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平望镇志 >> 第九卷 市镇建设

第九卷 市镇建设

2012/12/23 17:51:59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749

  

平望之名始于西汉建平年间(公元前6~前3年)。隋唐时尚居民鲜少,宋元间沿河两岸邸肆间列,已成镇形。明洪武元年始称镇。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容易受到战争破坏,历史上曾时兴时衰,几起几落。明代以来遭受倭寇袭击和太平天国战争,特别抗日战争日寇侵犯,全镇几乎夷为平地。虽经复苏,但一直未能稳固地发展。全镇经过历次兴衰,历史面貌荡然无存,但水网未被破坏,故至今仍保持河街相邻、一河一街形式的水乡城镇格局。

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业陆续建厂,商业网点增设,居民激增,住房相应拓建,镇区面积逐步扩大。从建国初的06平方公里扩大至1985年为107平方公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城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市政建设受到重视。1983年参照《城乡规划定额指标暂行决定》结合镇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平望镇总体规划。规划分近、远两期,近期至1985年,远期至2000年,范围北至太浦河北岸,西至新运河,西南至化肥厂,东至养殖场。在现有条件下,治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搞好绿化,保护环境,逐步调整改造旧城区,使全镇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做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市与农村联系中的纽带作用。

 

第一章 街道桥梁

 

第一节 街  道

 

清道光年间,平望镇区街道,以弄名者有9条,以塘名者5条,以港名者5条,以湾名者5条,以街名者4条,以河名者4条,以浜名者3条,以汇名者3条,以埂名者2条,加有后溪(现南、北大街)、城濠(即城濠里)、东栅(即缝三厂沿河厂基)、荷花池等。

九条弄:姚家弄、中当弄、钮家弄、小安弄、铺基弄、寺浜弄、浴堂弄、日晖弄、庵弄。中当弄原是中木桥东堍直通前街的一条弄,抗战沦陷时建黎平公路而毁。钮家弄介于中当弄和小安弄间,早毁无考。浴堂弄在北木桥东堍通北前街,日晖弄在南大桥东堍东,庵弄在南大桥东堍南,此三弄抗战时毁。

五条塘:南塘、北塘、西塘、南下塘、北下塘。安德桥直南为南塘,北大桥西堍向北为北塘,城濠桥南为南下塘,城濠桥北为北下塘。

五条港:邙字港、石家港、螽斯港、南斯港、横港。

五条湾:蓼塘湾、冲水湾、羊毛湾、姚家湾、油车湾。羊毛湾在北下塘北,姚家湾在草荡滩,已毁。油车湾在殊胜寺后东北岸,已毁。

四条街:扇子街、司前街、横街、前街。横街在南大桥南,是日晖桥至小娘浜一段,已毁。前街即现南、北前街。

四条河:南河西、北河西、前河、后河。前河、后河均在南大桥南,均毁。

三条浜:寺浜、小娘浜、战河浜。

三条汇:竹行汇、西汇、窑汇。竹行汇即竹行湾。西汇后称羊行湾,在竹行湾对岸,是司前街和南大街之间的一段沿河湾岸,现统称司前街。窑汇在原兴隆桥南堍,已毁。

二条埂:猢狲埂、万家埂。猢狲埂即现护僧街。万家埂在万家池东,已毁。

建国后,经历年改建扩建,至1985年前镇内道路共36条,其中水泥路8条,石板路10条,弹石路2条,泥路13条,碎砖路3条,道路总长11200米。主要道路有通运路、南大街、北大街、西塘街。到1985年止,全镇街道基本都浇成水泥路,只有6条小弄和长老桥以北至竹材部路面未浇水泥。通运路可通行汽车。

全镇乡道总长28750米,村道总长35150米,已通乡道的村有23个,已通村道的行政村有9个。

镇区主要道路:

通运路:路长913米。路宽:东段为17米,西段为30米,通往小西村村道处为10米。该路在1939年与黎平公路同时筑成,当时是一条简易公路,从现在人民桥至苏嘉公路止,名维新路。1958年镇政府组织全镇人民修筑路面,出动1000多人,以瓦砖垃圾蚌蚬壳为填基夯实,从吴江县农具厂至苏嘉公路以泥浆浇平,改称人民路。1963年扩建,向西延伸,并扩宽为沙石路面。因东通古运河,改名通运路。197810月路面铺浇沥青,长600米,宽9米,耗资6万元。全路平坦宽畅,为镇区主干道,也是商业中心。

西塘街:全长539米。自劳动桥到启昌弄一段原是条石路面,1981年拓宽,并设下水道,改铺混凝土路面,路宽46米,是镇区次干道之一。该街原是商业闹市区,通运路兴建后,商业地位已呈下降之势。

南大街:建国前是条石路面,路宽平均3米左右,特别太通桥(现劳动桥)一段最狭。民国时曾发生火灾多起。建国后分二期拓宽为混凝土路面。1969年从姚家弄到人民桥。1980年从姚家弄至劳动桥,街中段宽8米,路长255米,是镇区次干道之一。

北大街:自人民桥至蓼塘湾。原是条石路面,路较窄,建国后分二期拓宽为混凝土路面。1977年,从人民桥至剧场;1978年,从剧场至北新桥。由于沿街旧屋翻建较少,故街宽未得一致。总长290米,宽度48米。

扇子街:自护僧街起至西塘街,全长69米,街形如扇子故名。原是条石路面,现为混凝土路面,过去是商业街道,1975年太通桥迁建劳动桥后,商业衰落现成居住区。

护僧街:寺浜桥南至扇子街。全长64米,古名猢狲埂,清同治间该处建有殊胜寺和尚宿舍多处,因而改名护僧街。

南河西街:自寺浜桥向北至永宁桥。位于市河西岸南段,故名。是居住区,沿街设有零星商店。

北河西街:自永宁桥北堍向北至石家港。过去其北段(北木桥至石家港桥)沿街设有商店,是镇北近郊农民上街集散处。建国后,商店迁移,整街为居住区。

南前街:自通运桥西堍至安德桥止。全长214米,是居住区。

北前街:自通运桥西堍至长老桥止。全长204米,是居住区。

河东街:位于古运河东岸,自通运桥东堍向北,长204米。建国后,该处连年新建和扩建居民住房,形成了新的生活区。1982年定名河东街。

东溪河街:自石家港桥直北至原三官桥止。以沿东溪河得名。建国前米行林立,现在是居住区。石家港和螽斯港均以河港而得名,分南北两岸,自古至今均为人民集居之地。

南斯港:全长628米,分南北两岸,南斯港流贯中间,由于年久河港淤塞,水体污染,蚊蝇孳生,1987年将河港填平,辟为农贸市场和木材交易市场。

横港:分南、北横港。通运路至荷花桥为南横港,长116米,通运路至螽斯港为北横港,长190米。原是居民集居处,1985年将横港填平,辟为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

寺浜路:自寺浜桥至荷花桥。原称寺浜。现是居民住区。

荷花池:自荷花桥至南斯港。以地临荷花池而得名,是居住区。

镇区主要里弄:

寺浜弄:自西塘街至拥军桥止,全长1865米,原有殊胜寺,寺西与弄之间有条浜,故名寺浜弄。自古至今是居住区。

干家弄:自护僧街至殊胜寺,全长40多米。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特别雨天积水,弄内有中心小学和托儿所各一所,学生经常跌跤。1985年改铺混凝土路面。

姚家弄:自南大街至南大桥。抗日战争前夕,弄内开设很多商店,是条商业里弄,抗战胜利后,由于南大桥东堍兴建了企业,南大街与附近农村交通受阻,因此弄内商店逐渐迁移,成为通径里弄。

陈家弄:在南大街;小安弄,在北大街。都是大街和前街的通径小道,抗日战争中全部被毁。建国后全镇商业繁荣,大街两旁争相建屋,商店林立,随着两弄恢复,路面比过去平坦宽阔。

哺鸡弄:清代名铺基弄。据《平望志》载,明代曾设急递铺于此,后毁,弄即其故址,后这里开过哺坊改名哺鸡弄。

步云堂弄:在螽斯港北岸。原是一片空地,有一条草路通往石家港北岸。建国后很多居民在此新建和迁建住房,逐渐形成一条里弄,因弄口有教会步云堂故名。

启昌弄:在西塘街。原名妓娼弄,后改为启昌弄。

罗家弄、吴家弄、王家弄在北河西街;新开弄、黄大丰弄在西塘街。这五条弄抗战前都是私宅家弄,抗日战争胜利以来,由于住户翻建和扩建才形成通径小弄。

 

第二节 桥  梁

 

桥梁的兴废是表示着当地的盛衰,地方的盛衰必然出现桥梁的兴废,二者是相连结的。

平望在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始建桥于驿站旁。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自唐代以来逐步发展成镇。桥梁相应陆续建造。据清道光《平望志》载,镇区可查各种类型桥梁一共35座:跨大运河与荻塘交会处有安德桥;跨大运河有安民桥、通安桥;跨市河有长老桥、北木桥、开泰桥(新桥)、中木桥、太通桥;跨石家港有迎旭桥、济南桥;跨螽斯港有永宁桥、永福桥、永寿桥;跨南斯港有升恒桥、百岁桥、春华桥;跨邙字港有三官桥;在寺浜有寺浜桥;在西塘街有大明桥、园明桥、泄水桥、漏风桥;在河东街有兴隆桥、石灰桥、永安桥、祥福桥、大通桥;在九华寺旁有下湖桥、小暮虹桥;在蚬子滩有登云桥;在荻塘有溪桥、延寿桥;在烂溪有竺光桥;在殊胜教寺前有积善桥、望仙桥。这些桥梁中除安德桥、北大桥至今完整外,由于沧桑和年久失修,至建国前夕废毁了大半。建国后,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改造和迁建部分桥梁。现镇区桥梁有25座。

安德桥 一名平望桥,在巡检司署前(即现城隍庙粮库前),于唐大历年间(766778)建,是单孔大石拱桥(详见文化卷文物古迹节)。

北大桥 原名安民桥,俗名北渡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建(详见文化卷文物古迹节)。

南大桥 跨大运河,为三孔石拱桥。旧称通安桥,一名赛安桥,俗呼南渡桥,又名画眉桥(相传桥初成,藏一石画眉鸟于内,如舟有画眉经其桥下者,辄无声,知者都携笼从桥而过)。北宋正和元年(1111)建。明成化八年(1472),里人王玑修,天启元年(1621)地震,圯,二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僧果园偕里人募建,乾隆四十七年(1782),里人张廷衡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水利工程局修治。1976年改建为有级水泥桥,由县交通局承建。

长老桥 在北塘。初建无考,明成化八年(1472),知县王迪重建,嘉靖三十四年(1555),御倭毁,隆庆四年(1570),僧德慧、里人孟霖重建,万历四十六年(1618)僧无隐重修。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为三孔石拱桥,嘉庆二十四年(1819),吴江知县傅廷兰、震泽知县牟剑率里人重建。1967年改为钢筋混凝土桥。

北木桥 原是木桥,19638月改建为水泥桥,现名北新桥。

新桥 原名开泰桥。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清嘉庆中重建,旧系石桥,光绪三年(1877),里人募修改易木桥。1955年改建为石级水泥桥。

中木桥 初建无考,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四年(1865)里人募建,光绪十二年(1886)圯,重建。民国20年(19319月募修。原是石级木桥,1942年改建木质平桥可通汽车,19635月改建钢筋混凝土桥,更名人民桥。

太通桥 跨市河通荻塘。南宋庆元三年(1197)建,端平元年(1234)毁。元大德十年(1306)范月池重建。明正统六年(1441)巡抚周忱重建,加高扩大以通运船;嘉靖三十四年(1555)御倭毁;万历二十六年(1598)僧德平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二月桥遭回禄而毁,同年八月里人募修,光绪三年(1877)里人黄楷、戚少兰募修。桥为有级石桥,1975年因不适当时交通发展需要拆毁,在桥南40米处另建钢筋混凝土桥,名劳动桥,由省桥工队承建。

石家港桥 原名迎旭桥。清康熙中建,乾隆十五年(1750)修。原系石级木桥,建国后改为石级水泥桥。

永宁桥 跨螽斯港,是石级木桥。原在螽斯港南口西40米处,建国后为了便利行人往来,将原桥拆除,改在南港口另建水泥平桥,名螽斯桥。

南斯桥 旧称升恒桥,一名观音桥。原石级架木,光绪十二年(1886)募建,建国后改为水泥桥。

拥军桥 原寺浜桥,跨荷花池,是石级架木,初建无考。清光绪十二年(1886)募修。建国后原桥毁,在东20米处另建水泥桥名拥军桥。

泄水桥 在西塘街,宋淳熙十四年(1187)建。元至正中邑人孙五重建。明崇祯中重建,系条石平桥。现改为水泥平桥。

城壕桥 旧称永安桥。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建。原石级架木桥,现改水泥桥。

竺光桥 一名南溪桥,又名浙江桥。在莺脰湖南,跨烂溪。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御倭毁。1933年筑苏嘉公路时建公路桥,后改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公路桥。

三官桥 旧称安平桥。原木结构,桥西即西草荡,桥长而水急,行人都称险。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里人顾永年募建石桥,光绪十一年(1831)里人募修。1949年毁,建国后修建。1968年改为苏嘉公路桥。

寺浜桥 跨接南河西街与护僧街。原是石级架木,建国后改为水泥平桥。

荷花桥 跨接横港和寺浜路。原是木板平桥,建国后改为水泥平桥。

通运桥 跨古运河。1939年筑黎平公路后建木质公路桥,名维新桥。19635月吴江县人民委员会重建钢筋混凝土桥,改名通运桥。

莺湖桥 1933年建,是石墩木质公路桥。建国前夕国民党溃军撤退时焚毁,建国后修复。现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公路桥。

东溪河桥 1933年建,是苏嘉公路桥梁,后易木改建水泥桥。1968年苏嘉公路改道后,为人行桥。

勤俭桥 19765月建,在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旁,是混凝土桥。

除外,有十、苏、王公路过境建有石家港公路桥,螽斯港公路桥和南斯港公路桥。

清道光《平望志》载,平望镇郊桥梁共18座:在耕读村有长生桥;在韭溪有东林桥、韭溪桥;在盛家荡有大通桥、庄桥;在盛墩有盛墩桥;在唐家湖旁有袅腰桥;在声字圩有文星桥;在北塘有洪水桥、来苏桥、翁泾桥;在莺脰湖南有大棋桥、朝阳桥、青龙桥;在南塘有南六里桥;在三都有集福桥、有泳桥;往黎里方向有黎泾桥。现大部失修,即有改建,旧貌全异。

袅腰桥 五孔,在唐家湖东北,元至正中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夷倭寇,凿堤御之,因毁,崇祯十四年(1641)知县叶翼云重建。清嘉庆中知县王翼堂又建,同治间重建,同治十年(1871)水利工程局重建。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