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横扇镇志 >> 第十五卷(社  会)第四章(杂  记)

第十五卷(社  会)第四章(杂  记)

2012/12/21 12:16:36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7175

第一节 掌  故

 

1.赖债桥:原为横扇西板梢一座东西向木桥,原名叫西木桥。旧社会时,盛行年关紧讨债务,尤其在大年夜晚债主一般提灯笼向债户索债,凡欠债人见了债主的灯笼光,若急急由东而西逃过该木桥,债主一般不高兴再追过桥去,因那头已是乡村地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讨债避债的规矩。横扇人后来就把该桥称作“赖债桥”。此桥1958年拆除,60年代填了河道变为现在的大桥路。

2.八字桥与甏头观音:四都村上有只牛字圩,形状像只卧牛,只是还缺两只角。元末明初有位“风水家”说,若能在一定位置装上两只角,这里便能成为“日日万人朝”的好龙脉,可出“真命天子”。地方人士按风水家的指点,就在牛头形处的横港及寺东港上各架两小桥。两桥形成“八”字形,仿佛是一对牛角。两桥合称“八字桥”。这样,这里的好风水就形成了,可以等待真命天子出世了。

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手下的军师刘伯温,为了效忠主子,确保朱家王朝万世统治之宏业,选派一批风水家往各地“破风水”。当风水家一来到牛字圩,便发现这里有好风水,必破不可。于是就去八字桥两桥之间的“牛脑中央”建了个“甏塔观音”(俗称甏头观音),它像一颗钉,钉在了牛头当中,将“卧牛”钉死,从此真命天子出不来。当地老百姓也只好由原来的盼望“日日万人朝”,变为“一日万人朝”(每年仅农历三月廿八夜里东岳庙里“坐蒲墩”,招来众多的人了)。甏头观音与八字桥今犹在,八字桥已改名博士桥。

3.“西油车”地名的来历:在原横扇镇的西边有只炳字圩,炳字圩傍横扇港的西北角,现在叫西油车(油车汇)。原委是:同治年间,对坊头有一富户,人称宋百万。他家雇佣7、8个长工,还不乏季节雇工,连同自家人丁,一年的食油量不少;再则宋百万见东油车盈利可观,便有心投资置办油车。又巧在那一年,他的长工们拿自产菜籽去东油车打油,由于农忙要求东油车员工拔一拔优先打油。不料东油车员工奚落说:“打油要快要便当,除非自己去办油车”。长工们回来把这话告诉宋百万。宋百万气愤之极,决心为争这口气,他真的在炳字圩的西南角地段上筹建起油车来了。陆续采办了石磨等打油用具。正紧锣密鼓之时,不幸宋百万突然暴病身亡,事业未竟。俟后,他的后辈又无意经办此业,宋家办油车之业从此夭折。原堆放在那里的油车石具,日后被人盗卖。至20世纪50年代了无痕迹。

宋百万的油车虽未办成,但在老百姓中间的影响却已经传布开来,人们将宋百万要办的油车地段与东油车对照起来,称宋所在的未遂油车地段叫西油车。直到现在炳字圩的西南角称为西油车或油车汇了。

 

第二节 遗  闻

 

1.乌龟漾大过蚂蚁漾

明朝时,厍港陈××(名已不详)任云南哈密州知府。性贪婪。某次回乡,为标榜自己,愚弄民心,假意为家乡人民造福,特向皇室求资建造急水桥。其桥架设于黄家圩(今属大家港村、厍港村)与小缩圩(今属韩家湾村)间的急水港上。其实际长度只7—8米。而陈××在对皇室的陈述中,将此桥的规模夸张为东通风骞雪落大漾、西连18里长漾,长度虚夸成50—60米。结果,皇室对该桥的投资拨款近10倍于急水桥实际建造费用。后来,其多余钱款全部由陈中饱私囊,用来建造豪华私宅。皇室获知有关讯息,因此在急水桥建成以后,特派官员前来实际查勘该桥的建筑规模。陈××急中生智,对派来的官员百般拍马谄谀,在招待的酒宴上将其灌醉,然后驾船前往急水桥实地观察。行途故意选择走蚂蚁漾。那天正值风急浪高,船只颠簸受惊。官员问陈××:“快到了么?”陈回答:“过了此漾,还要过乌龟漾才到。”官员再问:“此漾叫何名?”陈再答:“这漾叫蚂蚁漾。”官员听了大惊:蚂蚁漾已经这么大,行途这么危险,“乌龟”比“蚂蚁”大数千倍,哪还了得?由于他贪生怕死,就对陈××说:“不去急水桥了。”这一说正中陈的下怀。从此糊涂官胡乱断了这桩糊涂案。陈××贪迹没能暴露,平平安安过去。

还有一说:太平军到横扇,意欲进军震泽,军船过蚂蚁漾,见此漾这样大,再了解到前途还有乌龟漾,顾名思义,乌龟漾定比蚂蚁漾还要大。所以再不敢前行去震泽了。

这是个不肯作实地调查研究而被“顾名思义”作弄的典型例子。其实蚂蚁漾水面面积为2178亩,而乌龟漾水面只有255亩。因此,上述两件轶事一直成了横扇人民的笑谈。

2.吕家浜与留良乡

现在大家港村的吕家浜,原来叫吴家浜。易名的由来是这样的:清世宗(雍正)实行苛政,民怨沸天。吕四娘刺杀雍正未遂,惹下大祸。雍正下密旨令江南总督抄斩吕氏九族。吕四娘祖居浙江石门,为一代文化名流吕留良之长庶女,吕氏家族闻讯四出避祸。吕留良后代吕伯民携眷自石门潜逃到横扇的吴家浜,隐姓埋名居留了下来,最终没被清廷发觉。到吕伯民之孙吕朝东时,正是清嘉庆初年,吴家浜吕氏到了全盛时期。吕朝东常往返经营席草、珠宝于洞庭东山、宜兴一带,成为暴发户。据传他又意外获得一韩姓巨额财产。所以至嘉庆中期吕朝东购置土地,在吴家浜大兴土木,新建二幢各为68间与44间的豪华住宅(后被太平军焚毁)。

吴家浜原来只有九户吴姓人家,后来又不幸染了瘟疫,丧者甚多,吴氏气息奄奄,终被气象上升的吕氏所代替,吴家浜也就易名为吕家浜了。

抗日战争前,吕氏后代历任乡董,为地方望族。为纪念先祖吕留良,曾一度将吕家浜方园一带命名为留良乡。

3.关于横扇“當”的传闻

“當”又称“典當”,是旧社会的一类私营金融机构。穷人生活无着就将衣物往“當”里“典”,取得现钞,以度生计。待经济有幸宽裕点再拿现钞将原物赎还。到期无能力赎还者,“當”里有权对典物“没”掉,转手卖给他人。旧时横扇镇虽小,但乡脚很大,贫苦人民很多。因镇上无“當”,凡要典物都远涉平望或震泽的“當”铺。

同治年间,浙江菱湖有个富商来三人浜亲友家作客,看了横扇的市面,意欲在横扇建“當”。加以亲友的怂恿,富商付诸行动,购运来一批大型青砖,准备造“當”。后来因横扇连年遭受灾荒,社会治安形势变得严峻,再加上大家港村有名窃技绝妙的惯贼哭鬼阿六扬言,说:“横扇的‘當’若建成了,我可以用只耙头丁结上草绳,缘墙而上偷其个好看。”由此,菱湖富商胆寒起来抛撇了原来的念头,后来将已购运的青砖全部作价给同丰泰老板吴桓如。吴桓如将砖头砌了米行院子的围墙。这就是横扇从来没有“典當”的缘由。

4.张尚义请命开掘三十六溇七十二港

据传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横扇南简村(今厍港村南埂上)人张尚义,在朝为宫,职拜尚书。鉴于家乡地滨太湖,地势低洼,洪灾袭来,湖水泛滥;西风驾水,浸没田舍,民不堪其苦。张奏明朝廷,为民请命,于是动工开凿三十六溇、七十二港。工程巨大,东自横扇坍阙口,西至湖州大全口,横贯百余里,即每一、二里疏港一条。潦则泄诸水以出湖;旱则引湖水以灌溉田地庄稼,为民造福,莫此为大。

 

第三节 轶  事

 

1.厍港村民痛打伪保长

日伪时期,南埂上(今厍港村)伪保长陈(刘)金福依仗日寇势力,勾结地痞流氓、盗匪,对村民强掠硬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有一次,高阿二(1947年亡故)眼睁睁让陈金福把家里的粮食尽数拿走;陈大宝(1966年亡故)家连亲戚寄存的粮食都被其夺去。陈大宝稍有反抗,陈金福就指使人将他住的草棚烧个精光。村民恨他入骨,由陈留宝执笔写状纸联名告状。为了隐蔽带头人,写好的状纸上倒扣只钵头,各户户主沿圆圈签名。结果状没告准。这一来伪保长陈金福更加气势汹汹,对村民压迫变本加厉。村民们忍无可忍,于是约定在1944年7月的某天,由高阿二、陈大宝、高财生带头,村民个个拿家具家什,包围了伪保长的家院。陈金福发觉企图逃跑,但门户已被村民挡住,无法脱身。他窜上屋顶,可屋面上也有村民埋伏,他被打落下地。守在地上的村民又围他个水泄不通,乱棒齐下,陈金福被揍成半死以后,村民拖了他下船去庙港区公所交待。船至半途,摇船者发现陈金福已死了。大家弃船而归。不几日,日军到村上捉人,高阿二等三人已避离家乡。日军抓走了陈玉龙、陈阿桂等五六人关押在吴江,数月后释放。

除去村上一害,大快人心。(本文曾载《群英谱·吴江分卷》)

2.周洪兴掐敌解民愤

1942—1943年日军“清乡”,沿太湖边从南厍到庙港筑起了一道竹篱笆墙,还要分地段逼迫老百姓日夜看守。当时亭子港驻有日伪军绥靖队教导大队,由队长的勤务兵外号叫小麻子的经常查岗。他为虎作伥,刁钻促狭,对看守人随意欺辱。老百姓恨之入骨,都想找机会整治他。1943年9月的某天,轮到周洪兴(1913—1992年,娘娘庙港人)看守篱笆墙。半夜时分,小麻子拎串湖蟹要往乡公所孝敬上司,他一人行路感到胆怯,见到周洪兴,便要他伴行。周洪兴很高兴,本想除掉这恶贼,现在机会来了。周洪兴代小麻子拎了蟹跟他后面走。两人走到娘娘庙桥东堍,地处冷僻。周洪兴立即将蟹摔掉,冷不防拦腰把小麻子抱倒在地,然后死死掐住他的头颈,待小麻子断了气,又背尸到太湖滩头,往太湖里一扔。

隔二、三日,教导大队接到调遣命令,不见小麻子,以为他作了逃兵,也没查找。

周洪兴仗义除了这害民贼,大快人心。

 

第四节 传奇故事

 

1.常遇春吃巨鳝身高一丈二:据传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青年时期在横扇一带当农民;还看鸭。他力大无穷,据说双手可以同时使铁鎝翻田,且速度可跟上一般行驶的农船。

有一年春天他赶一群鸭。但每天回来总会缺少一只,这引起了常遇春的注意,赶鸭时一路观察动静。那天鸭群赶到庙前洪福桥(洪桥)下,忽见水下窜出一条巨鳝张口将一只鸭子攫下水去吞了。这一来,常遇春看鸭每天少一只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常遇春善水性会捕鱼,他见此巨鳝马上下水,无多周折就把巨鳝擒住。回家以后,将鳝交与母亲宰杀烹煮。母亲劝他说,这鳝太大恐怕有毒,不能吃。常遇春不肯,其母无奈,只是将鳝头宰去丢掉,鳝体煮了一镬子。常遇春大嚼一顿,结果晚上全身疼痛难熬,且身躯肿胀升高起来,到天明体伟膀粗,身高变了一丈二,只有头颅原封不动。长高长粗当然是吃了巨鳝的缘故了。由于鳝头未食,所以头颅没变。

2.“哭鬼”阿六盗画龙舟:“哭鬼”阿六是大家港村南漾滩人,为清末横扇一带的异贼。据传他有一身飞檐走壁的绝技,凡他想偷盗的目标可以百分之百实现。当他得知苏州新科状元潘世宏家有只珍珠镶嵌、金丝缠绕的传家之宝画龙舟,他就设法想把它盗得。

为了探知潘氏龙舟的藏匿处,他不惜藏身潘府大厅上面斋匾里三个月,直达那年中秋晚上,潘世宏赏月时把它拿出来,画龙舟才被阿六窥见,当夜他就潜入存放画龙舟的房间把宝物盗走。

次日,潘氏发现失舟,向官府报告。官府责令苏州城防部门查案,逮捕了大批盗贼,在他们身上获知哭鬼阿六的线索。后来阿六被捕,他供认所盗的龙舟潜藏于万年桥下的深潭里。于是城防逼令他下深潭取回龙舟。“哭鬼”阿六是本领高强的异贼,城防为防他潜水逃遁,竟将根长铁链穿入他的锁骨之中。阿六入水时,一端铁链有岸上兵丁拽住。孰知阿六老谋深算,早在万年桥底预先存放好一把锉刀。等他入水后即拿锉刀将铁链锉断,逃之夭夭。

哭鬼阿六的作为,令巨商豪富恨之入骨,官府一再通缉。在形势最紧张的时候,他带足食品藏身于庙前相公庙门前旗杆上的升罗里,他要不是有次便急,尿从升罗里滴下来,人们还不知他的影踪哩。但这次还没法擒住他。

传说“哭鬼”阿六最后是被清末的末科武举人——陆家浜人陆梧生设计拿获的。

 

第五节 姓  氏

 

一、横扇镇姓氏共193个:

陈 丁 金 严 钟 史 闵 秦 耿 程 校 连 薛 冉 吴 万 苏 朱 浦 熊 胡 褚 袁 富 辛 尤 晏 周 钮 李 任 汤 祁 曹 马 季 怀 莘 彰 侯 骆 高 何 邵 钱 夏 陆 董 潘 仲 包 杜 左 官 向 毛 王 谢 叶 闻 范 汪 戈 江 戴 缪 卜 昌 惠 孙 徐 刘 蔡  韩 蒋 肖 郎 唐 洪 费 岑 鲍 兆 魏 沈 郑 于 宋 凌 欧 阳 邬 彭 梅 戚 许 管 郭 余 吕 陶 林 赵 顾 龚 方 尹 姜 时 焦 农 沙 冯 杨 黄 姚 邱 俞 华 章 庄 帅 梵 白 皇 麦 施 石 张 乔 盛 曾 罗 倪 葛 殷  阚 谭 常 付 文 申 梁 孔 於 欧 花 尚 翁 赖 壮 勤 颜 康 鲁 贺 虞 矫 卞覃 邸 卢 龙 查 阮 邓 柳 羊 车 解 田 侬 庞 计 步 侍 樊 卿 毕 傅 楚 厉 邹 童 黎 台阳 蒲 纪  闾 鄢 冷 庾

二、横扇镇各村及集镇姓氏录:

1.星字湾村:44个

范 李 年 陈 张 金 周 许 秦 施 顾 石 陆 史 盛 罗 查 勤 倪 钱 黄 王 叶 马 矫 杨 欧 吴 苏 蒋 沈 董 宋 刘 常 何 林 赵 申 徐 潘 曹 肖 任

2.倪家扇村:60个

翁 兆 宋 周 陈 顾 余 高 杨 凌 邱 叶 徐 苏 王 邵 李 何 马 彭 沙 麦 付 岑 翁 吴 沈 倪 陆 赵 金 严 钱 胡  史 夏 姚 任 张 石 潘 郭 罗 褚 毛 孙 汪 朱 杜 吕 韩 施 秦 盛 许 刘 谭 肖 常 唐

3.七家村:50个

刘 徐 盛 李 朱 顾 韩 杨 秦 姚 周 石 吕 施 史 罗 蒋 倪 张 冉 王 俞 黄 钱 程 金 邵 孙 凌 叶 陈 唐 高 苏  赵 范 惠 向 肖 晏 宋 陆 吴 何 潘 沈 冯 骆 冷 陶

4.石塘村:46个

朱 胡 黄 何 张 赵 盛 倪 尤 严 陈 陆 顾 吕 秦 王 蒋 宋 沈 施 高 吴 石 邱 刘 官 苏 侯 钱 周 姚 徐 施 费 丁 凌 薛 李 叶 仲 金 范 孙 魏 夏 肖

5.庙前村:48个

陈 周 李 冯 倪 皇 唐 高 赵 谭 宋 马 朱 孙 陆 蔡 石 夏 钮 盛 史 张 苏 潘 顾 宋 黄 鲍 许 昌 徐 何 刘 钱 吕 龚 金 施 丁 沈 蒋 王 吴 范 袁 农 管 严

6.北横村:45个

徐 陈 赵 严 何 顾 盛 李 杨 沈 吴 袁 倪 郑 阚 左 金 丁 蔡 蒋 苏 胡 黄 凌 高 叶 陶 罗 秦 刘 潘 汤 白 施 曹 肖 周 王 钱 陆 张 程 朱 吕 任

7.旗杆下村:52个

徐 陈 黄 陆 何 高 苏 卜 许 胡 马 吕 吴 王 朱 秦 宋 赵 杨 焦 范 姚 任 冯 李 钱 袁 韩 俞 叶 蒋 龚 钮 施 顾 金 曹 倪 盛 岑 严 程 石 周 沈 史 李 罗 凌 张 汤 丁

8.施家村:39个

吴 盛 范 宋 史 吕 韩 倪 徐 左 苏 姚 严 陆 陈 梵 黄 何 夏 杨 朱 顾 曾 殷 余 王 周 石 张 叶 钱 俞 袁 施 金 李 沈 赵 汤

9.北前村:58个

徐 周 殷 庾 汤 蒋 丁 尚 任 袁 魏 申 陆 张 朱 王 怀 段 郭 何 耿 邓 唐 陈 施 许 苏 莘 黄 沈 俞 谢 罗 郑 陶 姚 冯 钱 石 金 潘 韩 康 程 秦 赵 胡 吴 宋 杨 刘 覃 李 倪 叶 范 彭 吕

10.沧洲村:90个

宋 范 吕 钮 孙 尹 刘 曹 袁 何 蒋 唐 万 杜 阳 丁 解 管 凌 吴 任 金 孔 倪 顾 石 陆 祁 邹 余 沙 褚 文 厉 邵 肖 秦 朱 汤 周 毛 李 胡 尤 罗 韩 帅 戴 俞 董 花 汪 冯 洪 沈 赵 王 张 谭 潘 邱 姚 彭 樊 耿 高 郭 颜 陶 侍 马 陈 钱 施 黄 徐 苏 殷 付许 叶 杨 夏 盛 田 卞阮 史 校 蒲

11.姚家村港:69个

陆 杨 陈 毛 金 杜 严 叶 赵 李 郎 袁 肖 岑 沈 张 庄 何 俞 缪 吕 谭 刘 夏 辛 尹 郭 陶 钮 朱 郑 倪 樊 施 覃 孙 顾 钟 邹 计 韩 楚 秦 邱 吴 周 宋 汤 田 曹 高 谢 苏 管 胡 罗 徐 钱 王 盛 凌 杨 潘 姚 褚 董 龙 黄  蒋

12.轮牛村:54个

陈 倪 施 葛 顾 董 秦 梅 严 杯 梁 吴 俞 朱 蔡 杜 罗 王 史 夏 魏 庾 徐 翁 谢 李 盛洪 毛 戴 于 左 马 张 沈 高 范 苏 杨 钱 褚 黄 任 庄 韩 周 吕 陆 胡 赵 邱 卜 林 蒋

13.圣堂港村:57个

周 宋 张 金 倪 肖 邱 凌 庄 管 田 于 何 曹 徐 郭 俞 高 吴 黄 史 苏 毛 冉 陈 王 施 虞 赵 顾 庾 林 计 汤 樊 刘 钮 盛 步 董 蒋 壮 李 龙  严 姚 朱 陆 邹 沈 车 殷 郑 钱 蔡 杨 夏

14.亭子港村:60个

刘 汤 张 徐 魏 曹 方 鄢 潘 杜 郎 康 袁 盛 叶 陈 王 郁 葛 贺 赵 杨 凌 黄 朱 钱 邱 陆 吕 孙 夏 庞 姚 厉 任 钮 沈 周 秦 岑 宋 董 金 甘 施 顾 俞 罗 於 谢 谭 蔡 胡 陶 吴 郑 肖 於 钟 丁

15.叶家港村:54个

谭 钱 吴 丁 沈 王 于 曹  任 种 郑 陈 潘 徐 张 叶 董金 倪 苏 姚 吕 陆 朱 刘 庾 顾 牛 秦 俞 袁 童 侬 汤 宋 周 陶 盛 罗 施 蒋 杨 韩 肖 邱 赵 计 胡 黄 钟 魏 范 林 岑

16.打弓湾村:43个

范 何 高 赵  石 秦 吕 钮 宋 朱 陆 台 沈 罗 盛 尹 姚贺 徐 陈 施 蒋 严 夏 袁 金 邱 李 杨 顾 吴 傅 王 邓 刘 周 叶 汤 张 潘 汪 钱 方

17.大家港村:63个

陈 钮 王 刘 苏 杨 范 邸 余 孙 柳 缪 丁 俞 吕 周 吴 唐 欧 史 郑 潘 程 毕 姜 孔 徐 金 胡 李 殷 夏 秦 梁 顾 罗 庞 闾 袁 龚 朱 盛 何 吕 邱 翁 黄 骆 蔡 黎 倪 沈 韩 张 戴 陆 严 宋 鲁 钱 杜 高 赖

18.徐何湾村:52个

杨 吕 钮 羊 王 秦 苏 赵 石 邹 何 邱 盛 周 韩 宋 陈 钱 金 卢 乔 蒋 朱 潘 李 徐 庾 许 史 蔡 唐 梅 张 沈 顾 陆 夏 汤 郑 郭 马 毕 贺 姚 吴 俞 范 薛 刘 任 陶 施

19.厍港村:54个

陈 倪 施 葛 顾 董 钱 梅 严 怀 梁 吴 俞 朱 蔡 杜 罗 王 史 夏 魏 庾 徐 翁 谢 李 盛 洪 毛 戴 于 左 马 张 沈 高 范 苏 杨 秦 褚 黄 任 韩 周 吕 陆 胡 赵 邱 卜 林 蒋 庄

20.韩家湾村:37个

张 周 陈 杨 汤 朱 辛 高 韩 王 钱 谢 胡 孙 夏 连 吴 彰 郑 李 陆 何 徐 俞 沈 吴 邱 金 曹 苏 唐 盛 潘 秦 施 顾 刘

21.渔业村:30个

周 秦 缪 吴 苏 钟 李 倪 孙 陆 戚 王 杨 严 沈 袁 何

张 潘 陈 顾 徐 邱 盛 朱 刘 褚 费 任 时

22.集镇:104个

陈 丁 金 严 钟 史 闵 秦 耿 程 校 吴 万 苏 朱 浦 熊 胡 褚 庾 袁 富 周 钮 李 任 汤 祁 曹 马 季 怀 莘 高 何 邵 钱 夏 陆 董 潘 仲 包 杜 毛 王 谢 叶 闻 范 汪 戈 江 戴 孙 徐 刘 蔡 韩 蒋 肖 郎 唐 洪 魏 沈 郑 于 宋 凌 欧 阳 邬 彭 梅 余 吕 陶 林 赵 顾 龚 方 尹 姜 冯 杨 黄 姚 邱 俞 华 章 庄 帅 施 石 张 乔 盛 曾 罗 倪 葛 冷

三、大姓:吴、陈、周、王、张等(遍布全镇21村及集镇)。

四、寡姓:楚、阚、冉、连、步等。

五、姓氏最多为集镇(104个),沧洲(90个);姓氏最少为渔业村(30个)。

 

第六节 别  录

 

沙洚《陈氏家谱》原序

一 黄诚夫原序

尝闻程子有云管摄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其本须是明修谱苏老泉有云观吾谱孝悌之心油然而生呜呼谱之有关于世教重矣盖谱者宗法之变后之君子不得己为之者也先王所以摄人心厚风俗者实惟宗法焉是持宗法行则人皆知尊祖重本以不忘其身之所自于是乎各亲其亲各长其长而朝廷之势尊朝廷之势尊而天下之治可几矣若生既无宗死又无谱长幼不明尊卑不序心且陷于禽兽况望其敦亲睦族以传一家之世泽哉是宗法与治道固相为表里而谱又所以继宗法之不足而为之者也秋谷陈公倦倦谱学而嘱序于著著于公世戚不敢辞陈氏之先本甘州人有讳延昔者仕宋授都统制扈跸临安卜居松陵沙洚迄今奕叶相沿十有七世远策贻谋相此厥士实肇于延昔故谱即以延昔为始祖观其族有为师儒者为民牧者有穷经学古守先泽者有犁雨耕云务农业者而且支分派别脉络详明俾后人一览即晓凡孝子慈孙感发其仁义之心兴起其立本之道莫不由于斯夫源之深者睿之则益长基之厚者培之则益固后之子孙而尚宝是谱缵乃旧服以迪德义而思所以弗隧则世泽必行迤而愈盛矣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陈氏子孙尚其念之哉又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陈氏子孙而其引之哉

赐进士出身云南道监察御史恒斋黄著撰

二 文衡山原序

予昔南游苕霅舟过松陵涉雪浪湖口见乔木阴翳烟云杳绕面水给庐者约一二百家船上人指谓余曰此沙洚陈氏也心窃慕之后在黄溪史西村家识沙洚陈子慕川昆季工文章敦孝友与之交久而益敬后同西村诣其家其子弟皆循循雅饬有儒者风其所往来者皆文墨士询之又皆伯叔昆季行古人云人杰地灵曩时所心慕动不虚矣后慕川馆与余家为比邻予孤僻不乐时趋喜与隐君子游敲棋把酒歌吟笑呼酣然而不厌因与西村及陈氏昆季为忘年交后慕川出一帙示予曰此先君子所遗家谱也莫鲈乡序之矣顾先生益广其说予思古者谱牒之作反本复始不忘其所自生上治祖弥下治子孙旁治昆弟重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睦族所以古今来世家大族数百年相传不替者必以此为先务沙洚甘陈氏其先有讳延昔以军职仕宋南渡后卜居于松陵沙洚至于今子孙蕃衍居者栉比徒者星处往年于慕川家所见诸君子谱牒中之一二耳谱称甘陈氏不忘本也宗立大小分枝干也诚得水源木本之道矣慕川昆季以反本复始之意倦倦以序为请予亦乐道其族之皆恂恂儒雅有隐君子之风故琐琐而不敢辞夫子曰古之无文行而不远重辞也欧阳子日拘牵常俗卑弱不振殊可恨也予惴惴惧惧不克胜任然以慕川昆季相爱之故他时邀西村再造慕川之庐汛桃花迎雪浪与诸君子把酒言欢诸君子必不以余言谫陋而弃予也是为序

辛卯明嘉靖十年冬十一月吴门文征明撰

三 江宁公修谱原序

吾陈氏系出于虞国封于陈自封国而有后者因以陈氏为姓陈之支庶散于齐鲁秦晋之间故张掖青海亦有陈氏陈氏之在甘州也盖莫详其世云唯吾始祖都统制公从甘来吴江而吴江因有甘陈氏之族吾始祖讳延昔原籍甘州人五季之乱先世自甘入汴建炎三年高宗南渡公扈驾入临安属韩枢密麾下统兵五千往来从征累官至都统制会班师诏下知国家事不可为力请于朝乞解兵柄避迹寻幽朔天目之长流揽太湖之形胜得吴江之沙洚沙洚故地饶利饫壤俗简民淳非若今日败窳惰为邑之最下穷乡也于是相形称土营室宅居厥面当阳厥水入堂高山洪浸流沙沃壤映带络绎今几二十传而先业用以不堕公之见亦精且确矣且诫子孙毋得以文乱法以武犯禁甘为良农以没世岂深有惩于时事不觉其言之过激与以故子孙绳绳不尚文饰不营仕进终宋元间鲜闻人亦彬彬以礼让相守矣至我圣朝崇文重道人各以诗书为业一二登科弟者以清白吏起家而吾族又天下衣冠之族也夫世远则聚散不常人多则形骸易隔吾族已十有九世其困于兵燹失之逋亡者杳不可寻即其相聚所号为伯叔昆弟者又落落不相亲不啻秦越矣况在异世之后乎举今日之支派其世居沙洚者为大房为小孟家为前房为浜北为桥头若自十世而迁者为乐安公居六都儒林里自七世而迁者为万三公居吴县横泾他如有居东轸有居八坼有居震泽各以旁支分派历世亢宋至其蔓延于郡邑者累累繁滋而世次无可追名位不相齿则所谓文献不足我末如之何也

己嗟乎千枝万叶总归一本千流万脉总归一源我都统制以旅入吴中而子如川方至莫御其来而非培植滋息积有深厚能令若是哉为子孙者当惕然思之己夫谱者补也谓续散亡之遗绪也谱者溥也谓广一本之孝思也不肖承先世之余泽睹今日之嗣兴追存亡之故踪感物情之变态所以联疏为戚合涣为同者不能己于谱之修也谱一修而没者永于后传存者托于先业富贵者无所恣肆贫贱者有所树立为善者以感触而奋为不善者以惩创而息图固我祖宗意哉若云小加大少凌长众暴寡智绍愚不以相恤而以相仇古之所贵麟趾螽斯益树之敌非不肖所敢知也谨述之于左容再乞于当代宗工祈不朽为吾族光祖宗幸甚子孙幸甚

万历丁亥中秋之月十七世孙格言谨序

四 董思白原序

甲申冬十一月余科试澄江松陵有陈先生用正者同寓赌酒谈文意气相合先生出素箑一柄丐余书予作断句四章楷书赠别乙酉应试白下寓复相望往还稠密相得益欢先生因自陈其先世盛衰兴废未尝不感慨欷欷泣数行下也是年先生举于乡丁亥春余探梅桔社因起居先生留榻浃旬见先生之族留环溪聚处里中一二百家无异姓往来接搢者皆衣冠甚伟与之言多博洽能文之士其务农者皆勤耕力作不与户外事尝与先生步游溪上吚唔织作之声朗朗达户外余于是时识先生之族先生因为余言曰吾始祖从甘入汴来吴南渡迄今五百年矣宋元之间人各以礼让相尚不求显达大明定鼎始有通仕籍者游胶庠者因出谱牒见示予于是始识先生上世事先生又日先型易谢予方修纂残篇荒江寒族借光谁氏卷首片言莫如子宜余以邑多先达又谱序皆大手笔逡巡未敢应命戊子冬余计偕北上以书邀先生同往会先生丁内艰不果而答书复肫肫以序为请予感先生之意重先生之族略序数行以复于先生盖亦自道其所见所闻若此他日登之梨枣尚俟先生弃取焉

万历戊子云间弟董其昌撰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