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草根器乐———巧胜曲

草根器乐

—巧胜曲

2023/10/28 3:48:36    作者: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11550

  1976年,“巧胜曲”乐队在东风丝织厂的游行队伍中。 ( 陆寿康摄) 

   2006年盛泽丝绸文化节开幕式上,巧胜曲沉寂30个春秋后,重新亮相。演奏阵营整齐,鼓乐和鸣,锣声铿锵,气氛热烈欢快,赢得一片喝彩。

  巧胜曲,是盛泽人最耳熟能详的乐曲。每当民间出会,它便是当家节目,民间艺人便吹打游走。为此,演奏者把鼓绑在腰部,将锣安装在弓形竹竿上,固定在背部。演奏声起,高亢洪亮,抑扬有节。原先盛泽一带民间音乐活动较为活跃,一批吹打艺人从事婚丧唱堂名活动;还有盛行的宗教音乐,九音锣(一种架子上安装九面小锣的打击乐器)是其中一种法器。他们在锣鼓经基础上配以唢呐,奏出简单的曲调,以增强喜庆气氛,名曰“元宵锣鼓”。

  1959年苏州文化馆曾选调该曲录音,由镇文化站带领盛泽的音乐爱好者十余人前往。虽然受到录音设备的限制,采用钢丝录音,但音响效果还不错。只缘七月份中元节出会与七月初七“乞巧节”相近,故更名为“巧胜曲”。该曲在苏州地区庆祝建国十周年的会演中,荣获优秀演出奖。

  其后,随着时间的流变,出会活动的停止,巧胜曲几成绝响。直到1962年,盛泽文化站组建业余民族乐团,遂对该曲实施抢救。时任站长的单志良,曾历任县文化馆副馆长、县评弹团及锡剧团的指导员。他组织民间音乐爱好者,深入巷陌,进行采风,民间艺人积极参与。盛泽中学音乐教师周煜祥,他甫从艺术院校毕业,发挥专业特长,对原曲进行整理加工,既有锣鼓“搭八锵,搭八锵,搭八锵锵搭八锵……咚锵咚锵伊咚锵”的旋律,在吹打乐的基础上加进拉弦乐和弹乐,使乐曲基调鲜明,更富有变化。几经修改排练,曲调更趋完整,成为乐曲与乐器配合更臻和谐的协奏曲。1963年在吴江县文艺会演中获优秀演出奖。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全镇庆祝游行队伍中,东风丝织厂职工演奏该曲以表达喜悦之情,成为一大亮点。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全国民间器乐普查时,上级文化馆专程来盛泽调查巧胜曲的现状,可惜该曲濒临消亡之困境。2006年盛泽镇戏曲协会有识之士,为了不让巧胜曲归于湮灭,主动投入抢救工作。他们虽然大多年届耄耋,其中孔一也年高九十四,但热情不减,进行回忆、记谱,加以创新演练,使之枯木逢春,才出现篇首描绘的三四十人演奏的精彩场面。目前巧胜曲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巧胜曲的成功演出,在民乐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荣获吴江县及苏州地区优秀会演奖。上海著名滑稽演员王汝刚也曾前来采风,上海静安越剧团乐队也部分吸收其曲调。

  巧胜曲的肇始与衍变,经历着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盛泽几代民间艺人心血的浇灌,使这朵植根于民间沃土的民乐之花得以灿烂绽放,让人们欣然地享受音韵之美。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