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同里(开发区) >> 陈去病故居

陈去病故居

2023/1/3 3:49:15    作者:  陈志强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9342

  陈去病故居在同里古镇区南部,从三元桥南堍沿河走百来米,往左一拐便可到达。经数年整修,陈去病故居已于2002年4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陈去病故居门景

  陈去病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1874年8月12日,他生于苏州娄门内平江路庆林桥附近的途中暂住之地,故初名为庆林。其先祖因避元末战乱,自浙江兰溪迁至吴地,清代中叶,陈家一支由周庄迁青浦后又置产于同里,从陈去病祖父起入吴江籍。陈去病为遗腹子,当时身怀六甲的陈母倪太夫人正就医于吴门,生子后即返回同里。陈去病又名佩忍,后改名为去病,字伯儒、百如,号汲楼,别号巢南,亦曰病倩,自署垂虹亭长,晚称勤补老人。陈去病早年从长洲(今属苏州)大儒诸杏庐学古文。甲午战争后,国家危难,激起他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同邑金松岑等创办“雪耻学会”。1903年春,他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用诗文、政论、传记、史论和戏剧等形式宣传革命。1906年参加同盟会后,与黄宾虹一起组织“黄社”,与光复会秋瑾、徐锡麟等人过从甚密。秋瑾牺牲后,他与徐自华护送秋瑾灵柩到杭州西湖安葬,并成立“秋社”。1909年,他与柳亚子、高天梅等在苏州发起成立反清革命文学团体——南社。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在苏州创办《大汉报》,强调要将革命进行到底。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陈去病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黄兴的秘书。1916年,他跟随孙中山考察南北,之后,先后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参议院秘书长、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等职。北伐后,陈去病对蒋介石的统治日益不满,逐渐脱离政治转入学术研究,曾任南京东南大学、上海持志大学教授、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等。1933年10月4日,陈去病在同里逝世,安葬于苏州虎丘冷香阁。临终前,他写道:“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翌年,南社同仁为他举行公葬。陈去病工诗善文,著有《浩歌堂诗钞》、《续钞》、《明末遗民录》、《五石脂》等著作,还辑刊《吴江县志》、《笠泽词徵》、《松陵文集》、《杏庐文钞》、《百尺楼丛书》等,尚有许多散文散见于清末民初的各种报刊杂志。

陈去病故居月洞门

  陈去病故居占地二亩二分半,共有房屋42间,石库大门面西临河,楣额“孝友旧业”四字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进门为一天井,北侧是家庙,现辟为陈列室,东侧是“百尺楼”,楼名源出《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又出秦湛《卜算子》句“极目烟中百尺楼”,此楼一楼一底,很是简朴,是陈去病藏书与写作之所,他所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名。

陈去病故居堂楼

  天井的南侧有一月洞门,洞门上方砖额“绿玉青瑶之馆”六字,原系同里著名人士“杨柳松柏”中的杨天骥所题,现由国学大师钱仲联于1994年重书。进洞门往右即是俗称堂楼的绿玉青瑶馆,该馆之名最早见于民国八年(1919年),金世德《陈去病年谱》中记述道:“民国八年,己未,一九一九年,先生(指陈去病)四十六岁,作绿玉青瑶馆图卷,题者遍海内,夹注云:倪云林晚年遁迹吴江之同里,绘《叶湖别墅图》以见志,所居在叶泽湖边倪家汇。先生母夫人即云林遗胤也,因绘《绿玉青瑶馆图》即取云林旧句,一慕高士之风,一志乃母之节。”绿玉青瑶馆为五楼五底两厢房,共13间,楼下中三间是厅堂,堂上挂着两副对联,其一为:“雁帛传书刚成寿字;鸡年舞彩如见壮心”,为当年南社社员茅祖权庆贺陈去病六十寿辰而撰书的,另一副为:“其人以骠姚将军为名,垂虹亭长为号;所居有绿玉青瑶之馆,澹泊宁静之庐”,系当年陈去病自撰,由同里籍著名书法家钱太初先生所书。联中的“骠姚将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陈去病早年即因仰慕他的气节和精神而改名为“去病”,也因爱恋位于吴江的“江南第一长桥”——垂虹桥而自署为“垂虹亭长”。读此联,让人感受到了陈去病先生那种以国为家、一心报国的气节,同时感受到了陈去病先生那种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专心治学的精神。厅堂两侧有屏门与厢房相隔,北厢房为陈去病的书房与卧室,南厢房二层系一露台,以前登台可遥望到陈氏先茔中山亭,现在绿玉青瑶馆门前的天井里尚放着一块当年孙中山所题“二陈先生之墓”残碑(“二陈先生”指陈去病的父亲与叔父)。

陈去病故居书房

  出绿玉青瑶馆,回到天井,在百尺楼的北侧往东走,见有一院,院中有一建筑,名为“浩歌堂”,是当年陈去病会客之所。该堂面阔三间,坐北朝南,1920年落成时,陈去病适阅白居易的《浩歌行》,遂欣然神会,取名为“浩歌堂”。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横匾,系孙中山褒扬陈去病之母倪太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堂中抱柱上挂有陈去病自撰的一副对联,是为:“平生服膺明季三儒之论,沧海归来,信手钞成正气集;中年有契香山一老所作,白头老去,新居营就浩歌堂”。上联中的“明季三儒”系指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陈去病平生衷心信服这三位大家的宏论,如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为纪念黄宗羲,特地在徽州府(今安徽歙县)中学堂与黄宾虹等一起组织了“黄社”;下联中的“香山一老”,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陈去病中年时很是喜欢其诗作。读着此联,让人感受到了在宁静的陈去病故居里,曾涌动着热血,充满着浩气,同时让人知晓了陈去病早年激起强烈的爱国热情,投身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用诗文、政论、传记、史论和戏剧等形式宣传革命,与柳亚子、高天梅发起组织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积极投身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都是与“服膺明季三儒之论”紧密相连的,让人知晓了他一生勤于笔耕,整理、编著了包括《正气集》在内的多部“正气”长存的集子,撰著了包括《浩歌堂诗钞》在内的多部“浩歌”回荡的著作,都是与“有契香山一老所作”不无关系的。浩歌堂的东侧是陈去病的书房,此书房与浩歌堂尚未向游人开放。

孙中山先生手书的“二陈先生之墓”石牌坊

 

“二陈先生之墓”石牌坊残碑

  走在陈去病故居里,一代名人虽已仙逝,但还仿佛让人感受到了荡气回肠的诗文之音在屋内不停地回响着……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