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水韵吴江 >> 百湖集萃 >> 湖塘路和运粮河散记

湖塘路和运粮河散记

2023/1/17 3:45:05    作者:  倪昆泉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622

  湖塘路和运粮河,原是沿太湖吴江各乡村通往湖州、松陵、苏州的二条并行的重要水陆通道。今天,在吴江原沿太湖的八坼、平望、横扇、庙港、七都等乡村,以及湖州境沿湖各处,散落着许多的遗迹。前几天,在横扇文保工作者徐方先生的陪同下,笔者踏勘了横扇的长家港、尹家港一带的湖塘路和运粮河的遗址,翻阅史料,颇有感叹,记录于此。

  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湖滨自练聚桥至湖州略陆路约九十余里,谓之湖塘,相传元末张士诚据苏州,开运河于此,以漕湖州之米,遂以土为塘,盖所传运河即吴江史志报称湖城北之堑也。但旧志云:宋庆历中,通判李禹卿隄太湖八十里为渠益漕运,疑湖塘始于宋而张士诚特修耳,自明至今不复为官路。据《太湖备考》载,湖城张士诚所筑,北据太湖,自四都之充浦抵大钱港(湖州城)为一字城,东西百余里,城北鉴堑环之。明弘治间城废。

  根据这两段古籍史志所述,湖塘路和运粮河最早可能出现在宋庆历中期。但湖塘路曾经被张士诚加筑成用于抵御外敌(明军)的一字城,同时开挖了“堑”作运河,以漕湖州之米至苏州。从现今各处湖塘路、运粮河的遗址来看,湖塘路往往有数十米之宽,并且高出边上的水田有一米以上(图1、图2),可见其土方量巨大,足以垒起当初的一字城。当时挖泥筑城的同时,开凿、疏浚、加宽并用挖出与一字城并行的运粮河,同时也作护城河,可谓一举两得。当一字湖城成为湖塘路后,除了行人小道外,农民在小道两侧高阜的路基上种桑种菜已经数百年。

  湖塘路和运粮河虽然并行,却有交岔,在庙港境内是河南路北,横扇境则路南河北。

  其实旧时练聚桥与八坼的京杭运河西侧的官道也有大路,遇河港阻拦,均筑着石桥相通,分别走过回龙桥、直港的治安桥、王家港的朴质桥、拐上大浦港南岸,过宋家桥、虹桥即到京杭运河的大浦桥官道。旧时,湖塘路能沿湖沟通八坼到湖州的陆路,曾经是官道,应该是可信的。只是自明代起,官道改走頔塘,湖塘路不复为官道,但湖塘路以前一直是江浙民间的重要陆上通道,还是抵挡太湖洪水的大堤。

  八十年代时,笔者曾因工作需要骑着自行车奔走于七都至横扇之间的湖塘路,对一路相对顺畅的乡间大道深感好奇,却不知其中的奥秘。据湖塘路边的年老村民说,湖塘路最后一次发挥重要作用是解放前后,解放军大部人马曾取道湖塘路从湖州方向往十苏王公路进军,解放初,剿匪部队也多次取道湖塘路进发太湖。

 

 

  长家港、尹家港均是南北走向的河流,北通运粮河,运粮河北侧就是旧时的太湖滩涂,沧海桑田,今天的太湖已北退数里。而两港之中,旧时有甘皋港,清光绪十五年的江苏水利图可以佐证(图3),但此港由于狭小,并且港岸无人居住,听当地老人说,此河六十多年前已是不通流的河浜,后来被人填没,此港今天了无踪迹,却在港址附近还搁置着一呈拱型的青石桥面石(长245厘米、宽80厘米、厚30厘米),石的内外二侧均刻有“甘泾”两字,根据石质推测,当是明代或者明代以前的遗物(见图4、图5),年老村民告诉笔者,附近另有一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石头,只是埋在泥底下了,一时无法见其真容,如二块合并,此桥当有一米六宽。从此石“甘泾”两字又能判断,所谓的太湖七十二港溇,也许是明清以后的事,以前对太湖沿岸河流的叫法,可能并不统一。

  但运粮河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仍被附近农民作为去吴江的重要的行船水道,由于汽车交通的普及,才在本世纪退出了历史舞台(图6、图7)。

  太湖淤泥长期的沉积,生就了广袤的太湖淤积平原,滋养着吴江人民。清乾隆《震泽县志》又载:向时,湖塘之外,即为太湖,今塘外浮涨成田,近者一里,远者三里。作为吴江母亲湖的太湖,经历着泻湖共有的生命历程,我们如何保护好太湖、保护好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是值得今人深思的。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