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平望镇志 >> 第七卷(文化教育)第二章(教  育)

第七卷(文化教育)第二章(教  育)

2012/12/23 17:28:11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643

  

清末,平望镇开始兴办小学。民国后逐步有所发展,但远不能满足要求,而私塾也寥寥无几,失学者甚多。1946102日平望镇教育会成立,常务理事李勇青,会员69人。农村三万多农民绝大部分都没有文化。

建国后,平望镇中、小学教育事业得到发展。1956年镇上创办平望初级中学,1968年该校增设高中,为完全中学。1982年创办平望第二中学,每个大队有完小,个别大队办初中班。一批批劳动人民子女跨进了学校。各学校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了大批人材,并开展扫盲识字和职工业余教育。

根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平望镇区在册人口文化程度如下:

第一节 旧式教育

 

私塾 大致分二种,一种是由塾师自设学馆,招收蒙童识字读书,收取一定的报酬;另一种是地主富商延请塾师在家设家塾,教育子女。每个私塾一般只有一个塾师,采用个别教学,教材是“四书”、“五经”八股文章。学习年限没有一定。在农村有些地方是几个村联合起来请一位塾师教十几名或更多一些学生。

1898年戊戌维新,在废科举,设学校,提倡西学的推动下,镇创设第一所改良私塾于螽斯港雨珠庵内,后并入艺英书院。其他原有的私塾在教学上除讲授“四书”、“五经”外,增加授读现代教科书。

民国初,镇区有私塾四所,都是塾师自设的学馆。一所在石家港,塾师陈韶九;一所在北河西,塾师翁季虎;一所在殊胜寺,塾师王载庚;一所在西塘街,塾师姓王。后为了加强私塾的管理,民国22年(19338月,民众教育馆举办第一届塾师训练班。民国236月,吴江县教育局办理塾师登记。全镇有私塾14所,分布在镇区、水下港、增上、上横、后港、店前、吴石坟、柳家湾、莲花兜、陈家津、端市、南埭上各一所,下横二所。

义学 义学是我国旧时的一种施教场所,其经费来源依靠田租、房租的收入。

雍正四年,吴江、震泽两县分治,平望大半属震泽县。当时平望接震泽县谕始设义学。初借用僧舍设馆,历十多年而来学者甚少。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陈和志奉知府傅春谕,为了改变原义学面貌,劝里人赵日新、张廷衡等以吉祥庵旧址(在虚字圩即螽斯港北岸)改建义学。庵旧有屋三楹,颇宏敞,费银200两加以修葺。中设朱子位,其授读之所名“养正堂”。后来读书者日众,至不能容,乃增设师席,广收来学生徒。

书院 书院最早源于私人讲学,后经官方提倡赞助,逐步形成为书院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始于唐,盛于宋,繁衍于元明清各代。

平望艺英书院位于螽斯港,于乾隆四十年(1775)由里人张廷衡、赵思敬在义学之西增建。书院正屋三间,东西偏各一间,庭前凿池,叠石莳花木,又于西北隅建小楼一间,名“湖山平远阁”,颇饶泉石之胜,地基共一亩四分,亦属义学。凡诸生肄业及清寒子弟就学均能学有书斋,食有庖厨,盛极一时。咸丰十年,罹兵燹被毁。同治三年知县王树棻倡率士商募建。光绪四年就旧基重建瓦舍二十余间,虽未能恢复旧观,但肄业诵读之处,尚称完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艺英书院改为平望高等小学堂。

 

第二节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 平望中心小学于1949年设幼儿班一班,受教儿童37名。1981年增至二班,受教儿童114名。1985年增为三班,受教儿童135名。它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等,并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便利教养,按年龄分大、小班。另1985年河西街小学设幼儿园2班,受教儿童86名。

农村在1977年有雪湖、双庙头、北万三个村办了三所幼儿班,教师3名,幼儿近40人。当时教材不统一,教师想教啥就教啥,没有人关心,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1981年县妇联要求各乡有一名幼师辅导员,对幼师在文化业务上进行辅导。镇教管委决定姚雪云老师兼管。从这时起妇联组织发动辅导员定期进行辅导培训。班数逐年有了发展。到1985年有22个村办了24班,受教儿童近700名,教师27名。有的村经济效益好,对幼儿教育比较重视,有5个村(庄田、南阳、小圩、平西、渔业)办了成套课桌椅。幼儿辅导员根据农村地区分散,集中管理辅导难的实际情况,每片设一个点,以点带面。点上有一名业务较强的幼儿辅导员兼任组长,根据学期初所订的教研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及学习《早期教育》、《幼儿教育》上的文章。逐步形成和健全了适应农村特点的幼教网络。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小学教育

 

戊戌变法后,镇兴办小学。私塾逐渐淘汰。民国2年(1913),全镇已办小学8所,学生共235人(其中女生5人),设学务委员管理。具体学校如下:

平溪乡立第一初等小学 校址螽斯港。设校长1人,教员6人,学级数3,清光绪三十年七月成立(前身即艺英书院)。民国6年(1917)改为县立第七高等小学。

平溪乡立第二初等小学 校址溪港。设校长1人,教员3人,学级数1。宣统二年六月成立。

平溪乡立第三初等小学 校址胜墩。设校长1人,教员4人,学级数2,宣统三年正月成立。

平溪乡立第四女子初等小学 校址西塘。设校长1人,教员2人,学级数1,民国元年2月成立。

平溪乡立第五初等小学 校址练聚桥。设校长1人,教员2人,学级数1,民国23月成立。

平溪乡立第六初等小学 校址东庄田。设校长1人,教员2人,学级数1,民国23月成立。

平溪乡立第七初等小学 校址店前。设校长1人,教员2人,学级数1,民国23月成立。

私立第一初等小学 校址双庙头。设校长1人,教员3人,学级数1,民国25月成立。

民国26年全镇设立小学9所,校名校址如下:

平望小学 校址在平望螽斯港,校长王彭年。

溪港初级小学 校址在溪港,校长陈寿和。

周家溪初级小学 校址在周家溪,校长陆祥麟。

顾家扇初级小学 校址在陈家湾,校长蔡守中。

胜墩初级小学 校址在胜墩,校长李荣卿。

平望女子小学 校址在殊胜寺,校长黄鳌戴。

张家村初级小学 校址在张家村,校长史增寿。

杨舍初级小学 校址在杨舍,校长刘铁君。

练聚桥初级小学 校址在练聚桥,校长宋子建。

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关闭,民国28年(1939)后逐渐恢复。兹后镇小学几经更名和增设。平望地下党组织曾于1947年初在顾家扇、陈家湾两处建立小学两所,作为党的活动隐蔽点,19493月建国前夕学校停办。建国前夕全镇仅有小学13所(学校详情附后),学生毕业后,要想升上中学,只有往吴江、震泽或其他城市投考入学,且赴外地读书的学生,均为少数有钱人家的子女,绝大部分贫苦清寒子弟只能望学兴叹。

平望镇中心国民小学 校址殊胜寺。设校长1人,教员15人,13个班级。

平望镇螽斯港国民小学 校址螽斯港。设校长1人,教员9人,6个班级。

双庙甸国民小学 校址双庙甸。设校长1人,教员1人,1个班级。

胜墩国民小学 校址胜墩。设校长1人,教员1人,1个班级。

溪港镇国民小学 校址溪港。设校长1人,教员5人,4个班级。

陈家湾国民小学 校址猛将庙。设校长1人,教员3人,2个班级。

顾扇国民小学 校址匠人湾。设校长1人,教员3人,2个班级。

横径甸国民小学 校址横径甸。设校长1人,教员1人,1个班级。

上横国民小学 校址上横。设校长1人,教员1人,1个班级。

庄田国民小学 校址庄田。设校长1人,教员3人,2个班级。

增上国民小学 校址增上。设校长1人,教员1人,1个班级。

周家溪国民小学 校址周家溪。设校长1人,教员1人,1个班级。

大古国民小学 校址大古。设校长1人,教员1人,1个班级。

建国后,本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村村有完小,小学教育已普及,镇区小学入学率为100%,农村小学入学率为994%。绝大多数小学毕业生能继续考入初中读书。

平望中心小学

平望中心小学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平溪乡立女子初等小学,初创时系单班复式编制,学生30余人。1914年学生增加40余人,改为复式编制,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两教室,另聘助教1人。后增一班,共有学生50多人,教师3人。

1918年该校更改为平望镇女子国民学校,学生增加到70余人。三年后添办高级,全校有初级三班,高级一班,教师6人,学生约100余人。因学校位置靠近殊胜寺庙宇附近,在1924年更校名为殊胜寺小学,招收男女学生,学生200多人,分高级两班,初级4班,教师8人。1929年学生接近300人,开设7个班级,教师10人。

1937年抗战开始,平望遭轰炸,学校被迫停办。于次年复校改名为平望小学,当时学生仅有30多人。直到1939年学生稍增,共有50多人,教师4人,实行复式编制。1940年教师6人,学生100多人,分别设初级复式与高级复式编制。

1942年更改为吴江县立平望中心小学,学生增至150余人,单式编制共7班,教师9人。

1945年抗战胜利,学校更改为吴江县平望镇中心国民小学,共设13个班级,学生300余人,教师15人,1946年曾用募捐款修葺校舍。

19501月更名为吴江县平望镇殊胜寺小学,小学11班,幼儿班2班,学生505人,教师24人。1952年设小学12班,幼儿班2班,学生602人,教师26人。19538月改名为吴江县平望镇西塘街小学。1956年设小学12班,幼儿班3班,学生673人,教师28人。1957年随行政区划的扩并,被县确定为盛泽区中心小学。

1959年随着“公社化”行政管辖区的变化,改名为平望公社中心小学,教学业务管辖范围随之扩大,共有小学13班,幼儿3班,学生718人,教师26人。

1965年,全校设小学15班,幼儿班2班,学生约800人,教职员工30人。1966年改名为平望镇中心小学。

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县恢复中心小学体制,全校共有小学13班,幼儿班2班,学生644人,教职员工37人,扩建校舍,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

1985年,全校学生653人,班级15个,其中幼儿班3个,教职员工42人。学校在勤工俭学基础上办起“吴江文教五金电器厂”一所。

该校19781985年连续被评为县市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1985年校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受到县镇表扬。

平望镇第二中心小学暨农村小学

1965年前,平望农村小学,属平望中心小学管理。1965年底镇社分开,成立平望公社中心小学,负责管理农村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平望公社教革组统管农村小学。19788月改为平望乡中心小学,1985年下半年,镇乡合并改为平望镇第二中心小学。

平望镇第二中心小学位于镇西平西村,教职员工17人,班级6班,学生175人。管理全镇32村的40所小学,下设5个辅导片:平西、平东、平南、胜墩、溪港,各配辅导校长1人,各村配学校负责人,协助镇村进行管理。全镇农村小学教师160人,班级125班,其中复式班62班,学生3503人。其分布情况详见附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教育,农村教育有了较快发展,小学入学率、年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四率”均达到教育部要求,普及了初等教育,1983年经县验收合格。1984年中心校“四率”均达到100%,经县抽查验收获得一等奖,受到了县奖励。1985年全镇农村小学入学率达到994%,毕业率996%,普及率993%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心小学、增厍村小学,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少先队在全省“创造杯”活动中获得了市级奖励。莺湖村小学获市的“小百花”奖旗。在教学质量上有了较明显提高。在体育教学上,全镇农村小学因陋就简,加强训练,几年来在全县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受到县的奖励,中心校受到市县的奖励。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事业不断得到发展。

河西街小学

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原艺英书院改为平望高等小学校。民国成立后,改为平溪乡立第一初等小学,附设私立志成高小。后改为平一国民小学校附设私立公毅高小。民国6年,私立高小收归县立,更名为县立第七高等小学,再改为县立乙种商业学校。后将初、高小合并改称公立第八小学校。后改为县立平望小学,再改为县立螽斯港小学。抗战中校舍被毁,夷为平地,抗战胜利后于民国36年(1947)重建。建国后改称河西街小学,1969年改为“七三”小学。1974年改为第二小学,1978年改为河西街小学。1985年学生总数307人,班级7个,教师22人,幼儿园2个班级,幼儿86人,教师3人。学校占地面积76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5平方米。

平望乡1985年农村小学分布情况


续上表

1985年幼教、小学事业情况表

第四节 中学教育

 

平望中学

原名吴江县平望初级中学,建于19563月,位于通运路44号,原是典当宅基。学生来源除本镇外,还招收梅堰部分小学毕业生入学,学生170人,教职员工12人。1958年,学生数增至326人,教职员工共17人。

19689月,经县政府教育局决定,平望初级中学增设高中,招收两班,学生100人,同时更名吴江县平望中学。八圻、梅堰、横扇等地初中毕业生,可通过报考录取后来校就读。1985年全校初中12班,高中6班,学生人数达到1011人。校舍、教学设施有了新的发展,新建了教学楼、大礼堂,增设了图书馆。占地面积154497平方米,建筑面积565733平方米。学校设有校办厂一所,生产塑料窗纱;又办良友商店一所。

平望中学19561958年各项基本数字


平望中学19561963年办学情况


平望中学19761985年办学情况表

1985年普通中学、农职业中学教育情况表

平望第二初级中学

1982年上半年筹建,91开学,初设初一2班,学生80人,教师4名。占地137亩,有平屋5间,3间作教室,1间为办公室,一间作厨房。

19831月公社中学与小学分开,接管全乡雪湖、联东、胜墩、平西、溪港、庙扇、北万、端市、小圩等9所联办中学。建校舍七楼七底,设5个班级,学生240人,教师14名。

1984年和1985年相继扩建,总建筑面积为25886平方米,设校办厂一所,建筑面积7996平方米,总投资为379万元。

1985年设12个班级(其中水产职业班2班,学生72人),学生590人,教职员工49人(不包括联办中学)。

平望农业中学

在平西村(原新联大队),1958年创办,农业中学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创办的。原来从1所农业中学,学生45人发展到5所农业中学,学生125人,到10月初,为了农中更好的发展和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乡委决定合并为一所四集体的农业中学,学生发展到187人,专职教师从1人发展到5人。1959年农业中学学生数在原有180人的基础上发展到220人,1961年下半年停办。

 

第五节 成人教育

 

平望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创建于19859月,以后又二度搬迁校址,逐步完善设施。

1985年春,县文教局和乡政府筹资2万元,利用原乡财贸党校旧址,改建了6间旧房,约180平方米,分砌了两道围墙,虽仅有2个教室,1间办公室,但基本上形成了单门独院的格局。同年,乡政府又出资在西侧建造校舍3间约60平方米,用作办公室,接待室和活动室,添置了课桌、方凳80副,黑板2块,电视机橱1个,双人办公桌1只,又购买了彩电1台,放像机1台。19859月初开始挂牌,正式办学,宣布成立“平望乡成人教育中心校”。10月,因乡镇合并,学校迁至原乡党委办公楼。上下两层,共10间校舍,约280平方米。分设大、小教室各1个,阅览室、办公室、接待室各1间。东侧加砌1道围墙,前有场地300平方米。以后镇党委和镇政府又作出决定,把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迁入工会职校内。该处内部设施比较齐全,有大教室2个,大会堂1个,办公室、阅览室、图书室同镇工会合并使用,成为多功能的教育基地。

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平望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明确培训目标,把干部职工的岗位技术培训放在首位。办班41期,受训人数达2535人次.同时在基地又办了电视中专、高中文、理科文化补习班等三个常班,108人参加学习。各级各类培训,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为平望镇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扫盲

本镇扫盲工作,建国前也举办过,如民国15年借女校举办平民夜校,民国203月举行识字运动宣传,并在各乡镇设问字处。

建国后,平望镇积极开展扫盲工作。农村大办冬学,利用冬闲在农民中进行识字教育,后逐渐转为常年民校。镇职工业余学校也举办了扫盲班。

1979年,镇区遵照县总工会和文教局联合会议的要求,开展突击扫盲工作。全镇根据调查发现在17个单位中有文盲199人,其中灯头厂、玻璃钢厂、皮革厂、运输社、蔬菜队、化肥厂、日用制品厂、渔业大队等单位比较多些。这些文盲中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工人,也有一部分是过去没有扫掉的文盲。他们的年龄比较大,再加上人员分散,因此任务相当艰巨。

这些文盲虽然从整个比例来看还不大,然而对今后提高职工文化程度、对生产发展和企业的管理、对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创造必要的条件,以便把文盲尽快扫除。1979年,县里特地派了三位同志来帮助我镇开展扫盲工作。这次扫盲对象是16岁~45岁年龄组,党员干部不限年龄。扫盲形式可采用单位自己搞,几个单位联合搞和镇办扫盲班等多种方式,每天至少学习115小时,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扫盲工作,进行一次脱盲验收。参加验收的有37人,考试结果100分的两人,80分以上的25人,60分以上的10人。

1985年本镇对渔业村认真贯彻县渔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采取积极措施,完成了扫盲扫尾任务。

职工业余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职工的文化教育。1951年镇成立职工业余学校。按职工文化程度分初、中两级,初级系扫盲班,中级班学语文、数学。设专职教师一名和兼职教师数名。“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业余教育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群众性学科学、学文化的热潮迅速兴起,恢复和发展了职工业余学校,设专职干部1名,兼职教师多名担任教学任务。

1979年上半年在县工交局、县文教局的领导和关心下,我镇始办电视大学教学班,暂时设数学、英语两科,配有辅导教师。经过24周的教学,23名学员考试结果数学平均成绩7868分,英语平均成绩713分。同时开办初技班,学员40人。下半年继续办电视大学班,学员32人;初技班,学员32人;初中班,学员36人。

1980年职工业余学校遵照县总工会、县文教局的部署,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为提高职工的文化科学水平,上半年学员除电大教育班70名,电视业余初中45名和中技班22名外,增添了焊工班30名,商业会计班33名和技术班14名。总共入学学员264人,占35岁以下职工数的17%。下半年增设电工班学员40人。

1981年上半年开办4个班,其中初中班学员28名,初技班学员14名,高中班学员38名,大专班学员16名。下半年在镇党委领导下,贯彻党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精神和学习省总工会有关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落实了办学计划,增设机械制图班和美术摄影班。总计学员117名,另外有部分职工参加工业企业管理函授班。

1982年镇业余教育工作又有新的起色。按照国家规定,对青年工人进行文化考核,全镇各系统有14个单位办起了37个初中文化补课班,有824名职工参加学习,占应补对象的643%。镇职工业余学校开设电大教学班,学员12名;业余高中班学员62名;电中专班学员30名;业余初中班学员42名;机械班学员24名;美术班学员19名;摄影班学员40名,共229名。全镇总计入学职工1053名。19828月,经县统一文化考试,合格的386名,合格率231%,比全县平均合格率高6%

1983年职工业余教育本着积极量力的精神,开办了各种文化技术业务班。上半年办9个班,学员256名;下半年办7个班,学员211名。另外还协助七个单位办17个文化技术班,学员500多名。8月止,工交、商业和镇办工业系统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合格人数694人,合格率445%

1984年在青工“双补”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确定有条件的单位自行办学外,其他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单位,以联办形式组织青工参加职工业余学校学习。上半年开办5个班,入学学员149名。其中初中班29名,电视中学班18名,高中数学班47名,物理班35名,机械制图班20名。下半年职工对参加高中学习有了新要求,有些职工准备报考电大、职大,也有的为了高中统考作些准备,因此报名读高中的人数较多。按照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发展高中班,共开5个班,参加学习的学员有203名,其中高中数学2102名,高中物理班42名,初中数学班27名,会计班29名。此外,职校支持企业统计人员收看中央电视台《统计学原理》讲座,为他们提供方便,满足镇办企业培养管理干部的要求,为今后继续办统计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学习班打下了基础。

1985年,职工业余学校根据镇的情况仍以开办文化班为主。上学期共办6个班,其中高中数学甲班59名,高中数学乙班16名,高中语文班58名,高中物理班24名。另外,应厂单位需要办了2班初中物理补课班,学员66名,总计学员223名。下学期在原来办班的基础上继续办好四个班:高中数学甲班61名,乙班24名,高中语文班53名,高中物理班31名,总计学员169名。此外,配合镇工交办,开办青工政治轮训班,共办8班,轮训青工278名。并受县高校招生办公室委托,发动干部、职工走自学成才的道路,组织报考,分发自学材料,自学人员从开始40多名增到81名。一月份参加高中统考32名,其中职校学员有19名。

1985年为了加强职校班组管理,从三个方面试行改进:1.制订《学员守则》、《班组纪律》,人手一份,使学员受到纪律教育;2.每个学员发《上课证》一张,凭证上课,记录到课情况,提高学员自觉性;3.建立评比奖励制度,期初公布,期中初评,期终总评,促进学员勤奋学习。上学期评出优秀学员10名,勤奋学员16名,下学期评出优秀学员6名,勤奋学员13名。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表扬奖励。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