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菱角,此味最江南
许忠妹

“吴江通”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此味最江南



日前,与远在美国的朋友聊天。朋友说这个季节又开始想念家乡菱角的味道了。朋友小时候生活在吴江七都吴溇市镇上,吃着太湖菱角长大。植根于记忆深处的各种美好的江南滋味和风土人情,形成浓浓的乡愁。而菱角的独有滋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为珍贵。朋友说,这是一种最为江南的味道。


吴溇老街



吴江地处太湖流域,到处是湖、泖、浜、荡、湾,还有水汪汪的万顷良田。“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秋季盛产各种水生可食用植物,著名的“水八仙”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菇、荸荠、莼菜、菱,即是其中的代表。


水八仙

菱角是一年生蔓性水生草本植物菱的果实,又叫做龙角、水栗,俗称“水中落花生”。菱角有很多品种,水红菱、大青菱、馄饨菱、沙角菱、和尚菱、小白菱等。我们这里大多是水红菱和大青菱,还有一种个小角尖的野生四角菱。


水红菱和大青菱


国庆节前后是采菱时节。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常常盼着去外婆家做客。外婆家在八都的厚明港(北),村庄后面有大面积的漾荡,种植了大片大片的菱角。水面上的菱叶密密麻麻,错落有致,一个个菱角像淘气娃娃从菱叶中探出头来。村里的人们常常坐在圆圆的菱桶内,灵活地划着菱桶分散在水面各处,拨开菱叶把菱角采下来放在菱桶里。姑娘媳妇们欢声笑语,场面热闹非凡。白居易有一首诗《看采菱》云:“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我和妹妹也尝试着想去坐菱桶采菱,但菱桶很难驾驭,晃来晃去就是找不到平衡,好几次都侧翻掉进水里,吃了“辣面”(呛水),终于作罢。


江南可采菱

从外婆家回来,总会带回一大筐大青菱,我们土话叫“环桥菱”。母亲会把菱角放入水里,将浮于水面的嫩菱捞出,嫩菱适合生吃,味道清香水嫩,又脆又甜。而那些沉在水底的是相对成熟的菱角,可放置很长时间,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煮一些。老菱适合煮熟了吃。母亲常常把熟菱从中间切开,这样我们吃起来就很方便。把开口的一端塞进嘴里,牙齿轻轻咬一下菱角处,喷香的菱肉便滑出菱壳,滑入嘴里。嚼起来清香绵糯,有微微的甘甜,味道跟板栗相似。

这个季节,庙港的街头又摆满了各种菱角,红菱、青菱最多,生的熟的都有。每次看到菱角,我们总是倍感亲切,有种柔柔的温馨情怀。庙港有着浓郁的熏豆茶文化,菱角上市的时候正好是熏制熏豆的时候,这个时候喝熏豆茶,菱角是绝配。在家长里短的熏豆茶的时光里,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熏豆茶

聪明的庙港人还把菱叶摘掉,取其嫩茎加工成一种冷菜,称谓“菱头”。朋友家腌制的菱头特别好吃,吃起来很有嚼劲,带着微微的酸甜,非常开胃,是喝粥的绝佳凉拌菜。新鲜摘下来的菱茎在开水里焯一下,捞出来晾干后放冰箱冷冻,放上半年都没有问题,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可以佐各种菜肴。


炒菱头

将菱肉碾压成粉,做成粥和糕点,带着菱的清香,很是美味。清《调鼎集》有记载:“老菱肉晒干,研末,和糯米粉三分,洋糖,印糕蒸,色极白润。”   

菱粉有补中之功,可以“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去暑、解毒”。



2022年9月23-25日,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江村举办。有大型的演出,有苏州各地农产品的展出,有抖音达人现场直播,热闹非常。众多农产品中我们挑了一大包大青菱,回家煮熟,喜滋滋地和左邻右舍分享。李渔曾说,世间唯有三种食物,自己动手才有趣味,那就是蟹、瓜子和菱角。



2022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






因为有各种应季的美食,让行走在时光中的我们倍感幸福和温暖。这个季节的菱角,朋友们不要错过了哦!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责任编辑:沈瑶、王丽媛

技术编辑:王丽媛

图片来源: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示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同里听书


2、词典里的黎里古镇


3、难忘吴江电大


4、这个秋天,去吴江的乡村走走


5、弹棉花的那些事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