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24 17:13:13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695
综合经济实力
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4.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34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60.01亿元,增长10.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072.71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27.18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2.1∶46.2,第二产业占比较去年提升2.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06亿元,增长9.1%,总量和增速分别列苏州大市第四、第五。其中税收收入220.87亿元,增长3.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6%。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12亿元,增长43.7%,其中民生支出282.77亿元,增长4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5%,高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4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28万户,个体工商户2.08万户。期末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24.35万户,其中私营企业8.73万户,注册资本5366.29亿元,增长8.5%;个体工商户15.05万户,注册资本146.26亿元,增长15.2%。企业能级持续提升。恒力、盛虹“世界500强”排名攀升至第67位、第311位,亨通、通鼎等4家企业蝉联“中国企业500强”,东方恒信成为苏州大市唯一新入选“中国民企500强”企业。新增上市公司5家,过会2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达25家。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4%。全年粮食总产量15.70万吨,增长0.4%,其中夏粮3.14万吨,秋粮12.56万吨。蔬菜总产量32.48万吨,瓜果产量7.20万吨。全年出栏生猪24516头,羊5242只,禽蛋总产量1925吨,渔业总产量5.61万吨。
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1.34万亩,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2.00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2.21万亩。全区现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5家、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市级特色康居乡村454个,吴江区省级、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特色精品乡村)数量均位列苏州大市第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农村河道管护、农田水利管护连续6年获全省考核优秀。集中连片粮田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高标准池塘覆盖率达92.2%。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首超5000亿元,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90.40亿元,增长19.0%,增速超苏州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列苏州大市第五,较去年同期提升4位;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6007.95亿元,增长25.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94.71亿元,同比增长22.6%,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52.3%,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55.04亿千瓦时,增长10.3%。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规上民营企业实现产值2380.26亿元,增长19.6%,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4.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产值1979.27亿元,增长18.5%。完成规上工业新兴产业产值2247.91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1.2%。四大主导产业合计实现产值3421.60亿元,同比增长19.1%,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0.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资讯业879.52亿元,增长22.9%;光电缆业265.60亿元,增长12.2%;装备制造业1214.37亿元,增长17.2%;丝绸纺织业1062.12亿元,增长20.2%。
企业效益快速回升。全年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557.67亿元,增长22.2%;实现利润总额240.91亿元,增长24.4%,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4个百分点。全区规上工业31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实现正增长,盈利面达74.2%,较去年提升32.3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业发展良好。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2家(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2.83亿元,增长18.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48.66亿元,增长17.4%,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91.3%;完成安装工程产值13.33亿元,增长31.2%。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06.18万平方米,增长73.8%;竣工面积357.46万平方米,增长21.8%。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在省内完成产值147.26亿元,增长19.3%;在省外完成产值15.58亿元,增长6.6%。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6.07亿元,增长10.1%,总量和增速分别列苏州大市第三、第四,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位、5位。分产业看,完成工业投资220.08亿元,增长2.2%,完成服务业投资425.97亿元,增长14.7%。
民间投资主体地位稳固。全年完成民间投资485.62亿元,增长13.2%,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5.2%,较去年提高2.1个百分点,占比位列苏州大市第一。
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334.59亿元,增长5.8%。房屋施工面积1685.83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86.36万平方米;本年竣工面积269.87万平方米。本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58.20万平方米,下降26.1%,扣除定销房因素,同比增长4.0%。
交通、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服务能力优化提升。年末全区等级公路里程2374.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0.2公里,一级公路254.11公里。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5367万人,货物运输量4010万吨。区内跨省和毗邻公交线路达15条,实现主要省际道路公交全覆盖。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526399辆,本年净增44356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446549辆,本年净增37898辆。
邮电业务健康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3.75亿元,增长4.5%。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7.11亿元,增长9.5%。年末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数20.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03.43万户,互联网用户118.81万户。
旅游产业稳定恢复。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82.21亿元,增长71.8%,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2402.58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0.6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00万美元。确定32个区级年度重点文体旅建设项目,其中“融创桃源国际生态文旅度假区”等5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京东方艺云数字文化产业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入选2021年苏州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吴江区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同里古镇入选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好于预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12亿元,增长16.6%,增速列苏州大市第七,较去年提升1位。2021年,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总量迈上5000亿大关,创历年新高,增速自2019年以来稳居苏州大市第一。
升级类消费表现突出。消费类别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可穿戴智能设备、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2.7%、77.1%、82.2%、81.6%,均大幅高于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平均增速。
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保持高水平。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5家,增长11.7%,合同外资13.11亿美元。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0个,增长53.8%。引进合同外资千万美元以上新设和增资项目32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4个。实际使用外资5.97亿美元,增长31.0%。
外贸形势逆势上扬。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4.80亿美元,增长22.2%,总量和增速均列苏州大市第五,其中出口197.46亿美元,增长23.7%,总量和增速均列苏州大市第四。从出口市场看,全年对日本出口额15.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对东盟出口额26.80亿美元,增长20.6%;对韩国出口额5.63亿美元,增长22.4%;对欧盟出口额42.05亿美元,增长51.3%;对俄罗斯出口额5.41亿美元,增长60.5%;对美国出口额24.18亿美元,下降15.3%。
双向开放深入推进。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数16个,新签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81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0.1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38亿美元,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34亿美元,离岸接包执行额1.04亿美元。
金融业
信贷规模再创新高。年末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3745.77亿元,比年初增加352.25亿元,增长10.4%;人民币贷款余额4139.19亿元,比年初增加609.57亿元,增长17.3%。证券业平稳运行。全区共有证券营业部8家,证券登记开户数130015户,全年共实现证券交易额3221.55亿元,增长14.5%(仅东吴证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