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吴江人范烟桥主编之《珊瑚》杂志

吴江人范烟桥主编之《珊瑚》杂志

2020/10/11 0:40:06    作者:  丁筱华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4814

  珊瑚在古代是贵比黄金的珍品,而此处之《珊瑚》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产物,为一本32开本大小的杂志,吴江同里人范烟桥先生在1932年与小说林书店主人叶文彬合办了此杂志。

  作为“南社”诗人和通俗小说家的范烟桥先生堪称是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加入“南社”,编辑报纸杂志,在各刊发表小说作品,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又与周瘦鹃、程小青、蒋吟秋三人被誉为“苏州四老”。

  当时,范烟桥任《珊瑚》的编辑主任,历时两年共发行48期,由苏州西中市的珊瑚半月刊社出版,发行人叶文彬,地址在苏州观西257号,特约发行所为上海民智书局、苏州小说林书社、上海生活周刊社。由位于观西257号的苏州文新印刷公司承印,除畅销国内还发行至日本、朝鲜、缅甸、泰国、香港等地区。杂志全年二十四期,定价四元八角,固定订户达3000多人。

  193271日,《珊瑚》杂志在苏州发刊,发刊词《不惜珊瑚持与人》。范烟桥这样解释道:“把文字比珊瑚,收罗文字的比结网者,我希望结了这个网把国内作者美的文艺逐渐拢来,供献给大家。”大概是生不逢时,鸳鸯蝴蝶派在和平年代都被人有所诟病,何况创刊在“九一八”事件后,想必范烟桥先生必是付出了何等的辛劳小心呵护这“初生的婴儿”的。当然杂志也并不都登载些软性文字,国难当头时相继刊登了《抵抗日记》、《国难家仇》、《纪念九一八》等抗日檄文,深受读者好评,足见他的爱国心。

  《珊瑚》杂志的一大特色便是请各路名家为刊物题眉,有于右任、吴湖帆、柳亚子等。范烟桥的吴江同乡也都纷纷亮相,为杂志增色不少,有登载陈去病的作品《浩歌堂近谈》,和他在同川学校的老师金季鹤也经常为杂志写稿,范烟桥还不顾安危刊载柳亚子撰写的张迎春烈士的诗文,金松岑更为之题字“扬帆千里、速不求工”。

  笔者收藏有几期《珊瑚》杂志,其中出版于1932916日的第一卷第六号(如图)尤为特别,柳亚子先生为杂志题了刊名,并有亚子近作《新文坛杂咏十首》问世。因本期出版离“九一八”纪念只差两日,特安排五篇“九一八”纪念文章,有范烟桥的《九一八,九一八》;有一发的《傀儡登场后》;有黄志霄女士的《血渍》;还有柳村任的《幸运者》等,都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及汉奸走狗的卑劣行径和卖国丑态。十九路军营长邓启炘的纪实小说《抵抗日记》更在本刊中连载,让人感同身受;叶慎之的《困难中的太仓》则让人身临其境,为之动容。一些名家如郑逸梅的《沪变写真》和程小青的《八十四》为本刊的亮点。一些如《中国有声电影界的展望(五)》和《无线电话(三)》的文章则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求。杂志的热销也带动了广告的刊登,有《荒江女侠》的电影宣传,有中国国货银行的储蓄推广,还有美丽牌香烟的广告等。

  《珊瑚》中的插图虽是黑白图片却也丰富多彩,有古物《北寺隋铜龟》的珍贵图片;有东吴大学司马德游泳池的写实摄影;有1932年留念的西洋画;还有风趣幽默的傻大哥(肥皂作祟)漫画,办刊者把它们命名为“珊瑚画报”,也是别具匠心,迎合读者猎奇之心理。

  范烟桥在每一期结尾都编有“结网者言”,也算是跟读者多了一个沟通的平台,总结的同时又能反馈读者意见,努力把《珊瑚》办得更好。范烟桥是一名聪明的“结网者”,又是一个值得我们吴江人敬仰的文学大师。有位书友曾问我是否去过范烟桥先生在同里的故居,我笑呵呵地答道:“爱屋及乌,这个是一定要去的,我也是先生的吴江同乡啊!”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