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平望镇志 >> 第十三卷(人  物)第二章(人 物 篇)

第十三卷(人  物)第二章(人 物 篇)

2012/12/23 19:15:54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583

  

杨 芷

杨芷(生卒年不详),字文植,湖北安陆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嘉靖三十二年任吴江县令。时倭寇搔扰沿海,杨芷视察盛墩左襟运河,右带唐家湖,湖面辽阔、湖水汹涌,地形优越,可于此控扼倭寇。我军习水性,善于舰上作战,乃于嘉靖三十四年二月建敌楼于袅腰桥之北。楼基方一丈七尺,高一丈九尺,楼内战御设置俱备。是年四月,倭寇来犯,杨芷命于楼南运河筑堤拦绝,屯水兵于湖中,列陆兵于敌楼。倭寇不能渡;杨芷令截击,俘斩三千余人,倭寇大败南遁。盛墩由此易名“胜墩”。同年六月倭寇自嘉兴来,船百余艘,侵扰我境,杨芷为捍御计,断长老桥以遏其冲,桥北建敌台(敌楼),成犄角之势以牵制敌人,寇至就歼。杨芷有早见之明,先事之备,故每战必胜。他任吴江县令三载,出入兵间,吏事无废。后升南京户部主事,复升兵部尚书。

 

张起元

张起元(生卒时不详),字贞仲,平望镇溪港人,明代诸生。清廷亡明后下令百姓剃发,平望里人习于故俗,仍留发如旧。当时清兵大队过境平望,见居民均未剃发,将按令诛戮。起元不顾己身安危,出见清军某将军,力言全镇皆居民,并无异志。起元陈词剀切,将军意解,免遭屠杀。事后,该将军欲带起元至杭州为官,起元力辞乃止。嗣后足迹不入城市,卒于家。

 

潘柽章

潘柽章(16261663),字圣木,号力田,平望镇溪港人。幼年禀赋优异,九岁从父读,年十五补县学生员。明亡后,他隐居溪港家中,致力于学,著《国史考异》、《松陵文献》。他又仿《史记》体例与友人吴炎、王锡阐共撰《明史记》,以传一代信史,并寄托对明朝的怀念。他自任纂写本纪及诸志,撰述数年,书已成十之六七。会浙江南浔庄廷鑨明史案发,因该史中有柽章、吴炎之名而受牵连。清康熙二年(1663)二月,他与吴炎被捕,解往杭州,史稿被焚。同年六月,被害于杭州弼教场。妻沈氏株连流刑,北行千里至广宁(辽宁省),生遗腹子,子即夭折,沈氏也服药自杀。潘柽章的著作如《松陵文献》等,后由其弟潘耒编入《遂初堂集》。

 

吴 炎

吴炎(?一1663),字赤溟,号赤民,平望镇溪港人,明代生员。明亡后,隐居不仕,以诗文自娱。他长于史学,得顾炎武、钱谦益等所藏史料,念明代未有成史,与潘柽章于溪港“观物草庐”合作撰《明史记》。他博采国史家传及群县志勤奋编纂,寒暑无间,撰世家、列传200多篇。史垂成,会南浔庄廷鑨明史案发受牵连,于清康熙二年(1663)被捕,遗稿被毁。同年六月,被清政府杀害于杭州弼教场。

 

潘 耒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号稼堂,平望镇溪港人。幼年丧父,依兄柽章生活。他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师事徐材、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中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寻充日讲起居注官,纂修《实录》、《圣训》,又充会试考官。名益盛。忌者颇众,遂南归,遍游天台、雁荡、武夷、黄山诸名山,尽穷胜,名记以诗。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赐复原官,耒坚辞不受。晚年,研究声韵、易象,著《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他还刻其师顾炎武所著《日知录》。

 

吴琼仙

吴琼仙(17681803),女,字子佩,号珊珊,平望镇六镇地人。幼年在家塾学习。适翰林院待诏、同邑黎里徐达源。婚后,孝敬公婆,与家人相处和睦,夫妻感情甚笃。工书,喜临晋唐人小楷兼工绘事,喜绘花鸟,曾自写小影,勒之于石。尤好吟咏,诗意冷冷清清,若明漪见底,为袁枚女弟子。卒年36岁。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扎》。

 

翁广平

翁广平(17601842),字海琛,号海村,又号莺脰渔翁,平望镇冲水湾人,居室名“听莺居”,一生安贫力学,年四十七始补府学生。清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工诗画古文,分隶宗汉碑,山水效董其昌、巨然。尤喜外国书籍,曾得日本国史数十种,居贫著书,撰《吾妻镜补》,世系表10卷,地理、风土、食货、职官、艺文、兵事20卷,凡30卷,还著有《听莺居文钞》、《平望志》等。

 

黄兆柽

黄兆柽(生卒不详),号子眉,平望镇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曾任户部浙江司员外郎、河南司郎中、军机处行走、方略馆协修和福建道监察御史。奉校清代九朝圣训,诰加三品衔,新疆红旗报捷加军功一级。晚年家居,受吴江县令金吴澜之聘,参加续修《吴江县志》,著有《平望续志》。

 

殷兆镛

殷兆镛(18061883),字序伯,号谱经、补金,又号????老人,平望镇人,家居镇北东溪河。清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二十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编修,入上书房,授钟主奕诒、孚王奕譓侍读,还为道光帝讲解经传史鉴。曾主持湖北、陕西等乡试和京城会试,历官大理寺少卿、礼部左侍郎。咸丰八年(1858),英法联军侵陷大沽,进犯天津;他屡次上疏,力主抗战,痛斥主和诸臣,严词反对外国在公使馆住区驻军、内地通商、传教等和议条款。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再犯津、京,焚烧圆明园。他抗疏数千言,力排议和,主抗战。咸丰十一年,兆镛母故回籍服孝。时值太平军克苏杭,进军上海,他先后二次与江浙士绅联名呈请借助西兵争夺苏常各城。光绪七年(1881),因病乞归。越两年,病逝苏州肖家巷新第。著有《松陵诗征》、《斋庄中正堂诗集》。

 

王振欧

王振欧(19201951),平望镇人。幼年随父习医,及长继父业行医,善治疗疮。民国36年(1947)任平望镇镇长。后任大有钱庄、晋大钱庄经理和仁爱医院院长。1949年初,中共地下党组织积极秘密开展地方武装的策反保枪工作。王振欧在地下党员张振海、顾其行的开导下,深明大义,进行多方面的活动,使平望、横扇、梅堰、溪港等处工商自卫队共300多人和所有枪枝弹药处在党组织的控制之下,为保卫地方的安全,不使国民党军队带走一枪一弹,并将它们如数上交人民政府作出了贡献。

平望解放后,中共平望区委书记王佐,与王振欧第一次见面时,要他帮助筹措军米柴草。王振欧即积极推动工商界和殷实富户在不到三天中,共献粮300石大米。194971日,他参加苏南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同年7月,全县遭台风袭击,大水成灾,横扇、梅堰等处一片汪洋。吴江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群众防汛抢险救灾,王振欧被邀请为苏南防汛救灾委员会委员,协助政府动员各界募捐粮食和生活急需用品。19499月,任平望区合作社办事处主持人。同年11月,任平望工商联合会筹备会副主任。1950年,在党的领导下他发起建立生产救灾委员会,对平望区北部受淹农民发放救灾贷款,扶持生产自救。1951517日卒。

 

秦东园

秦东园(18851953)平望镇人。他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从小对长辈行医治病即耳濡目染,有志继承家业。及长悬壶行医,专攻妇科。民国23年(1934),任吴江县中医公会平望分会会长,并任吴江县中医师妇科鉴定委员及平望镇夏令施诊所负责医师。秦东园除应承门诊外,还经常出诊乡里,遇贫困病家不计报酬。解放初期,他发起组织平望医联会,并积极参加下乡巡回医疗。195111月,与黄德亨、王二仁等创建平望联合医院;还在平望区内梅堰、秋石、平南、溪港和胜墩五处设立妇婴保健站。1953年,秦东园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病故,卒年六十有八。

 

王彭年

王彭年(19091967),字楚良,平望镇人,家居启昌弄。幼年从塾师陈韶九启蒙,民国15年(1926)毕业于苏州私立东吴大学附属湖州中学高中部,后即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平望小学校教员,平望民众教育馆馆长,平望殊胜寺小学校教导主任和平望螽斯港小学校长。日军入侵,平望沦陷,携家避难上海,在上海沪江图书公司任职,抗战胜利后回平望,任平望镇镇长,后任镇中心国民小学校(即战前殊胜寺小学)校长,及吴江县教育会常务理事。原平望螽斯港小学校在抗战中校舍被毁,热心教育人士经过商议,决定筹建复校。王彭年奔走各方接洽,得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救济面粉2000袋,作为重建学校经费,再得地方人士慨助,又动员族中诸人将王姓族产一部分变卖充入,共计壹千万元正。乃鸠工备料兴建,于民国36年(1947)夏竣工复校。

解放后,王彭年继任平望镇殊胜寺小学校校长,1950年调任河西街小学校校长,后因劳累过度身体虚弱,改任该校教员。他精心办学近30年,1962年退休。卒于1967年。

 

顾其行

顾其行(19111969),一名顾剑心,家住平望镇下塘街(北大桥东堍),后迁司前街轮埠楼上。民国32年(19433月,由金佩扬介绍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为解放前平望地区党组织负责人之一。他以所任职业为掩护,长期从事党的地下联络工作。他除了在平望商会当职员外,还打入镇公所当办事员,在平望电厂当抄表员,利用职务之便,搜集情报,掩护外地党员来平望活动。他还以他丈人的名义,在干家弄“达顺酱园”内摆一个饭菜摊,开展党的秘密联络工作。同时,他还把在司前街轮埠楼上自己的住所提供给外来同志寄宿。他通过妹夫黄家振,在溪西乡顾家扇办农村小学,安排地下党员担任教员,建立党的隐蔽点。后来,又在陈家湾猛将庙办了一所小学。民国36年春,中共淞沪工委派金亮为吴江特派员。金亮到平望,就以这两所小学为隐蔽点,利用教师职业为掩护,联系党员,发展组织,开展工作。是年3月,中共青(浦)吴(江)工委在匠人湾刘王庙成立。在两年多时间里,先后来平望镇、匠人湾及两所小学的地下党员有13人之多,其中有地委书记、地委委员、县特派员、县工委书记、游击总队司令、大队长等。凡是去匠人湾的同志,都是先到顾其行处联系,经他向金亮报告后才准进入。联系接头工作均在镇上进行。

解放前夕,顾其行在横扇四都村领受吴嘉工委领导布置的任务,到黎里与地下党员取得联系,传达了有关迎接解放的准备工作和行动方式的指示。他并与平望地下党员一起对镇乡自卫队开展工作,控制了平望等四个乡镇的地方武装,,维持社会秩序,迎接平望镇的和平解放。54日顾其行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向导,为解放黎里镇作出贡献。

解放后,顾其行先后担任平望公安分局治安员、平望镇政府指导员、平望供销社副主任、县红旗布厂车间主任等职。顾其行曾录有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情况专载簿”2件,于1959101日作为革命文物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庆祝建国十周年活动筹委会南京军区分会。1969年病故。

陈奎元

陈奎元(19441969),平望镇增厍人。农民家庭出身,为人诚恳老实,谦虚谨慎。1969年春,被群众推选为平望公社增厍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在工作中,他事事带头,处处以身作则。19691024日,平望公社召开大会,听取国庆赴京观礼代表传达报告。他为了要早些到会场,和社员一道乘大队给会议装炊事用具的船前往公社。当船经过宽广的长荡时,遭狂风袭击,船被打翻,奎元和乘船社员落入水中。他凭借自己水性好,刚冒出水面,就救起一位教师和两位社员。正精疲力尽时,又见在离他二十米的水面上,还有一名社员未被救起,他顾不得脱下沉重的湿衣裤,又跳进长荡,逆水侧游去救那位社员。一个巨浪打来,奎元被卷入浪中,壮烈牺牲。

 

王二仁

王二仁(18921975),幼名彬熙,后号二辰,行医时改名二仁(取仁心、仁术之意),平望镇人。母钱氏,擅长推拿、儿科,心仁慈,医术精良。二仁少年学文,及长,继承母业,钻研儿科学术孜孜不倦。他早年即双耳重听,于“四诊”中独善望诊。他重医德,摒除时医陋习,崇尚正直诚朴,取酬低廉,颇孚众望。抗日战争期内,二仁不顾安危,在乡间辛勤奔波,为贫苦大众治病送药,从不懈怠。民国27年(19384月,他在黎里镇赁屋开诊。民国29年返回平望镇寓居正心堂药铺及顾老龙家,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之疗法,补中医传统疗法之不足,医术日臻精良。解放后,他于1951年与黄德亨、秦东园创建平望联合医院。1958年与倪君安等去梅堰公社创建梅堰医院,深得群众好评。是时,二仁身患高血压、心脏病,但仍带病下乡看病,曾被评为吴江县文卫系统先进工作者。“文化大革命”时期,二仁遭迫害,逆境中苦度光阴,以诗词自遣;编写《文苑英华》诗选三卷,后被“造反派”查抄焚毁。1975年,因心脏病突发,不治逝世。

 

沈月箴

沈月箴(19201981),女,原名月珍,平望镇人。幼年读书聪颖。抗战爆发,淞沪线上撤下大批伤员来到吴江抢救医治,她参加县护士训练班投入救护工作。吴江沦陷后,避难黎里,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民国27年(19388月,赴上海由王绍鏊介绍参加“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在中共中央特科丁秉成领导下工作,后来她被派回吴江开展地下工作。她以毛啸岑(地方士绅)表妹的身份,打入国民党吴江县政府任办事员。在此期间,她多次掩护共产党人通过吴江到内地工作。她还利用为国民党县政府送情报的机会,向党组织提供了大量情报。民国2812月,沈月箴离开吴江到上海霞飞路伟光医院任职员,后又转入慈联中学,继续从事党的秘密抗日活动。同年秋,去新加坡,供职商务印书馆。民国309月,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新加坡政府驱逐出境,回到上海;再赴香港。翌年初,被派到桂林;11月又被派往淮南根据地,在中共华中局情报部做秘书工作,当时该部部长是潘汉年。民国337月,因病经组织批准回沪治疗。抗战胜利后,因身体差,月箴脱离了原工作岗位,但仍为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潘汉年当时来往于上海和解放区的通行证就是她弄来的。

解放后,沈月箴居上海。1955716日,因潘汉年冤案牵连被捕,19561224日释放。198124日因患癌症去世。19821220上海市公安局宣布为她平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沈月箴爱好旧体诗词评弹,她曾与评弹名家杨振雄合作编写《长生殿》、《武松》等长中篇评弹。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