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松陵旧时小旅馆 曾听海誓山盟声——当年下放吴江部队农场的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谷娜追述爱情故事

松陵旧时小旅馆 曾听海誓山盟声

当年下放吴江部队农场的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谷娜追述爱情故事

2023/12/17 3:44:36    作者:  马常宏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13010

  当年的小旅馆(马常宏摄) 

 

 李老师在松陵旧地重游(马常宏摄)  

  这是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早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特殊的年代把他们与吴江部队农场连在了一起。在他们同学中有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现任《收获》杂志主编李小林(巴金的女儿)、桂未明(杜宣的女儿)、张华胜(浙江画院院长)、张雷平(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上海美协副主席,丈夫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等。他们在吴江农场摸爬滚打三年,洒下了青春,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与他们一起下放吴江部队农场的还有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谷娜。不久前,她来吴江旧地重游。与她同行的还有儿童戏剧专家李婴宁教授(其父亲的党龄几乎和党史一样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酒杂志社主编鲁达,文艺理论家、博导、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邦雄,瑞典籍画家孙惠明,加拿大摄影家区国良等9人。

  我受接待方邀请,陪同他们在松陵寻找曾经的足迹、曾经的记忆,我和他们兴味盎然地行走在古镇区、松陵公园、盛家厍等地,力求找回当年的痕迹。由于这段历史,在我们吴江相关文史资料中没有记载,大家都感到很遗憾。他们问了很多问题,也讲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而我只能尽我所能,满足他们一些希冀。我用我珍藏多年的松陵旧照片,来让他们释怀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寻找曾经熟悉的街道、房子、店面。

  那天,李谷娜老师轻轻地问我,“你有没有一张那个旅馆的照片?”我说有哇,随即找了出来。这是一座位于松陵镇中山街小园弄弄口的两层楼旅馆,当时名为“东方红旅馆”。李老师见到此照,眼睛一亮,神情为之激动起来,再三请求我把旧照片拷贝给她,当时我的朋友也显出了为难之态。而李老师见状便动情地对我说道:“这是我和爱人曾经在镇上唯一呆过的地方,我一直记着呢!”见李老师如此怀念,我颔首允诺了。

  在次日的旧地重游中,李老师向我讲述了她和这个小旅馆的故事。

  李老师是革命军人家庭出身,父母都是新四军干部,当年她的伯父母就在新四军军部工作。她伯父是当代著名诗人芦芒(《铁道游击队》歌曲的词作者)。她出生后不久因父亲北上参加了淮海战役,母亲投入了部队的游击战,她就随着伯父母四处游击,到处为家,直至全国解放,才重新回到父母的怀抱。高中毕业时,她凭着良好的天赋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但是命运作弄人,1968年,“文革”运动中,有一批大学毕业生不但没有分配工作,却被转送到苏州,来到了吴江西侧的部队农场,进行军事化管理和劳动。“文革”前的最后一批高校文艺学生,就这样遭到了不明不白的“冷处理”。李老师正是其中一员,同样逃脱不了历史强加在她身上的桎梏。这段经历,在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镇》《吴江船》两文有所描述。

  1969年,一个寒冷冬季,李老师的男友裹着大衣从山西农场风尘仆仆赶来吴江农场,在团部与分别了两年的李老师见了面。李老师的男友叫高峻,是比她高两届的同校学长,1962年以优秀成绩考取上海戏剧学院本科班,主修话剧表演。曾以一段对口词《夜袭虹桥飞机场》而名声大噪。由于高家父亲是个大连的制鞋匠,家境贫寒,致使李家不看好这段婚姻。他俩这个恋爱谈得很辛苦,但很执着。朋友称他们是“忙里偷闲谈恋爱,终身伴侣应运生。女友本名李谷娜,上戏舞美高材生。”为了这段情,他们都很珍惜。高峻离开农场后分配到中央电视艺术剧团,后又到山西部队农场进行“再教育锻炼”,但他心里始终牵挂着还在吴江部队农场的小师妹。高峻几乎每周一封信,甚至三天一封,倾诉爱意衷肠,以至于农场团部及连队的同学们都知道他们这份浪漫而又曲折的恋爱历程,当然也成了那时农场枯燥生活中同学们的谈资。

  为了把恋爱关系稳定下来,高峻拿出了北方人的“憨”劲,不顾一切地来到吴江,劝说李老师把婚事办了。在此前,李母听说后,带上小妹,也从上海来到农场看望过李老师。意欲阻止他们在农场成婚,原因之一,是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成婚之事是很难办就的。无奈之中,高峻也感悟到“目前这是不可能的事”,沮丧的高峻只得在第三天悻悻地离开农场。由于良好的家庭熏陶,作为时任班长的李老师,在方方面面都得处处严格执行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农场团部领导鉴于这种情况,为妥善处理好这件事,特批了李老师2个小时的假,让她前往松陵镇,去送高峻一程。

  迢迢十里泥泞路,李老师和高峻相互搀扶着,气喘吁吁地路过靶子山,走过流虹桥,来到松陵城中。好在聪明的高峻在中山街上,租了一家旅馆的房间,作为暂时落脚之处。

  中午时分,宁静的旅馆,生意也不算多,恰巧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喘息良机。由于时间有限,他们只能紧紧相拥着倾诉各自的思念之情和分别之苦……就连旅馆服务员来询问要否热水,他们也顾不上要喝!几十年以后,李老师在回忆中依旧深情地说道:“真希望那个短暂的时间能停下来,多给我们一点分享……”

  2个小时,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缠绵。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来自家庭的阻扰,不但没有成功,却让他们凝聚得更紧,迸发出更炽热的爱意。能见证他们爱情的山盟海誓,就是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旅馆。他们在旅馆中小歇后,便匆忙赶着去了汽车站,彼此含着苦涩的泪花,李老师伫立严寒,高峻挥手车窗外。“无奈鸳鸯两分飞”……然而,回农场的时间紧迫,李老师只得带着盈眶泪水,孤独地奔回了农场……

  在此后的蹉跎岁月里,无论他俩走到哪儿,总会记起这家温馨而又美好的小旅馆,记住这难忘的2小时奔波历程。

  在以后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李老师还经历了一场“生死之恋”。李老师坚守爱情,至死不渝,朋友称她是“上海豪宅换陋室,可怜谷娜一片情。”1970年离开吴江部队农场后,李老师先被分配在总政文工团话剧团,担任舞美服装设计,八年后又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担负起绘画和舞台服装设计课教学,直至副教授职称退休。她是活跃于我国京沪两地的著名女画家,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被人收藏。她所画的观世音菩萨像,独树一帜,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而其端庄的容貌曾被众多人包括余秋雨等同学称之为“美人”。

  正是那位才气横溢的高峻先生,在多年军旅生涯中,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激情似火,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出《边疆是我温暖的家》、《怀念战友》、《祖国啊,请检阅》、《情满酒歌》、《我们理解你》、《爱在故土里生根》等1000余首独唱、重唱、合唱歌曲,还执导主持过大型央视春晚节目,在我国、我军词界、诗坛享有盛名,名字也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大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等。高峻为国家一级编剧、政府特贴获得者、正师职干部,多次荣立军功。他的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电视星光奖、金鹰奖、飞天奖等奖励。200165日,由于积劳成疾,自己又疏于防范,高先生因突发心肌梗死而倒在了写作台上,年仅57岁。高峻没有给爱妻李老师和女儿小翎留下片言只语,让李老师抱憾终生。朋友写道:谁料老天不开眼,驾鹤归去伴西风。妻女肝肠欲寸断,朋辈难忍放悲声。

  高峻先生的不幸去世,给李老师带来了无限的伤痛和哀思,也在她那美丽的人生中划了一道无情的伤痕。仿佛命运始终捉弄着这对难解难分的亮丽情侣……在抚摸伤痛的日子里,李老师感叹道:“我依旧、情依旧,人虽故去,情未了,慢慢长天留我情,只待天宇共婵娟!”

  这次吴江的旧地重游,无意中激起了她心底里的那段情,以及对小镇、对小旅馆的格外眷恋。在见到那张小旅馆旧照后,李老师真是喜出望外,那少女般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

  吴江城外流虹桥,是吴江部队农场通往松陵镇的必经之桥。“钟情怕到相思路……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古代因一则缠绵悱恻、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经“清词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高阳台》诗篇的放大,几百年来流传至今,令人扼腕回味。而今,同样在西门城外,李老师现代版的爱情故事,演绎在部队农场与小镇之间,升华在平凡的小旅馆中,给了我们一段真实的故事。是这座小小旅馆见证了日后中国艺术舞台上的两颗星星,这也许是余秋雨没有写到的吧。

(注:标题有改动)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