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七都镇志 >> 第十二卷(社会)第二章(风俗习惯)

第十二卷(社会)第二章(风俗习惯)

2012/12/25 13:34:12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788

 

第一节  岁时节令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最为民间重视。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开始,凌晨子时,家家户户争相鸣放爆竹,希望人财兴旺、田蚕丰收。早餐有吃汤团、小圆子、糖年糕、面条等食品的习惯,取团圆、甜蜜、长寿之意。年初一还有不动刀、不扫地、不汲水、不串门等习俗。人们穿着一新,邻里见面,互道“恭喜发财”。年初二起,亲戚互相拜年,长辈用红纸包好钱给晚辈,称“百岁钱”。亲友间互访时,馈赠糕点、糖果,以加深情感。春节期间有泡甜茶(风枵汤)待客的习俗,甜茶后换冲青熏豆胡萝卜干茶。至亲好友来访则设家宴待客,俗称“新年饭”。拜客待客活动一般延至正月十五结束。解放后,春节定为国假日,各行各业放假三天,部分行业加班加发工资。各地开展文艺活动,以欢度春节。

接路头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五路神为东、西、南、北、中)诞辰。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鸣放爆竹,焚香点烛,迎祭财神,祈求五路财神保佑财运亨通。解放后,此俗渐废,80年代开始又渐复苏。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是日,民间有吃汤圆的习惯,是夜,过去有出灯会之俗。据《儒林六都志》载:“元宵灯火,各溇港装扮杂剧,助以金鼓,星球万点,遍走村落。其龙灯之夭矫,如舒卷于云宵;马灯之驰骤,如战攻于原野。”各村“年锣鼓”到此日夜收尾,以示新年结束。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食撑腰糕。据传农民终年劳作,常致腰酸背痛,吃了撑腰糕,干起活来就背不痛腰不酸。如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康保健知识普及,吃撑腰糕只是顺应传统习惯。但心里多少还存在祈祝身体健康的想法,此俗流传至今。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为儿童野餐日,俗称“野火饭”。旧时儿童三五成群,是日挨户派米筹菜,拾野柴,挑野菜,在野外炊食,其乐融融。解放后也盛行,现至春季,仍有野餐习俗。

清明  清明节也称寒食节。清明节前后数日,各家祭扫坟墓,培土修坟。上旧坟仅烧化纸箔,上新坟则以菜肴、香烛祭奠,一般都进行家祭。境内有煮藕、做花糕、裹粽子作为祭祀先人供品之习俗。旧时清明日还有士女联袂出游、女儿到娘家或娘家到女儿家作客的习俗,谓之“踏青”。解放后,各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前往南浔烈士陵园扫墓,凭吊烈士墓敬献花圈。

立夏  是日以大秤称人体重,或孩童到外婆家作客(隔夜去的),谓可免疰夏。用晒干大麦芽磨粉,加入佛耳草(俗称“芝艾头”),和入米粉,再用豆沙加糖为馅作成饼,称“立夏塌饼”。立夏日家家户户有吃青蚕豆、苋菜、蒜苗等菜以示尝新,也有吃咸鸭蛋、臭豆腐干等食俗,谓“赏立夏”。立夏后,有娘家往女儿家(新出嫁的)送凉席、扇子等习俗,新出嫁的女儿则到娘家住一段日子,谓“歇夏”。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是日家家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在孩童额上用雄黄写一“王”字,谓能免灾疾。将菖蒲、艾叶、大蒜系于门楣、床旁以驱邪气;烧苍术、白芷、芸香等草药以除湿气,口含雄黄酒喷于墙壁及碗柜处以驱蛇虫。幼儿穿老虎衣、老虎鞋、戴老虎帽(用仿虎皮布制作)。有些人家用芦叶裹芦箬小粽,一般家家烧糯米饭以代食粽子。家家户户有吃黄鱼、大蒜、咸鸭蛋、小孩吃蜘蛛蛋等习俗,俗称“端午酒”。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此日晒衣服物品,洗头,吃馄饨。俗云:“六月六,裹点馄饨落一落。”为猫狗洗浴,以驱虱虫,民间谓此日是猫狗生日。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为乞巧节。旧时姑娘们在晚上置清水一盆,轻轻将绣花针投入盆中,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时至七月,西瓜即将落市,应赶紧尝尝西瓜的滋味,故民间有“七月七,买只西瓜切一切”的俗语。今此俗已废。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旧为三大鬼节之一,家家以菜肴、放糕(无馅馒头)祭祀祖先,并烧化纸箔,谓过节。今此俗尚存。

七月三十  相传为地藏王菩萨生日,是日晚上,家家门前点插“地藏香”(棒香)。小孩把棒香插在茄子上,用线吊在棒上,来回甩动,火光闪闪,情趣盎然。今此俗已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全家团聚用餐。晚餐后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菱角、嫩藕、柿子等食品。节前小辈给长辈送月饼。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谓重阳节,此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自1988年始,国家规定此日为“老年节”,演化成倡导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冬节  公历1222日左右为冬至,也谓三大鬼节之一。节前家家磨粉做冬节团子,并备菜肴、纸箔等祭祀祖先,仪式较为隆重,故有“冬节大如年”之说。冬至前一夜谓冬至夜,人们晚饭吃得早,睡得早。民间认为冬至夜最长,要睡个好觉。今此俗尚存。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谓“腊八”,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该俗起始于寺庙庵堂,此日僧尼以蔬菜、花生、赤豆、白果、莲子、枣子、米等一起煮粥,供香客食用,谓“腊八粥”。传说食之能消灾祛病,后民间也仿效。解放后此俗渐废。

小年夜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谓小年夜,是日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俗称掸悬尘,有除晦气、干干净净过新年之意。

送灶  旧时,十二月廿三晚上各家送灶神,即每家将灶上的神像请下来焚化,谓“送灶”。相传灶神(东厨司命)掌管每家祸福,每年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呈奏各家善恶。

接灶  除夕夜或年初三接灶神,各家在灶头上新供灶神像,神像两旁书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并以酒、菜、糕果相祭,此谓“接灶”。今送灶、接灶等俗均废。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日(无三十的年份)为除夕,俗称大年夜,家家聚宴,谓吃年夜饭,年夜饭菜肴为一年中最丰富。吃年夜饭还讲究讨口彩,尤喜用其谐音及有吉兆特征者,如蹄子意提之,肉圆、鱼圆、蛋圆意团团圆圆,豆芽菜形似如意意称心如意,青菜意菜根滋味长,笋干意节节高等等。年夜饭必须有剩饭、剩鱼,取年年有余之意。是日,家家祭祀祖先、拜年夜利市,忙得不亦乐乎。是夜,灯烛不熄,有坐至天明者,称“守岁”。过半夜十二点钟家家鸣放爆竹,以示辞旧岁迎新年。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年夜饭后,燃放各色礼花者甚多,夜空五光十色,甚为壮观。

 

第二节  生活习俗

衣着  清末及民国时期,冬季及初春时男子外装是斜襟棉袄及折腰棉裤,女子亦然。生意人有穿棉长袍者,面料颜色多蓝色、黑色。春末夏初,皆穿夹衣,服式大致与冬季一样。夏天农民穿对胸马夹(俗称领褂)、短裤,女的穿圆领形(俗称“无尚领”)、半长短裤。男子大都腰系蓝布展裙,沿太湖一带的男子也有穿蓝布包裤者。已婚女子外出均系黑色布裙或绸裙,吃喜酒改系红绸裙。劳动人民以自己织的土布、绵绸、生丝绸为主,富者有用质地较好的丝织品、夏布、仿绸、香云纱等。刚解放时服式改变不大。50年代流行列宁装、解放服、学生装。长衫、老式折腰裤逐渐绝迹。“文化大革命”期间,衣料颜色以黑、白、蓝为多,并一度流行草绿色军装。进入80年代后,男女服装趋向多花样、多品种。衣服款式新颖,衣料颜色多样,西装、茄克风糜城乡,各式羊毛衫、晴纶衫作为外衣穿着,男女服装均十分美观洒脱。冬季及初春,多数人爱穿棉毛衫棉袄,各种驼毛衫、羽绒衫也很流行。旧时居民晴天均穿布鞋,雨天多数人赤脚,或穿钉靴、木屐、花箬草鞋,后逐渐改穿套鞋。现今各式皮鞋、休闲鞋、胶鞋已为人们的主要生活用鞋。除部分老年农民仍有穿棉袄、棉裤、棉大衣过冬外,中青年的衣着,无诊是男是女,已无明显的城乡差别。

饮食  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佐以面粉,农民一般在夏麦登场时多吃面制品。解放前,每当青黄不接时,经常以瓜菜代粮。解放后,人民温饱问题解决,三餐食大米,杂粮仅作补充,调节口味。各类传统点心:米制品有年糕、团子、粽子、汤圆等,面制品有面条、馒头、馄饨等。农民平时一般不买菜,主要靠自种自养解决,荤素搭配则视经济条件决定。80年代起,人民生活明显提高,吃食讲究营养,农民也上街买菜,生活大有改善。日常佐餐每顿有三四个菜,有荤有素。逢年过节或办红白喜事,一般有十几个菜,其中有冷盆、热炒、大菜、汤羹,甚是丰盛。烹调方法主要为炖、蒸、炒、熬、爆、煎等。

七都的各种腌制品很有特色,主要有咸菜:可供腌制的蔬菜有青菜、芥菜(雪里蕻)、大头菜、萝卜等,腌制的雪里蕻、大头菜除自食外,还远销江、浙、沪市场,成为人们致富的一条门路。制酱:农历六七月间,将黄豆或蚕豆(去壳)煮烂,趁热与面粉拌和制成环饼状,置于铺有麦草的竹匾内,上盖竹匾,用布严加遮盖,任其发霉(俗称蒸黄子)。半月后,将发霉的饼晒干打碎后浸泡在盐水里,置于烈日下曝晒夜露(要防雨),约经两个星期的日晒夜露后,即可食用。过去,农家差不多家家户户制酱,现不兴。腌肉:腊月里将猪肉用重盐腌渍,须经常翻身压实,待半月后取出晒干,挂在阴凉通风处,一般可以放到次年立夏。腌鱼:腊月里将鱼(青鱼、草鱼、鲤鱼等)除鳞去内脏,内外擦盐后放在缸内,压实数天,取出晒干,挂在阴凉通风处保存,也可食用较长的时间。灰鸭蛋:早春时节,将鲜鸭蛋(鸡蛋也可)用草灰拌盐,辅以陈酒,涂于蛋壳上,逐个置于甏中,密封月余后即可煮熟食用,香糯可口,蛋黄红艳,且有油质渗出。

茶的饮用颇具特色。甜汤有风枵汤、爆米汤、枣子汤、桔饼汤,茶有芝麻茶、桂花茶、桔皮茶、熏豆茶、红萝卜干茶、扁尖笋茶、豆腐干茶等等。花色繁多,可令外乡人惊叹。

住房  旧时,农村住房都是砖木结构的平房,但也有干泥打垒的草房(猪羊棚及外地移民住宅居多),式样一般是三间两龙稍。富裕人家住房建有墙门、天井、厅屋、厢房、卧房。吴溇、隐读村、亭子港、晟村、街头上等小集市的房屋,一般沿街开门面,前店后住房,用“排门板”(长、短木板)启关。

解放后至70年代,住房无多大改变。80年代起,住房条件大有改善,钢筋水泥逐渐成为主要建筑材料,兴建楼房成风,民间流传“50年代住草房,70年代翻瓦房,80年代造楼房”的顺口溜。目前,各村多数已建成了楼房村。新造的楼房有二楼二底、三楼三底,建有阳台、围墙,底楼有宽敞的堂屋、厨房、杂作间,楼上作卧房。别墅式楼房也随处可见。镇区兴建的居民新村,房屋结构趋向水、电、卫生设施配套,新居内部装修得富丽堂皇。

家具  解放前,一般人家多杉木、松木家具。品种有中式雕花床、棕垫架子、梳妆台、八仙桌、长凳、大橱(俗称暖橱)、木碗柜(俗称凉橱)、木箱、骨牌凳等等。少数富有人家也有雕花红木及黄榉家具。解放后至60年代,家具品种、式样无多大变化。70年代起,新婚必备成套家具,主要有大床、三联橱(俗称大衣橱)、五斗橱、被柜、写字台、百灵台、食品橱、梳妆台等。款式先后流行苏式、沪式、捷克式等。80年代末,流行组合式家具。大多数人家都配置了沙发、席梦思床垫等。90年代中后期,流行仿红木家具,并且日趋高档化。

发型  清代,男孩满月剃发戴帽,于枕骨下留少许头发,称“米囤”,三四岁去“米囤”,始留辫发,前半头剃光,后半头蓄发编辫子,拖在背上。女子三四岁留发辫,至十四岁左右将辫子盘在头后。太平军占领时,废辫留长发。太平军兵败,复留长辫。民国期间,成年男子剃掉发辫,发型主要有光头、平顶、圆顶和三七分式(撇开头)。男孩多为光头、瓦爿头(俗称“世门发”)。有的家长祈望男孩好养活,剃光头时,在顶中央留一小撮长发编条小辫子。女孩留齐耳短发或梳辫子,辫子有扫帚辫、绞链辫、羊角辫等。青年女子一般留短发,已婚妇女多蓄长发梳盘在头后(俗称“勃礁”),也有少数女子烫发。

解放初期,男女发型变化不大。中青年妇女梳“勃礁”的渐少。“文化大革命”期间,妇女一式短发。80年代始,年轻妇女留长发再度兴起。妇女烫发也流行,发型有波浪式、菊花式、青年式等等。少数男青年也兴长发或烫发。男女青年染发也趋兴。

首饰  旧时,孩童首饰均为白银制品,有项圈、手镯、脚镯、长命锁等。妇女首饰主要有金(银)戒指、金(银)耳环、手镯、发簪、头钗等。男子仅有金戒指。解放后,佩戴手饰者渐少,“文化大革命”中绝迹。80年代起,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黄金饰品的上市,首饰又广为流行,式样之繁多,普及之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第三节  礼仪习俗

一、婚嫁

明清时,男子成婚之日须行冠礼,女子出嫁时用簪子插于盘发或弁冕,称“加笄”,俗称“上头”。男方以礼金、茶枣装盘送至女家,称“文定”,俗称“行小盘”。女家以糕果答礼,称“允定”,俗称“受茶”。男家提议婚期,给女家送礼金,称“道日”,俗称“行大盘”。及至婚期,男家向女家送彩裙等物品,称“催妆”,俗称“端七如意”。女家随即运奁具至婿家,称“运妆”。近黄昏时,婿家备花轿仪仗亲迎新娘,称“发迎”。新婿入岳家中堂后,由主人备糕点遣人敬茶,称“坐茶”。新郎在彩舆前跪拜,称“奠雁”。彩轿将归时,轿门向北而待,新娘由父或兄弟扶持入轿,称“抱轿”。亲朋随轿送出院门,称“送亲”。男家见轿归,童女手执红烛迎接,称“迎龙”。新娘出轿后,新郎新娘牵彩交拜,称“结亲”,俗称“拜堂”。喜堂设馔,点燃大红花烛,新夫妇并排面南而坐,受人敬酒菜,称“坐花烛”。既毕,送入洞房行合卺礼。此时,有坐床、撒帐、换宝、结缘等礼俗。是夜,新夫妇拜见翁姑,翁姑坐受,称“受拜堂”。新夫妇会见其余亲族长辈,须行跪礼,称“见礼”。翁姑引新娘拜谒祖祠或家堂,称“上花幡”。至此,婚仪毕。翌日,女家备礼来婿家,称“望朝”。是日,新娘回娘家,称“回门”。满月,新娘归娘家省亲,称“大归家”。

民国期间,婚仪渐趋简化,有的将“文定”与“道日”并为“行盘”,俗称“一盘清”,“望朝”与“回门”逐渐改在婚期当天进行。婚期前一天,婿家筹办喜筵,请媒妁至亲宴饮,称“启媒酒”,俗称“隔夜落作”。婚日,新郎由父母或舅父母为之行冠礼,新娘亦居家行“加笄”礼。午后,以花轿迎新娘,新郎亲往,意为“亲迎”。发迎仪仗以头道灯笼一对示姓氏,前后锣夫鸣锣,乐人吹打。女家见轿至即鸣礼炮相迎,并将新郎接入堂屋,由小青年陪新郎就座坐茶。出闺时,新娘哭泣,以示惜别。轿抵男家,至厅堂行婚礼。新夫妇在乐曲声中交拜天地,亦有以鞠躬代跪拜礼者,新夫妇互鞠三躬。然后将新夫妇送入洞房,夫妇端坐床沿,称“坐床塞帐”。饮交杯酒后,夫妇出房,新郎新娘由男女宾相陪同入座筵席,南向坐受众人敬酒菜。是夜,亲友无论老少都可以嬉闹新房,俗称“三日无大小”。

解放初,抬花轿、请喜娘、穿礼服等,大多沿旧俗,但也有旅行结婚者。《婚姻法》颁布后,废止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结婚双方需亲至当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文化大革命”中,旧俗尽废。80年代始,订婚、聘礼、发迎、接送嫁妆、回门、望朝等部分旧俗复苏,嫁妆、家具及应酬礼物更趋讲究。总之,“行情”及排场越来越大,愿有志者宜勿效尤,应倡一代新风。

婚仪服饰,代有变异。明代,新郎穿着状元服,俗称“小登科”,新娘戴凤冠霞帔,挂珠头面。清代穿红裙、红衫。民国时改穿绣花缎子旗袍,俗称“文明衫”,头戴凤冠或新头面。解放初,婚仪服饰多沿旧俗,后来逐渐转变成新夫妇穿着时新服饰,胸前佩戴红花。80年代末开始,新郎西装革履,新娘时兴穿着礼服佩戴婚妙。迎娶交通工具五六十年代为木船,七八十年代为挂机船,进入90年代,轿车、面包车已很普遍。

二、丧葬

丧葬为人之终事。旧时丧礼繁锁,迷信色彩很浓。人死后,小辈为其擦身穿寿衣,安放在门板上,停尸庭屋中堂。头前悬挂布幔,幔布前设供桌。脚后置油灯一盏,昼夜不息。事先请道士以六轮经辨别应禁忌的生肖,称“批书”。死者人殓及开吊时,凡生肖与之有冲犯的人都应避离。死者的儿子穿重孝,头戴麻布做的风凉帽,腰系草绳,称“孝子”。晚上,延请僧尼拜忏,称“祭念”。主家差人遍告亲友,称“报丧”。亲友闻耗,前往吊唁。至亲需以白布帛及海被覆盖于尸身,称“上襄”。亲友均以钱币、纸箔或饼饭、荤素三牲为奠仪。亲友吊唁时,媳妇需在孝堂啼哭,孝子需回礼,称“回拜接哭”。大殓时,由长子捧头,次子(或女儿)捧足,入棺务求平稳。是时,合家举哀。出殡须在上午,子女及至亲披麻戴孝,送殡队伍一路啼啼哭哭,吹吹打打。送殡结束吃豆腐饭,俗称“三朝饭”。棺柩停放在墓地,由泥瓦匠用砖瓦砌就“厝亭”。富裕人家早就做坟打圹,择日将棺柩推入圹穴。按“批书”选定的日期,请道士招魂。孝子手执招魂幡跪接亡魂,同时焚烧死者遗衣,称“神回”,俗名“接眚”。从亡故之日起,七七四十九天,七天为一忌日,忌日设祭,俗称“做七”。终七时止吊,称“闭灵”。富裕人家“五七”由女儿备一小神龛安放死者牌位,并设祭,称“上座亭”。逢节祭奠,满二十七个月撤去灵座几案,延僧尼拜忏念佛,亲族拜祭,称“除灵送座”。父母死后,其子女守孝三年,三年孝满除孝服,为“脱孝”。守孝期间,家中禁办喜庆事件。

解放后,丧葬沿旧俗,但逐步简化,一般“三朝”与“神回”同日举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僧道拜忏等迷信活动绝迹。70年代末,县内建造火葬场后,普遍实行火化。丧礼仪式主要是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开追悼会、亲友送花圈等。丧期以三朝居多。除重孝者穿白孝服外,亲友臂套黑纱志哀。火化后,骨灰盒带回家中,择地埋葬。80年代始,祭念拜忏、焚化纸箔、“做七”、“周年”等又渐出现。丧以哀为本,应提倡厚养薄葬,丧事过分铺张者实属蠢事。

三、交往

端汤  在女儿产期前,娘家携猪蹄、鸡蛋、赤糖、枣子、桂元、风枵及婴儿衣裤、尿布等馈赠给怀孕女儿,称“端汤”。其余夫家亲戚也须端汤,亦有等婴儿出生后再去端汤者,称“端熟汤”。

三朝面  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主家备筵宴请亲友,一般以婴儿外婆家为主,并煮面条加盖鸡、肉、蛋等熟菜分赠邻居,或分送红蛋。

满月  婴儿满月,家长设满月酒宴请亲友,俗称“拜满月阿太”,另以糕点分赠亲戚邻居。是日,舅父抱着满月外甥剃头。外甥满月时,外婆家须赠衣裤、帽子等物,姑母送鞋袜等物。

周岁  婴儿足岁,家长办酒筵宴请亲朋,俗称“拜周岁阿太”,以糕点分赠亲戚邻居,亲朋以“百岁钱”以表“祝贺”。今时兴为婴儿拍摄照片留念。

上学  孩童上学念书,外婆家须购书包、笔墨等文具用品及雨具和糕点、粒糖等物馈赠外甥上学。糕点分送邻居,粒糖拿到学校分送同班学生,以示结缘。

十六岁  孩童满十六虚岁,在其生日家长举行“拜十六岁阿太”,仪式极为隆重。这个生日一过,意味着少年时代结束,开始成人。是日,邀请亲朋饮宴,外婆家须送大量糕、团、粽子,俗称“送外甥团子”,供主家分送亲戚邻居。亲朋均以钱物相赠,以表祝贺,意为“成人之敬”。

生日  生日向有食面条的习惯,意表长寿。富裕人家亦备佳肴宴饮。80年代后,幼儿过生日之风日趋隆盛,青年亦常效尤,朋辈相聚共餐,仿西俗在大蛋糕上插燃蜡烛,吹灭后分食之,气氛相当欢快。

寿庆  旧时,男子三十庆寿,称“斋星官”。俗云:“三十不斋,四十不发。”庆寿俗称“做寿”。是日,装香点烛,燃放炮竹,合家食用长寿面。尔后逢十庆寿,然一般不够重视,唯至六十六岁时必举行隆重的寿庆。长者满六十六岁,小辈献赠寿桃、寿面、寿烛、寿香等,并向寿星“拜寿”。女儿家更需备条箱和肉食替父或母“斋星官”。肉食是供娘家邻居分享的,俗云“六十六,邻舍隔壁吃块肉”。是日,必备酒筵宴请客人,寿星赐小辈拜寿钱。寿面、寿桃均需向邻居分送。解放后,此俗淡化。随着经济的富裕,今此俗又趋时兴。小辈常以蹄子、酒、衣料、寿面或大蛋糕等为贺寿礼。

建房与迁居  建房时亲友均需赠猪蹄、糕点为贺,岳家更应备厚礼为婿家“拜上梁利市”。上梁时,由木匠边喝采边向梁上抛掷馒头、糕或粒糖,祈求兴隆发达。是日,主人设上梁酒筵,宴请亲友邻居。

乔迁新居时,亲友亦以猪蹄、糕点为贺礼,现多数以钱币相赠,主人设酒筵答谢,并向新居四邻分送糕点。

学徒拜师  旧时,青少年学生意或学手艺时均须拜师。学生意者一般到南浔、震泽、湖州、上海等外地市镇为多。学徒由荐人————介绍人带领,家长陪同,携一对蹄子、一对红烛和糕点以及拜师礼金赠与先生。礼金红纸包上书“贽敬”二字。拜师时燃点红烛,学徒向师行跪礼,学徒自称学生,呼师为先生。学徒进店后,担负着看管物品、扫地、泡水、开门打烊等杂活。第一年,老板按月付给学徒理发、洗澡费等“规钱”,年终时,又给学徒鞋帽费等,其数约为职工月工资数的十分之一。第二年加倍给费,第三年再倍之。三年满师,由先生向店主推荐谋职。学手艺及学医者,拜师时设酒筵一席,请师辈及师兄等赴宴。满师后,学徒再设谢师酒。现时进工厂的学徒工由车间领导指定师徒关系,无拜师仪礼,然逢喜庆时,师徒间互有馈赠,联络感情。

凡红白喜事,亲友间必交往。遇婚嫁,亲友均需送贺仪,至亲长辈更需重礼相赠。遇丧事,亲友必前往吊唁,送奠仪,至亲小辈更应重礼相慰。时届婚丧之期,主家必操办酒筵,大宴宾客。

 

第四节  养蚕习俗

祭蚕神养  蚕是七都农村的主要副业生产,对蚕神的膜拜祈求是蚕农的普遍心理。旧时,一般乡村的庙宇大都在偏殿或旁座塑有蚕神像,甚至在村头巷尾的小土地堂也兼而有之。有些富有蚕户在家内墙壁上砌神龛,自供神像。此外,各处烟杂店、香烛店有“神码”(俗称“码张”),是一张印在红纸上的蚕神像,供蚕农“请”(买)回去贴在蚕室里供奉。

蚕神,乡民称之为“蚕王菩萨”、“蚕花菩萨”或“蚕花娘娘”。传说,蚕王爷为五花蚕神,盘膝端坐,三眼六臂,一只竖眼位于额中央,前面两只手合捧一盘茧子。又传蚕神骑在马上,手捧一盘茧子,称为马鸣王菩萨或马头娘。

蚕事之前,蚕农备香烛前往蚕神庙烧香,默默祷告,祈求丰收。一般在清明前后蚁蚕孵出的一天,将供品和蚁蚕上桌供奉,称为“祭蚕神”。

戴蚕花  蚕乡妇女,无论长幼,在养蚕季节里用红色彩纸做成花朵,插在发髻上,称为“戴蚕花”,表示她们对蚕神的虔敬。其时,杂货摊及庙会上还有用绒及绢做成的精致蚕花出售。在蚕事准备阶段,妇女们用红纸剪成猫形贴在养蚕用的匾内,意可防止老鼠吃蚕宝宝,俗称“蚕猫”。

养蚕伊始,一切交谊活动停止,家家闭户,不相往来,村坊里行人寥落,悄然肃穆。清代乾隆《震泽县志》称三四月为蚕月,“禁喧闹,忌亲朋来往”,意即“蚕关门”。

蚕过三眠,俗称“出火”(此时气温转暖,蚕体长大,蚕室内撤去火盆),收成已大致定局。家家做茧圆,茧圆用米粉捏成,长圆,实心无馅,蒸熟食用。茧圆状如蚕茧,寓意收成到手。有些蚕农还将茧圆供奉蚕神。

望山头  上蔟一两天,邻里亲戚间恢复串门走访,评看结茧情况。特别是新结的亲家,必具礼物去“望山头”。所具的礼品中,咸鲞及水糕(方形米粉软糕,中间置糖或肉馅)为必备之物,另加猪蹄、批杷等物。从鲞的谐音引伸出来的,意为“有想头”,期望蚕茧得丰收。水糕的谐音丝高,意为生丝高产。

谢蚕神  采茧以后,养蚕全过程结束,蚕家门户洞开,称为“蚕开门”。此时新丝即将缫制上市,“活来钿进帐”指日可待,喜悦心情溢于言表,而村坊喧闹如常。蚕户在采茧或做丝完毕以后将供品及茧子(或生丝)列于神像前,称为“谢蚕神”。蚕户多办酒宴以庆贺,名曰“蚕花酒”。

与谢蚕神并存的是“祛蚕崇”。古代蚕农科学知识有限,认为蚕事失利是鬼怪作崇所致,故而想尽办法驱赶危害蚕宝宝的邪神恶煞,使之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如在门前地面上用石灰画出了弓和箭以驱鬼,或在门框上方悬镜反照,或张贴门神守护蚕室。

七都在清明夜有吃螺蛳(不剪屁股的)的习惯。相传蚕病称为“青娘”,躲藏在螺壳内,吃掉螺蛳肉,把空壳抛上屋面,使之无处躲藏,也就无从作崇了。与往日相异的是,这一次吃螺蛳肉不用嘴吸出,而用针挑出,故称“挑青”。

在家蚕食叶盛期,本地桑叶不敷时,常从桑叶行里购买来自东山和乌镇等地运来的桑叶。蚕农在外来桑叶进屋前先用桃枝拍打几下,赶掉鬼邪,寓于桃木可以驱邪的传说。有些蚕户将嫩桃枝放在蚕匾内压邪。

谢蚕神和祛蚕崇是古代蚕农物质水平和认识水平局限所致,不可避免地夹杂着愚昧的非科学的成分,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如“蚕关门”客观上防止人身带进病毒,利于减少蚕病蔓延。洒石灰可杀灭细菌。这些都是蚕农长期实践经验形成的潜意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科学养蚕的倡导,种种迷信习俗逐渐淡化,于解放初期基本消失。

忌讳与口彩  养蚕过程中有诸多忌讳。忌说“死”字,见一死蚕只有悄悄拣去,不能言传。忌说生姜,避免僵(蚕)之讳。忌直呼酱油,改称“赤油”,以免遭“酱油病”(蚕受细菌感染腐败,体液呈赤褐色,俗称“烂死蚕”)危害。忌直呼豆腐,改称白玉。忌生人闯入蚕室,防野鬼带入。忌在居室四周锄草,防惊动土神。

与忌讳相对的是讨口彩,如在堂屋、蚕室到处悬挂长条红纸,纸上用毛笔书写“蚕花念四分”(或“蚕花念八分)。按清代乾隆《震泽县志》载:”每出火蚕一斤,收茧十斤,为十分。过则得利,不及则失利。”念四分及念八分寓意多收茧多出丝。甚至连出恭方便也雅称”睁一睁“,吴语中睁与长(zhǎng)同音,寓意蚕体长一长。在回山称茧时,总是先喝彩“千斤万两”。

大眠至上蔟时分,游民乞丐用稻草扎成马鸣王菩萨,外面用红布包复缝好,挨家挨户乞讨,口唱莲花落:“一家过去两家来,马鸣王菩萨上门来。家家人家大发财,小茧采来像鸡蛋,大茧采来像鹅蛋……”

养蚕期间还有一些俗谚流传至今,是千百年来蚕民养蚕经验的总结,如“清明一粒谷,看蚕娘娘哭。清明雀口,看蚕娘娘拍手”、“一斤熟蚕半斤茧”等等,均是蚕民对桑叶产量和茧子产量的预测。

 

第五节  庙会

关帝会  旧时,里中最敬关圣,相传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羽)帝诞辰,各村俱有圣会,诵经礼拜,至晚饮福而散。

三官会  会首由各村人户轮值。每年或正月,或七月,或十月,皆于望日(十五日)集家礼忏,至晚素饮而散。

祠山会  相传农历二月初八为祠山大帝诞辰,凡有祠山庙的大村落(所谓大村落即有多个自然村组成)皆举行祠山会。会首(四户合一会首)每年轮值,需出资聚素斋一天。是日,礼忏拜佛,会首早上恭立庙门前,抱拳打拱,迎候会员进庙敬香,以示村民和睦团结,并互祝农户田蚕茂盛。

青苗会  各村每年在关圩门后(即指最后一户种好田)做青苗会。其时,全村祭祀“猛将”菩萨,请道士“赞猛将”,然后抬着猛将神像绕圩环走,敲锣打鼓,旗帜招展,小孩举着红绿纸旗,是谓驱螟蝗之灾,祈求风调雨顺,祝祷丰年来临。是日,全村每户一人欢聚饮福而散,举旗少年也分得相应食品。

东岳会  吴溇东岳庙素有出大会的习惯(年期无定)。会前,由绅董遣人至各村三次传锣,晓喻各村。各村根据传统,须助入旗伞锣鼓、台阁、高跷、地戏、长人(黑白无常)、拜香队、荡舞船、舞钢叉、悬臂香等节目及物资。至会期,东岳大帝神像更换衮冕(袍帽),由人抬着庐轿,鸣炮起座,金鼓齐鸣,一路旗幡招展,浩浩荡荡,沿途不断有各庙神像加入,首尾长达数里。会伍中串演各式各样的节目,热闹非凡,轰动江、浙交界之地。沿途供菩萨歇息的地方,需搭“斋园棚”1所,芦菲翘角,甚为壮观。内设12只八仙桌,陈设古玩宝器(从大户人家借来的),名日“献宝”。

据传,东岳菩萨乃“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谓其纵管天地人间凶吉祸福,故出会祈求保佑地方平安。

网船会  朱号圩俱以捕鱼为业,家置小船,尖轻而浅狭,一人摇橹,其捷如飞。出则十百为群,声如风雨,势若奔驰。至一荡漾,群舟四围,密网周布,驱鱼入于其中而取之。又善于舟上使长篙,盘旋飞舞,目眩心惊,他舟不敢近。每至清明,合圩之人出游,各逞其能,谓之“打篙锋”。次日又赴杭州、天竺进香,后改往浙江石淙进香。一路锣鼓喧阗,争先鼓勇,人莫敢撄。然常群聚轰闹,往往伤人毙命,以致系狱抵偿。解放前,江、浙交界渔民都在横古塘太君庙进香。至会期,横古塘泊船如云集,长达二三里,岸上货卖吆喝,歌舞杂技,盛况空前,名曰“网船会”。

除上述庙会外,各村尚有玄圣会、总管会、豆腐兜庙会等。解放后,各种庙会均废。

 

第六节  社会主义新风尚

一、婚姻自主和计划生育

1951年,七都地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渐废,并刹住了收养童养媳之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事新办之风渐盛,寡妇再嫁得到社会支持。解放初,一些基层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不办嫁妆,不置成套家具,只是拆铺并床。60年代以后,为提倡简朴健康婚礼,一些组织和单位为结婚的青年男女举办集体婚礼,也有的青年男女举行旅行结婚,节省了一大笔办筵席的开支。

70年代始,提倡计划生育,特别是19809月党中央给全国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后,计划生育之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破除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旧意识、旧风俗,实行了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到1999年底,全镇已有4987对育龄夫妇领取了“独生子女证”,1525人进行了绝育手术,育龄夫妇均采取了节育措施。因此,近年来全镇基本上杜绝了超计划生育的现象。

二、殡葬改革

1968年,吴江县建造了平望火葬场以后,七都乡人民政府动员全乡人民将亡故人员实行火化,改变了千百年来用棺木埋葬的旧习,既保护了耕地,又净化了环境。1997年,七都镇响应吴江市殡葬改革的号召,开展了大规模“平坟还田”运动,各村各户将故人骨灰深埋,不留标志。1998年,七都镇在菱荡湾村落成了“劳动人民纪念堂”,给全镇人民提供了为死者存放骨灰的场所。

三、学雷锋做好事

1963年,七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开展学雷锋活动,出现了道不拾遗、助人为乐、义务劳动等新风尚。在各学校中,更把学雷锋活动摆在思想教育工作的首位,为培养一代新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年来,由镇团委牵头,定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届时,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上街设摊,义务为群众修理日用器具、理发、医疗、咨询等,深得群众称道。

四、五好家庭及新风户

1980年,七都乡妇联响应吴江县妇女联全会组织开展以“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好,学习、工作、劳动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好,移风易俗、文明生活习惯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为内容的“五好家庭”评比活动,五好家庭不断涌现,到1999年底,全镇共有655户五好家庭受到表彰。其中,受到市妇联表彰的有28户,受到镇妇联表彰的有627户。

新风户活动开展于1988年,各村制订村规民约,年终评比。到1999年底,全镇评选出新风户6966户,有效地改善了村风民风。在开展新风户的基础上,丁家湾村开展了“八星家庭”评比活动。所谓“八星”,指守法星、节育星、和睦星、育子星、养老星、义务星、卫生星、致富星,对干部和村民的震动很大,极大地提高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五、“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家乡好孩子”活动

1984年开始,七都乡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活动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全乡各村各单位,特别是学校,都注重思想教育。力求从我做起、坚持为民服务、参加公益劳动,成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有力地提高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重要认识。

1990年开始,镇团委与镇教管会在各学校联合开展“家乡好孩子”活动,要求中小学生在“三好学生”的基础上,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督促其家长将茧子、菜子、麦子出售给当地收购部门,有力地保证了七都镇的茧子入站和菜子入库任务,支援了家乡建设。中小学生个个争当家乡好孩子,历年来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地控制了茧子等农副产品的外流,95%以上的学生被评为家乡好孩子。1996年起,每年全镇评选出10名“家乡好孩子标兵”和100名“优秀家乡好孩子”予以表彰。这是七都镇对学生加强热爱家乡教育的创举。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