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横扇镇志 >> 第十四卷(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第四章(邮  电)

第十四卷(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第四章(邮  电)

2012/12/21 12:12:55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524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设立吴江邮政分局。接着横扇邮政业务开始萌芽。起初没设独立机构。不久,于镇南街中市程裕隆绸布店内附设了一个“邮政代办所”,由该店股东程积生负责邮件收发业务。

当时每封平信贴法币4分,挂号加倍。外出信件打包后,交横扇—平望班航船带往平望邮局。外来至横扇的邮件,同样由平望邮局打包密封后交该航船带到横扇代办所。启封后由陈积生指派店内学徒汪官按址发送到收信人家。当时来去信件不多,每天仅在20多封。

民国15年(1926年)4月,程裕隆布店突遭火灾。灾后原股东们在废墟上重建开张了新昌祥绸布店,邮政业务仍由该店承办,具体代理人为钟绍裘。24年(1935年),程积生于北街东市独资创立程裕隆积记绸布店,邮政业务转到该店内。由于当时邮政业务长年无所发展,代办邮政无利可图,积记布店决定不再受理。后经吴江县党部钱锡谷的多方物色和张冠生的热心动员,终于得到益寿堂药店小东人叶福保的应允接办,并由大康药店向吴江邮政局作出铺保,横扇邮政业务才继续开展了下去。

1949年5月横扇解放,邮政业务发展很快。但因国家政体的改变,私营商号已不能代办国家邮政业务,所以1952年2月,叶福保奉命将邮政代办业务移交给业已成立了的横扇供销社。供销社指派宋子卿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吴江在每个人民公社成立社管邮电所。同时,国营邮电在较大的农村集镇设立邮电机构,当时横扇即为全县共11个机构中之一。址设横扇镇中木桥南堍现房管所招待所处。

横扇的电话装置较迟。第一部电话约于1947年由横扇镇公所安装,线路通庙港。解放后直至1958年,除横扇公社办公室设置电话外,只有少数几个镇企事业单位逐渐有此通讯设备。通往外地的长途线仅二、三条。邮电所有话务员1名,线路维修员1名。1958年后创办了公社总机10门,全乡20个大队都安装了电话。10门总机承受着乡内大队的通讯联系。由于设备落后,呼叫用户十分烦人。杆路全靠毛竹支撑,一遇风雨常出故障。由于单线一线一地,到县广播开始便无法同时通话。

1959年4月公社总机并入国营邮电所总机,邮政通讯事业略有进展。时至1970年,电信事业才得到明显发展,总门容量由20—30门扩展到了60门,几个大队合用一线也逐步有了改变,手摇电话换装了台电震铃。开始有规划地进行各大队由水泥杆替代毛竹架设通讯杆的工程,同时部分由单线换成了双线,着手改变因广播响而不能通话的局面。1973年全乡双线化全面实现。1976年架设了太浦河横扇段飞线,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浦河以南地区的电话通讯。

由于全乡杆线的完善和趋于优良,电话通讯的基础巩固了,电话机用户发展迅速起来。1977年总机扩容至100门。1978年增设至160门(二台总机)。1982年冬,由于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了支局的标准,1983年4月,横扇邮电所正式升级为横扇邮电支局。同年在北举路新盖支局大楼,迁入新址。翌年,总机容量又扩至260门。1986年新装太浦河工业区电缆线,于招待所、旅馆、三角店增设三处公用电话亭。

1990年以后是电讯事业迅猛发展时期。该年9月横扇淘汰了磁石电话交换机,开通500门电话交换机。1992年7、8月间在电话用户猛增的压力下,交换机容量又扩增到1000门。1994年11月8日推出了程控电话机2000门,增强了综合通讯能力,提高了通讯质量和速度。横扇邮电支局为适应这大发展的形势,当年投资117.7万元择新址兴建了邮电大楼。1996年增建大哥大发射台一个,移动电话开始在横扇群众中涌起。时至1998年横扇镇程控电话用户已超过6000门。

邮政业务也在同步发展。1992年起,横扇邮电支局打破了传统的函、发、汇、包四大业务常规,开办起邮政快件、特快传递业务。既给用户带来方便,又增加了单位经济效益。

1998年10月21日横扇邮电支局分为邮政支局和电讯支局,分别管理邮政和电讯业务。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