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回味平望西塘街
王萌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我到平望中学读初中,曾寄居在平望镇上西塘街的朋友家里。西塘街是我每天必经之路,放学后经常跟同学在街上到处转悠。 

  

西塘街位于平望镇南端,莺脰湖北岸,东西走向,东跨后溪河泰通桥,连接司前街、南大街,西至苏嘉公路莺湖桥。全长530余米,宽约8米,原是条石路面,五十年代末改铺片石,八十年代拓宽,改为混凝土路面。


▲西塘街


泰通桥是一座石拱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被拆除。在原址稍南的地方,建水泥平桥劳动桥。


▲劳动桥(王萌提供)


民国前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塘街是平望最闹猛(热闹)的地方。这里店铺林立,鳞次栉比。街两边曾开设过棉百、医药、粮油、糖果、酒酱、鲜肉、腌腊、水产、烟纸、糕点、水果、饮食、箍桶、铁匠、制鞋、印章等店铺, 还有茶馆、旅馆、书场、木行、竹行、橹行、豆腐店、牙科诊所、中医伤科及眼镜厂、米厂、糖果厂等等。


平望向来以美食闻名,本地的特色小吃都可以在西塘街上买到,比如小馄饨、萝卜丝饼、油墩、火肉粽子、麦芽塌饼、酒酿饼、薄荷糕(冰雪糕)、汤团、青团、糖霜雪饺、三鲜面、鳝丝面和雪菜肉丝面等。


▲冰雪糕


劳动桥西堍是中医世家赵家。赵家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在平望镇上很有名。赵乡民医生曾经妙手回春,拯救了我的脸。我五岁时不小心被爸爸的一壶开水从头淋下,头部严重烫伤。第二天一早,爸爸就把一个涂满紫药水、缠满白纱布的“小木乃伊”,抱到了赵医生面前。赵医生仔细问诊后,开了草药,磨成了粉,调制成糊状,敷在我血肉模糊的脸上和脖子上。按照赵医生的嘱咐,爸爸每天给我换药,促进去腐生肌。换药是每天的酷刑,我杀猪般的嚎叫惊扰了街坊四邻。我在心里暗骂赵医生,不过幸运的是,因为这个秘方,最终我的脸上没有留下什么疤痕。现在回想起来,我爸爸最应该感谢赵医生,因为我烫伤的那一刻,曾经一边哭,一边威胁爸爸,“我脸坏了,不能上学了,就找不到工作了,就不能养你了”!


赵家的奶奶在家门口摆了个茶摊,红枣茶一分钱一杯。小方台上摆着几个小玻璃杯,每一个杯子里有一颗红枣,上面盖着一块方形的玻璃,防止沾染灰尘。那个时候红枣不常见到,很是金贵,况且是中医世家泡的茶,想来必定是讲究的,因此倒也时常有人来买。


赵家往西有家芦扉店。店里有位胡公公,很有打瞌充(瞌睡)的天分。坐在藤靠椅里,不过三分钟的功夫,就会不小心去神游西湖。附近的小调皮们,便常常在他打瞌充的时候,故意把他的鞋子藏起来。见他醒来找不到鞋,气得吹胡子瞪眼,却找不到发泄的对象时,大家便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西塘街上名气最响的是莺湖楼饭店,那是几代人的记忆。在酒楼上呷一口绍兴黄酒,点一盘莺脰湖的水银鱼炒鸡蛋,透过雕花的木窗眺望,眼前就是碧水茫茫、烟波浩渺的莺脰湖。莺湖楼饭店属于平望镇的高级饭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我们一般是不会光顾的。那个年代,谁舍得花那么多钱吃一顿饭啊?但是他家门口摊头上卖的油墩、麻球、糖霜雪饺,却是普通人家的最爱。  


莺湖饭店附近朝南的河滩边,有一座宽阔的花岗石河桥。河桥头经常停泊着一排排船只,是农民来粜谷、粜米、粜菜籽的,也是商贩运送货物的集散地。这里经常需要人把粮食、货物等搬运到指定的场所,因此,吸引了很多打零工和做苦力的人聚集。有活儿的时候他们就用土垯挑米挑谷,用栲栳扛米扛谷。空闲的时候,特别是在冬天,他们边等活边讲白相(聊天)、孵日头(晒太阳)。我们经常看见他们在河桥头与人讨价还价,偶尔嗓门响起来,差一点吵相骂(吵架)。干完活后,大家蹲在地上,分完铜钿,西塘街上兜一圈,然后高高兴兴回家去。


▲河桥头(王萌提供)


平望人称这个地方叫大河桥头。大河桥头也是附近小朋友觊觎的地方。河桥上经常有洒落的稻谷、大米和菜籽等,大家拿着簸箕、扫帚将它们收集起来,倒在房前屋后的鸡棚里。那时候,镇上的居民也养鸡养鸭,为的是给饭桌上添一点荤腥。


天气晴好的时候,我们也会坐在大河桥头,偶尔望着莺脰湖发个呆。


莺脰湖也称莺湖,因形似莺的脰(脖子)而得名;又传说是二莺相斗于此,陷为湖,故亦称莺斗湖,相传是吴越春秋时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湖中有一个小岛,名叫平波台。据说它随波起伏,即便是洪水来临也不会被淹没。烧香的船只经过莺脰湖,多要上此台进香,暗暗许个愿,或觅得如意郎君,或平步青云,或金榜题名,或财源广进。这里四季景色宜人,朝夕昼夜景色迥异。平湖秋月、莺湖夜月、殊胜晓钟等莺脰八景闻名遐迩。每逢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便吸引着文人墨客如颜真卿、张籍、范成大、汤显祖等在此流连忘返。


▲清代莺湖全景图(王萌提供)


▲莺湖景色(王萌提供)


这里的莺湖公园,我曾去过两趟,好像并没有特别之处。在那个十二三岁的年纪,可能并没有留意景色,也可能没有觉得它多么惊艳。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已经身处天堂般的世界了,处处风景如画,所以哪怕是再怡人的景色,在我眼里也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了。现在想来,唯一遗憾的是,高二的时候,有一位刚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长,曾写信给我,约我在莺湖公园见面,嘱咐“不见不散”,还画了三个感叹号,以示重要。那个年代,跟异性逛公园、看电影总有某种暧昧不清的特殊意义,因此必须要慎重。我虽然没去赴约,但是那封信却满足了我青春期的虚荣心。


▲莺湖公园(王萌提供)


莺脰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而平望生产的辣油辣酱,则是本土文化吸收、融合、创新外来文化的结果。


西塘街干家弄上的中华老字号达顺酱园,始创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特产平望辣油辣酱闻名于世。平望向来是运河重镇,唐代设驿以后,客商云集。南来北往的人在此聚集,悄然改变了当地的一些饮食习惯。平望辣油辣酱,综合了江南人好甜味和川湘人好辣味的特点,闻起来,似兰非兰,似麝非麝;吃起来,辣中有甜,甜中生香,说辣不辣,说不辣还真有点辣,真是独树一帜。


▲达顺酱园(王萌提供)


我小时候看到大人吃辣酱,就特别眼热(羡慕),非要爬到阿爹的膝馒头(膝盖)上。阿爹用筷子沾上辣酱,让我舔一舔,尝尝鲜。结果我被辣得眼泪直冒,以后再也不看一眼那个装辣酱的瓶子了。


▲平望辣酱


我虽然不吃辣酱,但是我爱吃酱菜。西塘街东面连接扇子街的路口北侧,就有酱菜店。一早天蒙蒙亮,营业员就会到店里,把排门板一块一块卸下来。排门板尺把宽,都有企口榫头,但又都不同,因此店家就给每块排门板编上数字,发个身份证,防止弄乱或者装错。


柜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精致的缸盆,分别装着乳黄瓜、宝塔菜、什锦菜、玫瑰大头菜、酱青瓜等“莺湖牌”酱菜及平望辣油辣酱。


我经常买几根乳黄瓜,鲜、嫩、脆、甜,特别下饭。那位和气的营业员叔叔,会用土黄色的油纸仔细地包好给我,这是我在学校一日三餐的佐餐佳品。即使饭菜都吃饱了,也还要顺一口酱黄瓜放在嘴里嚼一嚼


▲乳黄瓜


西塘街是平望镇最重要的CBD(中央商务区)之一,跟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风微拂的大清早,街边摆小摊的农民,或坐着,或蹲着,等待顾客来问津。旁边草篰里堆着刚刚摘下来的蔬菜,地上展示着韭菜、青菜心、菠菜、香青菜等,还有荠菜、马兰头和枸杞头等野菜,面前木盆里是新鲜的河蚌、螺蛳、蚬子、鲫鱼、塘鲤鱼、河虾、银鱼等。挎着提篮买菜的阿婆,蹲在小摊前,仔细检视着蔬菜的质量,问过价钿,还过价后,挑了一把头茬的韭菜,放在秤盘上,要求“掀点点”。街道两边的居民已经打开房门,开始一天的日子。男主人正在着(生)煤炉。他用自来火把报纸点燃,放进煤炉里,再把细干柴放进去,火烧旺后放上煤球,然后用蒲扇对着通风口缓缓扇着风。炉子里冒出白色的烟雾,一缕缕,袅袅升向天空,消散在晨光里;女主人忙着淘米、汰衣裳,跟隔壁河桥上的女人讲张(聊天);几位老人坐在竹靠椅里,一边拣菜,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苏州评弹,沉浸在自己美妙的小世界里。


街上开始出现各种叫卖声,声音是真诚的、柔和的、软糯的、不慌不忙的。人们来来往往,摩肩接踵,于喧嚣中透着悠闲,繁忙中透着自在。


早饭过后,小学生三三两两穿过西塘街,去北面的平望中心小学上课。小女孩肩上挎着各式的花布书包,最时髦的要数那种用三角形的零头布拼起来的风格,点缀着白色的荷叶花边,素雅清新。那是个拼娘的时代,拼的是姆妈(妈妈)的智慧和手艺。


▲平望中心小学(王萌提供)


也有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手里搀着小朋友,或者自行车上坐着小朋友,小心地穿过街道。小朋友穿着棉布的包衫袋,打扮得干干净净。有欢天喜地的,也有愁眉苦脸的,去往小学隔壁的托儿所。


学校也是小镇人们热爱的地方。一般暑假会在操场上放映露天电影,附近的居民都会搬个小板凳早早去等候开场。看过《智取威虎山》的小朋友,个个都觉得自己是杨子荣,偷爸爸压在箱底珍藏的、折得很挺括的白衬衫,披在肩上,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但是等爸爸下班,肯定逃不掉吃一顿家生(被打)的命运。


▲露天电影


西塘街上形形色色的小零食是我们的最爱。殊胜寺路口西侧,有一位老爷爷摆的茶摊,夏天卖薄荷茶和老鼠污(盐津枣)。老鼠污是一种风靡一时的蜜饯,用陈皮和调味料制成,再裹上盐,味道先咸后甜,还有点酸溜溜。用三角纸包着,一包五分钱。引得我们围在茶摊前,怎么都挪不动脚步。   

    

▲盐津枣(王萌提供)


继续沿着西塘街往西走,有一家烟纸店,卖各种杂货。店面很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商品不少,都是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瓶酒、香烟、自来火、肥皂、草纸、毛巾、牙膏、针线、纽扣、灯泡、仁丹、雪花膏、哈利油等等;也有小学生用的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练习本、墨水等等。柜台上摆放着几只大大的玻璃瓶,里面放着令人流口水的桃片、橄榄、杨梅干等零食糖果。他家的紫酸饼和桃片,酸酸甜甜的,最诱人。即使现在想起,嘴里还是会马上分泌唾液。 

        

西塘街上最火的是大饼店,堪称现代的网红打卡地。很多居民一早起来,就是去买大饼油条。芝麻甜大饼裹咸油条,又香又脆,又甜又咸,实在是妙不可言。大饼店前每天都会排起一字长龙,光顾的次数多了,顾客都熟络了。于是大家一边排队,一边交流经验。大饼上的芝麻,如果掉到桌面上了,就要用手指头沾点唾沫,然后把芝麻一粒一粒沾起来;如果掉到桌子缝缝里面了,那必须要用手猛地拍桌子,把芝麻震得跳到桌面上,然后再用手指沾住,小心翼翼送到嘴里,嚼一嚼,陶醉在唇齿间的香味里......


▲大饼


八十年代早期,生活不富裕,父母省吃俭用,一分钱恨不得掰作两半用。因此,西塘街的大多数美食跟我是无缘的。最多也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由父母领着,或吃一碗葱香扑鼻的小馄饨,或来一只香喷喷的肉油墩。每次都是隔靴搔痒,意犹未尽!更多的时候,美食于我,只是一种意淫。


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的味蕾没有被充分满足过,所以才会在余生如此渴望这些儿时的美食吧?


西塘街,值得我用一生来回味!




END




  责编:王秋蕾

  美编:潘   莉

  审核:王来刚

  图片:王   萌、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地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农场大队第一任书记的精神财富

2、太平街小学琐忆

3、吴溇出了个王孙乐

4、吴江中医医院的前世今生

5、补白大王”郑逸梅二游黎里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