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横扇镇志 >> 第十二卷(文  化)第三章(文艺团队及有关演出)

第十二卷(文  化)第三章(文艺团队及有关演出)

2012/12/21 10:56:53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831

横扇人民历来乐于参加文娱活动,喜爱观赏各类文艺演出。解放后由于生活安定和提高,各类文艺团队就有组织有领导的成立起来。20世纪50年代有常设的横扇镇工会文工团。“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前有市镇宣传队。“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有众多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出现。进入新时期后,在文化站的牵头下,出现了各类文艺团体,如:文学创作、打连厢、书画摄影、打腰鼓、象棋、乒乓、中老年迪斯科等团队,活动经常。其中文学创作、摄影、打连厢等团队还作出过不菲的成绩与影响。

 

第一节 解放初——20世纪70年代的文艺团队

 

解放后,横扇成立的第一个文艺团体为镇工会文工团(1949—1958年)。团长为工会宣传委员张和生,主要演员有钱莲碧、张汝鼎、陈惠民等11人。他们分别能饰演老生、花旦等角色,一般演的是锡、越剧。传统剧《梁祝》、《双推磨》;现代剧《活观音》、《九件衣》、《刘胡兰》等,很获得群众认同。

市镇宣传队组建于1958—1966年间。团长为陈金观、魏伯群。团员有夏惠英、董伯英等6名。演出仍以锡、越剧为主。《庵堂相会》、《盘夫》、《楼台会》、《双推磨》、《张飞审瓜》、《小鹦鹉》、《春耕曲》、《新事新编》等的演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结合时事,表彰本地的新事新人的自编自演剧目一样大获欢迎。

文工团、宣传队的人员一律为业余参与。也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一般选择在镇东油车场上,自己借空油桶作台柱,借门板铺在油桶上作台面搭戏台。演员自己掏钱缝制天幕、大幕,制作布景道具,戏服因陋就简,或向专业剧团借用。后来才由政府少许拨款及有关单位资助费用。

文工团、宣传队除平日里尽量安排时间为群众演出外,凡逢五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必演不误。凡党委、政府有重大宣传任务时,文工团、宣传队都抓紧时间编排节目及时登场配合宣传。因此文工团、宣传队几乎每晚上都要集中参加学习排练。

1958年大会堂建成后,演出地点开始固定于此,为解决经费问题,也逐渐实施买票入场,每票只5分。

附近乡村有时也邀请文工团、宣传队去演出。演员都自带铺盖,决不使邀请单位增加经费与生活负担。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遍地开花,市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作领头羊,由文化站长屠国栋任队长,固定队员有20名左右。宣传队主演样板戏及歌颂党和毛主席丰功伟绩的革命歌曲、舞蹈、对口词、三句半等。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文艺团队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丰富文艺生活的要求强烈,文化站因势利导,组建了众多的文艺团队。

一、文学创作组:组建于1985年,吴三观为组长,共5人。从创作组成立前的1982年直至1991年的粗略统计,创作人员在县(含县)以上发表各类作品共91篇,其中全国级5篇,省级30篇,苏州市级20篇,并获各级奖项篇目有10篇。一些作品被全国或省市级编选结集。

创作组制订章程,组成人员设置人事档案,凡活动都记录备案。创作组人员历年踊跃参与县、市级有关文艺作品的征文、演讲、小戏创作以及对先进人物的采访、撰写报告文学等。

创作组还不乏接待省、县级文艺界朋友和业余同行,进行交流、切磋技艺。

1978年,吴三观创作的锡剧小戏《半桶柴油》被县文化馆采纳,经县集体评论,后经苏州地区文化局组织全区6县有关创作人员在昆山、无锡两次的再评审,同年9月以吴江县代表队的参演剧目,赴苏州地区参加小戏创作大会演,这为粉碎四人帮后,苏州地区首次大型的群艺活动。

二、连厢队:“打连厢”是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演出者用的是两头装有铜片的彩绘竹竿,通过在多种舞蹈动作中将竹竿于身躯、四肢及地上打出铿锵整齐的节奏,还加以伴唱,抒发人物丰富的感情。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原产生于旧社会穷苦人走乡串户求乞,祈愿施舍者的欢悦,解放后,推陈出新,成了欢庆胜利、祝福节日美好、抒发人们向上感情的艺术表演形式。

横扇连厢队成立于1989年,由文化站长华玉龙兼领队和艺术指导,聘请有打连厢熟练技能的王学勤和丁芝娟作辅导老师。队员达40多人。当年9月参加吴江县首届艺术节,横扇“打连厢”受到各方瞩目。翌年便被县选调参加首届“90中国(苏州)丝绸旅游节”演出。为了展示吴江的水平,队员们晚上加紧排练,制作了全新的演出服装和连厢道具,县文化馆还组织人力加强指导。9月25日连厢队赴苏演出,日本、加拿大、港澳友人、美、法等驻华使节以及省市第一、二把手都到场观摩,获得了好评。苏州电视台录了像,并日后一再播放。《苏州日报》盛赞横扇“打连厢”是丝绸之乡吴江农村奉献的一支民间艺术之花。

1991年连厢队改组成5男5女共演。4月,“打连厢”节目参加吴江县部分乡镇群众文艺演出,被评为最佳节目;7月在横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演出后,又被选调向县党代会献礼的演出节目。

1994年3月7日又改为全部女演员演出,参加吴江市妇联、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文艺会演,获二等奖。同年,还被邀请参加“情系3·18”义演并吴江市人大、政协代表大会演出。

三、象棋队:1980年成立,孙培生任队长,队员共14名。队员们不论严寒酷暑,不懈练棋,不拣场所,直至街头墙角。1980——1987年每年举行象棋邀请赛、联赛。1988年9月30日由乡文化站、工会、团委联合举办横扇首届象棋赛。供销社孙琦获冠军,家具厂姚全川获亚军,乡党委副书记沈明兴颁奖。1989年9月26日—28日举办二届象棋赛,姚全川获冠军,孙琦获亚军。1990年9月28日—29日举办三届象棋赛,包建中获冠军,朱雪林、姚小育获亚军。1991年举办第四届象棋赛,家具厂陈永寿获冠军,财政所潘建成获亚军。1992年9月30日举办第五届象棋赛,包建中获冠军,中学何月堂获亚军。1993年9月25日举办第六届象棋赛,何月堂获冠军,包建中获亚军。

1985年冬季由孙琦、姚全川、陈永寿组成的横扇镇代表队参加吴江县中国象棋邀请赛获第一名,以后多次参加全县(市)各种比赛都获得好的成绩。

四、腰鼓队:腰鼓队是横扇文化站委托横扇中心小学组织培训的少年业余文艺队伍,组建于1982年。起始有队员16人,首任队长、副队长为徐晶、陶吴丹;丁芝娟作艺术辅导老师,每星期六为排练日。由于技艺的进步和提高,逐年受广大群众、企业、政府部门的欢迎与重视,每有企业、市场开业、节日庆典、欢送新兵等仪式,都争邀腰鼓队演出,增加热闹气氛。市、乡、学校有关的文艺活动,也少不了他们。为使腰鼓队青春常在,每年都要从二年级学生中挑选新员入队,以代谢六年级毕业的队员。

五、乒乓队:组建于1989年,由文化站直接领导,首任队长周雪春,正式队员14人,当年的乡长、副乡长沈明兴、李伟根都为队员。

乒乓队在文化站、工会、团委、乡体协的组织下曾组织过四届全乡性乒乓赛:

六、中老年迪斯科队:迪斯科队的组成人员均为女性,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30多岁,共13人,王学勤任队长。1991年7月1日,该队被邀请参加乡庆祝建党70周年献礼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七、摄影、书法、美术创作组:创作组组建于1988年,共吸收业余创作者22名(其中摄影2名,书法13名,美术7名)。

创作组自组建之日起到1993年,各成员创作各类作品近千件,在县级以上各种刊物、展览会上发表展出的有31件(次);14件作品获奖。其中华玉龙的摄影作品多且水平高,多幅作品在国家级有关刊物发表或获奖。《舞丰收》与《春满水乡》两件作品被选送日本展出。其他如徐红星、徐毛毛的书法,周桂华、徐荣生的美术,于乡内颇有影响。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