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5 3:38:01
作者:
陈博翼等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0504
天书是一个讨论人文历史的谈话节目,由张湛博士主持访谈。本期受访嘉宾为陈博翼博士,谈话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明清史研究资讯·学术公益小组的童鞋们整理了本次讲座文字,经访谈人审核后发布。
★对话人: 陈博翼(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张湛(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王夕越(哈佛大学近东语言系)
何处是南洋?
传统上中国人的对于南洋的理解就是南中国海,基本上东南亚就是南洋。但也不是说所有东南亚的地区都感觉上像南洋。基本上是以南海为中心,集中在几个据点:比如说越南中部的港口会安、晚一些的西贡(胡志明市);泰国晚一点的曼谷、早一点的阿瑜陀耶——中国人叫大城府。泰国的商路转移后,他们的首都就南迁,迁移到暹罗湾附近,也就是现在的曼谷。再往南,泰国南部有北大年。当然,最重要的是苏门答腊、爪哇上的港口,像巨港,它位于苏门答腊东部,马来半岛南部。还有新加坡,以前早一点的马六甲,它在马来半岛的西侧,这些地方后来连同槟城(槟榔屿)都被合成英联邦的地方。爪哇上的核心就是今天的雅加达,荷兰占据的时候称它为巴达维亚。东面是马尼拉,苏禄兴盛的时候一般还是会去。
中国人何时下南洋?下南洋的发展变化
秦汉时期的材料有记载中国人下南洋了,但比较少。秦汉南北朝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法显的船在斯里兰卡、印度转船去马来半岛。西面的这条航路据他说,没有看到什么中国人。他乘坐印度、波斯的船只走到马来半岛,在马来半岛乘坐马来人、占婆人的船到越南中部、占不劳山、昆仑岛这些地方,再乘坐中国的小船回来。早期航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一直在转船,分段航行。
8世纪的义净,海路去、海路回,义净也到过巨港。巨港在马六甲另外一侧,在印尼苏门答腊的东北边,刚好跟马来半岛斜跨海峡,正对着新加坡。义净在巨港参加一个预科学习班,学习梵文,从印度回来的时候也在巨港停留了几年。所以说,当时从马来回广州的船还是很多的的。
从马来到广州的航路一直比较繁荣且稳定,义净去的时候可能乘坐大船,载人超过300。这些商船可能是阿拉伯人运营的到广州的航线。大概到了宋代以后,南海的航线就被中国商人夺取了主导权。葡萄人到了马六甲后就发现,已经有了稳定的到中国的航线,150-200个中国商人住在马六甲。
中国泉州蒲氏家族很有名。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穆罕穆德的叔叔很有可能曾经随使团到了广州(对于他在中国停留的年份阿拉伯史家也有争议)。在当时某些穆斯林心目中,广州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位于第三的圣城。因为他们认为使节团到了广州,并且有些早期的“圣伴”和级别很高的大佬葬在广州。那个地方现在不让一般人进,有他们的墓地。广州还有中国最早、最大的穆斯林圣地——怀圣寺,就是穆罕穆德叔叔创建的,里面有很多碑刻。按照科大卫老师的说法,早期只有府治广州是中国人在管治,出了城是一个獠蛮的世界。府治周边是阿拉伯人的世界,广州在唐代之前相当值得研究。
中国人是不是随着郑和下西洋,才开始更多了解南洋?
其实,在郑和到达南洋的时候已经发现当地有很多中国人了。比如说印尼的锦石,中国人叫它新村,意思是很多中国人到那里聚居就变成一个新的村了。这个地方大概有超过2000人。然后像杜板也超过1000人,最夸张的是巨港,有个叫施进卿的人去管理巨港,皈依了伊斯兰教。郑和来巨港的时候,他就把小孩留在巨港管理,他自己回到了中国。他的儿子施济孙后来跟永乐皇帝申请,永乐皇帝批了他儿子的继承权。实际上真正有势力的是他的女儿。后来,郑和再次到巨港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重新修正了,承认了施二姐的领导地位。施济孙又跑到日本寻求承认,当然没有成功。
郑和祖上是被蒙古人从布哈拉强制迁来的穆斯林,是中亚的血统。整个云南都有很深厚的波斯阿拉伯文化和宗教传统。那郑和下西洋的私人目的也是为了去麦加朝圣。郑和的伊斯兰的背景跟他在南洋的接触,南洋的伊斯兰化有没有什么关系?
是的六世祖赛典赤·瞻思丁以下的世系比较明确。这个关系很大,就是因为像他带的人比如马欢,是回族,也就是中国穆斯林。他们是很纯正的穆斯林,南洋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全面伊斯兰化。所以依照现在学者的研究分两派,一派认为这个地方伊斯兰化就是西边过来的。一派认为是中国人带来的。现在反而是中国人这一派在材料上占据优势。就因为他们到的时间很早,然后他们留有一些记录,介绍了中国人怎么在当地建清真寺然后帮助当地人皈依伊斯兰教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香火最鼎盛的时候持续了二十到四十年。然后到五十年的时候,就开始明显渐渐衰落。到八十年后就明显那些清真寺都已经衰败掉。但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这个海岛重新大规模接受伊斯兰化的一个开端。
他们接受伊斯兰化是从西方接受的吗?
恩,对。这个时候他们从印度以及阿拉伯那里接受这个伊斯兰教。但在此之前,华人传教是有很强的证据的,就在三宝垄那个地方的寺庙就留下了记录。这个事情一直大家也不知道,等到1925年的时候,一个荷兰殖民地官员他刚好去三宝垄那个华人寺庙里面,他发现了这个东西。然后他就找了个借口,就把它们没收了。所以他大概从那个寺庙拿了两大麻袋的档案。然后出来之后他就开始翻,然后就把这介绍到西方学界,才引起轰动,说居然还有这种事情。所以这是很吊诡的事情,因为这是说后来有基于伊斯兰的原因说华人没有办法被伊斯兰化,就成为一个他者。所以很多制造对华屠杀的是以这个宗教的名义进行的,但其实一开始反而是很多穆斯林华人在帮本地人伊斯兰化。
早期的东南亚,也就是现在的印尼和马来地区的伊斯兰化可能是跟这个来自中国的穆斯林传教有很大关系,那么明朝郑和以后海禁以后这个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的交流大概是什么状态的?还是中国的穆斯林在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当中占有主导地位吗?还是说就像后来我们知道的在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的这个时候似乎是中国在南洋的华人变成了这个非穆斯林,这个过程是大概是怎么回事?另外如果我们回到历史当中,比如十八世纪,或者十六、十七世纪的话,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在南洋做生意的商人,你看到的这个南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是否是“世界多元主义”的?
郑和下西洋一开始是在杜板、锦石、新村、泗水、三宝垄这些地方进行,还有雅加达,后来慢慢从这个地方往西往北扩,但是力度就变弱。力度变弱之后,郑和船队就开始去的少,后来甚至就不去了。这样的话这些穆斯林没有国家力量的依托,导致向外扩展出现了这种乏力的状况。然后这个时期因为大量的广东人、福建人也开始不断的往那里涌,所以其实就出现了这种局面,不是穆斯林占主导,去那里的中国人肯定大多数还是非穆斯林。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就是有一些穆斯林他还是有优势的。比如大概到1400年以后一些君主开始信仰穆斯林之后,他们开始转化成苏丹国,这样的话他们就很愿意任用一些就是穆斯林来管理这些事务。
比如说像一个叫林六哥的人,他是福建过去的回民,他就变成一个强有力的首领,然后管理的事务众多。君主苏丹又很信任他。但是你也可以看到很多比如早期不是穆斯林的,像广东人梁道明。他是在巨港那边称王。在三佛齐衰落之后(跟印度那个注辇王国打了很多年,后衰落被南面的满者伯夷攻灭)之后那个梁道炳就夺取巨港主导权。那时候文献叫“华人起而据之”,就是拥戴梁道明当首领,据说这期间后面十年有超过数万广东军民浮海过去投奔、帮助他建国或者说确立领导优势。又比如为霸一方、袭击郑和船队的潮州人陈祖义,都是非穆斯林。所以说就文献看,我们看不出明显的穆斯林占多的情况。但是穆斯林在领导上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有一些爪哇人会吐槽说中国人没节操,说为了这个利益就说立刻就信了伊斯兰教,然后就可以做买卖更顺利就这样,或者是获得领导权特许权。所以我们依据文献看,后面的发展趋势还是慢慢变成非穆斯林为主导,这是你第一个问题。
然后第二个问题,对,你如果现在放到十七世纪去看,其实是一个很多元的地方,这个涉及到一个非西方中心的解释。那些早期研究东南亚的西方学者会认为葡萄牙人十六世纪初占据马六甲之后,这个地方迅速处于一种欧洲的控制之下,然后慢慢发展出这种系统。但是现在大概二十年前的研究就很明显指出了这个不是事实。对于当地人比如穆斯林来说,欧洲人占据的只是马六甲,马六甲北边这些我们过不去,西边这些我们过不去,但是马六甲以东的广阔海岛世界都是我们的。他们的首要目的是把这个地方的原来印度教的势力,那些印度教徒干掉,所以他们成功了。而且就在1500年以后的四个世纪你看到这个地方穆斯林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对他们来说这才是他们的主业,那些欧洲人不是主要的问题。所以这个是不同的历史解释、那些观点、视角所造成的不同感觉。如果一个十七世纪的华人到那里,他首先会觉得确实非常多元,他要打交道的人很多,那他可能就是看利益而动,主要就是会跟苏丹有一些合作,然后获得港口什么的管理权,征税权。有些他跟西方人合作,然后获得贸易特许权这样。所以那时候他还是能看到很多波斯人、印度人各种人聚集在那里,像亚齐特别是东面那些港口都是可以见到的。
印度尼西亚这个词拆开来看,印度就是印度,尼西亚是岛屿的意思,所以印度尼西亚实际上是印度的岛,处在印度文化笼罩之下的一堆岛。比如在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波利就是多,波利尼西亚就是很多岛。密克罗尼西亚就是小,意思是小小的岛。尼西亚就是岛,所以我们知道印度尼西亚其实以前是印度教的这个势力范围,像现在巴厘岛,主要是印度教的遗迹,后来慢慢有了这个伊斯兰化的过程。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其实关于葡萄牙人占据马六甲其实跟日本还有关系,因为像西方语言当中的Japan,为什么管日本叫Japan。据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听当地人管日本叫Japan,然后才把这个名字才以讹传讹传到西方。
那我们回头看一看,葡萄牙人是什么时候占领马六甲?
好,这个跟福建人一样吧,就是闽南人去到那里他就问他们叫什么,他就说他们叫Fukien、Hokkien,所以他们自称福建人,葡萄牙人于是才把这个名字定型化,然后传到西方去。所以就变成了一群居住在南部的人变成了福建的代称。葡萄牙的船队是16世纪初的时候过来,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
后来新教兴起,马丁·路德在德国北部起誓。天主教为了应对也搞了耶稣会士,像葡萄牙的巴斯克,就顺着东风来到了南洋的马六甲。然后以此为中转站,先去了澳门,希冀进入中国传教,没有成功。然后去了日本,并将天主教带到了日本,同时带去了被日本称为铁炮的火枪。在十五到十六世纪之后,马六甲区域可以说是多方势力角逐,有本地人、中国人、日本人、耶稣会士、葡萄牙人、荷兰人,呈现出一种国际化的热闹场景。
在他们夺取马六甲的过程中,和中国人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当时他们是雇佣了中国人的,然后用了中国人的计策。这些故事和传说(包括你说的火枪火炮)就如突厥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一样,寻找内应,外面用商人的计策,用浮桥、火烧之类的办法。对此有一些说法了。但其中多少真实需要斟酌。但这两者肯定是有关系的。
那么后来荷兰人是怎么来的呢?
荷兰人来的比较晚,走南纬比较高纬度的地方,所以过了好望角之后,顺着洋流就到了印尼这边,不用再往北走了。到了之后,从十七世纪初就谋求在这里建立一个据点。到1641年,他们占据了马六甲,但是他们并没有把马六甲作为最重要的运输中心。在苏门答腊东面爪哇岛西部有个地方叫万丹,他们之前想在此地立足。但是万丹的土酋比较厉害,他们打不过,被迫就跑到雅加达这个地方。然后在华人首领的帮助下,招募了一批华人建城,次年改叫巴达维亚。将巴达维亚作为据点,打败了万丹。在1641年的时候,把葡萄牙人的据点马六甲占领了。当时主要是联合了当地的柔佛苏丹,也就是马来的统治者。
那么荷兰等于是控制了整个南洋地区?
没有。它主要就是控制这一带的一些香料,垄断产地生产和运输。在东边的香料群岛那边,它还是无法完全切断葡萄牙人的香料供应线路。它只是把香料供应限制得比较厉害,然后自己拿了很大的份额。
说到香料群岛,其实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非常小的群岛,可以说是在地图上根本看不到的几个小点点。但是这些小岛是当时世界桂皮、丁香、肉豆蔻唯一的产地。欧洲大航海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香料,其实香料的来源非常有限。在很大的地图上就看到那么一小点。哥伦布去了美洲,拿了几块树皮,整天说那是桂皮,煮来煮去。那么荷兰在印尼的殖民,给今天的南洋世界留下了什么痕迹呢?
其实今天印度尼西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很大程度是荷兰人的功劳,这些都是殖民遗产,只是现在不能为这个公开叫好。印尼本土思想里有这种联结意识,但如果不是荷兰人不会最终整合成这种形态。古爪哇语中有个词叫“Nusantara”,是一种本土化的表达群岛环绕在一起的意思。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但又是非中心的观念,有点儿类似海上马来世界的意思,但又有所不同。后来就用这个词来代指他们心中的印度尼西亚。就像心中的大中华或者南洋世界一样,就是这种感觉。
其实在那一片地区,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大家互相觉得各有不同,也没有同一个身份。
对,那一个地区的多样性很高。在荷兰人到之前,真正意义上的马来人大概只有4%。但是后来大家迅速地都有了这种认同。比如说布吉斯人、米南加保人,他们会移到马来半岛上来,占据统治地位。后来他们也马来化了,也会觉得自己就是马来人。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你要想,如果不是英国殖民和荷兰殖民的关系,首先这个地区没有这么快会被整合起来,其次就是不会出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国家,然后又出现马来语和印尼语这样微小不同但是又在政治上必须分立的语言。
对,而且印尼语本身也是一个通用语言。
没错,印尼就有这个问题。它原来人口主要在爪哇岛,爪哇岛也最强。但是爪哇语和印尼语是不一样的。印尼语是Bahasa Indonesia,但是爪哇语就是Javanese,这是不一样的,互相之间其实是不能沟通的。但是爪哇岛又是最强的,所以后来他们作了妥协,就是用通用语来作为国语。所以他们也是经历了曲折的国语化运动。这个其实和中国也很像,只不过中国最后是用说的最普通的语言为基础,但那个语言正好和它后来确立的政治中心是重合的。
那就是说荷兰控制整个印度洋、印度尼西亚马来世界和它进入台湾,在台湾建立几个据点也是在同一个进程中的。
没错,它南面就是以巴达维亚为主,北部其实想占据一个澳门之类的据点,但它一直打不过葡萄牙人,而且明政府和清政府都没同意过它的请求。它曾经尝试攻打澳门,但没成功。
所以它就占了台湾?
它就跑到福建,往东占领了澎湖。明政府就一直将其往东赶。他们跑到大员也就是台湾南部,之后安居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运气不太好,遇到了明清易代,郑成功也需要台湾,就将他们赶跑了。其实这个一开始是他们南北的一个布局。他们想在北面建立一个据点,拓展中国市场,这是他们的目的。后来基于各种原因包括成本核算和商品需求,就放弃了北部据点的计划专营巴达维亚。
我想说到日本,就是说荷兰人也进入到日本了(就在长崎那里)。在德川幕府锁国之后,日本唯一允许进入的就是荷兰。因为荷兰人是新教,不像葡萄牙人是天主教,热衷于传教,他们就做做生意就好了。所以在日本,这个“西学”叫“兰学”。日本人以前学习西方都是学荷兰语,后来才学英语。
他们“兰学”的书籍注释、早期的日荷对照的书都很好,都是标荷兰语的,早期都是荷兰语日语互译这种对着看的。但他们主要被限制在离岛,出不去,就在平户那边。他们的商厂区和中国人是对着的,就是唐人在那里允许有一个。中国人和荷兰人是最大的两群在日本的所谓“外国人”。
所以荷兰在当时的世界中是举足轻重的,现在好像不太说。
对,是的。它曾经其实很辉煌嘛。只不过它后来被英国人压制下去了,那就没办法了。
但是荷兰军事上好像并不是像英国那样非常强。
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相当强,它那个时候真的是用船坚炮利来形容。但是首先它确实缺少一个腹地,然后没办法很好地应对外面的威胁。第二个就是它的金融结算系统后来落后于英国人了。所以它后来等于被压制住。但是你看它前期打葡萄牙人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它军事上还是很强的,只不过说是它自己的工作重心后来发生了变化。它也不再谋求在北面建立据点,后来就在印度尼西亚安心拓展了。但是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说的是荷属东印度,但是其实那么多岛,真正全部纳入管理是相当晚的,晚到你都不能想象。在二十世纪,他们才上了某些岛,设立了行政据点。这个过程相当缓慢,它一开始就是控制巴达维亚周边,主要就是爪哇岛和苏门答腊这样一些地方。其他地方它主要就是控制航路、垄短胡椒、肉豆蔻、桂皮和丁香。它其实对真正控制岛的那些腹地也没什么需要。
所以你看等到荷兰人和英国人打仗,英荷战争的时候,英国人把爪哇打下来接管了之后,才无意中发现了在爪哇岛中心腹地日惹的那个上千年的遗迹婆罗浮屠。你就知道它从来没有深入到腹地去。
印尼人的日本观
印尼人对日本人是有好感的。日本人是来解放他们的,日本人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特别是教育和医疗卫生)。有些在印尼出生的日本人,后来一直留在那里,也有不少社会活动,印尼政府还给他们授勋、抚恤。在东南亚国家中(相对而言),印尼对日本厌恶感很低的,因为他们更讨厌荷兰人,所以日本人反而真的像来“解放”他们的。
在二战中,马来、印尼很多地方都是兵不血刃,越南更顺利。就是打菲律宾有点难,比如会遭遇菲籍美军激烈的抵抗。
海禁政策下的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
海禁只能是一些遏制,是扼杀不了的。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这些禁海令对他们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那些公开做大的生意,因为三桅帆,双桅帆要被销毁。但他们后来都跑到东南亚造船去了,不在内地造船,内地木头又贵又矬,不能做龙骨。后来在越南、泰国取,再后来越来越往南。英国人有记录的,每个地方造船多少钱,很详细。比如福建的价格到中南半岛少一半,到马来只有三分之一。
南洋华人的生活状态
有很多社区,最典型的是巴达维亚,就和唐人街一样。如有专门的行政管理和诉讼机构,生活基本不受殖民当局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在那里发展下去还是和这些组织有关的,虽然没有建立政府,但有很多行使不同权力和保障性的组织,诸如会馆、秘密会社、寺庙网络。基本的资金、人力支持都不缺乏。
有一些地方形成了现代学者所称的“非经典政权”,如在越南南部与柬埔寨接界的一个叫河仙的地方。一个城市系统,也发展出官僚系统、军队。后来婆罗洲的公司其实也是这种国家形态,都是有武装力量。如兰芳共和国,客家人在婆罗洲开矿,需要这种组织,但曾经有很多家公司,有过经历血腥的争斗。这是18世纪的事情,十九世纪到达鼎盛期,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以后荷兰人才利用公司的矛盾加上军事征伐一个一个拔掉。
当然了,缺乏经典政权的建立仍然是不时会面临屠杀威胁的主要原因,但长期看这些群体仍能繁衍发展,表明还是有大量人口涌入并且生活也还能很不错。
整理人:
@方圆,华中师范大学
@张磊,南开大学
@王正华,清华大学
@出埃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