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平望镇志 >> 第七卷(文化教育)第一章(文  化)

第七卷(文化教育)第一章(文  化)

2012/12/23 17:22:45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796

  

看戏和听书是过去本地最普通的文化活动。清光绪初年,平望镇上建有戏台二处,一在城隍庙内,一在刘王庙内,每逢诸神会期都登台演戏,名为供神,实则供大家娱乐。沿袭至民国初期后,戏台年久失修而毁。

建国前,镇上有“芳苑”、“文乐园”两家书场,说唱评弹为主。后“芳苑”改为“梅园”剧场,主要演出文明戏和绍兴戏。每年春季,当地要“出会”,既有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庙会内容,又有镇乡居民参加的踩高跷、耍狮子、调龙灯等娱乐活动。正月十五还有闹元宵,举行提灯会。当时的群众文化生活带有不少迷信色彩。每逢迎神赛会总要把泥菩萨抬出来,鸣锣吹打绕镇一周,并由地方人士筹资在空场上搭台演春台戏(京剧)。此外,喜庆筵席雇请的“堂名”和佛事所用的“宣卷”等吹奏说唱形式也流行民间。

民国18年(19298月,由县教育局拨款在镇上创办“民众教育馆”一所,馆址在殊胜寺内(即现平望中心小学校大门口进口的地方),内设茶室、棋室、乒乓室、图书室和报章阅览。但设备简陋,活动较少,镇上士绅常聚于此,一般镇乡居民很少进去活动。同年89月,先后成立“平望镇民众阅报处”、“溪港民众阅报处”、“梅堰民众阅报处”,民国26年抗战爆发全部解体。

民国33年(1944)秋收后,中共地下党组织在上横村开办“俱乐部”,组织农民进行革命知识教育。有打乒乓球、乐器演奏活动,从中发展阶级觉悟较高、立场坚定的同志入党。一年多后,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为加强隐蔽性而停办,在农村却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第一节 文化设施

 

建国三十多年来,平望镇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步扩建和新建为镇乡人民服务的文化设施,现有:影剧院、公园、文化站、图书室、书场、新华书店、球场、电影放映队等。平望镇已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

平望影剧院

建国初期,镇只有私营的梅园剧场,在通运路25号(铁制农具厂旧址)。该剧场房屋简陋,设施简单,仅有座位400多席。1951年后因房屋破漏失修停业。1955年由聚顺酱园业主黄厚生集资合股万余元,在北大街营建平望剧场(平望影剧院前身)。1973年翻建、改造旧剧场,当时分两步施工:第一步翻建舞台(19741975年春节);第二步扩建观众厅、门厅,于197710月动工,1978101日落成对外营业。共投资251875元,其中县财政拨款48万元,自筹12万余元,省财政拨款8万元。占地面积265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4737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为1392平方米。观众厅有木质翻板椅1068席。可放映普通遮幅、宽幅、立体等35mm的影片。配置10千瓦发电机组供停电时使用。当时设备完善。1984619日,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庆祝建厂三周年纪念,假该院邀请上海越剧院演员孟丽英、王文娟、陈耘、曲艺小生咪、孙明和上海沪剧院演员朱惠珍、沈仁伟、陈伟伯演出“红楼梦”和“雷雨”。

电影放映队

成立于197212月。当时工作人员是童传忠、钱金木等4人,备有875mm1型放映机1台,放映的片子由吴江影剧管理处供给。开始时放映样板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每场收费人民币6元,每场约有观众1000余人。现有两个放映队,轮流到各村放映。

文化站

1955年成立文化站,有固定人员1人。文化站配合各项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文艺爱好者排演节目,教唱歌曲,辅导俱乐部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是本镇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固定活动有宣传画廊4个、黑板报5块和电视室1所,不定期的有各种展览和文体比赛,如摄影、美术、书法等艺术活动。19811982年举办两期摄影艺术学习班,结业80人。1984年辅助平望供销社举办摄影学习班。文化站走“以文养文”道路,与平建旅社联办一个文化中心录像放映点,并“以商养文”办商店,所得利润用作群众文化活动经费。

1985年文化站举办展览会2个,组织文艺演出故事会2次。群众业余演出组2个共25人,排练节目36个,演出2场,观众2000多人次。群众业余创作组织29人(其中农村16人)。全镇(包括基层单位)有俱乐部25个,其中镇区20个,农村5个。

图书室

为了丰富全镇群众和工人的文化生活,文化站与镇工会合办图书室1个,地址在镇工会,现有各种图书7000余册,采取发卡借阅。各基层办的图书室共19个,有各种书籍25000多册。

书场

书场和茶馆是相联结的。过去茶馆业务清淡时,也有评弹演出。1956年对私改造后,有专营书场文乐园1家,在殊胜寺山门口处,座位508只,演出以评弹为主。50年代江苏省曲艺团、上海评弹团都曾来此演出,反映极为强烈。60年代初,评弹艺术进行改革,上海青年评弹团来镇演出现代剧目,每场观众连加座达600多人。粉碎“四人帮”以后,评弹艺术恢复了传统节目,听众非常踊跃。现在,很多过去书场的老听客,都在家通过收音机收听评弹节目,因此书场听众逐渐减少。

新华书店

1956年设立新华书店门市部,店内营业员3人,设备较简单,营业员经常下乡流动服务,并紧密配合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的各项中心工作,为群众的学习提供方便。

19693月,在南大街54号建造平屋3间,建筑面积为52平方米,作为营业部,书库7间计租用面积20925平方米。1974年划给国营商业领导。1977年上半年隶属县新华书店领导,营业员增加3人,并设立梅堰、横扇两个代销点。由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的不断更新,改革的潮流促使镇乡广大群众对精神食粮需求更多。新华书店图书主要对农村销售。1982年营业额为143万元,其中对梅堰,横扇两公社销售图书61万元,占426%,平望镇和平望公社82万元,占574%。对农村销售的图书主要有教科书、农技书、连环画、历书、年画、古典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通俗本《水浒》)等,零售杂志如《文化生活》、《青年一代》、《服装剪裁》等。1985年全年零售额达10903897元,其中代销260974元,批发6656768元,其他784302元。

灯光球场

1975年镇工会建造,计8848平方米。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吴江化肥厂、电力器材厂等单位经常组织职工在这里进行篮球比赛。1983年参加全县职工篮球比赛。兹后镇上青年们对体育活动逐步爱好,经常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比赛,特别篮球最为群众所喜爱。

录像放映点

全镇有一个录像放映点,附设在平建旅社内,每天放映两场。

 

第二节 文化生活

 

平望镇的文化生活有向城市化发展的明显趋势。家庭现代文化设备如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迅速增多。家庭和个人文化活动渐趋丰富和活跃。

电视机传递信息快,它以图像、音响配合语言文字,易被各种文化水平的人所接受,加之电视机使用方便,广大群众喜爱添置。1974年平望镇始有黑白9时电视机1台(吴江农机修造厂职工钱希贤购置),1975年止,镇区有7户添置了电视机,1980已有163台,1985年镇区3471户,有彩电103台,黑白电视机1900台,普及率577%。农村10674户有彩电59台,黑白电视机1046台,普及率达103%。收音机在我镇农村中比较普及。1985年农村共有收音机10485只,普及率达982%。镇区共有收音机2500只,普及率72%。录音机自1981年开始成为青年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镇区1980年有录音机22台,1983年有57台,1985年有330台。农村1985年有录音机758台。

镇乡人民除现有文化设施和家庭现代化的文化设备和活动外,还开展其他文化活动。

旅游 除部分青年新婚旅游和团体组织旅游外,有青年结伴旅游,有中年夫妇携带全家老小旅游。离退休人员对短期旅游也感兴趣。出游地点有北京、桂林、上海、杭州、瑶林、无锡、宜兴等。更可喜的是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生活有了改善,在镇上人民旅游活动的影响下,1982年以来常有一些农民参加旅游,1982年到海宁观潮的旅游车中,就有不少农民。

养花 养花之风遍及全镇。是由以下因素形成的:(1)职工的住房条件开始逐年改善,住进新屋,装点新居、美化环境成为他们的共同要求;(2)大批老年职工晚年生活有了保障,心情舒畅,要求充实生活,怡情养性,养花成了老年人的共同爱好;(3)职工群众每天紧张工作之余,养花能产生调剂身心、赏心悦目的作用。1981年下半年起几乎家家有花。它不仅起了美化单位和家庭环境的作用,而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花的品种也从一般的草花向名贵品种发展,镇上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养花的需要,于1982年起投资3万元开辟花圃,为居民提供花种和盆花,并把民间的一些花木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园林花卉协会。

集邮 平望镇爱好集邮的人数多,其中不少是青年人。现在正向专题化集中,如工商银行杜家鑫的“储蓄专题”;地区医院李国兴的“医疗卫生”专题;房干所张志远的“房屋建筑”专题。很多集邮爱好者和邮局建立了邮票预购关系。1983年成立集邮小组,由11人负责。奚天然、杜家鑫、钱延林、李国兴四同志为县集邮协会会员。通过这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增强了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1985年镇上集邮爱好者有105人。

摄影 文化站和工会适应青年的要求,除分别举办多次展览进行交流以外,又举办二期摄影美术学习班。结业的80名青年学会了摄影、印相和放大技术,通过他们又把艺术向更多的青年传播开去。目前镇上摄影艺术较好者有十多人,其中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倪根泉的作品曾参加国际和平摄影展览获奖。

书画 1979年以来,文化站和工会举办多次展览会。并成立了书画小组,每周活动一次。1982年有自学成才的青年画家范振涯创作连环画《谋官有术的官》、《王安石骑驴》等16部。1985年平望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李雪祥铅笔写生画作品被选入江苏省儿童美术展览。平望宋、元、明、清四代有名望的书画家有125名。如宋代赵时远工诗善画,元代张渊工书法,明代吴鋆书法遒美,清代书画名家有尤本钦、王藻、叶继武、吴琼仙(女)、张鼎锡、翁雒等120人。剪纸艺人吴仲连从事剪纸50余年,作品以龙凤花卉为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文娱 业余魔术爱好者凌燮南,掌握数百套精彩魔术,有“空中飞表”、“悬空人”等大中型魔术。他到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机关演出,深受群众欢迎。他参加文娱晚会、文娱会演、军民联欢和招待表演共有142场次。他的演出分别在1982年、1983年荣获镇、县、市级演出奖。汝迪昌二胡独奏曲“军民鱼水情”,1983年获苏州市优秀创作奖;“五七服务队下乡”获表演奖;“工地风波”在县演出获创作奖。钱水生1978年与秦志源创作《无影的锁链》在苏州地区专业剧团会演。


第三节 报刊与广播

 

《新平望》报民国14年(192574日下午,国民党吴江县第九区第三分部常务委员庞準吾借公立第八完全小学召开发起会议,当时认捐者(办报的经济来源全靠各界人士主动赞助)十分踊跃。会上推定县党部常务委员柳亚子为名誉编辑。黄戊宫、陆剑飞为总编辑,庞準吾为总务主任,过天梅为广告主任,徐任之为发行主任、李翔志为会计主任。还有周介祉、陈景康、吴敏于、吴培余、洪慕贤、孙天雄、陈习仲等7人为撰述员。定报名为《新平望》。创刊号于81日出版,自后每逢5日、20日发行,增刊无定,八开四版,每份售大洋一角。社址先借公八校,后设平望螽斯港。

办报宗旨:一方面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一方面主持舆论,劝善惩恶,开通民智,以不畏强御为依归,巩固国基为大志。具体内容分十个栏目:一、“言论自由”:登载各种评论。二、“读报一得”:摘记各种日报上之重要事件,以资国民之警惕。三、“邑闻撮要”:专载本县重要新闻。四、“半月报告”:将半月内各区发生事项报告于读者。五、“来件照登”:此栏地位留作登载各项来件之用。六、“文艺汇志”:不分新旧文艺,统于本栏发刊。七、“妇女乐园”:为提倡女权起见,特设此栏,专载妇女创作及有关妇女界之其他作品。八、“艺术锦囊”:内容包括科学创造、常识等作品。九、“商场消息”:专记半月内各货行情之升落,并介绍良好国货等著作。十、“滑稽世界”:专刊诙谐文字,各滑稽笑话等属之。

该报共出版八期,因经济与稿件两感困难,于同年1120日宣告暂停。后庞準吾曾召集紧急会议,想讨论补救办法,继续出版,但到会人数仅二三人,开会无结果,势难继续出版,决定停刊。

平望旅外学生会会刊 1923816日平望旅外学生会召开第四次常委会通过刊行会刊,推定周介祉为总编辑,凌景延为英文主笔,吴尧基为科学部主任,吴闻钧为美育部主任,吴文娟为庶务部主任,过天梅为广告部主任。

广播站 1951年,平望区成立广播收音站,是镇广播放大站的雏形。1984年底改为平望公社广播站。健全了一整套规章制度。1959年,该站采用一线多用的方法,借用邮电线进行传输,接上广播喇叭28只通往28个生产大队,站址设在平望人民公社内。主要任务是播送政府会议通知和布置各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因借用邮电线路不能起到良好的收音作用,1965年成立广播放大站,因地制宜自架线路二条,购置50W扩大机一台,电唱机、话筒各一只,开始自转自播,配备播音员一名,兼职线务员一名。

1967年由镇政府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层层发动,全面推广,借用邮电杆架设主馈线五条(其中一条高音喇叭专线),分布全镇区大街小巷,工厂企事业单位,东至水产养殖场,南连面粉厂,西通玻纤厂,北接合成化工厂,形成了广播网络。全镇共有舌簧喇叭837只,25W高音喇叭2只,杆公里为25公里,通响率达到90%以上。当时能及时转播党中央指示和镇政府召开的广播大会。

197311月开始,县广播站更新吴江一平望24杆公里36线对公里信号线,按中央人民广播局事业工程标准施工,使用7圆杆、镀锌四线、铁担、二号双层瓷瓶、30镀锌铁丝。同年平望公社放大站按中央人民广播局要求改造播音室。成为县第一个第二代规格的播音用房。

1974年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添置立柜式300W扩大机一台,四速电唱机一台,电子管录音机一台,替换了陈旧的设备装置。按照县广播站要求,完整、准确地转播县站的各套节目,同时配合镇政府的中心工作,自办节目。

1976年体制上升为县属大集体后,经济上有了依靠和保障(过去日常开支按每只喇叭每月向用户收取收听费五角和自筹经费弥补)。配备通讯报道员一名,加强了广播队伍的力量。1977年、1978年均被县广播站评为先进集体。

1980年以来,为了提高音质音量,确保收听效果,由镇政府拨款和预算外收入的经费翻建了播音室。由于镇区内房屋的翻建和变迁,广播喇叭日趋减少。

198510月实行行政体制改革,镇乡合并,成立平望镇广播站,工作人员6名,隶属吴江县广播电视局,事业经费由县财政局拨款。到1985年底,全站固定资产为2026325元,1800W增音机一台,四速电唱机2台,收录机3台,全镇架设主馈线13条,共安装广播喇叭8245只,分布在349个生产队,农村广播喇叭入户率达83%,通响率达到95%


第四节 文物古迹

 

平望景物,宋时有荻塘柳景、禅院荷风、平湖秋月、仙矶晴雪四景。明时有莺湖夜月、殊胜晓钟、溪桥野店、远浦归帆、驿楼览胜、頔塘跃马、桑磐渔舍、元真仙迹八景。另清《平望续志》载有韭溪八景:平沙落雁、芦渚新涨、远浦归帆、溪桥晚眺、东林精舍、龙舍渔翁、唐塔灵祠、耕读夜泊。

莺湖景色动人,故不少文士词人来平望游莺湖,步頔塘,吟诗作词往来不绝,因而平望古迹较多。平望古迹,有为旧志所载,但现已少为人知的,如:

驿楼 又名霁月楼,位于安德桥南北堍,唐时建。相传唐书法家湖州刺史颜真卿登眺其上。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毁,现无存。

放鸭滩 俗称鸭脚浜,在安德桥南,平望驿后面,相传唐陆龟蒙养鸭处,毁于嘉靖年间,现无存。

元真钓矶 在安德桥南,下湖桥北(现面粉厂处),相传唐张志和钓鱼处。后人为祀张志和,在钓矶旁建元真祠。清康熙年间,祠年久荒废,移像于平波台,钓矶亦渐荒芜,现无存。

望仙亭 又名平望亭,在殊胜寺前,相传张志和于此升仙故名。宋成淳中建。明成化中,殊胜寺僧宗式重建。下临莺脰湖,景物颇胜。嘉靖十三年知县张明道立匾“洗天浴日”。倭乱,寺毁,亭独存。明万历年中,寺僧毁亭为屋。

演武场(后名教场) 在安德桥南平望驿前。宋建炎中建,是寨官教习士军之处。明嘉靖甲寅倭乱后荒芜,现无存。

将台 在大育圩,相传元百花公主点将处,今无考。

平望城 在下塘,元张士诚筑,周三里,东旱门,南、北、西门水陆并通。明初常遇春伐张士诚而城毁,今城濠即其遗址。

问莺馆  在平望驿旁,明成化十七年(1481)巡抚御史刘世魁、知县陈尧弼建。宏治九年进士徐忱再建。嘉靖间毁后,万历三十年(1602)改建玄坛庙。

敌楼 明御倭时建,一在袅腰桥运河东,毁于1958年。一在长老桥北堍。后圮,改建关帝庙。

韭溪 战国春秋时,越伐吴屯兵溪上,方会食,得谍报,知吴杀伍子胥,即进兵弃韭菜于溪,故名。

平望历经沧桑,景物古迹多成陈迹。政府为了保护和普查文物,于19801110日成立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经普查尚存古建筑石桥安德桥、北大桥两座和部分古迹遗址,概述如下:

安德桥 一名平望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跨于古运河与荻塘交会处,全长54米,宽453米,高93米,跨度115米,在巡检司署前(即现平望粮管所城隍庙仓库前)。唐朝大历年间(766779)建。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陶庄民陶氏重建(另有徐志载南宋庆元三年(1197)邑人陶庄建)。是境内最高之桥。南宋诗人杨万里《过平望》诗中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之句。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县陈尧弼重建,并有里人费永膺舍地立碑亭,有迎秀楼在桥旁,后并废。该桥西通荻塘河,下连大运河,农舟商船,日夜不绝,是莺脰湖泄水主道,故桥下水势湍急,遇有大风,舟行过桥相当险难。清康熙初重建,后圮。五十七年(1718)吴江知县叶前率里人募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吴江知县沈名掞、震泽知县赵德基领导里人程国梁等重建。五十四年(1789)吴县知县龙铎、震泽知县孟芮偕里人孙绍英、吴文燮等重建。同治十一年(1872)水利工程局重建。该桥跨度大,桥孔高,气势雄伟,至今巍然存在,为古迹之一。

安民桥 俗名北渡桥,又名北大桥,在平望镇北,拱形单孔,东西走向,跨大运河之上。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全长367米,宽46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僧圆真初建。崇祯二年(1629)里人钮明达、孙谏臣重建。桥东堍有弥陀殿寺观,清顺治初,该寺曾于桥上建关帝阁,后圮。现桥安然如旧,亦为古迹之一。

殊胜教寺 在莺脰湖滨北岸。宋治平四年(1067)有僧名如信,云游四方,路过平望,见此处幽静,决意定居下来。并看到各方随处参访、行踪无定的“行脚僧”途经平望,无驻足休息之处,乃选地湖东,创建寺宇,为僧众居住及讲道说法场所,招收僧徒,略具寺之规模。

北宋元丰六年(1083),朝廷下令毁撤无名寺院,当时殊胜寺尚无寺名,亦被毁。如信决离平他去,经地方士绅挽留,未逾月复得诏许“寺院已废者复存”。元丰七年(1084),如信乃迁地湖西重建。如信有徒七人,法升、法安二人尤为突出。建中靖国元年(1101),宰相蔡京取道南征,途经平望。散步至寺内,适如信弟子法升书写“金光明经”。法升向蔡京请赐寺名,蔡问书经至何品,法升答写在《殊胜功德品》。蔡笑曰:“待回京后当奏以殊胜为寺额”。政和中(11111117年)蔡京在朝为官,践旧约奏赐寺额“殊胜”。接着由法安广率众徒四方化缘,建山门、大殿、法堂等。自此寺院建筑周备。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进到平望,虏骑纵横,烈火纵焚,寺被毁。兹后如信徒法升闭门谢绝人事,诵“金光明经”十五年,得富者施财,贫者助力,毁屋得以重建。德祐元年(1275),元兵南下,驻军平望,夹塘庐舍荡为烽烬之场,寺几乎全毁,大士殿堂仅存一角,独山门屹立。寺毁后众徒撙节求化,积丝成绢,恢复旧观。殿之四周,廊庑粗备,并由施主舍田,使十方云游僧人路经平望午有膳,宵有宿。

元朝以来,平望地当闽、浙南北要冲,来此进香者日众。

明正统元年(1436),僧宗式舍己所有,复募众缘,建圆通胜境一所(后称圆通禅寺)。在原殿基上扩建大殿,奉塑佛像,于正统二年落成。凡厨房、浴室、仓房一切备全,环殿列僧房(东曰化成,西曰潮音,东南曰圆通,西南曰碧云,西北曰含云,东北曰北山,方丈曰瑞芝,北曰松月)。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倭寇。万历二十八年(1600)希复、守约二僧劝募重建。兹后屡经修葺;崇祯三年(1630)僧巢松筹修,清康熙八年(1669)僧性炳修,康熙三十九年(1700)僧大木修,康熙六十一年(1722)僧古修重修。乾隆八年(1743)重建。乾隆41年(1776)后大殿日渐倾颓,由里人昊文奕倡捐,八房僧徒募化,三年积钱数千缗(一千文为一缗),乃撤旧殿建新殿。始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落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月。余款修理前殿。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建。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对抗清廷,在战事中,寺院全部遭灾,夷为平地,仅存瑞芝房古银杏树一株(该树相传系数百年物,大可数围,高百尺,为镇古迹之一,于1972年被毁)。寺废后为多方使用。

同治六、七年(18671868),本寺僧人在寺废基建房,现存屋不多,均转为民用住房。光绪四年(1878)六月重建积谷仓,利用原谷仓遗址并拓僧屋废地二亩建厅屋10间,敞屋18间。光绪五年(1879)重建山门,后年久失修已废,其旧址“山门口”至今尚称传于镇上民间。宣统年间,鲍诵芳筹资于殊胜寺瑞芝房废址建屋开设达顺酱园(即现调味酱品厂办公地方),古银杏树围入园内。民国初年(1912)利用积谷库旧址及寺废基筹设女子小学(即现平望中心小学址)。

东岳庙 东岳庙一名小九华,在驿站南(安德桥南堍向前100米),祀东岳泰山之神。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里人吴国忠偕僧通运募建后殿,奉祀幽明教主(即地藏王菩萨,故俗称地藏殿),并铸炉于庭中。康熙四十三年(1704)国忠子昌运偕僧朗涵募建大士殿。乾隆三年(1737)僧实恒建药师殿。四年(1738)建关帝殿、刘公祠。乾隆五年(1740)监院僧蕴山建山门、客堂、斋堂、厨房等。咸丰十年被毁。光绪四年(1878)游方僧永缘、莲常重建山门五间。光绪八年(1882)僧莲觉、莲常建东客堂三间。光绪九年(1883)建西客堂三间。光绪十年(1884)筑东围墙建方丈三间。光绪十一年(1885)建观音殿五间。庙内香火特甚,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至十月一日,远近香客毕集,游人纷至沓来,谓之香市。该庙于1949年后改为平望粮管所仓库,1970年改建面粉厂。

平波台 莺脰湖风景秀丽,特别是湖中心平波台巍然独立,更是诗人游客恋游之地。

《平望志》载:“平波台明天启六年(1626),道人周妙圆筑于莺脰湖中”。

平波台不仅是登览的佳景,更重要的是,莺脰湖面辽阔,平波台屹立湖中心,可减弱风大浪高之势,利于行舟。遇有飓风突发,湖中往来船只可藉台停泊避风。乾隆二年(1737)巡检司孙泰来发起铸指迷钟一座于台上。估计此钟功用相当于现在的“路标”、“路牌”,由此可见当时平波台对沿途往来的舟楫是起到一定的安全作用的。

明崇祯进士钮应斗有《平波台》诗云:“积水明于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海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日题咏处,古壁满莓苔”。我们从诗中可以想象出平波台当初满壁题咏的热闹和明代末期“古壁满莓苔”的荒凉情景。

清康熙年间,元真子祠(祀唐代高士张志和)原在钓矶旁,年久荒废,进士郢嗣移元真子石像入平波台靠东屋内,兹后平波台再度兴盛。嘉庆十三年(1808)里人邵国栋、戚汉沅等募建佛殿楼宇。十四年重建元真子祠于佛殿之西,四周种植桃柳,加上台四面临湖,春秋佳日,月白风清,秋高气爽,风景如画。所谓“平湖秋月”、“莺湖夜月”之美称均由此台环境优美而来。进香船只凡途经莺脰湖者十之八九登台进香,盛极一时。道光十八年(1838),里人邵国栋之孙邵嘉谷重修元真子祠,并在祠内增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像。二十五年中殿渗漏,嘉谷又会同主持僧觉修募化重修。当时来台赏景者日众,乃于祠旁建新屋一间以供游者休憩之用。咸丰十年(1860)平波台元真子祠毁于战乱,从此香火几绝。经清末民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仅存瓦房三间,残碑数方。

附: 唐家湖遗址 在平望镇胜墩村,唐家湖北岸。近年征集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石斧、黑皮陶罐以及战国时期有盖陶罐、灰陶罐等出土文物。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