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太浦河芦墟段一期工程建设点滴补录
郭吉顺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甲辰龙年第一读,读的是《太浦河工程建设史》《一条大河:太浦河纪事》两本地情书。读后对太浦河工程建设的来龙去脉有了全面认识。当读到《一条大河:太浦河纪事》中第二章“热血年代”时,六十六年前江阴、常熟民工在芦墟段的开挖生活、劳动场景,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今特作补录。


▲《太浦河工程建设史》


▲《一条大河:太浦河纪事》






腾空让屋  安置民工

1958年10月初,苏州专区太浦河太湖分洪工程指挥部在平望镇成立。芦墟段一期工程由江阴、常熟两县民工组成的两个团负责施工。11月中旬进驻芦墟镇。小小芦墟镇一下子要安置数千名民工成了大问题。幸亏政府早有谋划,前阶段各街巷、各单位层层动员,充分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镇上居民当时对1954年发生的太湖水患记忆犹新,因受尽了水患之苦,学校操场水深腰部,教室、办公室间间进水,镇上跨街楼下的街道成了小河浜。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开挖太浦河、治理太湖水患是人民政府办的一桩大好事。安置民工有困难,大家齐心协力来解决,腾房让屋,老宅、墙门充分利用,大家挤一挤,厅堂厢房也腾出来安置民工。


▲西南街许氏老宅(郭吉顺提供)


▲西南街王家老宅(郭吉顺提供)


▲西北街高家老宅墙门(郭吉顺提供)


我外婆家的老宅西南街黄家墙门,让出墙门间作为炊事厨房。厅堂、厢房作民房。天井里砌起一大一小两眼灶。民工一律打地铺,稻草铺得与门槛一样高。人心都是肉长的,外婆见民工缺水缸,就把家中腌菜的大菜缸借给他们当水缸用。又拿出家中备用的两只马桶作便桶。外婆老宅安置二十多个民工,大约两个班。民工和居民关系融洽和睦。


▲外婆老宅跨街楼(西南街建新里)

(此组图片均为郭吉顺提供


  ←外婆老宅备弄

                            老宅厅堂与厢房 

                                                                         

西北街章菊芬同学住的陆家弄、司浜里郑校长住的张账房也腾出不少地方,让民工打地铺;供销社、工商联等单位让出会议室安置民工。人心齐泰山移,安置民工住宿这个难题,群策群力终于解决了。


▲西中街原芦墟镇工商联办公处“平安弄五号”

(郭吉顺提供





生活艰苦  劳动管理“军事化”


太浦河工程建设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刚开始,物资短缺。民工伙食优先供应。每天两干一稀,早中是饭,晚上吃粥。记得第一批江阴民工,饭是胡萝卜炒米饭。这种饭香喷喷,盛在碗里蓬松松,吃是甜津津,小菜主要是咸菜和萝卜干。烧饭的师傅告诉我这种胡萝卜炒米饭不耐饥,其实就是省小菜,只要一碗热汤就可以下饭了。当时我见到像小孩胳膊一样粗的胡萝卜也很稀奇。早、晚两顿在家里吃,中饭由大师傅与打杂帮手送到工地上。后来第二批常熟民工在1960年2月来芦墟段工地,伙食因经济困难加剧变得更差了,两干一稀变成一干两稀。早晚粥,中午饭。大头菜炒米饭,粥里放菜叶,充分利用,同时以瓜菜叶代饭的现象时有发生。记得瓜称“黄金瓜”,一个倒有两斤重,酥美美,民工们称它为“解放瓜”,我们叫它“老太婆瓜”。胡萝卜也少见,多用“洋大头菜”来代替,这种洋大头菜口味很涩,硬邦邦的。幸好第二批常熟民工时间只有两个多月,到1960年5月中旬,芦墟段一期工程竣工。其中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老宅安置的一位常熟民工,年纪很轻,发寒热,有体温,两天未开工,外婆就用草药蒲公英、车前子煎成汤服用,两天就见效退热。后来这位民工非常感激外婆,口口声声叫外婆“老娘娘”。


▲民工吃饭场景


江阴、常熟民工采用部队军事化管理。以团、营、连、排和班为编制。有两位大师傅轮流值班,每天一位烧饭大师傅烧饭,另一位则整理内务,同时做大师傅的厨房下手打杂。天蒙蒙亮,天井里就响起哨子声,等我们起床,民工早就不见了。傍晚,方见他们收工回家,在河桥头洗手洗脚擦脸。捧起一只大钵头吃粥。八点过后就响起熄灯哨三声。劳动工具清一色,一把荡锋铁搭,一条扁担,两只土簸箕。军事化管理,井井有条,纪律严明。




劳动有定额  互相帮助干劲足


当年,我们小学生学校也组织去太浦河工地劳动。一到工地就见到一块块小黑板,板上每个姓名下边有当天劳动定额挖掘土方数。完成的姓名上方插面小红旗。民工开河挑泥并不像这两本书上黑白照片那样轻松。在冬天西北风里,工地上红旗招展,民工们个个满头大汗,一付泥担压肩膀,快步如飞向前移。俗话说得好: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胛嘴要歪。力气小的白天完不成土方数,还得开夜工,不完成定额决不收工。当年风气好,互相帮助风格高。集体作战,军事化管理出成效。随着工程进度越到河底,挖土挑泥难度越来越大。正像有的民工说:“太浦河,淤泥深,难上坡,急煞人”。


▲开挖太浦河工地现场




群策群力  土洋结合攻难关

由于河底淤泥深,劳动强度大增,铁搭、畚箕不顶用,工效低下。改进劳动工具成当务之急。于是群策群力,改进劳动工具,用木板铺地作轨道,用四平板车代替扁担簸箕。后来又改进人力绞盘车,烂泥潭中拖泥船。别看劳动工具改进了,但劳动强度一点也没有减轻,就用四平板车,三人一组,一人车前用绳拉,就像耕地时的耕牛一样。人弯下腰,胸与坡面平,两只脚硬撑一步一步向坡上移,车后两个人,一人推一个车轮,背都弯成一只弓。尽管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工地上的民工苦干加巧干,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打擂台,争冠军,夺红旗。这些劳动场景现在说给年轻人听,有些人根本不相信。正如《一条大河:太浦河纪事》一书中所总结的那样:“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13万水利大军踊跃奔赴太浦河工地,编成团营连等军事化组织,像军人一样投入改天换地的战斗。他们不畏艰难,齐心协力,在劳动竞争中鼓干劲、争上游,到处是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的感人场景。他们为造福子孙后代,付出了后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谱写了这片土地上有史以来最为壮丽的奋斗诗篇……”太浦河芦墟一期工程从1958年11月中旬动工到1960年4月中旬基本完工。经“四光”“三平”“三级分开”要求,验收合格才宣告竣工。


▲改进劳动工具




展望未来 太浦河更美 芦墟出行更便捷

由于太浦河工程建设竣工,给“四围春水一芦墟”的出行带来便捷。河北岸建成沪青平公路,后成为318国道的一部分。走过太浦河芦墟大桥,就转入318国道,四通八达。打破水路的束缚,车辆代替船舟。而今太浦河芦墟段有芦墟大桥、汾湖大桥,现正在建造第三座大桥,它将把老镇区与开发区连成一片。


▲新芦墟大桥(郭吉顺提供)


▲汾湖大桥(郭吉顺提供)


▲太浦河芦墟段正在建设中的第三座大桥

(郭吉顺提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类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太浦河工程把江、浙、沪毗邻地区连在一起,已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三地绿色生态共保联治,实施河长制,实现巡视制度化,三地协同管理。展望未来,太浦河两岸依托上海火车头,必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热土,使太浦河水更清,河更美!






END


    责编:王秋蕾

    美编:潘   莉

    审核:王来刚

    图片:郭吉顺、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地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农场大队第一任书记的精神财富

2、太平街小学琐忆

3、吴溇出了个王孙乐

4、吴江中医医院的前世今生

5、“补白大王”郑逸梅二游黎里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