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风物 >> 非遗文化 >> 区级 >> 吴江灶画

吴江灶画

2022/12/8 15:17:56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42

八坼灶画

八坼灶头画艺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农家厨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柴灶烧水煮饭、做菜,是江南鱼米之乡较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也是吴江乃至江浙沪一带灶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江浙沪一带生活比较富裕、安全,文化程度也比较深厚,追求高品质的意愿从来都很强烈,在八坼农村,造好的房子砌灶头,砌好灶头画灶头画是一种风俗习惯,灶头画这一种民间艺术样式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八坼灶头画历史脉络十分清晰,并且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创作群体,在民间有大量的实物呈现,社会生活的需要直接影响着民间灶头画的兴盛和发展,灶头画由泥水匠现场制作完成,他们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是这些民间工匠聪明有灵气,也表现出不一般的绘画才能。

2014年,八坼灶画作为吴江灶画的子项目列入第六批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周鑫华。

 

吴江灶画(八坼灶画).JPG

吴江灶画(八坼灶画)

 

汾湖灶画

在汾湖农村,只要你走进农家厨房,就会看到一座用来做饭、烧菜的灶头。

汾湖农家灶的形状大致有三类,一是花篮形(灶脚砌成六角形),当地称“花篮灶”;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灶的大小,一般根据每户人口的数量和需求,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有的为充分利用能源,在锅的内侧中间放置汤罐、外侧中间放置夹镬。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囱、灶山(灶君堂)、灶顶(烟尘板)和灶帽,灶帽即在烟尘板上砌上高约1015厘米的翘角,灶的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位组成。不论是两眼灶,还是三眼灶,从灶山、烟囱到灶身都画有各种不同的图案和纹饰,配以不同内容的文字及符号,这种依附于灶头上的壁画,当地人称“灶头画”。 农家的厨房一般位于正屋的东南角,灶头一般都依墙而建,砌灶既讲究位置,又讲究时间。在当地有“正九不搬场;二八不砌灶”说法,所以时间一般选定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在打灶的过程中还有两个习俗。一是打灶底时,长辈会让身边的小孩离开灶间,传说如不离开的话,会把小孩的魂灵压在灶底。二是整座灶头砌完后,只粉刷灶的正面与侧面,而背面留下毛坯。据说,背面粉刷后,农家的三牲养不好。

2014年,汾湖灶画作为吴江灶画的子项目列入第六批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朱其生。


吴江灶画(汾湖灶画).jpg

吴江灶画(汾湖灶画)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