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盛泽镇志 >> 第十四卷(社会)第一章(风  俗)

第十四卷(社会)第一章(风  俗)

2013/1/17 15:48:22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670

 

 

盛泽的风俗与吴俗近。清代,盛泽有“小苏州”之称。山塘街亦因与苏州山塘酷似而得名。菜肴以苏帮为主,义昌福、松鹤楼等菜馆之名亦与苏州同。因盛泽近浙,浙籍移民众多,故又受浙俗影响,如过年食酱蹄,立夏食霉菜烧肉等均是。盛泽为丝绸专业市镇,风俗多与丝绸业有关。“盛泽风俗……惟在镇之丰歉固视乎田之荒熟,尤视乎商客之盛衰”(乾隆《盛湖志》)。这些与丝绸有关的风俗为“他镇所无”。民元后风俗一变,建国后再变。国庆节、劳动节成为盛大的节日。而80年代,旧俗有复苏之势。

 

第一节 岁时节令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最为民间重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为小除夕,各家掸檐尘,用糖圆粉团祭祀灶神,以篝灯为肩舆(俗名善富),在天井烧神马,称“送灶”。岁末,亲友互赠礼品,称“年节札”。磨粉和伥餭为糕,称“年糕”。用猪头、鸡、鱼祭祀神灵,称“拜利市”。除夕悬祖先遗像,是夜合家聚宴,称“吃年夜饭”。菜肴喜用其谐音及形状有吉兆特征者,如豆芽菜形如如意,青菜有菜(彩)头,笋干节节高,蹄子有“提之”之意,蛋圆、虾圆、肉圆意为团团圆圆。鱼谓“有余”,备而不食。长辈给童稚压岁钱。是夜灯烛不熄,坐至天明,称“守岁”。年夜鸣放爆竹。富裕的家庭除夕杀雄鸡1只,鸡尾及翅膀处留毛少许,另备方肉及活鲤鱼装成3盆生肴置于方桌上,鸡盆居中,称“过年鸡”,均以红纸剪寿字覆盖。方桌挂有大红绣花桌围。堂北长台上,供奉桂圆、荔枝、红枣、蜜饯等。除夕至年初一桌上点燃大红烛。厢房边墙上悬挂众神像及祖先遗像,设小供台供奉,称“斋神旨”。至正月十五收起神像,称“收神旨”。年初一,衣冠整齐至厅堂依次拜天、灶神、祖祠与先人遗像,再按辈份依次拜长辈。除夕预先烧好次日饭食,称“隔年饭”。年初一不烧饭、不扫除、不汲水、不会客。自年初一起停市3日。年初二起亲戚往来拜年。长辈给小辈拜年钱。各家以果盘、橄榄茶待客。年初四夜,各店铺开门,迎财神像巡行于市,当街鸣鞭炮,放花筒,点巨烛,称“路头会”。家家在厅堂设馔祭迎,鸣放爆竹,主人执香迎接路头神。商界尤重此举,且掷骰得色,以取吉利。年初九,传为玉皇大帝诞辰,妇女纷至玉皇阁烧香,称“烧天香”。此俗自明清以来一直沿袭,建国后渐趋淡化,但民间对春节的重视不变。

元宵节 在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明清时,少年在正月半前喜以鸣钲击鼓为娱,称“年锣鼓”。元宵之夕食细圆子,称“灯圆”。以春饼待客。乡村妇女祭祀厕神紫姑及箕姑,以卜家宅田蚕。儿童聚放纸鸢。有“出灯会”之俗。民国4年(1915)元宵节,因出灯会导致火灾(详见“地理”卷)。政府因此禁止灯会。民国35年(1946),因庆祝抗日胜利,政府特许举行灯会,盛况空前。福海桥盛况亦然。1984年,在镇政府倡导下举办元宵灯会,各单位精心制作各色花灯,布置在大街两侧,观者如潮,万人空巷。

二月二 食撑腰糕,俗云可免腰痛,手脚轻健。此节后,农村即准备插秧。明清时,逢丰收之年,好事者扎龙灯、马灯,扮活报剧,敲锣打鼓游行街市,称“出马灯”。是月,乡村集资演剧以酬谢神灵,称“春台戏”。食撑腰糕之俗,今仍沿袭。

清明节 清明前后数日,各家祭扫祖墓。士女联袂出游,称“踏青”。新婚夫妇至圆明寺附近的小桃园扫墓,称“上花坟”。清明日,东西两城隍神、两社庙神赛会,各往厉坛主祭无祀孤魂。民国时,上旧坟仅烧化纸箔,上新坟以菜肴、香烛祭供。建国后,学校师生至革命烈士墓祭扫,已成新俗。

立夏日 以大秤称人体重,谓不疰夏。用麦芽晒干磨末和入米粉,用夹沙糖作馅成饼,称“立夏榻饼”或“麦芽榻饼”。饮白酒,食用酒酿、芽菱、荸荠、杏子、海蛳、黄莲豆、汤面饺及其莱肴。麦芽榻饼今仍流行。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中天节,俗称“端午节”或“端阳节”。家家饮雄黄酒,在孩童额上抹雄黄,谓能免灾疾。家悬钟馗像。将蒲艾、大蒜系于门楣、床旁,烧苍木、白芷、芸香等物以驱除湿气,洒雄黄水于墙壁以驱蛇虫。以茭白叶裹尖头小粽,称“菱秧粽”。民国时,常在门庭悬挂蒲艾,在孩童额上用雄黄书一“王”字。建国后,食用霉菜烧肉、黄鱼、黄鳝等。

六月六 为天贶节,晒衣物书画,洗头,吃馄饨。为猫狗洗浴。民国时,家家吃面。俗云“六月六,买点面来落一落”。

七巧 农历七月初七谓“七巧”。俗云“七月七,买只西瓜切一切”。有买小黑鱼放生者。

七月半 旧称中元节,为三大鬼节之一。家家以菜肴糕团祭祀祖先,如增添水果为祭品,须用奇数。焚烧纸钱、锡箔为阴币。镇上还举办中元赛会(详见“行业习俗”)。今废。

中秋节 中秋之夜在庭院设桌供香斗,或用纸扎成月宫表坊,至更深焚烧,称“烧香斗”。明永乐后,居民泛舟会饮于前姚、下姚两桥,笙箫弦乐并奏,通宵而罢。东白漾中画舫张灯,群集欢饮,竹肉齐奏,称“弄潮遗意”。民元后此俗废。吃月饼之俗今仍沿袭。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亦名“登高节”。以赤豆杂黍煮饭。民国时,将两碗赤豆、枣子、糯米饭合成高圆形,称粢团饭。糕团铺供应方形甜糕,名“重阳糕”。仲家弄、荔枝街有高墩,此日登高者甚众。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为十月朝,为三大鬼节之一。此日举办东西两城隍神、两社庙神赛会,各往厉坛主祭无祀孤魂。亦有举行墓祭者,与清明日同。建国后此俗渐废。

冬至 亦为神鬼之节。俗云“冬至大如年”。冬至前一夜谓冬至夜,家备香烛、菜肴、锡箔,祭神灵祖先。喝冬酿酒。此俗今废。

腊八 腊月初八有吃腊八粥之俗。建国后渐废。

叫火烛 自明代始,盛泽各圩为防火设专人在夜间按固定路线和时间击柝叫喊:“寒冬腊月,火烛小心,前门照照,后门看看!”音节悠扬,梆声清朗。称“叫火烛”。

辞灶 俗称“送灶”。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为送灶日。制纸轿一顶,将灶上之灶君老爷神像纳置轿中焚化,意为送灶君爷上天过年。以送灶团子祭供。过年后,将新灶君像放置灶上,称“接灶”。以素肴、团子祭供。此俗今废。

 

第二节 婚事习俗

 

明清时,男子成婚之日须行冠礼,女子出嫁时用簪子插于盘发或弁冕,称“加笄”(俗称“上头”)。男方以礼币、茶枣装盘送至女家,称文定。女家以糕果答礼,称“允谢”(俗称受茶)。男家提议婚期,给女家送礼金,称“道日”(俗称“行盘”)。女家答赠礼物,称“回盘”。及至婚期,又向岳家送彩裙,称“催妆”,随即运奁具至婿家,称“运妆”。近黄昏时,婿备花轿仪仗亲迎新娘,称“发迎”。新婿入岳家中堂后,先向祠灶遥空参拜,后与相迎者对坐。主人备糕点遣人3次敬茶,称“坐茶”。新郎在彩舆前跪拜,称“奠雁”。彩轿将归时轿门向北而待,新娘由父或兄弟扶持入轿,称“抱轿”。亲朋随轿送出院门,称“送亲”。夫家见轿归,童女手执红烛(照明工具)迎接,称“迎龙”。新娘出轿门,先遥空参拜祖祠,后拜新郎,再新夫妇牵彩交拜,称“结亲”。中堂设馔,点燃大红烛,新夫妇并排南向而坐,称“结花烛”。既毕,进新房行合卺礼。两童子手执红烛前行,称“迎花烛”。此时,有坐床、撒帐、换宝、结缘等礼俗。是夜,新夫妇拜见舅姑,舅姑坐受,称“受拜堂”。新夫妇会见其余长辈、亲族、称“见礼”。舅姑引新娘拜谒祖祠,称“上花旛”。至此,婚仪毕。翌日,女家备礼来婿家,称“望朝”,是日新娘回娘家,称“回门”。逾月,新娘归娘家省亲,称“大归家”。婚仪服饰,代有变异:明代,新郎着状元服,新娘戴凤冠霞珮,挂珠头面。清代,新郎穿一品服,新娘仍戴凤冠。民元后,新郎穿马褂、长袍,戴西式常礼帽,新娘则改穿绣花缎子旗袍(俗称“文明衫”),头戴新头面。

清末民初,知识阶层受新潮影响,提倡新俗。光绪三十二年(190610月,名士柳亚子和郑佩宜在盛泽郑府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婚礼。新夫妇不牵长红绸,新娘不戴头面,不盖四方红巾,穿粉红色衣裙,新郎穿长袍马褂。婚仪开始,新夫妇向长辈三鞠躬,再相互三鞠躬,即仪毕就宴。人们争相观看,门庭堵塞。此举轰动全镇,在全县开风气之先。民元后,婚仪渐趋简化,将“文定”与“请期”并为学盘(俗称送盘或担盘)。择吉日定亲,俗称“下定”。是日,婿家备盘送礼,盘46只,盘中放金戒指、金首饰、衣料、礼金、茶叶、枣子,意为“送请查照”。女家收礼,称“受茶”。在原盘中答以鞋帽、衣料、定胜糕等物,谢媒礼金为婿家之半。双方均设定亲酒宴。婚期前一日,婿家筹办喜筵,请媒妁至亲宴饮,俗称“隔夜落作”。新郎由其叔婶夫妇为之行冠礼。是日,新娘亦居家行笄礼。婚期,媒人代婿携带首饰给新娘,女家即将嫁妆(台、橱、箱等)运送至婿家,婿家以银元答谢,午后以花轿迎新娘,富裕人家备轿两顶,新郎亲往,称“亲迎”。仪仗以头道灯一对示姓氏,彩旗、喜牌、缎牌若干对以示庆贺,雁亭一座颂夫妇之义如雁行,锣夫鸣锣,乐队奏欢欣之曲,由数名穿青布长衫的开道夫开道前行,女家见轿至即鸣礼炮。新娘的兄弟(俗称“郎舅”)出门迎接,旋由4名男青年迎陪新郎就座,以4屉(替)精制蜜饯16样待新客,称“十六回扦”。饮茶3遍,乐队吹打3遍,称“催上轿”,时新娘在闺房由喜娘及伴娘为她化妆,称“开面”。出闺时以麻袋铺地,意为代(袋)代相传。郎舅搀扶新娘上轿,称“抱舅”。新娘哭泣,以示惜别。至厅堂行婚仪。夫婿家长为主婚人,请里中有福寿的长者为证婚人,新夫妇在乐曲声中拜天地祖先,再夫妻交拜。亦有以鞠躬代跪拜礼者,新夫妇互鞠三躬,后双双向媒人、证婚人及主婚人依次行鞠躬礼。夫妇互换戒指后,由童男2人捧红烛,喜娘扶新娘送亲人进入洞房。夫妇端坐床沿,称“坐床塞帐”。饮交杯酒(俗称“洞房酒”)后,夫妇出房。新娘由4名姑娘陪同入座筵席,南向坐,受众人敬酒。新郎由其父带引至各席向宾客依次敬酒。是夜,亲友无论老少都可嬉闹新房。翌日,新娘向公婆请安候置。新郎偕新娘坐轿回娘家拜父母,称“回门”。六朝,郎舅备六朝圆子探望其姐(或妹),称“望期”。是日,岳翁邀新婿宴饮。八朝,新婿请岳父宴饮。满月,新夫妇再赴岳家,称“满月回门”。建国初,旧俗渐废。抬花轿、请喜娘、穿礼服者甚少。婚事普遍简办。婚者亲至当地政府办结婚登记手续,婚期合家聚餐,新夫妇着时新服饰,佩戴红花,向亲友赠送喜糖,繁琐礼节尽免。自由恋爱者毋须介绍人,家具尚简。干部中有“拆铺并床”之说。也有旅行结婚者。6070年代,办喜筵者渐增。为提倡俭办婚事,镇妇女联合会及共青团组织曾数次在工人文化宫组织举行集体婚礼。

80年代,订婚、聘礼(俗称“做规矩”)、接送嫁妆、回门、望朝、饮洞房酒等旧俗复兴。嫁妆、家具及应酬礼物更趋讲究。

 

第三节 交往习俗

 

担汤 在女儿产期前月余,母家携火腿、鸡蛋、胡桃、粽子及婴儿衣裤等物馈赠给怀孕女儿,称“担汤”。将粽子4只并为一提,婿家以两提赠亲家,以一提赠其余亲友。亲家受粽子后应担汤。亦有待婴儿出生后方去担汤者,称“担熟汤”。

三朝 婴儿出生后第三日,主人备汤饼筵宴请亲友,并煮面条加盖鸡、鱼、肉等熟食分赠亲友,称“三朝面”。亲友赠母婴衣物为贺。

满月 婴儿满月,家长设满月酒筵宴请亲友,另以寿桃、红蛋各4只分赠。舅父抱满月外甥理发。外孙满月时,外婆赠小衣裳、鞋袜、帽子等物。外孙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天,外婆以草席(或篾席)及小衣服赠之。

周岁 婴儿足岁,家长请婴儿的外祖母等亲友宴饮,以寿桃赠亲友,称“做期岁”。今又时兴食用大蛋糕,为婴孩拍摄照片等。

生日 必食用面条。富裕人家备佳肴宴饮。80年代,幼儿过生日之风日盛,青年亦效尤此习。朋辈相聚共餐,在大蛋糕上插燃红烛,吹灭后分食之。

庆寿 民元后,男三十庆寿,称“斋佛”。俗云“三十不斋,四十不发”。庆寿俗称“做寿”,燃点红烛,合家食用长寿面。男36岁时,岳母以蚊帐赠婿。尔后逢十庆寿。对四十、六十、八十岁等双十寿辰尤为注重。小辈献赠寿面、寿香和寿烛,向寿者行跪拜礼。寿者赐小辈拜寿钱。富裕人家设寿酒宴请亲友。建国后此俗渐废,今又有复兴之势,小辈常以蹄子、大蛋糕为贺寿礼。

建房及乔迁 建房时,岳家及亲友向房主赠送蹄子为贺。上梁时,向梁上抛掷馒头和糕,祈求发达。此日主人设上梁酒筵。乔迁新居时,亲友以蹄子或糕为贺礼,主人设酒宴答谢。同时向新居四邻分送糕点。

学徒拜师 民元时,年轻人学生意或手艺均须拜师。拜丝行、绸行领头为先生者尤多。学徒由荐人——介绍人带领,携一对蹄子、一副红烛及数十只定胜糕及敬师礼金赠与先生。礼金红纸包上书“挚敬”二字。若有太先生在,则应另备包扎礼品赠太先生。拜师时燃点红烛,学徒向师行跪礼。店员学徒自称学生。礼毕,先生还蹄子1只及定胜糕6只。学徒进店后,担负看管物品、扫地、泡水、倒便壶等粗活。第一年,师傅或老板按月付给学徒理发、洗澡费,称“规钱”。年终时,又给学徒鞋帽费,其数约为职工月工资数的十分之一,第二年,鞋帽费加倍,第三年再倍之。三载满师。由先生向店主推荐谋职。学手艺及学医者,拜师时设酒筵一席,由师傅邀请新徒之师兄赴宴。满师后,学徒再设谢师酒。手艺学徒自称徒弟。师徒订立“规书”,满师后初次谋职,须由师傅介绍,三年内将工资之部分酬谢师傅,称“帮师”。中医学徒不立规书,亦无帮师义务。建国后,进工厂的学徒工由车间指定师徒关系,无拜师仪礼。逢喜庆事,师徒间必行贺礼。个体行业拜师,学徒向师傅馈赠礼品。


第四节 丧葬习俗

 

盛泽丧葬的最早史料在元代,目澜洲有骨池庵,贫苦者死后水葬于其地。明清时,人死后移尸中堂,请道士以六轮经辨别应禁忌的生肖,称“批书”。给死者穿衣(小殓)及开吊时,凡生肖冲犯的人都应避离。死者的儿子穿重孝服,称“孝子”。至亲以布帛覆裹尸身并悬挂帘幔,称“上襄”。延请和尚诵经伴灵,称“击念”。邻近亲友闻噩耗即便服探视死者,称“探丧”。开吊必预发讣告。入殓之日来吊者称“送殓”。富裕人家在开吊前一日设盛肴请亲友,称“待司丧”,亦称“开丧”。丧期分三朝、五朝及七朝。出殡时,富裕人家的仪仗中有诰轴、铭旌、神亭(安置遗像的纸亭)、魂轿等,亲友依次列队护灵而行。在途中搭棚设立祭奠仪式,称“路祭”。按“批书”选定的日期,请道士招魂,孝子手执长方旗迎接亡魂,同时焚烧死者遗衣,称“神回”(俗名接眚)。五七,女儿备一“小神室”(安放木主之龛)安放死者牌位,并设奠,称“上亭子”。逢节祭奠,称“上座”。终七时止吊,称“閟灵”。孝子穿孝服(墨衰)向来吊者登门拜揖,称“谢孝”。满二十七月撤去灵座几案,称“除灵”,亲族拜祭,称“送座”。是日,富裕人家备仪仗恭送死者牌位(栗主)进入祖祠,或请有声望者在牌位字上用朱笔加点,并盖上墨笔,称“题主”。安葬时,亲族集体护灵至墓地,称“送葬”。葬无定期,停柩数年至数十年不等。赤贫之家亦有从火化者。清嘉庆年间,里人设善堂,将巨瓮施与无力营葬者,经办掩埋,毋须火化。

民国时,丧俗稍异。至亲的孝服,按轻重分为斩衰、齐衰、期衰三等,称三服。这些至亲须用白布帛覆盖于尸身,称“上襄”。将道士作的批书贴在墙上。移尸中堂时,用红纸遮尸面。主人嘱“案目”(专营办丧事者)将大殓日期遍告死者亲友,称“报丧”。亲友以钱币为奠仪。年满五十者始行七朝丧。大殓时,由长子捧头,次子(或女)捧足,入棺务求平稳。是时重孝服者跪地,合家举哀。请和尚、尼姑念佛,称“普佛”。丧期间,至亲出钱分别请大和尚举行焰口(诵经撒米,向小鬼赐食)。出殡仪仗,以头道灯一对示姓氏,军乐或国乐队奏哀曲,僧道亦司其职。主轿中死者木主。遗像亭悬死者遗像。三服者均围在“功布”之内。数十人持雪柳(柳枝上挂白纸条)表示哀离,挽旗、挽牌、挽联示哀挽,奠牌、祭亭、鲜花示祭奠。同时焚烧死者遗衣。中堂悬挂死者遗像,称“神旨”。在供桌上竖立牌位,49日内,每日早、中、晚供饭菜祭奠。出殡须在上午,是日下午及夜晚仍须请人念佛拜忏。以后逢七念佛,直至七七。

建国初,丧葬沿旧俗。市镇居民逐渐尚简。60年代初,政府提倡火化。至“文化大革命”,镇乡普遍施行火化,诵经烧锡箔、纸钱等均废。丧期以三朝居多。除重孝者穿白孝服外,亲友臂套黑纱志哀,以花圈为奠仪,有的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出殡时亲友护送至火葬场,焚烧花圈。国家干部亡故,必举行追悼会,由领导致悼词。居民火化后,其家属办素酒筵。80年代,念佛伴灵、焚化纸钱、逢七祭奠者渐多。

 

第五节 行业习俗

 

中元赛会 自明崇祯年间(16211644)盛泽始兴此俗。赛会自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六日,以游行全镇主要街道为基本方式,有长幡宝盖的仪仗队、唢呐齐鸣笙箫并奏的民乐队,有东西两庙迎出的观音、韦驮塑像,有荡湖船、灯船、采莲船、龙船、荡秋千及掮阁、抬阁等。掮阁、抬阁皆由木板扎成,掮阁由一壮汉肩负,中坐一男孩,扮成剧中人物,几个掮阁组成一出戏剧。抬阁则由4人共抬,阁中23个女孩,分别扮成一出戏中的不同角色。掮阁、抬阁和各种彩船上,都遍绕彩绸,有的则缀满白兰花,五色缤纷,香气袭人,蔚为奇观。扮演的小孩,均在10岁以下,天真活泼,相貌俊俏,故赛会又称童子会。赛会由绸行、领投、染练坊等行业募资,成为绸商争奇斗富的场所。有的荡湖船以红木为橹,橹柄缀着珠玉宝石,橹绳用真金链,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扮剧童子,身着各色绸缎服装,手戴手镯戒指,头插金珠首饰。灯船上,还有富商借出的古董供人观赏。里人徐蔚南赞赏赛会是“除知识阶级以外的民众之艺术表现”。

中元对歌 中元之夜,盛泽四乡的佣织少年与拽花儿(在旧式花机的花楼上人工提花的少年)聚集在东庙前的汤家汇及昇明桥赌唱山歌。赌唱者达数千人,编成新调,喧闹达旦。其唱法初则高亢,而收尾时清悠和缓,多赠答之词,表达燕私离别之情,令听者移情动容。

走桥(或称“找做”) 清代时黄家溪织绸机户增多。有的雇人织挽,有的自织,而令家中童稚挽花。其贫困者立于长春、泰安二桥等待雇织,当地称走桥或找做。被雇者对雇主的饭食要求甚高,如食无兼味,则另找雇主。每逢节候,菜肴更丰。而遇上荒年,无人雇织,则只能沿途乞讨(据《黄溪志》)。

蚕关门 农村以农历三、四月为“蚕月”。旧时蚕事之前,蚕农们纷纷到先蚕祠焚香膜拜,祈祷丰收。蚕月中,家家闭户,红纸贴门,人们不相往来,官府征收暂停,庆贺、吊唁诸事亦须避免,称为“蚕关门”。这时忌说“姜”字,不割屋边草,称豆腐为白玉(忌“腐”字)。上簇后,蚕户始互相串门并略事馈赠,以庆丰收,称“望山头”。采蚕后,又设宴庆贺,称“落山酒”。《盛湖竹枝词》云:“蚕事关门忌百端,山头望满十分欢。天公此日真难做,既要温和又要寒。”

看花蚕 旧时农家娶媳妇,必有大量育蚕,俗称“看花蚕”。拔秧之事多由妇女为之,俗称“落田”。《盛湖竹枝词》有“荆布苗条新嫁娘,花蚕看罢又分秧”之句。

丝绸开庄 在每年夏历二月间择吉日开庄。四更时绸业公所灯烛辉煌,备三牲,祭财神。里中缙绅及绸、领业两公所理监执事等人员集于此焚香膜拜。礼毕,人人手执灯笼,鱼贯行至庄面,在爆竹声中启门开市。是日清晨,全镇商店均开板营业,一派闹市气氛。为取吉利,开庄日交售之绸优劣皆收,价格较高,故农民卖绸者蜂拥而来,庄面内竟一时阻塞(据《盛湖杂录》)。

小满戏 小满见新丝,丝市转旺。每逢此节,在先蚕祠演祥瑞戏,以取吉利。由盛泽丝业公所出资延请戏班演戏三日,演昆剧与京剧,俗称“小满戏”。先蚕祠占地宽广,祠内戏台前的广场可容数千观众,场两侧有东、西两厢楼,东厢楼供丝业学徒、店员观剧专用,女眷则在西厢楼。演出期间,丝行业学徒、店员均放假3日。镇人乡民打扮时鲜,蜂拥而至。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对此有记载。《盛湖竹枝词》云:“先蚕祠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新斗妆。”

双杨会 为十年一次的水上盛会,始于清代,因会源在震泽镇东北五里许的双杨村,故名。会期在农历三月初,双杨乡每圩各出动一艘会船,总约数十只,船上挂着学校、公会的旗帜,中间竖着一面红旗,上书“敕封护国昭灵普庇广佑王”,从双杨村昭灵庙鸣锣启程。每只会船上,或搭成楼台亭阁,或由少年扮饰剧中人物,或由装着活动机关的木偶、草偶做出摇经、掉丝、打鱼、赶鸭等动作,争奇斗巧,引人入胜。船上妇女打扮鲜丽。会船经过之处,两岸泊满从各地赶来观会的船只,许多客船还尾随会船,沿途不断有各庙菩萨加入,船队浩浩荡荡,首尾相接,长达数里。会船在震泽停留5日,梅堰停留3日,然后横渡北麻漾经坛丘而至盛泽,由东港进入镇区,穿过东白漾沿镇东南面水道,出沉瓦桥而泊于西白漾。在盛泽停留5天,赛会进入高潮。西白漾里,大至艨艟,小至蚁舟,桅杆林立,旗幡蔽日,采练飞舞,锣鼓喧天,急管繁弦,不绝于耳。会船用木板连成戏台,上演京剧、昆剧、湖剧、文明戏,还有木偶与草偶戏。赛会轰动数百里,热闹非凡。民国10年(1921),值赛会之期,因所费甚巨,邑人施子英函请官府严禁。民国13年(1924)由双杨绅士周心梅与昭灵庙住持发起,震泽丝商、盛泽绸界等筹资举办双杨会,为时15天。赛会增加了农业展览会,陈列生丝及绸缎产品并进行贸易。后废。

网船会 每年清明节(一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在王江泾雁荡举行迎神赛会。各寺院僧道及苏浙两省渔户汇集雁荡,场面极盛,俗称网船会。盛泽妇女皆至陶家甸烧香,盛泽埠头船舶为之一空。民国37年(1948),前往观会的男女10余万人,410日中午12时,因桥梁断裂,淹死者20余人。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