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基础的我,要成功,只有努力,别无选择。”叶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接手小足球队训练的那天起,他就行动起来,观看从未观看过的足球比赛,订阅从未订阅过的足球杂志。他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为了给队员做好正确示范动作,他自己先要练上上百次,对着穿衣镜痴痴地练,直到满意为止。在教学过程中又不断总结、改进,提升训练质量。
为了加强体能训练。清晨,我们还没上班,他已经带着孩子们去跑步了。绕操场跑,绕学校跑,到公路上去跑。他是有胃病的,常见他用手捂着胃部。胃病严重时,他趁学生上文化课的时间,悄悄去挂盐水,挂完水后匆匆赶回学校,继续他的训练课程。他持之以恒,从不耽误足球训练。除去自身因素,挑选队员是个头疼的事。学校里面学生少,挑选范围窄。随着一届届学生毕业,后备军也得跟上储备好。好不容易挑好人才,还要做好学生、家长、老师的工作。家长怕因踢球影响功课,不同意让儿子踢球,他就一方面做家长的工作,承诺保证队员的学习时间;一方面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商量,请求专门为足球队员配备一对一的帮助师资。训练中有队员崴了脚,他还会扶着孩子们去民间伤科郎中处医治。
每次外出比赛的晚上,我喜欢到男宿舍去看叶老师给队员们上课,看他在棋盘上排兵布阵,他娓娓道来,头头是道,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频频点头。他对队员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比赛场上,有队员犯错,他从不发火,更不会骂人,而是耐心分析、讲解。所以孩子们都跟他亲密无间,言听计从。
每次比赛凯旋归来,学校会在师生大会上介绍赛场上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共享足球的快乐,学习足球队员的拼搏精神。毕业班的老师们更是主动做好队员们赛后的补课工作。全校拧成一股劲,助力校足球队走出平望,走出吴江,赛出好成绩。
天道酬勤,叶老师无怨无悔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进校第二年,他就带领球队登上吴江县小学生足球赛的冠军宝座,此后冠军连连拿。夺冠不易,蝉联冠军更难,可叶老师和学生们做到了。苏州同行对叶老师刮目相看,他也因此获得了多项荣誉: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苏州市教坛新秀、江苏省先进个人。

▲1992年4月,平望镇河西街小学足球队获吴江县小学生足球赛冠军后师生合影。后排右二为叶根林老师,右四为庄明华同学,右一为作者(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