。如今,芦墟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陆阿妹唱的《五姑娘》歌词经张舫澜等人整理记录成文,标志着汉族也有长篇叙事民歌,堪与《刘三姐》《阿诗玛》媲美,轰动国内外。如今,在保存原生态唱法时,地方性和时代性两相宜,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不愧为国之瑰宝。


芦墟山歌《五姑娘-结识私情》


沈云的《盛湖竹枝词》曰:“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民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写的是盛泽“小满习俗”。100多年来,在新丝行将上市的小满节气,盛泽丝绸行业为酬谢蚕神嫘祖,在现为国家文保单位的先蚕祠举办演戏活动,沿袭形成民间传统习俗。2023年举行的“织云绣锦 小满盛泽2023丝绸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热闹空前,增添了江南文化之美。同年,盛泽“小满习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盛泽先蚕祠


古代,吴江先民过着稻饭鱼羹的生活,以米酿酒享有盛誉。明弘治《吴江志》记载:吴江“酒城在一都越来溪西。”元明诗人赞叹:“吴江红酒红如霞”,“吴江酒熟照行人”。更有杨维桢夜泊吴江,与友人推杯换盏,“手斟白酒休辞醉”,并赋诗《红酒歌》:“桃花源头酿春酒,滴滴真珠红欲然……如银酒色未为贵,令人长忆桃花泉。”桃源镇的铜罗传统酿酒历史悠久,名声四扬。黄酒以清爽型为主要特色,生产主要原料有大米、玉米和水,辅助原料有制曲用的小麦、麸皮等。酿造时,选择低温季节,采用酒药发酵和曲水浸后投米发酵的传统技术。但又不同于绍派凉饭工艺,采用冲水冷却法;种曲工艺采用熟曲,尤其是采用糖化发酵剂、麦曲等进行双边发酵,以保证酒的色香味。2011年,其酿造技艺成为省级非遗名录扩展项目。


铜罗黄酒酿造工艺

                 

“提线牵引舞蹁跹,木偶灵动现眼前。台前幕后皆精彩,观众欢声笑语间。传统技艺名千古,鲈乡文化耀华篇。傀儡戏中情无限,感人故事永流传。”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木偶戏表演者以操纵杆的形式,将木偶的表情和动作传神地表演出来。七都提线木偶是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表演时,人偶同台,既融入昆曲华丽典雅、婉转细腻的风格,又结合木偶杂技自身的“草根”元素,将昆曲与木偶杂技融为一体。艺人通过木偶的提、拔、勾、挑、扭、抡、摇等操作技法,木偶就表演各种动作,以线传情,演绎出“双手提活生旦净丑千般态,一口唱妙喜怨哀乐百样声”的文化魅力。该剧团最早时,能演出500多部剧目,其中《蝴蝶梦》《白蛇传》《长生殿》《劈山救母》等常演不衰。可喜的是,近年来,为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选送青年去戏校培训,3人成功入选苏州市非遗传承人。


七都木偶戏


 我国的蚕桑丝织技艺已列入世界非遗项目。丝绸是吴江的金名片,华佳丝绸和太湖雪丝绸被作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上久楷丝绸获批省非遗创意基地。因而有关丝绸的非遗项目最多,有蚕桑丝织技艺、小满习俗、丝绸文化楹联、手绘丝绸、真丝花线制作5个大项。仅蚕桑丝织技艺项目,就拥有蚕丝被制作、宋锦织造、蚕桑养殖、缫丝、丝绸织造、丝绸后整理、旗袍制作7个子项。入祀吴江“三高祠”的唐代陆龟蒙,在《奉和夏初袭美见初题小斋次韵》中写道:“四邻多是老农家,有树鸡桑半顷麻。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缲车。”写出了吴江农村桑茂蚕盛备缫丝的景象。到震泽,游览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走进桑园氧吧,参观彩蚕饲养。陈列室丝品琳琅满目。观看蚕丝被手工制作现场,了解到,一条松软、温暖、舒适的蚕丝被要经过煮茧、剥茧丶去蛹、脱绷、上绷、晾晒、翻扯、成胎等这么复杂规范的工序,真让人拍案叫绝啊!

   

震泽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蚕丝被制作过程


吴江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农耕时代,是精细雅洁的天工苏作之组成部分,代表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有的脱离潮流的审美观,被市场束之高阁。只有守正创新,才能让濒临消失的非遗技艺以崭新的面目重回人们视野,进而被重新欣赏和接受,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中国宋锦文化园里,看到世界非遗项目宋锦技艺得到“活态保护”,生产的“上久楷”品牌面料,走市场化、时尚化之路,登上国际舞台。送戏下乡中,有幸观看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一一同里宣卷的演出,表演时一人饰演多种角色,唱说演俱佳,感情变化多,悲怆、欣喜皆能。在悠长的曲韵中感受宣卷的魅力。《乡下街上人》这一节目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说唱内容推陈出新,为观众喜闻乐见。


中国宋锦文化园


同里宣卷演出


总之,吴江的“非遗”形态和类型非常丰富,遍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门类,具有独特性、传承性、活态性、流变性、综合性五大特点。不仅给民众提供可听、可观、可穿、可用、可尝的“实用价值”,更具有文史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我们有非遗相伴,是十分美好的。


诗词中的非遗是吴江文化的映现,非遗项目通过古诗的妙笔生花,使之更有丰富的文彩和厚重的历史感。非遗项目的诗意化,让非遗“活”起来,绽放时代光彩,彰显时代价值,有力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与古诗的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资料

1、《艺蕴江南》(青浦吴江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

2、《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3、《吴江诗咏》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  瑶

◆ 美 编:张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沈全弟:我爱唱赞神歌

2、盛泽斜桥河畔的童年记忆

3、难忘吴江“点歌台”

4、吴江影星殷明珠二女儿的传奇人生

5、话说桃源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