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2 3:05:31
作者:
沈云作,沈莹宝注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81

【作品原文】
淳社铮铮大雅扶,
草间偷活誓非夫。
一门俊士填沟壑,
赢得哀歌溢路衢。
【背景拓展】
王上寿(字公邵,号调之),明末时诸生。上寿“性慷慨,尚气节”,先是与吴昌时、杨维斗等共人“匡社”,后又合于“复社”。当时复社频频集会,声动朝野,上寿奋然曰“讲学而动辄千人,祸将及矣。”于是归而自结“淳社”于里中,一时同社者皆铮铮奇士。
乙酉(1645)清兵至盛泽,上寿“闭户不出,巾服如故,身被七刃,竞与族子臣良(字尔谏)、族孙湜(字其祉)同遇害”。臣良与湜皆诸生,有文誉,“同时名辈争为诗歌哀之”。
复社是明末清初时江南地区的进步政治社团。明万历(1573—1620)后期,政治腐败,士大夫为改良政治,纷纷结社,著名的有几社、应社、匡社等。天启(1621—1627)中,东林党遭魏忠贤阉党镇压,江南地区各派政治势力重新组合。崇祯元年(1628),张溥、孙淳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匡社等结成复社,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影响极大。清兵南下后,许多复社成员组织和参与抗清斗争。
【作者简介】
沈云,1864-1921,字秋凡,原籍浙江秀水(今嘉兴),生于盛泽。沈氏系王江泾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居盛泽。沈云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曾先后受聘为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的教师。沈云还是南社的早期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