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民风民俗 >> 其他习俗 >> 古老的民间艺术——宣卷

古老的民间艺术

宣卷

2020/6/7 0:38:26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18054

在江南乡村里,有一种流传甚广的民间说唱艺术——“宣卷”。它采用吴歌的白描手法,多用地方土语演唱,通过简短的唱词,描绘出典型环境和人物形像的生动形态,以其唱词婉转动听,内容贴近观众,而深得乡间民众的喜爱,自产生之时起就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民间艺术的重视,这些民间艺术也开始走出乡间,为更广泛的人所知晓所喜爱。

宣卷的历史发展

宣卷,是“宣讲宝卷”的意思,因其宣讲所用的稿本称为“宝卷”,故得名。宣卷最早可溯源于唐代佛教的俗讲,也就是以讲唱变化了的经文的方式为世俗人讲解佛经。在北宋末年写成的《道山清话》中,就有请僧侣到家中诵经和讲说因缘的活动。

经过长期的发展,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演唱宝卷的形式被正式定名为“宣卷”。自此至清康熙年间是民间宗教宣卷发展时期,各种新兴的民间宗教纷纷以宝卷作为布道书,编制了大量宝卷进行传播。清康熙以后,政府开始严厉取缔民间教团,宣卷已开始转入民间发展,成为民众的信仰、教化、娱乐活动。清末民初,随着政府控制的松弛,民间宝卷发展迎来了鼎盛期。《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宣卷》中记载:“清同治、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宣卷扩展到江南的上海、杭州、苏州、绍兴、宁波城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虽然仍作布道之用,但已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其内容除了一些用于信仰活动的祝祷仪式宝卷及劝世文宝卷外,绝大部分是文学故事宝卷,另外还有一些源于民歌俗曲的“小卷”。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宣卷因有迷信活动成分,被列入革除范围,因此迅速衰落,到八十年代时,仅有江浙地区个别农村零星存在。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传统艺术的日益重视,宣卷又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在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又出现了为农民演出的宣卷班子,也出现了一些宣传社会新风、好人好事的宣卷作品,丰富着农民的日常生活。

在同时期北方的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诸省民间也存在着宣讲宝卷的活动,称为“念卷”。出现较早,但没有江浙宣卷普及,现仅存于甘肃的河西走廊等偏远地区。

宣卷的表演形式

宣卷的演唱形式一开始只是说表不唱曲,仅用敲木鱼打节拍押韵,后还用“响角”和“铃”作伴音。随着题材的变化,宣卷演唱形式也在不断革新,增加了唱段,力求与民众贴近,适应民众的需求,因此先后出现了木鱼宣卷和丝弦宣卷两种演唱形式。

木鱼宣卷,唱者一般由二人搭档,因此常称为“双档宣卷”。 其中一人手持木鱼,有节奏地敲打,边唱边白;另一人手持响钟和棒槌,和击佛磬,口念佛号以和卷,唱词拖腔都带阿弥陀佛四字。形式简单,所演剧目多为因果报应、劝人为善之类的简短剧目,如《目莲救母》、《观音得道》等。宣卷一般在事主家进行,在客堂(厅)北首正中,纵向拼放两张八仙桌,坐北朝南,北首墙壁悬挂中堂(做寿挂寿星轴、结婚挂和合轴),桌上靠墙列置着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南极仙翁、土地公公、阴曹阎王、五路财神等各方数十尊诸神众佛的画像(也可在红纸上写上神名替代画像),这些称作纸马。纸马前的桌上备有酒盅和糖果、荤素祭品及礼盆,台前红烛(寿烛或喜烛)高燃、清香(或寿香)袅袅,宣卷先生分坐八仙桌东西两旁,面对着面。东首的称“上手”,面前桌上放着醒木、折扇、锦绢(经盖)和木鱼等道具。宣卷先生翻开卷本(即宣卷脚本,统称宝卷)置于桌上,照本宣讲,时说时唱。

丝弦宣卷,一般由六人组成宣卷班子,在木鱼宣卷上下联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名附唱,俗称附卷,由女性承担。附唱者,应和唱词的末句,起渲染、烘托作用。乐队有2—4人组成,以二胡为主乐器,伴以三弦、笛子、木鱼、铜磬等乐器。丝弦宣卷班以传统昆曲唱腔、民间小曲《四季调》掺合申曲、锡剧等地方戏调,将唱曲和说表融为一炉,以唱为主,说为辅,多为坐唱。演奏悠扬动听,抑扬顿挫。所演剧目大多移植传统戏曲,常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顾鼎臣》、《白罗山》、《玉连环》、《秦香莲》、《玉蜻蜒》等,一个曲目通常分数回演唱。

丝弦宣卷演出场景

宣卷调仅是三四种,一般为《南方调》、《四季调》等,在苏州地区,吴江、昆山、吴县(现析为吴中、相城,及工业园区等区)等地,唱法上虽不尽相同,存有差异,但大略相同。

宣卷大都在晚上进行。开场时,琴师们都要演奏“三六”等江南丝竹曲调,作为静场。接下来是称之为和调的下手唱一些老式的小调,先生登场后再送上一曲;一曲结束,先生就登场了。先生入座后,一般会征询大家的意见,选择讲唱内容。

解放前,宣卷先生是演出的主角,一般长衫广袖,手执折扇、惊堂,神采飞扬,又说又唱,一般要具备一定学问的,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外,有些还要上完四书五经等;其次是下手和调,旧时亦称之为小热昏的,身穿艳丽的长夹手执着一把小花扇,一般是由会轧苗头、会讲滑稽话、会唱老式小调的女旦担负的。现在宣卷演出对演员已没有固定的服装要求,一般只要穿着得体就可以。

宣卷在同里

大约200年前,宣卷传入同里,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成熟的“木鱼宣卷”,在乡间十分盛行。清末,乡村里涌现出不少宣卷班子,并形成许派、吴派、徐派、褚派等四个流派。

民国十年,苏州地区在曹少堂的组织下兴起了宣卷改革。艺人王兰生、朱观宝改变传统的演唱形式,改以丝弦伴奏。因其与苏州滩簧相似,结果引来一场官司,经裁定“宣卷只许用一把胡琴,行担标明‘文明宣卷’”,以示同双档宣卷和苏州滩簧等形式的区别。同里宣卷艺人也紧跟时代潮流,出现了一批用丝弦的文明宣卷班子,以许维钧的文明宣卷影响较大。

解放初期,苏州成立了杂艺协会,许维钧加入协会。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许维钧将《白毛女》改编为宣卷,在农村巡回宣讲,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时,同里乡成立了文化站,把宣卷艺人组织起来,开展送戏下乡。同时期,同里宣卷班子编创了一些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好人好事为主的宣卷,像《兄妹开荒》等,被称为“新法宣卷”。但在随后不断进行的政治运动以及“文革”中,宣卷受到了冲击,曾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一度被禁,卷本被焚烧罄,宣卷艺人改行,宣卷开始衰落,几成绝唱。

到了80年代初,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家手里有钱了,都想着让曾经耳熟能详的旋律重新回到生活中来,宣卷又开始在农村流行起来,随着时代发展,反映百姓当代世俗生活的段子也频频出现。同里文化服务中心也积极发挥作用,为农民宣卷团提供帮助。

同里镇政府对宣卷十分重视,将其列入政府民间艺术保护对象,在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中辟出一块宝地为宣卷老艺人们表演娱乐之用,又专门成立了“宣卷

退思园内宣卷声

研究会”,并筹建“同里宣卷艺术馆”,以弘扬和展示“宣卷”这个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

如果评弹是阳春白雪,那宣卷就是下里巴人,城里人、镇上人是不听它的,乡村才是它的演出阵地。通常都是同里乡间为小辈们的婚喜事以及抓阄、佛事之类而邀请宣卷演出。每年农闲时节是宣卷艺人的演出高峰,一次时间最多可持续半个月。

解放前,同里的宣卷演出都是草头班子,跑码头的,常摇一条搭棚小船,来往于乡镇间。小船则兼作交通住宿之用。丝弦宣卷通俗易懂,又给农民带来了快乐,故所到之处,深受欢迎。当时同里的茶馆很多,比较有名的如南埭上的南园、西埭上的会芳馆,协安、竹行埭的叶宝社、新填地的新园以及三桥堍的三凤喜等。茶客们每早进店,除了品茶休闲就是谈生意了。在这些有名的大茶馆里,通常会安排宣卷演出。有一个俗称为牌话的职业,是专门帮宣卷班子们接生意的,他的好处通常是宣卷收费的一成。

目前,同里有“宣卷”班子20多家,时常活跃在乡村或街头。除了固定的几家外,都还是传统的草台班子,人员不固定、场地不固定、节目不固定。演出班子一般有2—4人组成,用二胡、扬琴、木鱼做配乐,唱词全用地方方言,曲调以宣卷的《南方调》、《四季调》、《韦陀调》、《弥陀调》等为主,掺和申曲、锡剧、越剧、评弹等。宣卷内容都是一些劝人为善、因果报应的典故以及敬佛、敬祖的经文等。通常宣的古书有:月香盗印、顾鼎成一餐饭、珍珠塔、洛阳桥、文武香球、混进城门、何文秀落难公子唱道情等。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重,很合地方农民口味。

方尖港村芮时龙带领的宣卷草台班子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演出人员固定,有着良好的口碑,演出道具也配备了无线麦克,扩音机等新设备,每年演出时间多达180多天,演出还扩展到上海青浦、浙江嘉兴一带。

随着同里名气的不断提升,同里宣卷的艺术魅力和发展形势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3年6月3日,同里镇被江苏省文化厅正式命名为“宣卷之乡”, 2005年6月,同里宣卷列入苏州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6月,同里宣卷被列入吴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同里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