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1 3:10:30
作者:
沈云作,沈莹宝注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99

【作品原文】
双阳会届十年终,
魔煞万人巷尽空。
东港西洋箫鼓闹,
纷纷注目碧波中。
【作品释义】
“东港西洋”:即东港河与西白漾。
【背景拓展】
双阳会是清中叶至民国时期江浙边界一带的水上盛会,每十年举行一次。最后一次双阳会在民国十三年(1924)。
双阳会源于震泽东北五里许的双阳村城隍庙,由城隍庙董(庙主)与南浔、震泽两地丝业公所筹划出会事宜。
农历三月初,邻近的江浙边界各庙组织会船到双阳村聚会,然后开锣启程。船队先至震泽停留五天,再至梅堰停留三天,然后横渡北麻漾,经坛丘至盛泽,由东港河进入镇区,穿过东白漾,沿环镇南路水道,出沉瓦桥,泊于西白漾。由于沿途陆续有会船加入,故而队伍逐日扩大,首尾相接,浩浩荡荡,逶迤数里。参加者号称有七十二圩之多。
船队在盛泽西白漾停留七天,会汛随即进入高潮。会船装饰成楼台亭阁,三五艘一排,用木板连成戏台,上演京、昆、苏、湖各剧以及木偶、草偶戏,或表演采桑、饲蚕、缫丝、络纬、摇经、织绸等场景。湖上旌旗蔽日,锣鼓喧天,四方观会者纷至沓来,盛况空前。
双阳会在盛泽结束后,会船在归途中陆续散去,剩下的船队行至震泽慈云寺前荻塘河内再演三天酬神戏,会期才告终了。
【作者简介】
沈云,1864-1921,字秋凡,原籍浙江秀水(今嘉兴),生于盛泽。沈氏系王江泾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居盛泽。沈云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曾先后受聘为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的教师。沈云还是南社的早期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