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黄积云:从上海到陕甘宁
张志远

“吴江通”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人物简介

黄积云(1916—1993),女,吴江平望镇人。1936年8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到延安,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大教员训练队学员,延安马列学院学员第三班党支部书记,延安财经办事处统计科科员、党支部委员,中央政治研究室资料员,陇东贸易公司秘书。1945年10月赴东北,途中因交通阻滞,曾任张家口市委工业部秘书。1946年8月到达哈尔滨,任哈尔滨市政公用企业党总支副书记。1948年11月任沈阳市上下水道厂厂长。1949年10月任广州市公用局副局长。1954年后历任北京市委工业部副处长、处长,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区委常委、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1983年离休。1993年逝世,享年77岁。

[ 文字部分滑动,图片固定 ]






在秀丽的莺湖北岸,曾有一处名叫黄大丰的住宅群。黄氏家族是平望镇的名门望族。因黄家祖上曾开过黄大丰米栈,故其住宅群被称为黄大丰。如今,该住宅群虽然在2001年镇区改造时拆除,但“黄大丰弄”的地名仍存在。黄大丰不仅出了许多名士贤达,还走出了一位革命战士——黄积云。


1932年 青年黄积云


黄积云,1916年3月出生于吴江县平望镇,父亲是位私塾先生。1935年秋,黄积云从吴江到上海中学幼师班念书。那年冬天,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随之,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上海学生热烈响应,黄积云和同学们一起,高唱“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歌曲,向上海人民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1936年8月,黄积云幼师毕业后,在上海私立求智小学当教师。当时学校里有一位叫邱启英的大姐,了解到黄积云对抗日救亡的思想后,介绍她参加上海妇女界救国会的女教师读书会。从此,黄积云经常听到救国会领导的一些报告。读书会的活动,使她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更加坚定地投身到革命和抗日救亡斗争中去(后来,党组织认定黄积云参加革命的时间为1936年8月)。 

1936年11月23日,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在上海逮捕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7位救国会领袖(史称“七君子事件”)。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谴责。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全国开展了广泛的营救活动,黄积云参加了上海的抗议活动和营救活动。1937年6月,上海各界救国会发动十万人签名入狱运动,要求国民党释放“七君子”。她和许多爱国者毫不犹豫地在签名册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地址,表示愿和“七君子”同服“爱国罪”。

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抗日形势出现新的转折。在全国人民抗日救国呼声日高的形势下,国民党政府被迫无罪释放了“七君子”。


1936年 黄积云于上海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向在上海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八一三”抗战打响后,黄积云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斗争,全力以赴参加宣传队、慰问队等活动,先后到多个收容所做宣传工作,帮助安置成千上万的难民。不久,上海抗战形势日益严峻,坚持三个多月的“八一三”抗战最终失败。

上海失守后,日军进入租界到处搜捕抗日救国人士。组织上动员爱国青年转移到内地去参加抗日救国的斗争。启英大姐安排黄积云跟上海国民救亡歌咏队去武汉。11月25日,由黄积云等十名青年组成的国民救亡歌咏队第三队离开上海去武汉。到达武汉后,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黄积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又转向西北奔赴延安。一路风霜雨雪,一路艰险坎坷,几经曲折,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封锁,1938年3月,黄积云他们终于到达延安,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

黄积云来到延安后,根据党的安排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成为教员训练队的一名学员。当时,延安各方面的条件都是相当艰苦的。但对黄积云来说,心里却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愉快。在这里,她不断地进步。1938年5月,到达延安仅两个月,她就加入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也是那个时候,她在抗大有幸聆听了毛泽东同志的著名演讲《论持久战》。由于她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不久,她担任了教员训练队的党支部委员会。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影


抗大毕业后,根据党的需要,黄积云又转入位于延安城北蓝家坪的马列学院学习。延安马列学院创办于1938年5月,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创办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重点的干部学校,由党中央负责人之一的张闻天同志兼任院长。在那里,黄积云曾聆听过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陈云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和演讲。在马列学院学习期间,她担任了第三班的党支部书记。通过学习和研究,她比较系统地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对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马列学院的土窑洞里,她在思想理论水平、党性锻炼与修养不断提高和加强的同时,进一步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为了使学习和研究有机结合,黄积云在马列学院学习结束后,曾经到延安财经办事处任统计科科员、党支部委员,在那里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以了解当时延安的财政经济状况,并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1941年夏天,中共中央决定把马列学院改组为马列主义研究院,将原来马列学院承担的训练干部的任务全部移交中央党校。一个多月后,马列主义研究院又改成中央研究院。不久,从中央研究院抽调30多位同志,到杨家岭党中央所在地,成立了中央政治研究室。当时,延安整风正处在准备阶段,政治研究室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汇编党的文献。由于黄积云在马列学院学习期间工作认真、细心严谨,得到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因此也被调到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任资料员。在那里,她按照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努力做好各项相关工作,为整风运动的开展和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断绝了对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经济援助,并实行全面封锁政策,延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面对日益困难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决定组织发动大生产运动。黄积云在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的同时,积极参加了大生产运动。

在马列学院学习期间,黄积云结识了在马列学院任政治经济学研究室教员、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朱竟之同志。朱竟之(注①),祖籍湖南省宁乡县,父亲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家、长沙周南女校创始人朱剑凡先生(注②)。他俩简单而朴素的婚礼,由朱竟之的三姐朱仲芷同其丈夫肖劲光(时任延安卫戍司令员)主持,并暂让出他们的窑洞做新房。朱竟之的妹妹朱仲丽,时任中共中央机关医务所和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妹夫是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同志。1942年11月,朱竟之和黄积云有了第一个女儿。当时,黄积云和李昭同志(胡耀邦同志的夫人)同时生孩子,还开玩笑为两个孩子订了“娃娃亲”。胡耀邦同志按湖南人的习俗,特地炖了一只老母鸡,兴致勃勃地用脸盆端来,上面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可惜,吴江人黄积云不吃辣。后来,黄积云的第一个女儿生病,因陕甘宁边区医疗条件差,不幸夭折。


1940年 黄积云夫妇与朱仲丽夫妇在延安合影(左起朱竟之,黄积云,王若飞,朱仲丽,王稼祥)


1942年6月,党中央为统一陕甘宁和晋绥两个地区的财经工作,决定成立西北财经办事处,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同志兼任主任。其时,朱竟之由军委后勤部供给学校副校长上调到西北财经办事处,任贺龙同志的财经秘书。1942年底,党中央根据大生产运动发展的形势,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总方针。在西北财经办事处的组织领导下,边区的经济形势在1943年开始出现好转。1944年3月,为了进一步克服边区在经济上面临的各种困难,扭转财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调陈云同志到西北财经办事处任副主任,主持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朱竟之同志转任陈云同志秘书。到任后,陈云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方针和有力措施,不久又派朱竟之同志到陇东贸易公司任副经理,以加强对陇东经济和贸易工作的领导。由此,黄积云随丈夫朱竟之,来到陇东贸易公司工作。

陇东(今甘肃省庆阳地区)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南大门,肩负着保卫延安的重任。陇东的大生产运动搞得热火朝天,是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粮食基地之一,有着“陇东粮仓”的美誉。当时陇东的西华池集市贸易以盐为主,很发达,国统区的商人和老百姓也来买盐,同时把布匹、棉花、药品、纸张等紧缺物资卖给边区政府。陇东贸易公司积极利用西华池发达的集市贸易,开展以物易物的商贸活动,购买了大量边区紧缺的物资,再转销到延安等地,有效缓解了当时边区物资匮乏的困境。在陇东贸易公司的努力下,庆阳城也成为陇东商品贸易的重地。因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贸易公司工作人员和边区内外商人们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的关卡封锁进行运营。经陇东贸易公司全体同志的努力,在陇东农业、手工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商业贸易蓬勃发展,整个经济形势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陇东地区不仅达到了“丰衣足食”的水平,还成为陕甘宁边区主要的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基地。


陇东大生产运动介绍


在担任陇东贸易公司秘书一年多的时间里,黄积云协助领导,积极组织机关、部队、学校开荒办厂、生产粮棉,运输盐碱、药材等土特产出口,换回边区急需的棉花、洋纱、布匹等。在指导发展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同时,实行“公私兼顾”和“军民兼顾”的方针,开展劳动互助,发展边区经济,保障有效供给,为打破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使边区经济状况迅速好转,作出了不懈努力。同时,黄积云也积累了许多实际工作的经验。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迎来了最后的胜利。9月17日,党中央正式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进军东北的伟大战略决策。在两天前的9月15日,党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活动。参加东北局领导工作的陈云同志,于9月18日飞赴东北。临行前,他特地嘱咐西北财经办事处,迅速组织十多名干部,赶去东北。于是,朱竟之和黄积云夫妇离开陕甘宁,奔向东北。


黄积云手稿


[ 图片滑动 ]

注:

朱竟之(1913—1988),祖籍湖南省宁乡县。1937年12月,经徐特立同志介绍,由长沙赴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延安马列学院教员。1938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期间,曾任中央财经部银行会计训练班主任,军委后勤部供给学校副校长,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贺龙、陈云同志的财经秘书和陇东专署贸易公司副经理等职。1945年10月调东北工作,任东北财经办事处秘书主任,哈尔滨松花江银行经理,哈尔滨市和沈阳市工商局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商业厅厅长兼华南财委委员、广东省财委副主任等职。1954年调中央粮食部任司长、粮科院院长、办公厅主任、部党组成员等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商业部和粮食部政策研究室顾问。




朱剑凡(1883—1932),著名革命教育家,湖南宁乡人。1905年创办周南女子学堂(今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培养了向警予、蔡畅、杨开慧、丁玲等一大批中国革命的妇女干部。1919年投入五四运动,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逐步接受马列主义,接受党的领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在重病弥留之际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 文字部分滑动 ]


END



◆ 责 编:沈   瑶

◆ 美 编:王丽媛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张志远、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示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回忆观音弄小学


2、菱角,此味最江南


3、同里听书


4、词典里的黎里古镇


5、难忘吴江电大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