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几乎消失的风俗 吴地中秋“走月亮”

几乎消失的风俗 吴地中秋“走月亮”

2024/2/17 3:17:36    作者:  张建林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2252

 走月亮,是吴地的一种旧俗,就是在八月十五之夜,妇女都穿了颜色亮丽的新衣服,或结伴出游,或到寺庙里去烧烧香,或参加文艺活动,如今天去KTV唱歌、舞厅跳舞那样,可以尽情玩个通宵。《岁华忆语》中有“是夜,家人团坐聚饮,曰圆月;出游街市,曰走月”等语。 

  《清嘉录》记载得比较详细:“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蔡云《吴歈》云:‘木犀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姐妹行。行冷不嫌罗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走月亮,其实也就是借个机会,玩玩、散散心。衣服穿得少,不觉得冷;路远一点也不怕,只怪裙子太长,走路不方便。可见心情很重要。

  《昆新合志》中写道:“中秋夕,有人踏月马鞍山前。”《吴江志》中也说:“是夕,群集白漾欢饮,竹肉并奏,往往彻晓而罢。”可见,走月亮的不仅是妇女,男人也积极参与活动,但主要还是以妇女为主,史书中记载:“中秋,倾城士女出游虎丘,笙歌彻夜。”虎丘是苏州人走月亮的主要地方。清代诗人章法在《艳苏州》“其二十五”中写道:“中秋月向虎丘圆,两岸停舟貌若仙。箫管中流摇不歇,好教妇女看灯船。”中秋前后,虎丘每年举办曲会,沈朝初《忆江南》描写当时的场面:“苏州好,海涌玩中秋。歌板千群来石上,酒旗一片出楼头。夜半最清幽。”邵长蘅《冶游》诗中也有“中秋千人石,听歌细如发”之句。《清嘉录》的小注中说:“今虎丘踏月听歌之俗,固不逮昔年,而画舫妖姬,微歌赌酒,前后半月,殆无虚夕。”虎丘曲会举办时间长达半个月,活动相当隆重,规模空前,据考证,中秋虎丘曲会最鼎盛的时期是万历年间,沈明臣《中秋虎丘看月行》中写道:“中秋踏月何处好,除却十洲与三岛。东南胜事说苏州,最好从来是虎丘。虎丘十里遥连郭,错落青山尽画阁。千年霸气剑池寒,一片清光水晶薄。通国如狂歌舞来,木兰载酒笙镛作。男女杂坐生夜光,香风冩履吹交错。歌吹香风真可怜,三三五五各成筵。千人石满千人坐,千顷云浮千顷烟……”

  袁宏道、张岱、叶绍袁等先后去过苏州,参加过中秋曲会,分别作文记载。袁宏道写《虎丘》一文,张岱受其影响,写了《虎丘中秋夜》,不仅记录了演出场面,还记录了“锦帆开”、“澄湖万顷”等曲名。“锦帆开”是《浣纱记》第十四出《打围》中旦贴合唱曲,“澄湖万顷”则是《浣纱记》第十四出《采莲》中净旦饰吴王领唱的合唱曲。

  王稼句的《虎丘中秋夜》,对虎丘曲会盛衰情况也有详细的描述。

  走月亮的地点,除了虎丘,还有明月巷、彩云桥等地,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中写道:“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原诗小注:中秋夕以线香为斗,实以香屑。拜月焚之,名斋月宫。妇女盛妆出游闾里,名走月亮。明月巷在城中吴县境。彩云桥在山塘半塘寺前。)

  《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中,沈三白和新婚半年的妻子在中秋之夜到附近的沧浪亭中,铺了一条毯子,席地而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失。”芸娘笑着说:“今天游玩很高兴,如果驾一叶小船,在河里摇来摇去,那样会更快乐。”沈三白因为刚生了一场病,身体还有点虚弱,没有到虎丘去参加曲会,吴中的一些中秋习俗他是很熟悉的,文中写道:“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沈三白与芸娘到沧浪亭里赏月,在他看来,也可以算是走月亮的。

  走月亮之俗如今几乎已消失了,但中秋赏月、吃月饼等依然盛行,有些节庆民俗活动正在逐渐恢复。朋友说,今年可能将举行虎丘曲会,只是不知道具体时间。我在吴江,离苏州虽然不远,但走到虎丘肯定不行,缺少锻炼,走不动了,要去也只能坐公交车去了。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