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菀坪镇志 >> 第二十章 粮油生产

第二十章 粮油生产

2012/12/21 15:06:38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279

 

第一节 栽种品种 

水稻品种

长期以来,湖田地区尽种籼稻,品种有早、中、晚之分,早熟有“六十子”、“八十捏”,因其产量较低,仅为口粮接早而种,故种植不多。中熟有“帽子头”,为大宗品种,种植较多。晚熟有“宁波籼”、“温州稀”,因其收获期较迟,易遭秋水,故种者较少。1955年,湖田地区实现水改旱后,开始试种粳稻。其品种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培育的“老来青”。60年代,推广双季稻,单双并存,单季稻主要品种为“荒三石”、“农垦58”。双季前作为“二九南一号”、“有芒一粒籼”和“莲塘早”,后作为“农垦58”、“老年青”等。70年代,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前季以“广六矮四号”、“原丰早”、“二九青”为主,后季以“农虎六号”、“加农33”、“武农早”当家。单季稻品种有“农虎六号”、“早单八”,部分种植“武农早”“浙粳66”。70年代同时引进杂交籼稻,“籼优老B”,因其具有省种、省时、产量高的优点,故大面积推广种植,1974年种植面积达112115亩,占水稻总面积的40%80年代初中期,籼、粳、单、双并存,籼稻仍种“籼优老B”,家庭联产后,因其易患白叶枯病和米质差的原因而淘汰。双季前作以“广六矮四号”、“农桂早”、“二九青”为当家品种,后季以“早返早”、“秀水48”为大片种植。1988年,因农村大部分劳力分流外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锐减、无人再种双季稻,单季稻成为唯一种植作物,主要品种以“早单八”、“秀水48”为主,辅以“南粳6号”、“浙粳66”。90年代,全面积推广“8304”、“88122”、“9331”、“武育粳一号”、“武复粳一号”等。糯稻品种,主要有“苏御糯”、“紫金糯”。

三麦品种

建国前,湖田实行冬沤,不种三麦。1955年湖田实现水改旱后,始种三麦。当时仅种元麦(俗称大麦)和小麦。元麦主要品种为“浙114”,种植不多。小麦品种有“矮粒多”,60年代推广“吉利麦”、“华东六号”,70年代推广“扬麦一号”、“武麦一号”,80年代推广“扬麦四号”、“扬麦五号”、“扬麦158”、“宁麦三号”,90年代推广“宁麦8号”。大麦(俗称毛大麦)在农村大面积推广三熟制中,为双季早稻争得时间,故大面积种植,70年代种植面积达4700余亩,主要品种有“矮早三”。

油菜

建国前,农户在家前屋后择地势高的田块种植油菜,主要解决食油,种植不多,品种为“宁波土种”。人民公社后,推广“早生朝鲜”、“胜利青梗”,1983年家庭联产后,选用“荣选221”、“中油861”、“226”、“华油8号”,90年代推广“汇油50”。2000年以后,菀坪镇全面推广的水稻品种有98101、苏引201、申优、常优。三麦品种有杨麦8号、盐麦5号。油菜品种有江油50、苏油1号。

 

第二节 耕作制度

 

水改旱

建国前,湖田一直是一熟制,一年只种一季籼稻。粮食收获后,就灌水冬沤,来春戽水栽秧,秋收后,再灌水,年复一年,相沿数十年不变。1955年,农村实现合作化后,合作社逐渐实行水改旱,试种春熟549亩,改一年一熟为2熟。1958年已扩大到13908亩。1995年,实种三麦752470亩,油菜10935亩,占农田总面积的80%。开始时,由于农田长期冬沤,渍害严重,春熟产量极低,1958年三麦亩产为6025斤,油菜籽亩产仅3335斤。民间曾有“三亩田小麦吃顿馄饨,三亩田油菜氽个油饨,三亩田蚕豆吃个黄昏”之说。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春熟产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995年小麦亩产达28230公斤,油菜亩产量达147公斤,分别为1958年的94倍和89倍。

籼改粳

湖田地区的农民,根据湖田地势低洼、秋雨较多,易受水灾的实际情况,农田种植上全部选用籼稻,成熟期早,减少损失,但籼稻存在着易倒伏、易发芽、产量低和营养差等缺点。农村实现合作化后,农民在水改旱成功的基础上,试种单季粳稻,实行籼改粳。1958年籼稻已基本淘汰。进入七十年代后,引进杂交籼稻,籼、粳并存,该品种具有用种量少、产量高、且省工的优点,1974年种植面积达1121150亩,亩产达977斤。1983年联产后,因杂交籼稻价值低、营养差和易发病的缺点,被淘汰。农田全部种植粳稻。

单改双

1956年,在水改旱,籼改粳的同时,试种双季稻,改水稻一熟为二熟,面积达2637亩。进入60年代后,在“以粮为纲”的政策指导下,大面积推广双季稻。1977年,双季稻面积达20762亩,占总面积的74%。青云、红光2大队,自1976年至1983年,基本上全部是双季稻。

双改单

家庭联产后,农村的大批青壮劳力,分流到务工、务副和从事第三产业,真正务农的劳力都是老体弱者。菀坪本是田多劳少地区,以1977年为例,全公社共有正半劳力6642人,水稻复种面积(不含春熟三麦7580亩、油菜3200亩,合计10780亩)43894亩,每个劳力负担660亩。加上双季稻劳动强度大,产量也不理想(仍以1977年为例,前季稻亩产55650斤,后季稻亩产仅有36880斤),由于以上原因,1985年后,双季稻逐渐减少,仍恢复种植单季粳稻,水稻仍为一年一熟。

 

第三节 生产工具

 

排灌工具

菀坪地区,水灾频繁,排涝工具主要依赖龙骨水车。据统计,建国前,共有龙骨水车480部,如遇大雨,龙骨水车不能在短期内奏效时,也请外地戽水机排水。1956年春,县水利局在南厍乡湖田地区建厍东(今菀东排水站)、厍西(今菀西排水站)2排涝站,共有大型龙骨水车8部,为柴油机带动。冬、改建机房,装机4台,始用电力。19664月,在新湖大队南方建成县内第一座圬工泵排涝站,安装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的苏排Ⅱ型圬工泵,每秒钟2个流量。70年代,各大队相继建起了机电排灌泵站,龙骨水车成为历史。至1995年末,全镇共有泵站48台,其中,纯排泵站18台,拥有柴油机2台,144千瓦,250个流量。电机16台,1128千瓦,2350个流量。排灌结合泵站15台,520千瓦,105个流量。纯灌泵站15台,287千瓦,41个流量。至2003年末,全镇共有泵站48台,其中,纯排泵站23台,拥有柴油机1台,44千瓦,1个流量;电机22台,1635千瓦,355流量;排灌结合泵站15台,527千瓦,104个流量;纯灌泵站10台,181千瓦,29个流量。

耕田工具

长期以来,湖田地区的耕田工具主要是耕牛,也有少数贫困户用铁钯挖田,但工效甚低。土改时,共有耕牛237头,成立人民公社时,已繁殖到420头,其中远征军支援水牛89头、黄牛5头,每头耕牛平均负担80亩土地。1968年东青村第三生产队第一个购进8匹马力手扶拖拉机,1970年,手拖只有6台,1980年也不过113台,平均每个生产队只有07台,而1980年耕牛尚有223头,耕田仍以牛为主要工具。家庭联产之后,各村加快农机建设,先后购进中型拖拉机,土地耕翻任务,全由拖拉机承担,“耕田不用牛”成为现实。1995年末,全镇共有手拖18台,中拖24台,开沟机15台。2003年末,全镇共有手拖12台,中拖10台,开沟机14台,插秧机8台。

脱粒工具

籼稻一直使用掼桶脱粒,掼桶为一木制方桶,无盖,上大下小,四角有耳,桶底有2根横木,两头稍翘,便于抓住木耳在田中前进,最多可容四人同时掼稻。籼改粳后,粳稻口紧,掼桶失效,农民改用掼场、石块脱粒。1958年,县农机修造厂制成脚踏式脱粒机,由2人操作,劳动强度大。60年代后,农村通电,改用电动机带动脱粒,工效大增。1995年农机站又购进2台稻麦联合收割机,深受农民青眯。1995年末,全镇共有各种规格的脱粒机378台,电动机脱粒机405台,联合收割机2台。2003年末,共有3台稻麦联合收割机,200台电动机脱粒机,其他类型脱粒机70台。

 

第四节 病虫草害防治

 

菀坪镇是水网地区,地势低洼,易发病虫害。水稻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恶苗病、小球菌核病、暝虫、稻飞虱、稻蓟马、纵卷叶虫、稻包虫、蚜虫等。三麦有赤霉病、粘虫病等,近年来纹枯病也较普遍。油菜有菌核病、龙头病、蚜虫病等。纵观菀坪数十年的病虫危害,归纳为:70年代穗颈病,80年代稻飞虱,90年代纹枯病,1984年全乡稻飞虱大发生,危害面积达28%。长期以来,农业技术人员与广大农户,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危害。一是加强作物栽培管理:选用良种,培育壮秧,合理布局,轮作换茬,三沟配套,降低渍害,条行稀植,通风通光,适时搁田。防止氮肥过量等,减少病源,增强作物抗病能力,降低病危害程度。二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定点观察、大面普查、重点调查”的测报方法,推确搞好病虫害的测报工作,对症下药,治早治少治了。在农药选择上,向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发展。90年代以来,采用高科技手段,选用新产品药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病虫害得到有效的遏制。菀坪镇是田多劳少地区,60年代大面积推广三熟制后,劳力更显紧张,因此草害严重,个别生产队草高于苗。主要草害有:稻田萆草、蓼草、野荸荠、兰花草、水花生、鸭舌草、竹节草等,麦、菜田看麦娘、鹅儿长等。长期以来,农民以精耕细作,换茬轮作,人工劳作(拔草、耘刀打草、跪田耘草)等方法消除草害。70年代后,使用化学药剂除草,秧田用敌萆,大田用除草醚,灭草净、灭草王等,三麦田用绿麦隆、绿草隆、异丙隆等,油菜田用精稳杀得,旱地用草甘膦。1996年以后,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纵卷叶虫、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麦纹枯病、赤霉病、蚜虫、双子叶、单子叶草害为主。

 

第五节 作物施肥

 

人民公社前,以农家肥为主,有草木灰、猪粪等,农村有“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之说。60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社方针,大养生猪,放养绿萍,干塘积肥,太湖捞肥,罱河泥等大积大造自然肥料。70年代,全面推广草塘泥,80年代,自然肥料逐年减少,90年代采取秸杆返田的措施,增加土地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化学肥料,始用于60年代初期,近年来取代农家肥,成为作物增产的主要肥料。化肥使用数量上,由少到多,60年代,以氯化氨为标准,每亩全年不超过10公斤,90年代以尿素为主,每亩全年已达30公斤。化肥结构上,从单一的氮肥,发展为氮、磷、钾三肥配套。近年来又普遍推广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如生物钾、硼砂、硫酸二氢钾等。1996年后,全镇作物主要以尿素、碳磷、高低浓度复合肥肥料施肥。


第六节 栽培技术

 

麦、菜免耕

麦、菜播种,长期相沿传统习惯,耕翻做塄,麦、菜种在塄上,麦塄呈“馒头式”,中间高,两边低。菜塄要求平整。这种先做塄后播种的办法,既费工又误时。1982年,菀东大队第二生产队试种免耕麦,王焰大队第五生产队试种免耕油菜,获得成功。1983年全面推广,东青大队第七生产队在免耕麦、菜田上铺以稻草,有效地抑制了杂草的滋生,完善了免耕麦、菜田的栽培技术。1996年以来,新推广的作物栽培技术有肥床早育稀植及质量群体栽培技术。

水秧旱播

历年来,采取小秧水播的方式,培育秧苗。小秧水播,费工费种,延长小秧在秧田时间。1992年,改水播为旱播,采取“肥床旱育稀植”的方法,改进育秧技术,1992年旱播育秧移栽面积达972亩,1993年达13800亩,1994100%推广小秧旱播。

小株稀植

种植籼稻时,实行宽行稀栽,间距6寸,株距6寸以上,亩栽183万穴左右。种植单季稻时,推广小株蜜植,一般5寸×5寸,亩栽266万穴。种植双季稻时,强调密植,间柜4寸,株距3寸,亩栽55万穴。1992年,在采用水秧旱播的基础上,改狭行密植为宽行稀植,改每行5棵为4棵,每株23根,间距55寸~6寸,株距6寸,亩栽183穴左右。

 

第七节 农科站与农业示范方

 

农科站创建于1976年春,前身是诚心大队第12生产队,面积26850亩,农科站的任务:推广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预测预报病虫害情况。1983年家庭联产时撤销建制仍回归诚心大队,恢复12队编制。农业示范方有2片,一片建于1990年春,地点在安湖村第2组,面积254亩,投资24万元;一片建于1993年,地点在王焰村679三组,面积210亩,投资28万元。示范方按照现代农业园区要求规划,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示范方内,全部水泥渠道,田块规格化,公路环通,环境绿化,路沟配套。1996年以来,围绕“新农艺、新技术、新肥药、新品种”目标和任务,建立农业示范方,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高产高效农业示范样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第八节 农田保护

 

1995年春,菀坪土管所对全镇农田实行划区竖牌保护,测定全镇农田面积27880亩,一级保护区119块,面积21576亩;二级保护区151块,面积5188亩,预留区1116亩。竖保护牌32块,农村30块,集镇2块,具体情况如表。

1995年菀坪农田保护区情况表(亩、块)

 

2003年菀坪镇农田保护情况表(亩、块)

 

1961年—2003年菀坪镇粮食产量表(单位:公斤、万公斤)

 

1964年—2003年菀坪镇油菜籽产量表(单位:公斤、万公斤)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