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江村变迁 >> 《江村变迁》第三章 迎国际友人,开世界窗口

《江村变迁》第三章 迎国际友人,开世界窗口

2013/5/22 13:04:17    作者:  朱云云 姚富坤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687

第三章  迎国际友人,开世界窗口

因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在国外社会学、人类学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使深居江南水乡的普通村庄——开弦弓村,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所关注和向往。在改革开放前30年里,有澳大利亚学者威廉·葛迪斯教授对开弦弓村的访问。改革开放后,国家走上科教兴国的振兴之路,加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相继来开弦弓村访问。

1981年9月,美国人类学教授南希·冈萨勒斯(女)访问开弦弓村,她是继W.R.葛迪斯教授之后,第二位访问开弦弓村的国外学者。从1983年起,每年都有多批国外学者访问开弦到村,至2007年,据不完全统计,有记录可查的有62次,其中有多次是多国学者的联合访问。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25次,美国20次,英国8次,香港地区4次,意大利和津巴布韦各2次。来访过1次的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朝鲜、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印度、菲律滨、冰岛、台湾、香港。有的学者多次访问开弦弓村,如英国学者、英籍华人常向群(女)访问5次,日本学者朴红(女)访问4次,日本学者鹤见和子(女)、宇野重昭、安源源茂等学者访问3次。访问2次的有:英国学者王斯福、津巴布韦学者恰特(女)、香港学者刘创楚等。现将几次影响较大或调研时间较长的典型访问介绍如下:

一、威廉·葛迪斯(W·R·Geddes)教授访江村

1956年春,开弦弓村迎来了第一位国外学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人类学系威廉·葛迪斯教授。这次访问对于江村社会学调研基地的建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威廉·葛迪斯教授是费孝通先生就读的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老同学,毕业后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人类学,教学中一直使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这本书。他经常在想,那里的人民后来怎么样了?一直期望着对开弦弓村的访问。1956年初,应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威廉·葛迪斯教授随新西兰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4月28日,代表团到达北京后,他便提出访问开弦弓村的要求。

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但在当时中国国内政治空气沉闷、对外学术交流几乎中断的年代里,一位西方学者想要深入中国农村作社会调查几乎是不可能的。威廉·葛迪斯的访问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准和安排后才实现。

本节根据威廉·葛迪斯《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生活》[1]、朱建明《葛迪斯的江村调查》[2]、《国际友人访问开弦弓村的活动情况》[3]和开弦弓村老年村民的回忆写成。

充满新奇的场景

5月12日下午,威廉·葛迪斯教授和国内陪同人员一行4人,从苏州坐汽车到吴江震泽镇,然后乘坐早在那里等候他们的小汽艇,走水路前往开弦弓村。葛迪斯在船上注视着两岸陌生而新奇的环境:船后掀起两道人字形的浪花,拍打着两侧的堤岸,船桅刚刚能通过驼峰般的桥洞,船底又时常碰到河里的泥沙。人们聚集在岸上观看,孩子们更沿岸随船奔跑,直至船转入叉道行驶,才被迫停步。因为五十年代,很少能见到汽艇,外国人则更少见到了。

大约一小时以后,于下午五时二十分,小汽艇到达开弦弓村,轰动了村里男女老少百余人,站立两岸和桥上观看。葛迪斯教授在船上惊喜地向群众招手示意,并摄影。在村里的这段时期,葛迪斯教授成了村民关注的兴趣中心。因为全村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从西方来的外国人,在学校上课前后以及傍晚院子里总是挤满了人,都在好奇地观察这位外国教授的一举一动。一天晚上,葛迪斯在村民家中访问。临走时,这家男主人担心他的房子被跟来的大批人群挤坏,要求他从后门悄悄地溜走。

令葛迪斯教授感到高兴的是,他发现开弦弓村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丝厂经过重新修建已用作茧站,学校也办得很兴旺,还有一个小型图书馆。傍晚,村乐队开始凑乐,青年男女不论是未婚和已婚的,都系着鲜红色的腰带,兴致勃勃、熟练地打起了腰鼓。年轻的母亲们抱着婴儿,站在门廊下,交头接耳,孩子们一个个都穿着鲜艳夺目的毛线衣,母亲们一边抚摸着孩子、一边炫耀着。在一排排房屋的灰砖墙上石灰水刷着醒目的标语:“努力学习,尽快扫除文盲”;“努力学习,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努力学习,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

葛迪斯利用中午和傍晚休息时间,单独绕村步行,并走进村子周围的田野。那时正值春天,地里种着麦子、蚕豆,还有桑树。他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对准春光明媚、郁郁葱葱的绿色田野和美丽的村庄拍摄照片。其中有:在地里采蚕豆的老大娘(沈琴法的母亲),在麦田里割草的五位姑娘,摇船回家的妇女,踩水车的农民,歇工回家的男子,架在小清河上的木桥,供销合作社全景,沿河的民居等。

他对村干部说:“我这次来开弦弓村访问,得到的帮助很大,充实了我们的教育内容。回去后一定以我个人的职位、身份,大力向新西兰人民宣传,宣传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写文章,一是广播。”并说:“我在此地拍的全部照片,保证回去后在一个月内,将整套给你们。”原以为这些照片都已遗失,或者没有寄到,然而时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竞然在吴江市档案馆的案卷里,找到了当年葛迪斯教授亲自照的照片。这一组照片共6张,本节选用4张。

分秒必争的调研

威廉·葛迪斯教授在村子里调查,虽然只有4天,但他全部白天和晚间,一刻不停地做调查,并对该村的户口进行了一次普查,工作效率十分惊人。

12日晚饭后,葛迪斯听取乡长王大宝介绍全村情况后,重点询问了民主选举的情况。如选举委员会怎样产生,那些人组成,选民资格如何规定,有多少选民,人民代表怎样选举等。

13日上午,葛迪斯参观了养蚕共育室,访问了沈子兴家。了解家庭人口、家庭成员、称谓、经济状况和风俗习惯。下午两点,开始对村干部的访谈,了解全村土改前后的生产关系和合作化的过程,历年粮食和蚕丝的产量,以及农业社经营管理的方法。

傍晚去港北(北村)访问村民姚阿福,葛迪斯一进门看到灶头上没有灶君老爷,就奇怪地问为什么没有灶君老爷?当他知道该户是基督教徒时,他认真了解了村民信教的情况。晚上9时20分,葛迪斯走访了村中心小学,对学校的教师人数、教员的籍贯与待遇、教育规划等情况提出了很多问题,教员一一作答。

14日上午,葛迪斯由乡干部陪同参观了北庙,庙内的房子和菩萨都没有被破坏。下午参观中心小学少年先锋队的活动。晚上访问新婚农民周伯顺的家,重点了解婚姻问题,即婚姻是否自由、结婚仪式、吃喜酒的亲戚关系等等。还询问了村民平时的生活、劳动和经济收入情况。

15日,葛迪斯重点调查开弦弓村的蚕桑业和丝织业情况。上午,他邀请蚕桑指导所干部陶琳仙座谈,着重了解养蚕的全过程、蚕丝生产成本、蚕农与国家的关系等等。晚上,访问了农业合作社副主任姚云才家,对乡村干部和村民在他调查期间给予的热情款待和帮助表示感谢。

16日,早晨七时三十分,葛迪斯乘船离开开弦弓村,村里干部群众自发来到河边,鼓掌欢送。

富有哲理的成果

威廉·葛迪斯教授访问开弦弓村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他回国6年后出版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一书中。这本书以一位西方学者的特殊身份和视角,向西方各界客观和理性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合作化时期的开弦弓村的农民生活。系统和简明地描述了开弦弓村的人口家庭、传统经济、土地制度、行政体制等情况。

葛迪斯欣喜地看到费孝通书中所描述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形式正在向自由恋爱的方式转变,男女结婚年龄在提高,夫妻之间年龄差别在缩小,新婚夫妻关系比较平等、友善,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在提高。同时,葛迪斯还看到通过土改和合作社运动,农村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农村经济得到了恢复。

但是,他认为,合作化对劳动的直接个人收益缺乏鼓励,蚕丝业的产量反而降低了。共产党人应该担忧的是单调、呆板和千篇一律的问题。农民的生活没有什么色彩,村干部的深蓝色的制服就是在新政权下千篇一律的象征。

书中很多富有哲理和洞察力的话,被以后发生的史实所证实。该书的出版,在当时中国十分封闭的政治环境中,继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后,再次成功地打开了开弦弓村——这一扇世界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震动。

二、南希·冈萨勒斯(Naneie Gonzalez)教授访江村

1981年9月20日至24日,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常务董事,美国农业发展委员会亚洲组主席,马里兰大学副校长,人类学教授南希·冈萨勒斯应中国科协邀请,先访问安徽凤阳,再来开弦弓村访问,结束后在苏州与费孝通会见,交流了访问感受。南希·冈萨勒斯是第二位访问开弦弓村的国外学者。当年开弦弓村沈春荣书记全程陪同了这次访问,并作了详细记录,从中使我们可以领略到这次访问的精彩场景和重大意义。

紧凑和高效的访问。

南希·冈萨勒斯在开弦弓村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日程排得满满的,参观访问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她充分利用时间,不停地看,不停地问,不停地记,工作效力非常高。

9月20日上午10时50分,南希·冈萨勒斯坐船到达开弦弓南村(红卫大队),河岸上站满了热情欢迎她的村民。一到大队部还没有坐下,她就好奇地观看贴在墙上的各种图表,开始了解开弦弓村的概况,时近十二点才用午餐。下午,她先后参观了红卫大队丝织厂、红卫第五生产队、庙港公社缫丝厂(原开弦弓新丝厂)、红卫粮饲加工厂、红卫商店、访问了村民徐火泉和周永坤家庭,晚上召开村民座谈会。

9月21日上午,南希·冈萨勒斯一吃过早饭,就去红卫三队参观蘑菇养殖场。再越过东清河桥,到开弦弓北村(立新大队)访问,在立新一队晒谷场上观看社员在附近田里开采泥炭。到一队村民徐德昌家观看用泥炭烧饭的情况,参观了他家儿子的新房。然后,参观立新大队制糖厂,到村民钱金和家访谈,了解全家生活情况,并在钱金和家用午餐。下午先后参观立新四队蚕房、立新大队丝织厂、立新6队养猪场和防洪闸。回来的路上,又走访了村民姚雪荣家和倪桂法家。晚上阅读为提供她的全村的各种资料。

9月22日上午,参观访问红卫中心小学、红卫初中班,听取校长辛培灵、教师周仁虎介绍村里的教育情况和办学经过,观看学生课前眼保健操和课间广播体操。访问红卫一队村民姚玉山家(在费孝通《江村经济》一书的插图中,姚玉山在田间做秧田布种),姚玉山向她介绍了解放前后全家生活上的变化,他的妻子用当地接待贵客的习俗,泡了甜茶、烧了糖烧芋艿、拿出了自制的薰青豆,招待客人,并与客人共进午餐。下午到红卫10队时任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的周正华家访谈,并与在场的成年妇女和老年妇女坐谈。接着又到再次来到立新大队钱金和家,照了一张“全家福”。晚上南希·冈萨勒斯在住处抄写开弦弓村资料。

9月23日上午,南希·冈萨勒斯访问红卫合作医疗站,下午召开干部坐谈会,晚上召开计划生育座谈会。

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南希·冈萨勒斯在开弦弓村的访问中,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开弦弓村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她在参观中,现场观看和了解了养蚕、养猪、蘑菇种植、捉虾、挖泥炭和泥炭使用、制糖、缫丝、织绸、粮食加工、电力灌排、商店营业、“赤脚医生”(农村医生)配药扎针的实际过程。询问了工厂分配、职工收入、学校教育、教师待遇、合作医疗事业、“赤脚医生”待遇等情况。

在村民家中访问时,了解了生产队联产计酬、户与户之间的关系、氏族关系、家庭结构、村民生活、人情风俗、婚姻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极有兴趣地在徐伯兴家了解专业承包捉虾的情况,对捉虾工具照了相;在徐德昌儿子徐雪坤的新房里开箱看了箱内衣料,询问了新娘嫁妆、结婚仪式,小夫妻日后计划生育的打算。

南希·冈萨勒斯十分关心费孝通及其姐姐费达生,在红卫五队老年村民倪桂法家和一队姚玉山家访谈时,专门问起了费孝通及其姐姐费达生在开弦弓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第一天(9月21日)晚上召开的村民座谈会上,应她的要求,专门请到了在《江村经济》和《重访江村》照片中出现的村民,他们是:南村红卫大队姚金奎,生产队长,插图中的腰鼓队队员;赵成汉,副业组村民,插图中在踏车;蒋金娥,红卫三队妇女,当年是蚕桑生产上很有技术的小姑娘,插图中的腰鼓队队员;周富林,土改干部;北村立新大队村民周海珍、周荣泉。

伟大的友好使者。

南希·冈萨勒斯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外学者对中国作学术访问的先行者之一。在这次访问中,南希·冈萨勒斯处处受到开弦弓村人民的热情欢迎,真诚和朴实的款待,使她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真实面貌。她对开弦弓村充满热情和友好的访问,使她成为国际交往中伟大的友好使者。她在最后一天的告别晚会上,向开弦弓村人民表示深切的感谢。她说:

我这次来中国访问,开弦弓村是我访问的高潮。我曾到过中东、拉美、等很多国家,与这里相比,你们不属于不发达国家。那里有饥饿,婴儿死亡率很高,好多地方婴儿不满4岁,就死了一半。在这里,在开弦弓婴儿几乎没有死亡的现象,使我感到很惊讶。

她又说:

在西方,到处高喊自由,如果人民的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讲自由有什么意义呢?在西方,听说共产主义没有自由,来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有怀疑。但是,到中国,到开弦弓村,我看到人民是开朗的。下午途经一个生产队(红卫四队),看到在开社员会,我不请自去,而且不要干部陪同,社员对我的到来,一点也不拘束。我听他们讨论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问题,看不到有什么不自由的地方。

她还客气地说:

这里的干部年轻、能干、有知识、有献身精神,有这样的干部队伍,你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兴旺。你们对我很客气,谢谢你们。物质条件的好坏是次要的,关键在于人民之间的感情。我回去后,要把调查中在开弦弓村看到的情况写出来,宣传出去,让国外了解开弦弓,这样才对得起你们。如果有幸再来中国,我还要到开弦弓来。

9月24日上午8时,美国朋友南希·冈萨勒斯教授在村民的深情欢送下,上船离开开弦弓村。开弦弓村人民送给她四件礼物作纪念:

开弦弓村原状图和现状图、土特产薰青豆、村里妇女常穿的士林布传统服装一件、安装在工艺美术盒内的精选优质春蚕茧5颗。

三、常向群研究员访江村

在众多国外学者中,有一位在开弦弓村调研时间最长、访谈村民人次最多、研究系统性强、获得成果丰富的学者,她就是英籍华人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者、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向群博士。她从1996年起,先后5次访问开弦弓村,在村子里调研的总天数为130天,其中时间最长的一次为87天。常向群5次访问开弦弓村,除第一次住在金蜂缫丝厂的女工宿舍外,其余几次都住在姚富坤家里,与姚家老小四代结下深厚的情意。以下记述的内容,主要按照姚富坤的回忆,同时阅读了常向群的调研文章和相关资料写成。

有缘千里访江村

常向群,1960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祖籍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辽宁师范大学毕业,获法学学士;1984年东北师范大学读社会学研究生,期间受导师东北民盟组织创始人之一丁克全教授的影响和指导,系统研读了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产生了访问和研究开弦弓村的愿望。1987年常向群获社会学硕士后,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1991年,常向群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作访问学者,在王斯福教授(Stephan Feuchtwang)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

令常向群难以忘怀的是,1996年4月上旬费孝通先生在吴江宾馆会见了常向群。向她了解了在江村两个月田野考察的情况,她详细地向费老汇报了开弦弓村集体企业的困境与危机。数日之后费先生第19次访问江村。使她感到欣慰的是,数月后费孝通先生作出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结束了其历史使命的结论,随后江村及其“苏南模式”覆盖的广大地区,顺利地完成了集体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制。

吃苦耐劳的精神

常向群在开弦弓村的历次调查,最显著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她在来开弦弓村之前不到两个月,在费孝通先生七次访问过的甘肃定西作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差,生活还十分贫困,平时在村民家里一起吃饭,每天只吃面条和咸菜。当地缺水,每天由镇政府水房供应一水瓶水,连饮带用,三个月没洗头洗澡,她坚持下来了。她来开弦弓村调查时,常有村民问“到农村来过艰苦生活,吃得消吗?”她总是笑笑说:“吃得消,这里太好了。”

1996年2月17至5月14日,常向群第一次访问开弦弓村。得到于孟达老县长的关心和支持,并在春节期间专程来江村看望她。虽然常向群能讲很标准的普通话和十分流利的英语,但村民讲的是吴语方言,开始时与村民交流,因语言不通都由姚富坤当“翻译”。但她从日常生活用语着手,勤问勤记,并借助于地方志中“方言”为工具,五六天后,就能独自与村民交流了。

按照传统习俗,在年初一的临晨,村民要到附近庙宇里去“烧头香”,以求神灵的保护和来年的福祉。常向群进村的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她为了抓住这一观察村民习俗活动的难得机会,深夜就跟着村民来到庙里。并且她看了一个地方后,还要赶着去看第二个地方,整整一夜没有睡觉。

开始时,村民对她的行动不理解,为什么在过年的时候不与家人团聚,甘愿孤苦零丁地跑到乡下来吃苦呢?但是,时间一长,常向群与村民之间建立了互信和友谊。村民十分尊重她,把她当作“自家人”(方言)一样对待,都愿意把知道的事情讲给她听。有村民说:“常向群在村子里住得牢,没有架子,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做学问,就要像她一样吃得起苦。”

深入致细的观察

从表面看,常向群关心的都是村民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家常事。但她却在做一篇学问深邃的大文章——对“中国农村社会支助安排和地方传统变迁”的研究。她在调查中,详细记录了开弦弓村村民从降生到老死的生命周期、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年度周期里所经历的全部生活习俗和乡土风情。如:

在生命周期里有,担生汤熟汤、望新客做头客、满月周岁拜太、学前送团子讨书包、十六岁成丁礼、升学当兵的欢送会、担小盘大盘一落盘、吃拆骨肉酒喜酒、讨媳妇招女婿两头挂幡、分家、铺香吃素事酒、做七、戴孝等。

在年度生活周期里有,吃年夜饭新年饭、元宵、春台戏、插芥菜花、清明扫墓、买黄鱼过端午、立夏尝新、舅舅买七子、剥青豆熏青豆、切西瓜剥菱子、撑腰糕、冬至饭、腊八粥等。除了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大的民间节日,按当地的乡土风俗要给祖先“过四节”,即:年三十、清明节、七月半、冬至;还要拜各路“神明”,即:年三十抢头香、初一月半烧香拜灶、拜灶君公公、地王爷、观音娘娘、阿太嬷、心肝嬷、曹大人等。

在年度生产周期里有,养蚕蚕罢、剪兔毛喝茶、防虫防瘟防洪;盖房时要摆地盘、架楼板吃上梁酒、胜迁酒;对疾病、事故者还有“望信”的习俗。

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也很难像常向群那样把村里的全套文化习俗和民间宗教信仰体系讲得有条有理。她认为开弦弓村本身就像是一本读不完的学问深厚的书,村民们代代相传,用勤劳和智慧在不停地书写,他们是这本书真正的作者。而我们对开弦弓村的调研,只是阅读和解读了这本书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认真系统的研究

2004 年4月7日至11日,相隔八年后,常向群携母亲、儿子一起重访开弦弓村,以便让母亲和儿子感受和分享到开弦弓村淳厚的民风和秀美的水乡风光,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开弦弓村在常向群心中的地位。在村子里停留的5天里,她抓紧“跑人家”,走访了曾经访谈过的30多户农户,更新了八年来的资料。同时论证了新的研究课题。2005年7月21日至8月20日,常向群第三次到开弦弓村调查,为研究前述项目作了为时一个月的考察。2007年1月22至27日,她第四次到开弦弓村调查,并走访了庙港社区。2007年5月27日,常向群第五次访问开弦弓村,重点访问了各村办企业,进入了开弦弓村的经济领域。

常向群是对开弦弓村文化习俗和民间宗教信仰体系,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第一人。她十分善于把最普通不过的家常事和村民间习俗转变成“学问”。她敏感地抓住了一位村民不经意用过的孔子《论语》中“礼尚往来”作为主题词,用丰富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写成博士论文《礼尚往来----江村社会支助、互惠与创造性研究》(该书已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毛明华翻译中文,将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四、朴红博士访江村

日本学者朴红博士,就职于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研究领域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来中国之前的2002年,她在英国普里莫斯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一年,在英国期间,经常去费孝通先生早年留学的伦敦大学,是费老的崇拜者之一。她在英国读过多本费老的专著,并从中得知开弦弓这个名字。

2003年春,朴红博士从英国回到日本,在她所在的大学图书馆里,找到了费孝通两本专著的日文译本:《江村经济》(小岛晋治等译)和《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大里浩秋等译)。她和学生们把这两本书作为教材,进行了详细的读解,增加了对开弦弓村历史和工业化进程的了解。但是,在日本想进一步了解于开弦弓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样就产生了访问开弦弓村的想法。于是,朴红找到农业部的有关部门,在他们的关心和协助下,通过江苏省和吴江市的农业部门,实现了对开弦弓村的访问。

从2004年8月开始,朴红博士先后4次访问开弦弓村,都由姚富坤具体安排和陪同。本节内容主要根据他的记录和回忆,并阅读了朴红的部分调研材料写成。

四次访问开弦弓村

第一次:2004年8月19日至25日,朴红博士和市来正光、吉田比吕美、大沟秀和3名学生访问开弦弓村。他们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先后对3名村委会干部,1名村民小组干部,2名老干部,2名企业家,2名农户,1名小学教师,3家民营企业作访谈。广泛了解了该村的概况、历史,以及农业和村办工业的发展情况。另外,对于民间的风俗习惯也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次:2005年9月4日至11日,朴红博士再次访问开弦弓村,同行人员有同一个教研室的坂下明彦教授,还有第一次同行的学生市来正光、吉田比吕美。在这次访问中,他们先调查了农业经济方面的有关事项和土地问题,摸清了村子里解放前后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配情况,农田的分布情况,以及近年内得到较快发展的水产业养殖业情况。然后,针对农村工业化问题,走访了几位村子里的企业家,参观了他们经营的工厂,了解乡镇企业的弊端以及企业民营化的过程及现状。访问了几位民营企业的工人,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及待遇问题。另外,还去几家有羊毛衫编织机的农户,了解家庭工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第三次:2005年10月25日至30日,朴红博士的这次调研,是在和坂下先生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讨会之后进行的。事隔第二次调查不久,可以说是第二次调查的补充。因为停留时间只有两天,主要针对村子里工业企业的分布作了补充调查。

第四次:2006年9月7日至13日,朴红博士第四次访问开弦弓村。这一次的调研主要是为协助市来正光完成他的硕士论文而设定的,着重于农村工业化和农户的就业结构问题的调查。他们采用微观调研的方法,选择开弦弓村第13村民小组为调查对象。全组25户105人,重点走访了7户农户,余下的每一户农户每一个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询问了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的、长年从事农村工作的村干部姚富坤先生,比较清楚地勾勒出全组农户的就业结构。

认真刻苦的学术精神

朴红博士在村子里的多次访问,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像是:肯吃苦、吃得起苦,是一位工作认真、事业心很强的青年学者。她待人和气,没有一点高级知识分子的架子,更没有娇生惯养的城市习性,生活上要求很低,从不嫌村里条件差。她为了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调查,紧密接触村民,方便与村民开展交流,主动要求住在村子里,住在农户家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农户吃什么,她也吃什么,没有床,打个地铺就可以了。调查中,时间抓得很紧,工作效率非常高,每天吃过早饭开始调查,晚饭后还要走访村民,晚上八九点钟回到住处,然后整理资料,到深夜二三点钟才睡觉。

他们的调查十分投入,对村民的各项生产活动,观察得十分细致。朴红在费孝通《江村经济》中看到家庭养羊副业的介绍,一定要去访问养羊户。由于家庭工业发展后,村里养羊户已很少,这一年十五组周小兴家正好养了五只羊,她知道后非常高兴。在周小兴家里,朴红祥细了解了养羊的过程和收益,仔细观察羊的生活习性。朴红第四次访问开弦弓村时,调查蚕桑副业,正遇村里发蚕种,朴红跟踪观察幼蚕孵化的过程,并向省劳动模范、养蚕能手、十四组老农谈龙泉,请教养蚕的方法和蚕宝宝的生长。

当他们了解到开弦弓村历史上多水灾,但现在已不遭灾了,他们一定要搞清原因,并到实地观察排水站、大坝、水闸和圩堤等村域内的水利建设工程,赞扬村子里取得的农业生产旱涝保收的成就,非常了不起。调查中,他们还专门访问了老丝厂工人蒋云娜老人,耐心听取她关于三十年代日本人进村进行破坏和骚扰的情况回顾。他们听后,当场向老人表示深深的道歉,场面十分感人。

丰硕的调研成果

朴红博士一行对开弦弓村的4次访问,总的时间不算太长,但由于调查目的明确,工作中热情扬溢、认真刻苦,不但比较全面地调查了现实中的开弦弓村,对村子里的农副业生产系统、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全村产业结构都作了细致的访谈和记录。而且他们还注意历史地观察和分析各个时期的联系,理清时代变迁的脉胳,取得了比较丰硕的学术成果。不但成功地把开弦弓村作为他们学术研究的调研基地和实验园地,而且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生动地向日本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江南农村——开弦弓。

他们以4次访问为依据,已写成和发表的调研报告主要有:

1、《中国苏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系统的变化和土地问题-江村追踪调查之一》作者坂下明彦·朴红·市来正光;

2、《中国苏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与就业结构-江村追踪调查之二》作者朴红·坂下明彦·市来正光;

3、《中国苏南地区的农户的就业结构之特点-以第13组为例 江村追踪调查之三》作者朴红·市来正光·坂下明彦;

4、《中国江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之现状》作者市来正光(学士论文);

5、《中国水乡地区的农业生产变化以及农户家庭经营状况》作者吉田比吕美(学士论文);

6、《中国江南农村的工业化和农户的就业结构―以中国江苏省开弦弓村为例―》作者市来正光(硕士论文)。

朴红博士和三次随访的坂下明彦教授,都十分崇敬费孝通先生创导的社会学理论和学风,都表示能来到费先生多次访问过的开弦弓村,感到非常荣幸。他们时常被开弦弓村美丽的水乡风光所吸引,赞美开弦弓村是江南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村庄,是世界性的名村。所以不是只来调查这几次,今后还要长期调查下去。有诗为证:

五洲学者访江村,

问底追根到如今。

了解中国看窗口,

生活生产皆成文。

 



[1]载费孝通《江村经济》第265页至38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2]载《江苏地方志杂志》2006年第5期.

[3]见吴江市档案局案卷,全宗号2001,目录号14,案卷号67。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